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080|回复: 3

多哥来了一群深圳年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2 12:24:37 |
支持支持.........
发表于 2009-12-22 12:58:16 |
发表于 2009-12-22 19:18:03 |
好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30:39 |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22日06: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青年志愿者与洛美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在一起。
  编者按
  今年8月,作为中国派往非洲多哥的第一批志愿者,20名深圳青年志愿者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本报记者日前随团市委慰问工作组赴多哥,实地采访了这群用青春和爱心架设中非友谊桥梁的年轻人。
  这是一群勇敢的年轻人。2009年8月23日,作为中国派往非洲多哥的第一批志愿者,他们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贫穷、疾病、政局动荡……是他们此前对于那个西非国家有限的认知。
  这是一群可敬的年轻人。远赴多哥之时,他们当中有人辞去了深圳稳定的工作,有人告别了刚4个月大的孩子,有人两天前才领了结婚证,有人索性把定好的婚期推迟一年……其实,毅然作出这些选择的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8岁,其中多数是“80”后。
  这是一群快乐的年轻人。在疾病困扰、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非洲,他们在磨砺中迅速地成长,在奉献中快乐地生活。自己种菜、养鸡、做饭,和非洲学生一起说中文、练武术、打乒乓球,为当地居民扎针灸、拔火罐……他们活跃在多哥人民需要的各个服务岗位,为神秘的非洲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在屋顶阳台开园种菜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深圳团市委书记刘燕带领工作组刚一抵达洛美,就带着几大箱物资赶到了志愿者的驻地。这些物资一部分是志愿者家属捎去的生活用品,另一部分是应志愿者们的要求,从国内采购的当地需要的教学物资。
  深圳志愿者在洛美的驻地,是一个远离市中心的独立小院,院中一栋两层高的小楼,在当地已是少有的“高层”建筑。8月份以前,这里还是中国驻多哥大使的官邸,因为大使馆搬家,就成了志愿者们在非洲的家。尽管洛美的治安在非洲算是相当不错,但为了安全起见,当地政府还是安排了宪兵在门外持枪把守。
  由于年久失修,小楼的门窗管线和配套设备看上去相当破旧。楼里总共十几个房间,志愿者们几人一个宿舍,简单地摆上床、蚊帐、书桌椅,再加一台手动天线的电视机。尽管屋内设施很简朴,但大家都对这个家很满足,因为这在当地已经是非常好的条件了。
  志愿者蒋卫递给记者一朵茉莉花,清香扑鼻。“院子里刚开的”,她笑着指指旁边的草地。
  顺着指引转头一看,小院里果然生机盎然:香蕉树、木瓜树、椰子树、芒果树……枝繁叶茂;院墙上,深圳常见的三角梅开得正绚,熟悉而亲切;小院的一角,还有一片菜园,是大使夫人以前留下的,现在志愿者们继承了“光荣传统”,种上了丝瓜、豆角、韭菜、小白菜……还不止这些,就连屋顶的露天阳台上,也被开发出了好多块菜圃。
  志愿者们解释说,多哥物资匮乏,菜价很贵,有时也不保证新鲜,所以大家索性自己动手。“隔几天就能吃上一顿自己种的菜,又新鲜又有意思!”承包了一块菜地的女队员葛晶得意地说。
  ■ 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
  洛美大学是多哥两所大学之一,学校今年10月成立了孔子学院。学院目前有3位汉语教师,其中两位是深圳志愿者,还有3位志愿者也在这里当助教。
  孔子学院大约有70多个学生,分早、晚两个班上课。非洲学生对学习中文的热情让志愿者们感到意外。“中文在多哥很受欢迎,因为很多人都想去中国留学,或者到中国做生意。”负责教早班的张媛说,因为老师不够,学院现在只能开两个班,还有100多人在排队等着上课。
  深圳大学法语老师熊伟负责教晚班,班里基本都是社会学生,利用晚上下班后的时间来学中文。“有时候哪怕离下课就剩十几分钟,他们也会赶过来。”熊伟对非洲学生的好学精神深为感动。
  工作组到孔子学院和非洲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一位给自己起名“希望”的男生告诉大家,志愿者们已经教会他们唱好几首中文歌曲,还播放了深圳的城市宣传片。“非常漂亮,我们都想去(深圳)!”“希望”伸出大拇指,不算流利的中文引起笑声一片。
  课堂上欢声笑语,看得出来,虽然没来多久,志愿者们已经和非洲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当然,欢笑背后总是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熊伟告诉记者,洛美全城没有排污系统,所以学校里是没有厕所的,为了避免上厕所,哪怕上课讲得口干舌燥也不喝水。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人听了心情有些复杂。
  在多哥,志愿者们每天都在想着怎样为这里多做一些事情。几位教中文的志愿者不约而同地说,多哥非常需要汉语老师,他们希望推动深圳和多哥的高校合作,为两地学生搭建交流桥梁。
  ■ 训练乒乓球“娃娃军”
  派往多哥的志愿者中有8名体育教练,大部分被安排在多哥体育部的各专业协会工作。在志愿服务中,他们努力传授着专业技术,也从非洲人民身上得到了很多感悟。
  人高马大的田贵昆是来自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篮球教练,去多哥体育部篮球协会报到的第一个星期,他就接受了一个艰巨任务——帮助多哥组建国家青年队。“全国没有一块室内球场,队员上场打球舍不得穿鞋,脱在场边赤脚上阵,训练条件太艰苦了……”在观摩了几场当地球队的训练后,非洲运动员的顽强刻苦令田贵昆感触很深。喜爱摄影的他说,打算把训练中的这些点滴都用镜头记录下来,“将来带回深圳给学生们看一看!”
  田径教练吴佳津负责训练多哥田径队的长跑运动员,对非洲和国内天壤之别的训练条件,他感到有些无能为力,只能尽力利用专业经验,帮助运动员制定一些更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吴佳津还有一个宏伟的梦想:“到2011年深圳举办大运会的时候,希望我的队员能去深圳参加比赛!”
  两名乒乓球教练华晟和颜永涛,在多哥很受欢迎。原来,多哥乒乓球队曾经在中国教练的带领下,创造过非洲第三名的历史辉煌。“没想到乒乓球在多哥也有不错的群众基础,他们对中国教练非常崇拜。”颜永涛说,随着两名志愿者的到来,多哥开始重新组建国家乒乓球梯队。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支乒乓球“娃娃军”,为乒乓球在多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与其他项目相比,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对大多数非洲人来说还很陌生。“在多哥武术协会,很多人以为跆拳道、空手道就是‘中国功夫’,而真正的武术、太极练的人却最少,看来让非洲人民认识中国武术,任重道远。”武术教练周文明说。在多哥,这位年轻的“太极高手”和另一位武术教练曹士心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还担任着向非洲人民传播中国文化的“文化使者”。现在,他们的非洲徒弟已经有六七十人,甚至一些多哥政府官员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 弘扬中医药文化
  刘镇是个憨厚的山西小伙,作为一名中医,他的工作地点在洛美地区中心医院。那里有一支从山西来的中国医疗队,从1974年至今,医疗队每两年换一拨人,从未间断援助。
  “除了常规化验,大一点的检查都不能做,全院只有一台心电图机,是国内已经淘汰的那种……”医院设备的落后,远远超出了刘镇的预料。令他高兴的是,中国医疗队正在新建一所洛美最好的医院,估计明年初就能开张,基本能达到国内一般医院的水平。
  在多哥的医院工作,最大的威胁就是传染病。疟疾在那里是多发病,主要靠蚊子传播。在刘镇工作的医院,40%以上的病人都是疟疾患者。他告诉记者,新一拨中国医疗队的队员刚来了3个月,几乎每个人都已经得了三轮疟疾。
  刘镇有5年中医临床经验,来多哥时,他专门带来了一批针灸针,希望用这些小小的银针帮助非洲病人解除病痛,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医的神奇。现在,每天来医院找他做针灸的病人都有20多个。
  在多哥第二大城市卡拉,针灸受到的欢迎程度比洛美更高。跟随中国医疗队在卡拉地区东岱医院工作的志愿者郑传彬说,每天来扎针灸的病人有近百人。
  有一个非洲病人长期腰腿疼痛,吃了很多西药疼痛都没有缓解,听说东岱医院来了中国大夫,慕名前来就诊。在郑传彬的建议下,他决定试试针灸和拔火罐治疗,连续接受了几天治疗后,病人就可以弯腰活动了,激动地对面前这位年轻的中国大夫说:“中国医学真神奇,中国医学就是好!”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应该更多地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走出国门,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郑传彬说。他正在用自己的志愿服务行动,让更多非洲人民见识到中医这门“神奇的医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