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857|回复: 5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1:57:25 | |阅读模式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开始接触公益事业一直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应该如何可以帮助到更多人?总是无法摆脱那种就事而论事的心境,总是不能摆脱因为需要帮助而去帮助。当然不能说此种做法不对,因为至少是可以真正的帮助到一些朋友;这总比只动嘴而不行动好吧!但现在问题就是如何做做使效益最大化?这是应该被引起来思考的问题。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朋友总是好的,因为那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体现嘛!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社会无偿劳动志愿者数量及素质。也许很多人都无法去做很有意义的事,或那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事;但每个人都能去做具有影响身边环境的事,无数的每个人所做的事积累起来也就很有意义及深远意义了。就像一位公益演员所说:每一件微小公益事务就像一盏路灯,路灯多了,路也自然好走了。也许正因为很多朋友都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所以大家都很乐于从身边的事开始自己的公益事业。因此我们的路也因为路灯的增多而更好走了。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将这些路灯集合起来而使其具有太阳的能量呢?不限于只是照亮一条线而可以照亮一个面?从微小的量变积累升华到其质变而让更多人受益?这就回到那个话题: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让我想起了在西部大开发之初,理论界广泛谈论的一个话题:开发西部是造血还是输血?当然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造血了。所以从那以后十几年时间内,政府引入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西部进行基础项目的建设。而这就是为西部自己去造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回过头说,那就是政府及理论界选择了:授人以渔!
  做公益事业我们也是可以这样的。我不敢否定具有爱心的朋友们去赠送实物及金钱的及时性及影响力。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在慢慢形成一种风气:总会想着去到别人身上得到什么,那种不劳而获的气氛越来越强烈了。社会上多次出现要求赠予的事件,还有人以武力做出此要求。过多的去想在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而没有想过自己去动手;毛泽东曾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连这点都无法做到,那所谓的援助意义又何在呢?我并不否认有那些真正处于困境而无法通过自己能力去解决问题的朋友。在这里想说明的是,希望社会的援助是能引起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及对自己的了解,然后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所处的困境。或者更远一点说,能够将社会无偿援助的这种精神发扬而参予进来去帮助更多需要的朋友。我想我们做公益的目的,也是如此吧!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在一个边远的小村庄有一所小学建立在小溪边,也身处边远村小所以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就只有一位老师。因为人口分布较广,所以来这里上学的小朋友都是来自非常远的地方,并且有大部份小朋友一年四季都在淌过那条小溪,无论盛夏或严冬。每当盛夏的洪水及严冬刺骨时,老师总会自己下水去背那些需要过河才能上学的小朋友。长年累月之下,由于这位伟大老师的无私付出被广泛宣传而引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在一阵热烈欢送声中,他被安排到县城去教书。同时,安排一位年青的小伙子来此地支教。也许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小伙子并没有再去背那边的小朋友来上课,在那课余时间,他总是到县城去,没有人知道他去做什么,村民们只知道他是没有原来那位老师那样爱护自己的小孩,因为至少他是不会下水去背小朋友们来去上课了。不知是半年或一年时间,宁静的山村来了一群建筑队,在小朋友经常淌水的地方架起了一座坚固的石桥,从此小朋友可以安全行走在石桥上安心的去上课了,不用再担心洪水或寒冷了。小青年的支教在桥建成后不久也完成了,留下一座坚固石桥后静静的离开了那片纯朴的山村,没有掌声也没有欢送,当然也许他并需要这些因为他做了他应该做的并且做得更好的。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是做第一位老师还是做那个小青年呢?
   经常看到一些因为得到帮助的朋友在发表那一系列的感谢词。这是应该是,因为至少可以褒扬正义事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做也无形之中在强化那么一群“需要”帮助的群体,而去追求更多社会无偿的帮助。也许有朋友会说,你什么事也没有做,你有资格说这些吗?
  对,也许我什么也没有做,根本没有资格来说这些话。因为说一万不如做一件。我想说明的是,这里谈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的问题。每一件公益事务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支出。我也只是想让这每一种或一次支出更有效益,让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论相关的话题:
  第一、无社会劳动能力,并且生存处于无法自我解决的群体。对于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建立一种社会机制,而这种社会机制是能长久为需要援助的朋友提供援助。并且此种社会机制更多应该具有自我营利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例如一些社会公益基金。也许我们无法建立如戴安娜那样的公益基金,但我们可以建立一种长久的援助机制,在需要此类援助相对积中的区域设立固定的团队或人员来对我们所援助对象进行定期审核:增加需要援助的对象,删除能自立的对象;分析需要增加支援的项目,排除不及需或没有明显效益的项目。以引导自我生存能力为前提,给予过度性支援。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布给全国性公益组织。而使有限资源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第二、有社会劳动能力,暂时处于无法自我解决困境中的群体。对于此类需要援助的群体,我们所应该做的不是为其提供多少实物援助,而更应该提供的是机会及技能。通过和当地政府、培训机构、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制订一系列标准对此类需要援助的群体进行认证并进行考核,最后提供可选择性的工作机会。为了使此机制能更好的运营下去,可以采取以劳养资的模式,即对接受援助相对独立的群体采取自愿回报的机制:将其劳动所得一部分无偿赠予此机构。以援助更多需要援助的朋友。此建立在一种完全无偿自愿原则之下。我们能够提供的一种无偿援助机制,然后以此机制形成的效益自养其身,使之作良好发展下去。当然并不是放任不管,良好的监督是一个团队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第三、有社会能力,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而造成短时间无法自我解固的群体。此类典型就是天灾人祸,即自然灾害及战争。相对此类需要援助的群体,在短时间里要提供专业性、系统性的服务;在物资上需要量大,充足、全面;在社会上需要具有影响力及号召力。将所有可以积累的社会资源放在一点上,以达最大的效果;但此类援助也只能是引导性及过度性的,只是一种在最短时间里解决最大量问题的社会援助,过后资源将被分化及重新积累。国际组织及政府更多强调的是为此类群体提供援助。因为此也是最无奈及不可预防的,更是无法避免的。由来已久的也是此类社会援助方式在发挥着主要作用。类如:红十字会、狮子会及政府等。因为它具有更为明确的使命,良好的运营机制使之能长久发展而不衰。
  也许我们无法做到第三种,但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积累下来用于前两种的公益操作之中。
  认清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使命。用最有效的方法,使最大可能积累的社会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社会援助之中。
文字文字文字
发表于 2007-7-3 11:10:52 |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呵呵。要看服务对象而论
顶~
发表于 2007-7-3 11:16:56 |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呵呵 原创否?
辛苦了
思想者,实践之.
发表于 2007-7-3 20:43:52 |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心人.
实践,反思,总结,质疑,寻求解决之路,进步.
支持!!!
发表于 2007-7-4 17:50:04 |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支持~
发表于 2007-7-4 21:17:15 |

公益事业的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仅是公益事业,志愿事业亦然!
支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