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763|回复: 0

志愿图书推荐--《志愿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15:22:18 | |阅读模式
志愿中国:亲历思考 作者:谭建光   



内容简介《志愿中国》是资深志愿服务研究专家谭建光教授对二十多年亲历事件的记叙与思考。在从事志愿服务调查、咨询、推动、普及过程中记录了一件件真实的感人故事,记叙了一点一滴真诚的思考。书中有志愿服务叙事,有志愿团队活动分析,有志愿事业发展思考,体现了一名志愿者的深情和专家的睿智。《志愿中国》力求以通俗易懂的笔调,以深入浅出的议论,为中国志愿服务作出全景式的记录。适合志愿组织管理者、普通志愿者和热心参与服务的民众阅读。
作者简介谭建光,男,1960年生,广东江门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志愿工作委员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协会副会长等职。曾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中国志愿事业发展“贡献奖”、共青团中央“全国团校优秀教师”、广东省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2007年)、广州市“十大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主编并出版《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青年领袖素质训练》等书,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青年研究》等刊发论文与研究报告一百余篇。
编辑推荐志愿者是最吸引人的群体,他们热情、友爱、奉献、快乐,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充满温情。他们的行动和话语之中都包含了无限的爱与友善。我以结识他们为自豪,以伴他们同行为快乐,以促进他们成长为幸福。
与志愿者交往,是纯洁和快乐的;与志愿服务相伴,是充实和幸福的。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机遇而庆幸,也愿更多的人有这样的机遇。
目录
序一
序二 感受志愿精神之美
引言 伴随志愿服务的幸福人生
一、志愿者——中国社会的骄傲
 志愿者——中国社会的骄傲
 生命救援的接力
 奥运志愿者:累并快乐着
 为奥运会喝彩,为志愿者喝彩
 志愿者二次方——一个时尚的名词
 山区默默的坚持者
 都江堰司机的“志愿者”经历
 感受北京,感受残奥会
 听到服务呼叫就激动的志愿者
 激情过后:从志愿者到公益组织者
 淋着雨的志愿者,谢谢你们
 寻找志愿者
 初生牛犊不怕虎
 观摩志愿者支教服务
 贫困生在服务中自豪与成长
 小小创意带来的乐趣
 再次见到漩口的亲人
 与北川中学生的一段情谊
 带雷晴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貌美不能长久,心美可伴一生
 来自映秀的电话
 志愿者:从团员青年到全民
 古城新姿,志愿者的身影
 “要鼓励富家子弟做志愿者”
 蔡大姐:“我为你提供例证”
 队长与队长的相遇
 陈太勇:新事业的坚持者
 志愿者仅有热情够不够
 如何做一个好的志愿者骨干
 男人豪情与女中豪杰

二、人性之美,人情之美
 大爱无畏,心怀天下
 人性之美,人情之美
 “礼物传递”
 还有志愿者的爱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
 爱心更需要讲诚信
 “忠兴镇那些可爱的孩子”
 爱照相的青海小孩
 有艺术爱好的爱心店长
 “玻璃人”的志愿热情
 “他是一团火”
 “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
 志向——在灾难后更加坚定
 自自然然的感恩
 中西文化比较与志愿精神创新
 中西文化融合与志愿精神普及
 助人自助的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的价值体系基础
 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志愿者服务的“有我利他意识”
 和谐文化对志愿精神的孕育
 志愿精神的几大要素

三、我们共同的志愿家园
 奥运北京,志愿中国
 慈善义工队,另一种风格
 玄装之路——志愿救援队的第一次行动
 四海一家,温柔的心灵 
 映秀工作组的辛勤,也体现志愿精神
 志愿者的协调与支持
 志愿者基金会的支持功能
 义工学堂:成长的摇篮
 从友情支持到拓展志愿研究
 北大论坛:志愿服务的学术高峰 
 我们的志愿家园
 社会志愿者团体的困惑
 “官方”志愿组织对社会人士的开放
 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双站长”
 拜访志愿者协会时的热切交流
 志愿者站:物业管理公司的需求
 共青团组织推动的志愿服务
 基层志愿者组织要抓住“四个一”
 “我们需要志愿服务体系”
 政府与民间:志愿服务的动力
 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推动公民组织成长
 志愿服务:激发社团组织的新活力
 志愿组织——民主参与途径

四、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成长
 2008年:中国志愿服务载入史册的一年
 理发剪,磨刀石
 快乐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的智力资源
 尊重专家就是尊重智慧
 农村的友邻互助与志愿服务
 “一次讲话会改变人的一生”
 农村缺乏志愿服务,农村需要志愿服务
 广泛多样的志愿领域
 应急志愿服务机制
 建立国家志愿服务统筹协调体系
 宽松友善的志愿环境
 日常生活的志愿行为
 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社区服务、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探索公民教育的新途径
 志愿服务对青年就业创业素质的培养
 志愿服务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辅助和补充
 志愿服务岗位就业的探索与推广
 志愿服务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自豪感
 当代志愿服务的多元发展
 带人致富也是志愿服务
 三件小事——志愿者还在行动

附录
 我们曾坚守在废墟之下
 我做志愿者的日子
 消防战士——以命相搏救援灾区
 有多少事可以重来(外两篇)
 志愿者亲情行
 珍惜人生这一回
 柔柔光,微微笑
 真心付出是最大的快乐
 时尚义工打造魔力团队
 那天,她决定她也要当志愿者
 火一样的热情光一样的温暖
后记
……

序言在回北京的路上,接到建光老师的短信,要我以志愿者的身份为他的新著《志愿中国:亲历与思考》做一序言。看了书稿以后,很感佩建光这么多年来在志愿服务研究上坚持与实践的精神,就此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建光曾和我提起他早年开始介入志愿服务研究时,经费常有困难,因为在当时那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不仅如此,他还总是亲身到第一线去参与和体验志愿服务在各地的发展与成长的历程。因此,他的著述不仅是理论的陈述或总结,而且还常伴随着一个志愿者真诚的心声和深刻的体验。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志愿服务研究不仅在当代中国是少见而可贵的,即使在志愿服务体系成熟的美国也如是。
文摘一、志愿者——中国社会的骄傲
志愿者——中国社会的骄傲
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经历特殊考验的一年,也是作出卓越奉献的一年。当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会正在筹备,奥运圣火传递的志愿服务正在进行的时刻,中国大地上突如其来地发生两次大灾难,又吸引了千百万志愿者参与应急服务。
刚刚进入新年,从天而降的春运“雪灾”使数千万南方人口受到影响;数百万归家心切的旅客滞留在各地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数万路途中的人困在天寒地冻的京珠高速公路上。志愿者迅速行动,送衣送被,嘘寒问暖,疏解心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
春夏之际,自地而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千百万志愿者自发自愿行动起来,或者奔赴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或者留守后方参与支援服务。
我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和研究志愿服务的专业人员,自1987年开始就与早期志愿者有交往,1995年开始投入主要精力研究志愿事业。今年,有幸作为第一位进入汶川大地震灾区服务和调查的志愿服务专家,在5月20日-29日的十天时间里走遍灾区的主要地方,接触了各类志愿者和群众,发现“三同步”是这次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最大特色——志愿者与部队战士同步进入灾区协助救援;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同步进入灾区帮助救护;志愿者与当地干部群众同步开展自救活动。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志愿者!当看完我撰写的调查报告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冯小双老师说:“这是公民社会在发育、公民组织在成长,志愿者就是公民社会的骄傲。”确实,志愿者就是公民社会的骄傲,成为继政府、企业之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第三种力量。
因此,我打算用半年的时间走遍中国志愿服务开展较好、志愿者活跃的社区、农村,“用脚去走、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想、用手去写”,记叙志愿者服务的感人故事,撰写中国志愿服务调查报告,为20年志愿事业的发展做全景式的记录。
我不敢说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一定是用心去做的,我也是志愿者,也有满腔的热诚和奉献的愿望。
生命救援的接力
我最近仍然对有关四川的新闻特别关心,而且形成了经常看四川电视台节目的习惯。但是,如今我更关注的不是灾难和救灾场景的渲染,而是救灾服务、灾区服务中引起思考的事件。
电视里讲述唐山市的农民“老宋”的故事,他5月12日下午得知灾难消息,当晚就到北京希望乘飞机到四川服务,却发现所有飞往四川的航班都被迫取消(当时四川机场受地震影响具有不安全因素)。于是,老宋恳请“的士”(出
……

后记写作是辛苦的,写作也是快乐的。自从听取志愿者朋友的建议,我将自己20年来亲历的志愿服务事件、认识的志愿服务人物、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一一回忆和记叙,将真实的世界展示给读者。
  我是被志愿者的爱心与服务所感动,从而投身志愿事业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当时,没有哪个部门、机构要求我这样做,也不是职责需要,仅仅就是志愿者的吸引,志愿服务的吸引。
  感谢共青团组织、感谢民政系统、感谢宣传系统和文明办系统,它们在推动中国志愿事业的发展壮大方面付出艰辛努力,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感谢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长期支持我从事志愿服务的研究事业。感谢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联)、东莞市志愿者协会、深圳市宝安区义工联为调查研究提供的支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