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751|回复: 1

[分享]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6 01:18:32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开学礼在 2007/03/16 01:19am 第 1 次编辑]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一、案例描述:
   区角活动开始了,佳欢、佳圆、李涛、佳薇、依婷,他们先后来到了表演区进行活动,刚开始他们都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乐器进行游戏;有的孩子拿起各种打击乐根据区角中的图谱进行练习,有的拿着话筒在唱歌。这时洋洋从操作区走过来看到了乐器盒中的“指挥棒”,便对着那些打击节奏的同伴们挥臂舞弄起来,孩子们看到洋洋神气地“指挥”摸样,不一会儿,他们便为了这根“指挥棒”争吵不休,谁都想亲自挥舞这个“指挥棒”,其中佳欢和洋洋两个使劲地抓着这个“指挥棒”最后这场争吵在我的参与调解下硬性解决了。
三 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尊重和接纳孩子,给孩子一个主动发展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尽可能的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从而充分调节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积极性,让他们在有益的实践操作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感知和大胆表现机会。
    在活动中由于“指挥棒”和“乐器”其中隐含着“1”和“许多”的关系,而在往常的演奏中 “1”是教师通过横向比较在幼儿集体中选出的发展较好的幼儿,也因此总能更多的得到大家的关注,且赋予了他“领衔”集体的权利。根据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指挥者”,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四、措施与方法:
   活动后我仔细的进行了反思,才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硬性参与违背了《纲要》精神。作为教师应满足孩子内心需求的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天空。
   因此,我又根据《纲要》宗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反思,以尊重幼儿的选择,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出发,总结了以下两个措施进行教学调整:1、充分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自主性,有自身内在要求和发展潜力的个体。
1、孩子自由选择活动材料的机会,提供他们足够的材料,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本案例中由于教师准备的“指挥棒”仅有一根,且幼儿对“指挥棒”特别感兴趣,因此引发了矛盾的产生。作为教师应及时的捕捉幼儿的需求投放充分的材料来满足孩子,区角中允许有多个的“指挥者”存在。这样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学做“指挥”,不但培养了他们大胆表现、大胆创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了教师去发现更多可“胜任”指挥的孩子,这不是也给了老师机会吗?
2、教师要学会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还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根据时机积极引导。
从本案例中可见孩子们争夺的本意其实是童心的表现,无所谓品行问题,作为教师应更多的去聆听孩子们的呼声,从他们的心理出发,给他们一个阐释的机会。

五、反思与讨论:
上述案例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是每天会发生的,但我们有的教师却忽略了及时捕捉幼儿信息,及时观察幼儿表现并进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一直是“权威”,对于教师的硬性参与解决问题的事例也不足为奇,而教师也不会为自己的这一行为进行反思。
在《纲要》颁布、贯彻、实施后我们幼儿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深入学习《纲要》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还有大部分教师违背而行。通过上述案例后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新世纪的 (本文来自于CnKnow.CN)幼儿教师,应吸收《纲要》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理念,并将它转化为真正的教育行为,抛开传统的教育观,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以幼儿为本,接受、接纳每个幼儿,促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亲爱的幼儿教师们,请留给我们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

本文摘自:http://baby.cnknow.cn/article/papers/case-study/2007-02-09/14878.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1:42:41 |

[分享]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很深,尽管看题目觉得比较普通,但真正要做好,其实是十分困难的。
每个人(包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自主权(或自主选择权),我们都必须要尊重。
以小朋友为例,我们经常辅导小朋友,都是以传统的观念来引导小朋友,但却忽略了小朋友的想法。比如:小明和小强的爱好、特长都是体育运动,对文理科方面不感兴趣。但小明家长方面却认为要学习好,将来才有出息,认为运动是玩玩而已,将来不可能靠它来赚钱,便强迫小明学习,小明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学习,成绩不理想,结果毕业之后,只能做了一个普通的文员;相反,小强的家长认为小强的特长是体育运动,便想尽办法给他创造训练的机会,由于小强在自己兴趣的前提下,不断努力,结果被国家体育局看上,在若干年后,还代表国家在运动会上争光,成为了一名体育明星。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只有在自己的兴趣下学习,才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如果一个人在自己不愿意的情况下,不管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成绩。

反观我们平时的服务,发现很多志愿者在不熟悉小朋友情况的前提下,把自己的观念转移到小朋友的身上,结果我们要求小朋友做的地方没有体现效果,还使小朋友原来的特长也被埋藏了。
我认为大家有必要认真、慎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小朋友的成长,以及未来。
同样,我们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如此。

[move]请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move]

以上纯属个人的一点观点,不代表其他人的立场。

:em14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