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1483|回复: 16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1 23:39:03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晶狐狸在 2007/02/11 11:51pm 第 1 次编辑]

[fly] :em145:  :em145:  :em145:  :em145: [/fly]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近几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手术,人工耳蜗的植入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听觉补偿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戴上人工耳蜗自然就可以能听会说。实际上,听力障碍患者在接受耳蜗植入后都需要进行刻苦的听力语言训练。术前听力语言基础越差、年龄越大,术手训练的难度也就越大。很多耳蜗聋儿的家长不知道术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还有没掌握系统的训练方法,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效果和进程。
第一节 概述
  
在介绍耳蜗术后训练方法之前,家长要先了解几个重要问题。
一、聋儿全面康复的重要性 :
   
    聋儿康复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如果您的答案只是“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那是很不完整的。聋狐康复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康复训练。
    2、言语康复训练。
    3、认知能力的培养——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4、社会性、情绪情感、个性、艺术性等方面的培养。
    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聋人即使有良好的听觉语言水平,但是如果其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水平低于正常人,仍然难以溶入正常人群体。我们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有声语言,而是帮助聋儿真正回归主流社会。这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而语言本身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工具。
    有些家长认为聋儿康复应该先做听觉训练,听觉训练完成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最后才是认知训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语言和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都是3岁之前,也就是说:在3岁之前,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很快,而3岁之后发展速度会逐渐减慢。年龄越大,语言和智力训练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果我们听力训练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之后再进行智力训练,就很可能会错过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听觉、言语、认知等方面的训练要同步进行,不分先后。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听觉、语言、认知、品德等各方面的内容自然地融合起来。
    二、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

    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帮助病人听到声音的。所以,它提供的声音和正常人耳听到的声音会有些差异。差异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通过语后聋人植入者反馈,有的人觉得听别人说话像在电话里说话的声音;而有的人觉得像在水里说话的声音;有的则说像卡通片里说话的声音。但他们听到的都是言语声,不是有些人想的“滴滴”的电报声。
     三、人工耳蜗术后训练的特点:
    很多家长问“人工耳蜗训练和助听器训练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不应以助听设备的不同来区分训练方法。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听力补偿状况来确定适合他的听觉训练发展目标和交往方式(看话、听结合或完全靠听)。
   聋儿在言语、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是基本相同的,例如:每个人都是先学习名词、动词、然后学习形容词,之后再学习连词、副词等等;学习语言都是先理解后表达。  
    听觉训练的方法应根据聋儿的呼斩补偿效果来选择。人工耳蜗可以给聋儿良好的听觉补偿效果,但耳蜗所提供的声音和自然的语音会有些不同,所以,聋儿植入耳蜗后需要一个听沉觉培建的过程。需要耳蜗要特别注重聋儿的听觉训练的系统方法,这也是人耳蜗术后训练最主要的特点。这套方法不只用于耳蜗聋儿,对于佩带助听器、听力补偿效果较理想的聋儿也同样适用。而听力补偿不够理想的聋儿可根据自身听力水平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前一部分的训练内容可能较适合你们,因为越往后的听觉训练内容对听觉水平要求越高。
    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术后听觉训练的有关内容。首先我们要了解听觉发展的几个阶段:
    1、听觉察觉阶段:能听到声音,但不明白声音的意义。
   这个阶段,当他听到声音,他会反叛或寻找,但不能确定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例如: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时都会答应;你说“小白兔”,他虽然听到声音,但却不能准确拿出“小白兔”。
   2、听觉分辨阶段:不但能听到声音,而且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理解不同声音的意义。
    例如:听到“铃——”电话声,他能指向电话或去接电话。听到“去拿一个苹果”的指令就能准确完成。这里说的都是能过“听”的途径,不包括唇读。

   3、听觉确认阶段:不但能听清声音的内容,而且能跟着模仿说出来
   例如:当你让他去拿“小白兔”时,他不但能准确地拿出来,而且能说出“小白兔”这个词。
    4、听觉理解阶段:确认阶段的水平只是能机械模仿出听到的声音或词语内容,而理解阶段的水平是能通过“听”与人进行对话交流。
   例如:你问他“你几岁了?”他能回答“我五岁了”。能够通过“听”与正常人进行对话交流也就是听觉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给聋儿进行听觉训练时,训练者应清楚了解这个孩子处于听觉发展的哪个阶段水平,同时要清楚下一个发展阶段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科学系统地制定每一个发展目标,使聋儿的听觉水平得到顺利提高。
   听觉训练形式   
   训练者应平行(或略侧后)坐于聋儿耳蜗的植入侧,而不要坐在聋儿对面。主要目的是避免聋儿看口型。
    人工耳蜗可以为聋儿提供很好的听觉补偿,但要达到“能听会说”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特别是三、四岁以上接受手术、年龄较大的语前聋患者,往往已养成了唇读的习惯,如果继续让他看口型,他会领带原有的习惯而忽略听的信息,其听觉进展将会非常缓慢。所以在给耳蜗聋儿进行听觉训练时不要让他依靠视觉的帮助,在日常交往中也不要过于强化唇读。对于十几岁接受手术、术前听力基础差的病人可以先通过唇读或文字等帮助他理解,然后再去除视觉帮助。
    为此,在听觉训练中有时训练者需要挡嘴,挡嘴是需要有一定技巧的。对于已经能很好地通过听进行交流、完全不看口型的孩子,不用再挡嘴。
挡嘴时,手应横放。因为手竖起来不能完全遮挡住口型变化。很多聋儿可能通过上点视觉帮助来进行判断。挡嘴时,手不要完全垂直放在嘴前。这样会影响说话时气流的送出,从而使声音发生改变,我们应该让聋儿听到最自然的声音。但如果手翘得过高,又起不到挡住口型的目的。因此,挡嘴时手应向前倾斜约45度上下。这样既能遮住口型又不会影响声音。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讲话时不要过于贴近聋儿的耳朵。耳蜗的麦克风戴在聋儿的耳后,如果你说话时距离过近,会造成麦克风接收声音失真。如果聋儿长期听失真的声音,会不习惯听自然声音。而且正常人在和他交往时是不会贴到耳后和他讲话的。我们在训练时要尽量接近日常交往的条件,所以训练者的嘴应与聋儿耳后麦克风保持在40公分以上。随着聋儿听觉水平的提高,距离可逐渐拉远。
   
    最后要强调的是训练者讲话的音量不要过大,比我们正常说话时略大即可。大声喊话也会造成声音的失真。开始时,声音可以稍大一些,逐渐采用正常人说话的音量。训练者语速不要过快,但也不要过慢。随着聋儿听觉水平的提高,语速可逐渐适当加快,最后接近正常讲话的语速。
    人工耳蜗听觉训练原则:
   
    以上我简单介绍了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训练的一些方法。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家长们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不断总结新的最适于你孩子的训练方法,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康复活动。下面我介绍一下人工耳蜗术后训练的原则。
    1、在听觉训练中尽量避免视觉辅助手段的介入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聋儿在接受耳蜗植入以后,需要一个听觉培建的过程。要达到听觉培建的目的,就需要给他大量的听觉刺激。如果仍然让他们看口型和手势会影响其听觉能力的进步速度。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证实。同样是五岁做手术的孩子,术前听力和语言基础差不多,都是采用唇读和人交往。术后一个强调通过“听”来康复学习;另一个则是一直采用“听看结合”的方法训练。一年以后,两个孩子在听觉和语言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听觉能力。
    2、 每一天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听觉训练时间。
   对人工耳蜗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训练初期,这样有利于减少噪音和培养其听觉注意力。
    3、 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要根据孩子的听力语言水平制定合理的阶段发展目标。没有目标经常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不够全面系统。目标制定过低或过高都会阻碍聋儿的进步。
    一个四岁做手术、完全依赖唇读的孩子刚刚开机时就要求他马上学会辨听,还为此对孩子进行体罚,造成孩子惧怕聆听,不愿做听觉训练。这就是目标设定不和理带来得负面影响。
   
    4、听力训练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多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丰富直观的玩具。这样有助于孩子乐于参与训练活动、保持注意力。  
    5、听力训练要与语言训练、智力训练等结合,不分先后。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孩子有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的敏感期,而且都是在3岁左右。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将听力、语言、智力、等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分先后。
   6、要给聋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声音,教授的语言内容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我们要先交给聋儿经常见到,经常使用的语言内容。
    7、在训练初期,要从聋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很多家长问我开始时用哪些词语进行听力训练。其实这没有统一的规定,我们要考虑每个聋儿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熟悉的词语内容入手。如果孩子没有熟悉的语言内容,就从他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8、在训练初期要提供安静的训练环境。当聋儿听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以开始进行噪音环境的听取训练。
     由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噪音,所以要培养聋儿在噪音环境中听取有用的信号声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社会交往会有很大帮助。我们在做噪音环境的听取训练是通常用录音机放音乐作为背景噪音。这种训练也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开始时可以将信噪比控制在大约在+10dB,也就是你讲话的声音明显高于背景噪音。随着孩子听觉水平的提高,可以将音乐声逐渐放大,信噪比调整为+5dB、0dB,也就是噪音越来越大。另一个难度的调整是背景音的选择。开始训练时可以选择柔和的没有歌词的音乐,以后可以变成快节奏的音乐或歌曲,之后可以用一些人说话的背景音,这个干扰程度就大大提高了。
    9、 坚持鼓励的原则
    在训练中,特别是初期阶段,训练者坚持采用鼓励的态度。在听觉培建的最初阶段,难度会很大,有时进步比较缓慢。这时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急噪。聋儿在开机初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来接受这个新事物和声音刺激。如果在这个时候的训练中经常训斥他会打击聋儿的自信心,容易造成他抵触康复训练。所以我们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进步或者能够配合你的训练,就要大力的鼓励他,使其对训练不发感。
    10、定期评估
    为了全面了解聋儿的康复情况,合理的指定下一步训练计划,我们要定期给他们进行能力评估。从中我们能发现他在哪方面进步显著,哪方面还比较差,需要加强。另外,家长和老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就不容易发现孩子的进步,就好象你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就不会发现他长个了。如果你阁了半年的时间才见到他,可能会感觉他长了很多,我们通过定期评估的结果比较可以发现孩子的进步,这样会帮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录象进行评估记录。你只要把他平时的交流表现录下来就可以进行比较了,我们能清楚的看出孩子不同阶段的差异。没有录象条件的可以用日记、周记等形式记录下孩子每天语言等方面的表现,他在什么时间第一次出现了哪些语言内容。也可以采用中国;聋儿研究中心发行的“听力语言康复评估卡片”中的内容进行评估,通过对此每次评估的准确率和他的语言等级能发现孩子的阶段差异。该评估的工具和方法非常简单,有关这方面的事宜可以与我中心联系。
   听觉语言康复:     
    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对语前聋和语后聋患者有所不同。语后聋患者主要针对听能的康复训练,语前聋患儿刚需要制定完整的听觉言语康复计划。
    一、康复目标:
    1、康复目标的确立应是建立在术后评估的基础上。从形成其发育水平的听觉言语能力为主  体,理钉充分考虑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阶段性,顺序性,连续性和可观察的特点,达到能听会说的目的。
  
    2、康复内容要包括听觉,语言,认知,社会化行为,情感发展等方面,提高言语的使用和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康复模式:
   1、应变坚持确立“从康复机构为指导,家庭康复为中心”的康复模式。
   2、建立正常听觉言语学习环境,有一定听觉言语能力的学龄前聋儿可进入正常幼儿园,学 龄儿音可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3、特别重视父母,幼儿园和普通学校教师在康复指导中的作用。
   4、康复机构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技术资源作用。
   三、康复原则:  
  
   1、强调“以听为主”,并合理应用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
   2、优化聆听环境,注意提供丰富,适宜的声音,特别是音乐声的体验,养成聆听习惯,建立听觉优势。
   3、语言学习应从对语言的理解入手,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坚持鼓励原则,注重循序渐进,在言语使用与交往中发展语言能力。

    4、在言语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言语生成环节中呼吸,发音,构音存在问题,并加以矫治,以提高言语清晰度。
    5、依据阶段评估结果,遵循听觉察知,注意,定位,辨别,记忆,选择,反馈,概念等听觉发育八个阶段规律,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加强一对一个别指导。
    四、康复评估:
    1、听觉能力评估:
    是通过人工耳蜗植入者对语音及言语识别来评价其听觉能力的一种方法。用言语声进行听觉评估可以达到了解听觉径路全过程的目的。通过对汉语声调识别,声母识别,韵母识别,双音节识别等测试,可以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基频的感知,T值和C植的设定及听觉训练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测试用具及方法可依据测试目的的可选择使用中国聋儿康复系统已使用的聋儿康复评估题库中的“儿童汉语言语测听词表”进行评估。
     2、语言能力评估:
    本项测验主要是对聋儿语言能力的估价。它所依据的标准是正常幼儿在各年龄段上的语言发育指标,亦即语言年龄。它涉及的并非是语言的全部要素,而是一些具有某些明显的具有发展意义的特征。如对耳蜗植入者的发音水平,言语的理解能力,言语的表达能力,言语的使用能力,言语的语法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获知某个聋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及与正常幼儿的相当语言年龄,也可以衡量某一聋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是否平衡,以便在康复训练中选择与其语言年龄相适应的教材,对一对一的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测试用具及方法可依据测试目的的选用中国聋儿康复系统已使用的康复评估题库中部分“语言能力评估等级图片”进行评估。

[fly] :em145:  :em145:  :em145:  :em145: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0:17:33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fly] :em151: :em151::em151::em151:[/fly]

第二章    语言训练:
前面我们着重介绍了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训练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人工耳蜗术后训练非常重要和自身特点的地方。在聋儿康复中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前面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从一开始就要把语言训练和听力训练结合起来。聋儿康复中语言训练涉及到发音训练、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训练、言语理解和表达等各个方面。在这里我不能做全面细致的介绍,只是归纳了一些语言训练中家长容易忽略的、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节    概述
一、聋儿语言的特点
  
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指着“灯”或“门”问“这是什么?”很多聋儿会回答“开灯”或“关门”,还有的把“骑自行车”说成“坐自行车”。
2、句子不完整,以单词堆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聋儿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很别扭。如,把“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把“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
3、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

这种现象在聋儿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会把“小白兔怕老虎”说成“小白兔老虎怕”;把“我家有”说成“我有家”。
4、对文诉掌握死板、不灵活。
  
一个聋儿能回答“小狗拉着谁?”但很可能不明白“谁拉着小狗?”他们在复述故事时总是一字不并非的背诵,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我碰到不少孩子会说“苹果”,当都他“水果”这个词时,他们仍然习惯性地说“苹果”,或者“水苹果”。要纠正很多遍,才能学会。我还碰到一个16岁的聋孩子,我对她说“坐电梯”,她纠正我说“不是坐,是站”。
5、词汇贫乏
   
很多聋儿进入小学后,开始成绩很好,但很快就在造句和作文上暴露出问题。除了以上我说过的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等问题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太贫乏”。我看过聋儿和正常儿童作文的比较,同样讲春游的主题,正常儿童的作文里出现了“愉快、兴奋、欢乐、高兴”等丰富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很少重复。而聋儿的作文里却反复出现了6个“高兴”,她不会使用别的词。
6.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不少聋儿学习语言却不会使用,对话理解水平很低。这是聋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有些聋儿能背儿歌,讲故事,也能复述较长的句子,但是在生活中却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学习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例如,他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但是当别人对他说“对不起”时,他不会说“没关系”,而是机械地模仿“对不起”。
二、聋儿语言训练的原则
刚才我们分析了聋和语言的几个典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聋儿语训中要注意一些原则,尽量克服聋儿语言中的缺陷。
1.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在交往中教学,尽量为聋儿设计和提供相应的语言情境。
我们首先要明确聋儿(包括正常人)为什么要学习语言。语言的功能是什么?家长要了解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语言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够使用语言这个工具进行交流和思维才是康复的目的。我们教聋儿学习“谢谢”、“不谢”这些礼貌用语时,最好采用两个人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设置大量的语言情境,便于孩子真正理解。否则他们经常分不清谁该说什么话,说完“谢谢”又说“不谢”。
2.语言训练应从理解语言入手,理解先于表达
有些家长在训练时不注重聋儿对语言的理解,从刚开始训练时就强调聋儿能发出准确的音、能说出几个字。实际上正常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先听和理解,然后才能说出来。不理解的鹦鹉学舌是没有意义的。
3. 语言训练要采用直观有趣的训练形式
在教聋儿学习语言时,要伴随相应事物或动作的出现,帮助他们理解。如,教他理解“脏”和“干净”,就要出现“脏”的东西和“干净”的东西给他看。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尽量采用有趣的游戏训练形式,以吸引其注意力。
4.要尽可能为聋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和周围的正常孩子交往和游戏,并要求家里的成员多用口语和孩子
沟通,有意识地多说话。当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应把他送入正常幼儿园,而不要始终留在聋儿群体中,为他创设正常的语言交往环境。 p #
5.要强调语言的复现和巩固
由于听觉障碍,大多数聋儿学习一个新的词汇后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多同现新学的内容,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  
6.讲解要尽量细化
聋儿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但他们需要非常细致和讲解,要把语言内容划分到最小概念。有时,一个很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孩子对语言的理解错误。比如,平时家长给他喝水时,总是对他说“喝水”,但从来没有都过他“水”这个概念。以后你指着水问他“这是什么?”他就会回答“喝水”。而且,这种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给他非常精确的概念。
7.强调语言的完整性
在聋儿的语言学习中,要强调语言的完整性,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和孩子交流,不要总是简人成一个一个的单词。即使在刚开始训练时,也要注意使用一些简单的句式或词组。如“这是——”、“——在哪儿呢?”使用完整的句子和孩子交往有利于聋儿对语言的整体感受。相反,如果总是用单词和他交流,就会造成聋儿用单词规程的形式表述语言,如“我有糖”说成“我糖”,句子很不通顺。当聋儿到了一定康复阶段时,家长不能忽略孩子语言不完整的现象,不能满足于理解他的意思。要注意纠正他语言中不完整的部分。  
8.大量丰富聋儿的词汇量
在语言学习中,要大量丰富聋儿的词汇量,家长不要从主观上限定其语言的发展。如果你认为有些词是聋儿不必掌握的,就会造成词汇量狭窄,拉大他和正常儿童的差异特别会造成上学以后作文和造成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训练中应尽量缩小聋儿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包括一些常用的习惯用语,如“随便、凑合”等都应教给他们,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融入正常社会。例如,很多聋儿从三岁就掌握“漂亮”这个词,但到交岁仍然只理解“漂亮”,不懂得“美丽”。如果一个意思只会一个词,就会显得他的语言很贫乏。 0%W另外,在教学中,不要只注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学习,忽略连词、助词、副词、介词、量词等方面的教学。如果聋儿不会使用“在、对、和、的”等词语,其语言必然会出现大最病句。如“苹果在桌子上”说成“苹果桌子上”。这种现象在聋儿当中非常普遍的。
9.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作好长期艰苦训练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聋儿在短时间内掌握语言系统。
三.康复活动设计技巧
家长在明白了训练方法和原则以后,有时仍不能很好地实施康复训练。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很好地掌握康复活动一些小的技巧。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康复活动的设计技巧。
1。令游戏更有趣味
要使孩子喜欢游戏活动,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最喜欢什么,把他最喜欢的东西作为游戏的玩具或奖励品,这会使他更喜欢游戏活动。使用的玩教具要定期更换,以免孩子厌烦。有些非常适合训练而且他又非常喜欢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他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如果他随时都能拿到,在训练时,这个玩具就会失去吸引力。而如果他平时不能玩到这个玩具,只有在训练时才能接触到,他就会对训练有更大的兴趣。
2.保持控制权
家长在家庭训练中保持活动的控制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在谈到给孩子进行训练最困难的就是完全不能控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不配合感到束手不策。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孩子过于娇惯,只要孩子一使出哭闹等手段,家长就妥协让步。很快,孩子就找到了控制家长的法宝。所以,在训练活动中家长要让聋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配合训练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支配孩子活动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权威,不能为所欲为。  
在训练时,如果孩子出现哭闹等不合作的行为时,你可以采用忽略的方法。这个时候不要哄他,也不要对他讲道理。因为这样做,会让他发现“哭”是一个有效的,让你停止训练围着他转的好方法,也就承认了他在控制你。当他哭时,最好的方法是不理他,你可以和家里的另一个成员玩相同的游戏让他看。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觉得无聊而停止哭闹,开始关注你们的活动。当他停止哭闹时,可以让他继续活动。如果他仍不合作,就把玩具拿开,离开房间,过一会儿再回来。如果他仍不配合,就把活动留到第二天。不要认为这样太浪费时间,实际上他意识到你有控制极,会为以后节约很多时间,他会很快配合你的活动。
3.经常检查你的语言内容

平时训练者要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语言内容,找出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是否存在语言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和聋儿交往或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定期想一想自己的语言是否有什么问题。比如,是否自己说的太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太少,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让他重复太多,而问话交流太少,使得孩子只会鹦鹉学舌,不会对话,是否提出问题以后没有给他留出思考的时间,而太快给出答案,造成孩子不愿思考的习惯;是否总迁就孩子的现有语言水平,回避新的词汇,造成孩子词汇量狭窄;是否总是用简单的单词句来和他交流,使得孩子的语言很不完整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存在,后果都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
4.不要忽略随机教学
除了有计划的康复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训练活动中,孩子突然对某个事物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和兴趣,即使这不是我们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也不要忽略,应该马上把它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虽然结果可能使得原来的计划没有完成,但同样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你执意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你的内容上来,可能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

5.目标具体,小步前进
即使是家庭康复,设定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到什么教什么,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制定短期的具体的发展目标,不要把目标做的很大。比如,通过这个活动,我想让他理解“谁在——”的问话,或者培养他听两、三个关键词的句子,或者能表述“妈妈洗衣服、爸爸吃饭”这种主谓句型。这样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目标是否达成,能观察到孩子具体的进步。在制定一个活动目标时,不要设计太多。一个活动只要达到一、两个目的就可以了。如果目标太多,会让自己和孩子都觉得混乱七八糟,最后可能一个目标都没有完成。
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时,最好从孩子已掌握的内容入手,这样不会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困难。你所给的新内容要难度适中,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不要跳跃前进。否则会使孩子由于困难而产生厌烦。  
6. 及时记录评估
平时家长要及记录孩子新的进步表现,最好能定期做评估。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及时记录和评估的重要性。有时,我们突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点,但当时没有记下来,一会儿可能就会忘掉。另一方面,我们不给孩子做定期评估,很可能会忽略孩子的进步,不能发现孩子的成绩。
7.充分考虑自己孩子的个体特性
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康复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目标要符合自己孩子的水平,不能完全参看别人的计划。活动设计也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兴趣,才能取得的效果。
二、言语基础训练
语言是有声语言物质基础,所以,要让聋儿学习如何灵活控制和运用发音器官,并能将呼吸与发音很好地协调起来,这样才能准确发音。大多数聋儿的发音器官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由于缺乏锻炼,不懂得如何发出声音,有的聋儿发音器官相对不够灵活或有一些错误的发音习惯。为了让聋儿学习有声语言,就必须帮助他们在训练中尽快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在训练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人类的发音器官有三个部分:
1、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等。
2、发音器官:包括喉、声带等。  
3、构音器官:包括唇、舌、腭、鼻腔等。
因此,给聋儿进行基础的发音训练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呼吸训练
语音的发出是由气流和声带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气流的强弱变化与声音的响度和语音的清晰度有着密切联系。平时的自然呼吸和说话时的呼吸状态是不一样的。正常呼吸时,呼气和吸气时间是相等的;而说话时,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的时间长得多。
聋儿在自然呼吸方面一般都没有问题,但很多聋儿不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言语呼吸,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前弱后强。在表述几个音节时,有过多的停顿和换气。有的聋儿不会将气流和声音结合起来,在发送气音时要么有声无气,要么有气无声。这些都应当通过呼吸训练加以矫正。
呼吸训练方法:
1。呼吸训练:主要培养聋儿深吸气(可快可慢),慢呼气。吸气要足,呼气要均匀。呼吸时可让聋儿用手触摸老师和他自己的胸腹部,感受起伏变化。训练可采用一些活动形式,如:闻花、吹气球、用吸管吹泡泡、吹纸条、隔着桌子来回吹羽毛,还可以在纸上泼些墨汁,让聋儿来吹,然后问他图案像什么,这不仅是呼吸训练,也是对聋儿想象力的锻炼。在活动中,要强调慢呼气,例如,在吹纸条的活动中,谁的纸条飘的时间最长,就给他奖励,让聋儿理解游戏规则。呼吸训练中,不要过多彩“吹蜡烛”这种要求呼气的活动。训练中还要教给聋儿有蓄气的意识,吸气后不要马上呼出,而是蓄气等待一会儿。
2。扩胸运动:该活动用来扩大肺活量。要求聋儿立正站好,前臂弯曲平放胸前,手心向下,向后扩胸,同时吸气。  
3.声气结合训练;深吸气,然后连续发出ha ha ha 或pa pa pa等易发的开口送气音,或让聋儿深吸气后连续数数“1 2 3 4 5 6 7 ……”,直到一口气用完为止。要让聋儿逐渐延长一口气呼出的时间,一次数的数字越多越好。平时在聋儿说话时,也要强调他们正确的停顿和换气。
二.构音器官训练
构音器官(唇、舌、齿、腭)在发音时位置和形状的改变,会引起共鸣腔的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音。在开始给聋儿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尽量帮助他们能够把构音器官灵活协调起来,特别是能准确模仿口型和舌位。
口舌训练操就是锻炼构音器官的灵活性的
(1)双唇运动:练习唇部的扁、圆、拉、撮,活动唇部的这些动作是结合相应的发音需要的。如:发“I”时,要把又唇拉开,发“e”时,双唇扁平,发“o”时,口型保持圆形不动,而发“u”时,双唇撅起。如果双唇的形状不标准,就无法发出相应的音素,自然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  
(2)伸舌运动:练习舌的灵活性。舌头向下伸出和向上翘起。该练习主要是对舌尖的锻炼,对以后发舌尖音会有帮助。对很小的孩子,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做此项功能训练。例如,让聋儿伸舌舔棒棒糖或冰棍儿练习中,可以有意地把糖或冰棍在聋儿嘴的上下左右变化位置,这样聋儿就必须转动舌头来寻找。也可以把一滴蜂蜜滴在他的上唇,让他伸舌去舔。或者让他伸出舌头后,把一小块糖放在他的舌尖,这样他必须小心地缩回舌头,把糖放在嘴里。注意:用糖和蜂蜜类的游戏不要过多。孩子摄食过多糖分,可能会不利于他们的牙齿和身体的健康。根本不会伸出舌头的孩子,要在训练中观察判断他是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还是舌系带有问题。如果怀疑聋儿舌系带短,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但存在这种问题的聋儿,并不是将舌系带剪开就能很好地发音,他们仍需要加强伸舌和翘舌等舌部的训练,否则,效果可能仍不理想。
(3)翘舌运动:把嘴张开,舌头慢慢向上翘起至齿龈和硬腭的交界处,然后向下弹开,类似发“拉”的音。如果聋儿舌头不会上翘,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舌系带短的问题(当然,不会翘舌不一定都是因为舌系带短)。舌头上翘要到位,向下弹开时有要力。
(4)张嘴运动:双唇自然张合。张开时口型要到位,舌头平放,不要来回转动,双唇找开时,不要发出咂嘴声。
(5)唇齿运动:上齿轻咬下唇,慢慢送气打开,为发“f”音做准备。在做专门训练时,不要忽略咀嚼对构音器官的锻炼作用。咀嚼和说话一样,必须有腭、唇、齿、舌的运动参与。用舌头从牙床或牙齿之间寻找食物是对舌的灵活性的很好锻炼。所以对某些咀嚼困难的孩子,不要总是给他们吃流食,而应教给他们咀嚼的正确方法。开始可以给他们一些碎饼干等较小的固体食物,逐渐给他吃整块饼干或苹果等较大的食物。
三 发音训练  

(一)发音训练基本方法
大多数聋儿都有正常的发音器官,他们不是不能发音,而是不会发音,或者由于不会灵活地控制声带的松紧,造成发音紧张或发音无力。在初期给聋儿进行发音的基础训练时,应尽量帮助他们养成正确,自然的发音习惯,克服以上问题
1、发音训练应从简单的单元音开始。
因为单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口型不发生变化,难度最小,以后再向其它音过渡。总的来说,先发韵母,然后学习较容易发的声母,如“双唇音”:B(爸爸)P(爬)W(娃娃)。最后还要练习汉语的四个声调。聋儿在在对声调的听辨和模仿上都是较为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2、在发音训练中,最好让聋儿所发的音具有某种意义,而不只是抽象,单调的音素训练。训练者应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直观的教具。
例1,让聋儿发“A”音时,老师可以扮做医生,让聋儿做病人。“医生”检查嗓子时,要求“病人”发出A——。老师和孩子可以互换角色,以增加其兴趣。
例2,老师拿一个电动火车,一边推一边发U——,然后让孩子一边发音一边玩儿。如果聋儿不明白,只推车而不模仿发音,就改为教师控制火车,当孩子碰巧发出类似U——的音时,教师就开动火车,当他停止发音时,就让火车停下来。逐渐让聋儿明白游戏规则,以后他就会更多地发出类似的音,这种活动的玩具会有很多,比如拿一条玩具蛇,教师发出S---的声音,并打开玩具开关,蛇开始向前爬行。

这些玩具会引起聋儿的兴趣,当他们明白,只要发音玩具就会动时,他们会积极配合。用来做发音训练的玩具应是聋儿非常喜爱而平时又见不到的玩具。如果这个玩具平时他经常可以拿到,就会失去新鲜感,活动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如果这些玩具只在发音训练时才出现,聋儿很快就会明白,一看到这些玩具就要开始“说话”了。

在这个训练中,你的要求是可以逐渐提高的。假如一个聋儿还不会发音,你设定的目标应该是“让他发出声音”活动中,只要他能在你发出声音后跟着发音,你就让火车跑起来,给他肯定.如果他是在哭喊而不是发音,则不能给他强化,而应采取忽略的方法,只有在他确实是跟着发音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如果他这一水平已经做得很好,你就可以将要求提高.假如这时聋儿把"U"模仿成"A",训练者不要开动火车,而当他模仿出较接近的"MU"时,可以让火车开动,进而要求他清晰地发出"U"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在你给每个孩子开始发音训练之前,你都应了解他们目前的发音水平。
  
通过这些训练,聋儿不仅能学习发音,还能认识这些声音所代表的相应物体.镜子也是发音训练中可以借助的工具.你可以把他抱到镜子前,先做示范,让聋儿边听边看你嘴的运动.当他发音时,他也会看到自己口型的变化,有些孩子会对此产生兴趣。
3、在发音训练中,必须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而这首先要求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如果他的注意力经常分散,就无法很地模仿.对于很小的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需要很大的耐心.刚开始时,每当他注意你,你都马上给他一点食物作为回应(要选择不需要太多咀嚼的食物,以免影响教学)逐渐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当他学会关注和模仿后,就可以取消这个形式。
4、在发音训练中,可借其它感知的参与.比如通过"看"帮助聋儿掌握正确地口型和舌位,通过把他的手分别入在教师和自己的嘴前体会是否有较强的气流送出来学习发送气音,对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用手触摸声带来体会发音时声带的振动,以帮助纠正假声(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可能难以理解),用手指轻按鼻翼,可以体会发鼻音时鼻翼的振动。
  
在学习发鼻音时,应从双唇鼻音M开始,它的难度较小,其次是舌尖鼻音N,最后才学习发舌根音在学习发长音和短音及不同音节数量时,可以让聋儿一边发音一边画线,也可以教师画线,聋儿跟着发音,老师画长线则聋儿发长音,老师画短线则发短音,教师画两条短线,聋儿一边推车,推一下,发一个短音,而一直向前推,就发长音.
三.发音训练
大多数聋儿都有正常的发音器官,他们不是不能发音,而是不会发 音,或者由于不会灵活地控制声带的松紧,造成发音紧张或发音无力。在初期给聋儿进行发音的基础训练时,应尽量帮助他们养成正确、自然的发音习惯,克服以上问题。 )发音训练应从简单的单元音开始。因为单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阴碍,口型不发生变化,难度最小,以后再向其它音过度。总的说来,先发韵母,然后学习较容易发的声母,如:b(爸爸)p(爬)m(妈妈)w(娃娃)最后,还要练习汉语的四个声调。聋儿在对声调的听辨和模仿上都是较为困难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在发音训练中,最好让聋儿所发的音具有某种意义,而不是抽象、单调的音素训练 。训练者应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直观的教具。
例1. 让聋儿发“a”音时,训练者可以扮做医生,让聋儿做病人。“医生”检查嗓子时,要求“病人”发出“a”。家长和孩子可以互换角色,以增加其兴趣。
例2. 拿一个电动火车玩具,一边推一边发“u”,然后让孩子一边发音一边玩儿。如果聋儿不明白,只推陈出新车而不模仿发音,就改变家长控制火车,当孩子碰巧发出类似“u”的音时,老师就开动火车;当他停止发音时,就让火车停下来。逐渐让聋儿明白游戏规则,以后他就会更多地发出类似的音。这种活动的玩具会有很多,比如拿一条玩具蛇,老师发出“s”的声音,并打开玩具开关,蛇开始向前爬动。
   
这些玩具会引起聋儿的兴趣,当他们明白:只要发音玩具就会动时,他们会积极配合。用来做发音训练的玩具应是聋儿非常喜爱而平时又见不到的玩具。如果这个玩具平时耸经常可以拿到,就会失去新鲜感,活动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如果这些玩具只在发音训练时才出现,聋儿很快就会明白:一看到家些玩具就要开始“说话”了。
在这个训练中,你的要求是可以逐渐提高的确良。假如一个聋儿还不会发音,你设定的目标应该是“让他发出声音”,活动中,只要他能在你发出声音后跟着发音,你就让火车跑起来,给他肯定。如果你是在哭喊而不是发音,则不能给他强化,而应采取忽略的方法,只有在他确实是跟着发音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如果他这一水平已经做得很好,你就可以将要求提高。假如这时聋儿把“u”模仿成“a”,训练者不要开动火车,而当他模仿出较接近的“mu”时,可以让火车开动;进而要求他清晰地发出“u”时,才能让火车开动。在你给每个孩子开始发音训练之前,你都应了解他们目前的发音水平。
通过这些训练,聋儿不仅能学习发音,还能认识这些声音所代表的相应物体。
镜子也是发时训练中可以借助的工具。你可以把他抱到镜子前,先做示范,让聋儿边听边看你嘴的运动。当他发音时,他也会看到自己口型的变化,有些孩子会对此产生兴趣。
在发音训练中,必须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而这首先要求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如果他的注意力经常分散,就无法很好地模仿。对于很小的孩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很大的耐心。刚开始训练时,每当他注意你,你都马上给他一点食物作为回应(要选择不需要太多咀嚼的食物,以免影响教学—),逐渐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当他学会关注和模仿后,就可以取消这个形式。
在发音训练中,可借助其它感知觉的参与。比如通过“看”帮助聋儿掌握正确的口型和舌位;通过把他的手分别放在老师和他自己的嘴前体会是否有较强的气流送出来学习发送气音,对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用手触摸声带来体会发音时声带的振动,以帮助纠假声(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可能难于理解);用手指轻按鼻翼,可以体会发鼻音时鼻翼的振动。  
在学习发鼻音时,应从双唇鼻音m开始,它的难度较小,其次是舌尖鼻音n,最后才学习发舌根鼻音。

在学习发长音和短时及不同音节数量时,可以让聋儿一边发音一边画线,也可以家长画线,聋儿跟着发音。画长线则聋儿发长音,画短线则发短音;画两条短线,聋儿就发两个短音;画三条短线,就发三个短音。该活动也可以借助一正经玩具,例如:一边发音一边推车,推一下,发一个短音;而一直向前推,就发长音。

[fly] :em151: :em151::em151::em151:[/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0:52:42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晶狐狸在 2007/02/12 00:56am 第 1 次编辑]

[fly] :em45:  :em45:  :em45:  :em45: [/fly]

第三节 聋儿语言学习方法
当一个孩子第一次坐在钢琴前,出于自我娱乐的原因按下琴键时,这声音不会象贝多芬的奏鸣曲那样悦耳。同样,孩子早期的发声听起来也不象说话,但是,这些都是为同一样目标服务的,那就是控制和协调一种乐器(声带),同进找出发出某些声音的方法。所以成人对聋儿最初学语形式要马上做出正面反应,正是成人对儿童自发活动和发声的反应使之成为有意识的言语活动。这样真正的交流就可以逐渐发展起来了。
但在训练初期,如果聋儿还不能用语言表达,切勿勉强他。对聋儿的正音也应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如果过多地纠正聋儿的语音,特别是在他刚开口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打击其自信心,遏制聋儿讲话的积极性。
一. 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聋儿只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声词汇,才能使用有声语言。要让聋儿学习词汇,必须出现相对应的事物,无论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例如:都“杯子”一词,就一定要让他看到真正的杯子。教“跑”这个概念,就一定要让他看到“跑”这个动作。教“香“时,就要让他闻到香的东西,同时还要有不香和臭的东西作对比,才能真正掌握这个概念。另外,聋儿掌握一个词汇,需要反复把这个词语与其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反复刺激加以巩固。
聋儿在掌握词类的顺序上,与正常儿童基本相同,首先是名词,第二是动词,然后是形容词,而副词、量词、代词、连词、助词等使用较少。由于这些词类的抽象性,聋儿学习比较困难。
1.名词
名词榀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类。指称具体事物的名词是具体名词,例如“桌子、妈妈、花”等等;表时间和方位的名词叫抽象名词。聋儿与正常儿童相同,首先学习具体名词。在学前阶段,具体名词占据名词总数的绝大部分。而在具体名词中,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事物及聋儿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最先被掌握。所以在训练初期,应尽量选择聋儿常见和喜欢的物品作为教学内容,然后再逐渐扩大词汇量,加入抽象名词。
在教孩子一个新词时,最好从他最熟悉的物品入手。例如,教“杯子“这个概念时,可以先用聋儿自己的杯子,这是他每天都用到、看到的。但只有这一个事物并不够,他可能误以为只有这一个杯子叫“杯子”,而仍不认识其它的杯子。所以,还要拿来各种各样的杯子让他看,包括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杯子,或者把杯子倒扣过来给他看,让他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家长还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告诉他“这些杯子都是喝水用的”,让他们了解这些虽水落石出用的物品都是“杯子”。以后聋儿看到他未见过的杯子时,也能把它纳入“杯子”这个语义场内。
儿童学习概念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如上例所述:开始,从具体的事物入手,然后掌握了泛化的“杯子”概念,并能把这一概念与其它相应物品建立联系。在教一个新概念时,除了让聋儿看实物之外,还应让他看一引起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绘画。开始给他的图片应尽量形象逼真,最好是彩色的,并让该物体尽量突出。例如,你可以让背景和物体的色彩对比鲜明(朴素的背景最好,以象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沿着物体的轮廓用黑笔勾线,以突出其形状。当聋儿对该物体已较为熟悉之后,就可以将图形抽象化,使之与真实物品的相似处逐渐减少。最后让他能分辨象征性图画。以前面“杯子”为例,在后期可以让他看不同角度的杯子图形(例如:从上方垂直向下看杯子的形状),这样能帮助聋儿全方位的认识一个事物,并有利于培养其空间立体感。
概括来说,聋儿认识一个物体的顺序是这样的:各种实物样品——抽象图片——词语。以“苹果”为例,在最初出现实物时,聋儿可以触摸它,能看到颜色关能闻到气味,甚至可以尝一尝,这时,他运用了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认识这一物品;到图片阶段,他就只能通过视觉来帮助他认识这一物体;而最后当他听到一个词语时,不需任何图片提示就能在头脑中勾画出这一物品的形象,这说明他真正建立起这一概念了。
在训练初期选择词语时,应选择那些不太难发音的词,或者预先了解聋儿能发的音,依据这些音选择比较接近的词语。例如,他能随意地发一些双唇音,就可选择b、p、m为声母的词汇作为教学内容。训练者对所教物吕的称呼要保持一致,否则会引起聋儿对概念理解的混乱。
游戏活动:
(1)魔术口袋
选择一个不透明的收口袋子,把要教的物品预先放到袋子里,不要让聋儿看到。训练时,老师神秘地向袋子里看一看,然后向孩子描述该物品的特征,再让孩子伸手进去摸一摸,最后,把物品拿出来,告诉他是什么。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并能引导他从事物的各个方面认识一个物品。这个方法也是很好的复习形式。你可以把最近教过的一引起物品都放在袋子里面,让他伸手进去摸一个,但不许看,凭感觉说出拿的是什么,然后再拿出来看看说是否正确。 J" #91.3p  
(2)什么不见了
根据孩子的水平,选择几个玩具逐一放到他面前,让他看一遍,然后叫他转过身去偷偷拿走一个或几个玩具,问他“什么没有了?”这不仅是练习词汇的表达式,也是对记忆力的锻炼。游戏要根据孩子个体水平的差异决定玩具总数量和拿来走玩具的个数的多少。
(3)藏起来
把两三个盒子或杯子放在桌子上,将你所教的那个物品藏在其中的一个盒子里(不要让聋儿看到),然后你说出物品名称让他找出来,当他能够完成以后,你可以再加入一个或两个玩具,分别藏在不同的盒子里。这时,如果他还能准确找出你要的物品,就说明他确实掌握了这一概念。
(4)投物箱
找一个大小适中的箱子,把一侧底板撤掉,在对应的另一侧挖一个洞。将有洞的一面向上,敞开的面向下放在桌子上,把几个玩具或图片放在旁边,其中有新教的词汇和他已掌握的词汇。你说出其中一个物品的名称,当他准确拿出后,就让他把玩具从小洞扔到盒子里(如果拿错了,就不能让他投掷进去)。之后,要求他重复出这个物品的名称,当他说出后,就把箱子移开,露出桌子上的玩具,并惊喜的叫“哇,**又出来了!”这个游戏除要求聋儿理解词语外,还强调他的表达。对于聋儿清晰度的要求可根据聋儿水平调整。开始时,只要求发出近似的音即可,以后逐渐要求他说清楚才能把箱子移开。
(5)制作图片册
你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聋儿制作一些不同类别物品的图片册。有的图片册每页只有一个物品,这是对低水平聋儿的;有的图片册中每页有几个不同的同类物体(例如:几个不同外观的娃娃);有的图片册中是比较抽象的线条图画。在让他看图片时,你也可以根据物品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看“杯子”的图片时,你可能拿一个真的杯子喝水给他看,让他把物品和相应的动作建立起联系,对物体的功能也能有初步的了解。
你的图画册可以不断增加,每本都可以有一个专门的主题。如“厨房、幼儿园、玩具”等等。这样的画册制作本身很简单,但强能需要你平时多留心各种废旧报刊,一旦发现可用的图片,马上剪下来,积少成多。这样的图册会比你买来的卡片更实用,也更有条理。
虽然你是在进行词汇教学,但要有意识地把词汇放到简短的句子中表述出来,让聋儿对语言有完整的感受。你所用的句子应富于变化。假如你在出现“球”时,总是说“这是球”,聋儿可能会笼统地把“这是球”作为一个概念。所以,我们应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短句。如“球滚走了”、“看,一个球”、“去踢球”等等。
在教聋儿词汇时,应先教基本词,然后再扩展到丰富的词汇。例如:先学习“花”这一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言听计从“桃花、荷花、菊花“等等更细致的概念。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孩子更喜欢哪个游戏,不同的孩子爱好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也不宜持续太长时间,特别是一些基础训练游戏,可能每天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所以不要让他玩的太久而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会不利于以后训练的进行。每个游戏可以规律性地每天做5-10分种即可。
每个新的游戏在开始时,孩子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它,所以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太快放弃。泾活动最好从聋儿已掌握的词语内容开始,然后再进入新的词语,这样他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来配合游戏。
在学习名词的过程中,不要忽略概括笥的类别概念,例如“水果、蔬菜、食品、动物、植物……“这种类别要领由于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对于聋儿来说有较大难度,但并不是说他们不能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物品分类逐渐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放在一起,以后再慢慢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游戏活动之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玩具按一定分类标准分类放好。
在训练活动中可以做一些分类练习(在后面的智力训练中会详细介绍),并可引入一些概括性的概念名词。例如:你拿着两个苹果(一个又大又红,一个又小又青)问聋儿“这两个苹果什么地方不一样?“聋儿可能只会分别指着两个苹果回答”在,红色,甜:小,绿色,酸“。这说明他已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能找出它们的差异,但却不会使用概括性名词进行总结表述。这时,你要教给他正确的表达方法“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味道不一样”,这里的“颜色、大小、味道”都是概括性词语。
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也应在适当时间出现。方位名词的学习可以放在游活动中进行。你要留心选择时机,如果孩子玩一个盒子和一些方块积木。他可能把方块放在盒子里,或者把它们都倒出来,也可能把盒子翻过来,把方块放在盒子上面,甚至会把盒子扣在摞起的方块上,还会把方块和盒子变换前后位置。这些活动看起来很枯燥,但是孩子能通过它认识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
让孩子自己体验这些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玩“藏门门儿”的游戏,让他藏到柜子里,躲到窗帘后面、桌子下面等等,这时你可以对他强调这些方位名词。例如:不对,是藏到窗帘后面,不是前面。还要以把他举起来,同时说“上”,放下来时说“下”。在教这些词语时,可以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语配对出现,如“里外、前后”,这样会更利于对概念的理解。
时间名词的学习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体现。比如你可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一天的活动。在做不同事情时强调时间概念“亮了,起床了,现在是早晨。”“天黑了,我们要睡觉了,现在是晚上。” 7
2.动词
孩子学习动词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它们,几乎无法用句子表达。学习动词会比名词困难一些,因为动词指动作而不是指能看能摸的东西。聋儿在学习动词时,必须了解很多不同的物体可以做相同的事,同一个动作可以跟不同的对象。教聋儿学习动词,应尽量在活动中学,让他看到相应的动作并自己做出这个动作。
动词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人物外部动作和行为的词汇,如“坐、吃、看、跑”;另一类是反映心理活动的词汇,如“喜欢、想、爱护”;其它如:助动词(会、要、可以……)、趋向动词(来、回、……)、回判断动词(是)都放在第三类。儿童学习动词以外部词汇为主,心理活动方面的动词掌握较少。聋儿对助动词等类动词的掌握难度最大,但这些内容也不应忽略。它们在日常的语言中虽所占比例不大,却有重要作用。
游戏活动:
(1)娃娃游戏:你可以选择两面三刀个或更多的娃娃,结合你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例如“娃娃上学、娃娃吃饭、生日聚会”等等。开始时,只用两三个简单的动词即可,例如:给娃娃吃饭,吃完饭,给娃娃洗一洗,娃娃要睡觉了。通过这个活动学习动词“吃”、“洗”、“睡觉”,并在动词后面跟不同的宾语,以帮助他真正理解动词的意义。在这个活动中,你还可以鼓励孩子说出你在干什么,学习这些动词的表达。注意不要让你的活动变成一节课,而应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选择两个以上的娃娃是为了在你做动作时,他也能够用一个娃娃模仿你,和你一起做。而且在游戏中你可以给每个娃娃起一个固定的名字,帮助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不能混用。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聋儿认识到同一个动词可以用于不同的人。活动中还要注意把一个动词用于多种情境中,如“吃糖”、“吃饭”、“吃药”、“把它吃完”等等,这样既利于对动词的切实理解,也可以多认识和复习一些物品名称。
(2)模仿动作:虽然娃娃游戏是一个介绍动词的便利方式,但还要让聋儿看到真正的人做相应的动作,并能运用到孩子自己的活动中。模仿游戏可以帮助他真实地看到这些动词的含义,并学着做出来。家长一边说“请你象我这样做”,一边随意做出一个动作,让孩子马上模仿该动作,有语言能力的孩子可以一边说“我就象你这样做”一边模仿。最好有另一个人先示范,帮助他理解。 你还可以选或编一些有动词的儿歌,如“小花猫,跑跑跑;小乌龟,爬爬爬;小公鸡,走走走;小白兔,跳跳跳。”开始时,你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让他模仿,之一后在要说到动词时,你不要做动作而故意停下来看他,等他做出相应动作,最好能上导他说出这个动词。
在日常和教学活动中,你可以要求聋儿在做动作之前先说出这个动词。例如,在吃饭时间或在教学中准备一点吃的东西,你自己先说“吃”,然后吃一口。你再把吃的东西举到他面前,要求他说“吃”,当他完成后,再给他吃。开始,只要他发出音即可,逐渐要求他说出近似的音,甚至基本相同的音。要注意每次只给他吃一点儿食物,这样可以增加练习次数,如果一次吃的太多,会影响活动效果。
(3)完成指令:首先由训练者告诉孩子做什么;第二步是让孩子告诉训练者做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语言的使用价值:当他说出词语时,人们会按他的口令行动。如果他说出的并不是他想的词语,你要照他说出的口令做,这样他会更明确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名称,并会牢固地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开始时,最好有另一人合作演示。
(4)图片册:选择一些人物做不同动作的图片,问聋儿“**在干什么?”也可以选择一些用品的图片,问他“我们用**干什么?”例如,看到“碗”的图片,问他“碗有什么用?”看到“糖”的图片,就做出“吃”的动作。
在日常活动或外出时,我们常常会指出一些东西给孩子看,问他“这是什么?”但是往往会忽略人们的活动。我们应该发生的事情给予同样的关注。例如“看,小朋友摔倒了”,“阿姨在买东西”,还要经常向他提问“看,他在干什么?”
反映外部动作的动词较易掌握,但反映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助动词等较难理解。在教这些词时需要老师额外的提示。例如,对聋儿提问“你想吃苹果吗?”要不省略为“你吃苹果吗?”要强调“想”这个动词,并要求他做出相应回答“想”或“ 不想”。在教“喜欢”一词时,一定要先了解他喜欢和他不喜欢的东西。假如你知道他爱吃香蕉,就问他“你喜欢吃香蕉吗?”并让他和你一起吃香蕉,家长一边吃一边说“嗯,真好吃!”再拿出辣椒问他“你喜欢吃辣椒吗?”同时把辣椒递向他嘴边,即使仔不会说“不喜欢”,也会做出拒绝的表情和动作。这时,你告诉他“噢,你不喜欢吃辣椒。”
在教这类概念时,不要以你的意愿代替聋儿的意愿。比如,你喜欢吃苹果,就断定他也爱吃苹果,因此在活动中教给他肯定的答复。那么,即使他能回答出“喜欢”也是无意义的,一定要他确切理解喜欢和不喜欢的含义。所以,在教这个内容之前,需要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聋儿的喜好,并且活动中要有喜欢和不喜欢的物品对比出现。最好还能有其他人参与,每个人分别告诉他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让他知道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 在教“有”和“没有”的概念时,可以做一些藏东西的游戏。先让他看一个小玩具,然后拿到背后,握在一只手里,再把两只手都握拳拿出来,让他猜猜玩具在哪只手里。当他指向一只手时,就把这只手找开,同时说“没有”呀“啊,对了有玩具”,再找开另一只手,对比告诉他“有”或“没有”。还要在桌子上放几个盒子,偷偷把一声糖放到其中一个盒子里,让他找一找糖在哪儿。每找开一个盒子,都要告诉他“有”或“没有”,也可以采用问话方式“这里有吗?”
“会”和“不会”也是较常用的概念。通常他们会比较快地理解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会游泳,然后把对“会”的理解进一步扩展。“会”和“不会”同样应该配对出现。对聋儿提问:谁会看书?谁不会看书?谁会浇水?谁不会浇水?
在掌握了一些动词之后,就可以学习使用动宾词组和简短的句子,如“吃苹果”、“妈妈打”、“穿衣服”等等,还可以学习“有”字句和“是”字句的表达,如“宝宝有花”、“这是杯子”。
3.形容词
形容词的学习会使聋儿的语言大大丰富起来,通过形容词人人可以描述事物的特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这是一个红色的大苹果”、“我觉得很冷”、“我吃饱了”。在学习形容词的过程中,一定要调动聋儿的多种感受来学习。通过嗅沉没钶以区分“香”和“臭”;通过味觉可以学习各种味道;通过触觉辨别“软硬”;通过皮肤感觉感受“冷热”;通过视觉认识颜色、形状等等。
当聋儿开始学习形容词后,你在教他认识一个物体时,要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加以介绍。以“苹果”为例,要让聋儿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用手捏捏是软的还是硬的,尝一尝是什么味道,闻一闻香不香。还可以拿它和橘子做比较,让聋儿找出它们哪些方面不一样,而在哪些方面是一样的。引导聋儿全面回答“苹果和橘子都是圆的,苹果是硬的,橘子是软的;苹果是甜的,橘子是酸的……”
在学习形容词时,可以教给聋儿大量的反义和近义词的概念。通过反义词的学习,可以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象“大小、高矮、长短、快慢”等概念都是比较而言的,都有具有相对性,例如“熊猫比小狗高,大象比熊猫高,而长颈鹿又比大象高”,所以,没有绝对“高”的概念。学习近义词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例如:漂亮——美丽,胖——肥。高兴——快乐。聋儿掌握越多的形容词,语言也就越丰富,这也可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良好基础。这些近义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一种意思的表达并非只要有一个词就可以了。
在学习形容词时,有的聋儿会将一些概念混淆,如把“短”和“少”都理解成“小”。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聋儿确实理解每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并要让他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例如,学习“大小”,就要包括物体外形的大小大苹果、小苹果),声音的大小,力气的大小以及年龄的大小等等。随着聋儿语言水平的提高,训练都要逐渐加大形容词的难度,尽量让聋儿缩短与正常儿童之间词汇数量的差距。例如“热闹、孤独、着急、洁白……”这些词汇都要有意识地介绍给他们,不要觉得这些词太难而避开,甚至一些常用的简单成语也可以作为大班的教学内容,当然,这要根据聋儿的实际水平来决定。
4. 其它类词汇
主要包括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等。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基数词较易于掌握,可以通过各种物品的按物点数来学习。例如,让他用拨珠玩具按拨珠,或者让他拿取一定数量的实物。当他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时,说明他已理解了基数词的含义。而序数词对聋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训练者要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帮助理解。例:提问“谁是第一名?第二名是谁?熊猫是第几名?”
量词是汉语中较复杂的一项内容。大多数聋儿直到上学也还不能准确使用所有的量词。一般最先掌握的量词是“个”和“只”,聋儿常常会不恰当地把这两个量词推广到其它物品,这时,老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你、我、他、我们、你们、他们、大家、自己……),指示代词(这、那……)和疑问代词(谁、哪儿、什么……)三类。正常儿童在2——3岁期间出现各种代词,以后逐渐增加发展起来。在代词出现的初期,正常儿童也常常将一些人称代词混淆。当你对他说“给我糖”时,他也说“给我糖”,而不会转达换成“给你糖”。
聋儿达到相应水平时,训练者要有意安排代词的使用,不能总是用名称替代代词,例如,把“明明吃苹果吗?”改为“你吃苹果吗?”对他说“给我一个”,而不说“给妈妈一个”,通过大量使用这些代词,帮助他理解。
疑问代词的出现是有顺序的,最先出现的是“什么、做什么、哪儿、谁”,以后逐渐出现“从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等等。在聋儿语训中,也应大体遵循这一顺序,而各代词出现的时间要依孩子的个体差异来决定。
在不同时期,我们要集中于一引起疑问代词的提问。最简单的是“这是什么?这是谁?”然后发展到**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当聋儿能回答:这是什么”“这是谁”的问题时,并不一定完全理解了疑问代词“什么”和“谁”,因为他可能依靠你的手指向这个人或物而做出回答。我们要大量扩展相关的问题,如“谁的鼻子长?小狗的前面是谁?谁在小猫后面?小猫和谁去钓鱼?什么不西是白色的?你在玩什么?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当聋儿能自如回答这些问题时,说明他对这些代词有了充分的了解。
有关“为什么、从什么地方“等问题虽比较抽象,但通过教学实验发现:通过大量举例说明,孩子们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提问,只是掌握速度的快慢会因为聋儿各方面的个体差异而不同。
副词包括程度副词(非常、最、更……)、时间副词(马上、刚刚……)、范围副词(都、一共、只……)、否定副词(不、没……)、语气副词(也许、究竟……)、等等。
很多孩子因为开始不明白否定的意思,而被认为是不服从。其实可能他只注意了你说的个别词不达意,例如,当你说“拿来球”后,他能把球拿来,并不能肯定他完整地听到和理解这三个字,可能他只听到了“球”这个词,当你对他说“不要踢桌子”,他可能只抓住“踢桌子”这三个字而继续这样做。这时,一方面你要教给他良好的常规,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他理解这些语言内容。你可以伤脑筋一个实验,就会发现其实不仅是对聋儿,就是对正常儿童,制止他们做什么要比让他们去做什么困难得多。例如,你说“不要去摸墙”和“去摸摸墙”,后者的准确率高得多。所以,让聋儿确切地理解“不”并不自觉停止某个动作是重要的。 s]g&Kj   h  
你可以设计一些教聋儿理解否定概念的简单的游戏活动。
把一些物品放在屋子四周,对聋儿说“找出不是红色的东西;看看哪个不是动物”等等。开始时,他可能拿来正好相反的东西,你要告诉他并引导他拿来正确的物品。如果他拿对了,你要说“对了,它不是红色的,是兰色的”或“好,这是一辆汽车,不是动物”。他每拿对于次,就可以给他一个小筹码,在游戏结束时,你可以让他用手里的筹码换一块糖。
在教“不”这个概念时,你还可以选择一些他不喜欢的东西。假如他不爱吃橘子,你就拿一个橘子问了“你吃橘子吗?”如果他摇头,你就引导他说出“不吃”。
其它各类副词在语言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语训中不能遗漏。
例如:你可以选择两面三刀种他比较爱吃的食品(最好其中一个是他更喜欢的)先后拿出来,每次都问他“你吃**吗?”如果他都做出肯定回答,就把两个物品都放在他面前。问他“你更喜欢吃哪个?”他不明白“更”的含义也没有关系,只要他能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同时,老师要告诉他“噢,你更喜欢吃**”。
用几个高矮不同的玩具,让他从高到矮排队并拿出最高的一个玩具,帮助理解“最”的概念。在教秋天的主题时,你可以画一棵树,上面帖一些树叶,给他们演示树叶掉下来了,并问聋儿“树叶都掉下来了吗?”以理解“都”的含义。在日常活动中,也要多举例巩固。例如“小朋友都吃饼干了吗?小朋友都来了吗?”训练者通过有意识地大量使用这些语言,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较抽象的副词,并逐渐学习加以运用。
介词包括表示对象的介词(对、比、让……),表示时间处所的介词(从、向、在……),表示目的的方向的介词(为了、经过……),表示依据的介词(按照……)。
介词中最常用的是“在”,很多聋儿在表述“苹果在桌子上”这样的句子时,总是把“在”漏掉。而成人常常因为能理解其语义而忽略这种错误,不加纠正,从百造成聋儿的语句中总是丢失介词、用助词、连词等虚词的现象。对此,我们液压给邓注意,并加入一些提问,如“杯子在哪儿?小猫在什么地方?”
很多词汇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例如“经过”一词似乎很难理解,其实我们每天都有机会对聋儿说这样的句子。如果带他去商店,可以一边走一边告诉他“我们经过屯一棵大树,经过了一个红绿灯……在训练中可以用平均值具来演示这些内容。“比”是一个需要简单的逻辑思维帮助理解的概念。例如用大象、长颈鹿、熊猫、猴子让聋儿比较出:谁比大象高?谁比熊猫矮?老师还可以给他们一些推理性问题:小羊比乌龟跑得快,小白兔比小羊跑得快,小白兔和乌龟谁跑得快?在学习这类词语时,不能只是让他背诵“大象比熊猫高;小白兔比乌龟快“,而是需要他们掌握比较的方法进行推断。
连词:最常见的连词有“和、或、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等。其中复合句的连词较难掌握。要求复合连词的表达对小班聋儿是不太适宜的,应该根据聋儿水平在中班或大班出现。训练者在活动中可以对聋儿进行一些引导,如“小猫和谁去金鱼?小朋友为什么哭泣了?”复合连词的表达对小班聋儿不适宜,可根据聋儿水平在中班或大班出现。
助词主要有“的、地、得、了、着、过……”当聋儿能表述句子时,就要强调助词的使用,例如“这是我的民书包;小熊抱着小猫;气球飞走了……”其中“的、着、了”都不能漏掉。“过”的使用是对以往经验的回忆。有旱我们要有意对过去的活动提问,帮助他们回想过去的经验。例如“你看过大海吗?”同时把他去大海玩的照片拿出来给他看。通过类似的活动逐渐帮助聋儿理解“过”的含义。
二.词组
词组主要有以下几类:偏正词组(如:红苹果)、动宾词组(如:看电视)、主谓词组(如:乌龟爬)、联合词组(如:又大又甜)、述补词组(如:飞回来),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上各类词组全面的学习。
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能够把两个词放在一起表述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这意味着他能更清楚地与人交流,并开始为句子的表述做准备。当聋儿只能说一个词时,我们必须借助猜想来了解他在说什么,而当他能说两面三刀个词时,我们就能较好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了。
当孩子刚刚开始学会说话时,虽然只能说一个词,我们也非常高兴。但是,如果我们因为能够猜测出聋儿的意思而持续地满足于这一水平,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他单词的表达,从而在无意间鼓励了聋儿用一个词语表达他的意思,,这会不利于聋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应该及时鼓励孩子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聋儿出现以下情况,你就应马上开始鼓励孩子使用两个词语。
1.在你的记录中,已有几次他自己把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说。
2.孩子能正确使用相当数量的单词(30-50个左右)。但是要注意,这只是粗略的原则,孩子是非常不同的,一事实上要注意他们个体的差异。如果把他们推得过快,可能反而会让他们不知所措。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娃娃或动物玩具设计游戏活动,如“娃娃踢球”、“小猫吃饭” ……开始时,你一边用不同的玩具做相应的动作,一边自己说出这些词语;然后你说,让他用玩具做动作;还可以互换角色,他来说,你做动作。选择几个而不是一个人物玩具,是为了加大难度。这样他就必须首先说出是哪个人物,再选择其它用品说出相应的动词。例如:第一排玩具是小猫、小狗、猴子,第二排玩具是椅子、床、毛巾。他要把这些玩具互相搭配并说出相应词组,如“小猫坐”、“小狗睡觉”等等。
类似的活动也可以不要玩具。一人说,一人做动作。说和听的角色要及时轮换,让他多一些说的机会。活动中必须要求聋儿说出两个词,别人才能做能动。如果他用手势表示“妈妈站”,但说成“妈妈坐”,这时就让家长坐着不要动,大家要按聋儿的语言内容开支。当他意识到错误时,会加以纠正。
大约在中班时可以出现“词组”这一训练形式(也要根据聋儿个体水平来决定)。组词有利于培养聋儿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组词的内容要由易到难,如“吃(   )、大(   )”,这类组词比较简单;而象“又( )又( )”、“越()越()”这类组词难度较大。在学习组词时,首先要给聋儿大量的例子,丰富他对语言的感受,再逐渐学习自己创造组词。
下面给家长介绍一下具体的听觉训练方法
一.感知声音的有无
对于刚刚开机的聋儿,应首先进行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这是所有听觉训练的基础。术前听力和康复水平较好的聋儿可能很快就能完成该阶段训练任务,而术前听力基础较差或年龄很小的聋儿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此项训练。
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自然声响的感知
2、语音的感知
很多家长在聋儿术前经常给他进行察觉声音的训练。但那时由于聋儿听力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家长常常让他们听敲鼓、放炮或打雷的声音。而只用这些响度大、频率低的声音对耳蜗聋儿进行声音的感知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耳蜗聋儿听哪些声音呢?什么声音可以用来做听觉训练呢?简单地说:我们正常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都要引导他去听。例如:流水声、电话铃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甚至翻书和走路时鞋底的磨擦声,都可以培养他去听。这些声音他是可以察觉得到的,但要经过相应的训练。还应该让聋儿多感受和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如果家长主观地认为聋儿听不到小的声音,所以从不引导他们听,而只是在有大的声响出现时,才提示聋儿去听,这样他们会形成习惯:只听大的声音,而忽略比较小的声音。
刚开机时,大多数孩子声音大一点就会难受,声音小一点就听不到。如果在训练中注意培养他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聋儿听声音的效果会进步很快。随着他对声音的适应,医生在调机时可以逐渐扩大域值和最大舒适域之间的范围,从而让他能听到更广泛的声音。
如果只让聋儿听雷声、鼓声这种沉闷的低频音,他们会对中频、高频的声音不敏感。而我们语言的频率范围是很广的,只能听到低频的声音是无法听清语言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听一些比较尖细的自然声响,如:炒菜时葱放油里的声音、鸟叫声、婴儿的器声等等。
在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中,语音的感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们给聋儿进行听觉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听懂语言所以,从开机时起,家长就要给聋儿大量的语言刺激,让他们对语音有丰富的感受。这时,不要管他是否能给你反馈,也许他此时什么都听不懂,但大量的语言听觉积累对他以后听觉和语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所有的父母结刚出生的婴儿会不停地说话,虽然他们明明知道这时孩子什么都不明白,而正是这些婴儿时期的语言刺激奠定了语言学习的基础。从聋儿开机时起,我们就要把他当成刚出生的婴儿看待。
有的家长认为聋儿开机后应该先进行自然声响的听觉训练,以后再开始语言的听觉训练。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语言发燕尾服的敏感期是3岁以前,所以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让聋儿尽快感受和学习语言。自然声响和语音的感知训练应该同时进行。 (XL_家长从开始与聋儿沟通时,就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出现一些麻烦。很多家长在聋儿开机后,经常会在他身后叫他的名字,观察他是否能听到。当孩子回头时,家长就满意地离开了。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发现叫他孩子的名字时,孩子又没有反应了。于是家长非常着急,认为孩子或耳蜗出了问题。其实,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家长经常叫孩子的名字,而当孩子给出反馈时,又得不到后面的刺激。逐渐他们会觉得别人叫他的名字很无聊而失去做出反应的兴趣。所以,家长要注意跟孩子多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当孩子对你的呼唤做出反应时,首先应给予鼓励的表示,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递给他一些东西。让他体会通过听和语言进行交流对他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从而培养起与人沟通的兴趣。
在这里,我要给家长介绍几个音,我们称为林氏六音。大家知道我们语言的频率范围非常广,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只有能很好的听取这些频率段,才能听清语言内容。我们要了解聋儿对各频率段的听取情况,可以去医院测听。但家长不可能经常去医院,而林氏六音是家长在家里对聋儿进行听力检测的最简便、也是较为准确的方法。因为这六个音包含了低频、中频和高频各个语言的频率段。如果聋儿能听取这六个音,他们就能较好地听取语言的各种声音。我们每天在给孩子进行训练之前,首先让他们听一遍林氏六音,以了解其耳蜗工作是否正常,程序调试是否适合,特别是比较小而且开机时间较短的聋儿,当耳蜗出现某些问题听不到声音时(比如导线接触不良,在显示屏上是看不出来的),他们不能主动告诉你,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林氏六音的检测观察其反应。如果孩子反应良好,我们就可以放心地进行训练。假如他平时能对这些声音给出反应,而有一天突然不反应了,说明设备或孩子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找出问题并尽快解决。
只有在耳蜗工作正常,能给聋儿提供良好的听觉补偿时,才能取得满意的听觉训练效果;相反,如果耳蜗出现问题,训练者没有发现,还在照常训练,那你的训练可能完全白费
下面我就给家长详细介绍这六个音,它们由低频到高频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m u ɑ ī sh s ,简单地说,其中m u 是低频音;a I是中频; sh s 是高频音。这里要特别强调sh s m 的发音。Sh s 要发成清音,声带不能震动。假如发成shi si,声带震动了,频率就会大大降低,达不到测高频间的目的。m不要发成mo,mo的频率比m要高,所以发成mo就不能检测他对低频的察觉情况。正常情况下,耳蜗能很好地察觉以上各频率段的声音。如发现聋儿持续对某频率段的声音察觉困难,应找出原因,并可与调机师联系。当然,这首先需要聋儿能配合对声音作出反应。 y 察觉声音的训练对年龄较大的病人是很容易的,他们很快听到声音给出反馈:举手或告诉你“听到了”。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则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而且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采用一些游戏来帮助训练。通常我们用听声音放玩具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训练时让聋儿一手拿着玩具放在佩带耳蜗的耳旁,这个姿势主要是为了提醒他注意听。训练者发音时,要注意时间间隔的调整。有时很快给出声音刺激;有时等待异端时间再发音。这样是为了避免他通过固定的时间判断是否有声音,而不是通过听。如果聋儿在间隔中稳定的等待,说明他的听觉察觉已完成很好;如果在较长的间隔中他犹豫地把玩具放下去,说明察觉训练还要巩固。
在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到很小的细节,一个小的忽略都可能会影响训练的效果。例如,训练者每次发音后都习惯性地把手放下来。有的孩子在训练初期还是习惯借助视觉的帮助,他们通过余光可以看到训练者放下手的动捉、作,从而判断该放下玩具了。我们要尽量排除聋儿视觉和猜想等方面的帮助 。要听到声音放下或敲击玩具就可以了。3—6岁的聋儿可以选择“一形补形”这样的玩具,这种玩具在做听觉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和形状辨别能力。另外,这种玩具比较小,有利于锻炼孩子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发展。
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其他游戏形式,如:让他听到“嘀嘀——”声后推出小汽车。
这些训练看起来很容易,但对于2岁左右的聋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理解。很多孩子开始是拿起玩具就放,根本不注意听有没有声音;有的孩子自己发音后放玩具,而不是听别人发音。这种情况往往是只有一个训练者造成的,因为这个训练者在教孩子时要同时扮演发音者和作动作者这两个角色,经常要边发音边放玩具,所以孩子很容易把两个角色混淆在一起。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理解,最好在训练中能有两个训练者。一个发音,一个听后做动作。让聋儿反复观察他们的演示,明白自己要模仿哪个人。这样会避免出现他自己发音放玩具的误解。
这种训练非常重要,教孩子学会聆听是所有训练的基础。而且这种训练形式对调机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学会听声音放玩具以后,能够配合调机,医生能够比较快地调出最适合他的程序。而调机的准确性为聋儿的听觉训练提供了保障。所以调机和听觉训练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开机以后的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聋儿听大的声音和小的声音,使其感受声音的范围越来越广,聋儿的听觉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感知声音有无的训练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在提醒他注意听的状态下给出声音;另一个是在不提示的的自然状态下看他对声音是否有反应。后者听觉水平的要求比前者高。
有时,家长在家里可以有意识的在其他房间叫他,培养他对远处声音的反应。例如: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和孩子在客厅玩。妈妈在厨房喊孩子的名字,这时,爸爸要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没有作出反应,爸爸要提醒他“听一听,有什么声音?谁在叫你?妈妈在哪叫你呢?”然后带他去厨房看看妈妈在叫他。
在孩子刚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是就要特别注意良好的交流习惯培养,包括目光的对视、轮换表达、共同关注等等。不少聋儿在和人讲话时不看对方,这样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礼貌。还有很多聋儿总是不听完就急着开口说话,所以对别人的语言理解和模仿都不完整。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训练者过多的强调孩子单纯的机械性模仿,造成孩子听别人讲话时完全不考虑其含义,不思考,急于开口模仿。 ZE<E{P{i  
    因此我们在平时一方面要强调他们听完整句子,听完在说;另一方面,还要多加强对话交流,让他逐渐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学习问答和对话。有些孩子不关心别人的活动或谈话,当你跟他说话时,他不予关注,而是关心其他的东西。这也会影响他语言的进步和与别人的交往。所以,在训练中我们还要培养他与人共同关注的好习惯。
二.感受声音的异同
耳蜗开机后,聋儿一般很快就能感受到声音,但术前听力损失严重或没有佩带过助听器的聋儿在训练初期,他们常常会感觉听到的声音是一样的。所以开机后听觉训练的第二个步骤是进行感受声音差异的训练。 \6Dr5我们要尽快让聋儿感受声音和声音是有差异的,他们代表不同的事物。在声音的各种特征中,最容易感受的差异是时长,也就是声音的长短。如a——和a——;“小白兔”和“兔”。还要感受频率的差异,也就是音调的高低,如“哞——”(低)和“喵——”(高)。还有声音快慢的差异,如:“突,突,突”和“突突突”;还包括语气的差异,如“喵——”(高兴)和“喵——”(生气)。最重要的是要感受音质内容的差异,如“汪”和“喵”。
三.闭合式辨听
当聋儿明白声音和声音是有差别的之后,就要训练他们辨听各种声音或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比如,当他听到“碗”时,能指向“碗”这个东西,这样就是把声音和物品建立了联系。对于术前基础较差、刚刚开记得聋儿在开始进行辨听训练时,应采用闭合式辨听的形式。所谓闭合式就是给聋儿一个选择范围,让聋儿从中选择听到的是哪一个物品。
如果刚开始就不给他选择范围进行开放式辨听,可能会因为难度太大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在闭合式辨听的训练中,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里的由易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范围由小到大
选择范围就是摆放物品的多少。刚开始训练时,给出3—5个物品就可以了。随着聋儿听力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摆放物品的数量:8个、十几个甚至更多。这样干扰因素也就越来越多,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2)辨听词语内容由易到难
对刚开机、听力基础较差的孩子,我们要差异较大的词语内容放在一组,以降低辨听难度。
1) 辨听拟声词:
年龄小的孩子,我们一般从拟声词入手。如:汽车“嘀嘀------”、火车“呜-------”、公鸡“喔喔喔-------”。拟声词在时长、频率、节奏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较易于分辨。最常用的拟声词有“交通工具”、“动物叫声”等等。
在选择那些词语内容放在一组时,要根据孩子水平调整难度。对刚开机的聋儿可以把这几种动物放在一起:牛(哞-----)、公鸡(喔喔喔------)、小鸡(叽叽叽)、狗(汪汪汪)。“哞--------”是一个长音,频率较低;“喔喔喔----”是短音和长音的结合,是中频音;“叽叽叽”都是短音,频率比较高;“汪汪汪”是短音,频率比较低。在模仿叫声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给出一些变化,不要千篇一律。如:“汪,汪汪”和“汪汪,汪”,让聋儿注意体会节奏的变化。如果对刚开机的孩子选择鸭子“嘎嘎嘎”、青蛙“呱呱呱”、牛“哞------”、羊“咩------”这样几个动物叫声放在一组就不太适合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鸭子和青蛙的叫声很接近,牛和羊的叫声也很接近。对于刚开机的聋儿来说难度太大了,当聋儿的听力状况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可以选择这样的内容进行听辨。 9t Fh^   P  
  在拟声词之后,可以让聋儿听辨词语,但也要由易到难。
2)辨听音节数量不同的词语
例如,把这样的词语放在一组出现:西红柿、橘子、梨。这些词语放在一组在词语辨听中是难度最小的。因为“西红柿”是三个字,“橘子”是两个字,“梨”是一个字,它们的音节数量不同,也就是字数不同,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声音的几个特征中,时长的差异是最容易分辨的。所以音节数量不同的词语放在一起比较容易分辨。聋儿可能没听清每个字或每个音,但仍然可以判断听到的是哪个词。
3)辨听音节数量相同但差异显著的词语如:苹果、香蕉、橘子、黄瓜。它们都是双音节词,也就是说都是两面三刀个字,但声母、韵母和声调都有很大差差异,不太容易混淆。
4)辨听发音较为接近、容易混淆的词语
例如:萝卜、菠萝、蘑菇。这几个词放在一起对聋儿来说辨听难度就大大提高了。这几个词语经常会混淆。

5)辨听韵母不同,声母和声调都相同的词:
如“白、拔、鼻:。它们的声母都是b,声调都是二声,只有韵母不同,分别是ai 、a   I   。这是辨听韵母的训练。
6)辨听声母不同,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词语
声母辨听比韵母辨听的难度更大,所以放在韵母辨听的后面进行。例如:打、塔、马。它们的韵母都是a,声调都是三声,只有声母不同,分别是d , t , m 。 这是锻炼聋儿进行声母差异的辨听训练。
在声母识别训练中,选择哪些声母进行训练并不是随意的,也要根据孩子的开机时间和听力水平来决定。开始选择声母差异较大的词语放在一组,以后可以把容易混淆的声母放在一组。那么,哪些声母容易分辨、哪些又容易混淆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辅音的分类入手。辅音根据其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分成几类。
Qw T/!^ FC  
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分为:
双唇音(b , p , m )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 , c , s)
舌尖中音(d , t , n , l )
舌尖后音(zh , ch , sh , r),也称为翘舌音
舌面音(j , q , x )
舌根音(g , k , h )
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可以分为:双唇音,有b , p , m,它们是由双唇音发出的;唇齿音,有f ,是由上齿和下唇发出的;舌尖前音,有z , c , s,是舌尖顶住上齿背发出的;舌尖中音,d , t , n , l是舌尖顶住上齿龈发出的;舌尖后音,也就是翘舌音,有zh , ch , sh , r , 是舌尖顶住齿龈后发出的,既舌尖放在齿龈向上有一道突出的硬棱处;舌面音,有j , q , x ; 舌根音有g , k , h /
从发音方法上,辅音根据构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可分为:
塞音:发音时发音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合,突然打开。
b , p , d , t , g , k )
擦音: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不完全闭合,中间留有空隙。
f , h , x , s , sh , r
塞擦音:发音时发音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合(像发塞音的动作),之后逐渐打开(像发擦音)。
zh , ch , z , c , j , q
辅音根据声带是否震动又分为浊音和浊音。
浊音:声带震动(r , m , n , l )
清音:声带不震动(除以上几个音外的辅音都是清音)
平时我们发b , p , sh 等音时,声带都是震动的,其实,我们发的是呼读音,而不是它们本身的音,这样别人才能听到。这些音素本身是清音,声带是不震动的。
辅音根据是否有较强气流送出,可分为:
送气音(p、f、t、k、h、q、x、ch、sh、c、s)
不送气音
气流从鼻腔送出的辅音称为鼻音(m、n)
我们综合以上谈到的辅音分类知识,以一些例子来全面分析以下辅音的差异:s和d
s从发音部位上看,是一个舌尖前音,它送气,声带不振动,舌尖和上齿背不完全闭合。所以它是送气的清擦音。d从发音部位上看,舌尖顶在上齿龈,是舌尖中音;从发音方法上分析,它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发音时舌尖和上齿龈完全闭合,突然打开,所以它是不送气的清塞音。由此,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s和d这两个音在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只有一个方向相同。
我们再看一下c和s的区别在哪里。
c和s从发音部位上看都是舌尖前音。从发音方法上看,c和s都是送气音;也都是清音;它们唯一区别在于c发音时,舌尖和上齿背完全闭合,之后逐渐打开,送出气流,所以它是塞擦音;而s发音时,舌尖和上齿背不完全闭合,始终留有一个空隙让气流流出,所以它是擦音。
c:舌尖前送气的清塞擦音
s: 舌尖前送气的清擦音
通过分析这两个音,我们看到c和s在三个方面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方面存在差异。
如果孩子开机不久,听觉水平不是很好,我们应该首先让他辨听“扫”和“倒”,还是首先让他辨听“扫”和“草”呢?
扫(sao)-----(倒)dao
扫(sao)-----(草)cao
根据前面对几个辅音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应该先让他辨听“扫”和“倒”,而“扫”和“草”难度较大,应放在后面进行。依据就是s和d在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等方面相同处较少,相对易于区分;而c和s相同处较多,所以难度更大。
家长只有清楚了解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才能根据孩子的听力水平正确选择辨听内容,并且这也是家长给孩子纠正发音所必备的知识。有的家长认为ch和sh的区别是一个翘舌,一个不翘舌,根据这个给孩子正音。结果肯定是白白浪费了时间,毫无效果。
⑦辨听声调不同、韵母和声母都相同的词语
声调辨听是辨听是辨听训练中难度非常大的项目,所以它放在比较后面进行。对术前听力损失严重、刚刚开机的患者不适宜马上进行该项训练。如“喝水”和“河水”这两个词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只是“喝水”和“河水”的声调不同,一个是一声,一个是二声。
声调在汉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锻炼聋儿辨听声调是很重要的,但其辨听难度非常大。很多外国人即使有正常的听力也不能很好的听出四个声调的差异。我们知道声调的差异是由频率造成的。一些研究表明:汉语中某两个声调的频率差异 与的只有七、八个赫兹。正常人的耳朵可以辨别两个赫兹以上的频率差异,所以队聋人来说区分如此微弱的频率差异是很困难的。
大多数聋儿在四个声调的辨听中,三声和四声的准确性比较高。他们主要是靠时长来判断的,三声时长最长,而四声时长最短。一声和二声听辨的准确率比较低,经常混淆,因为它们的时长和频率都比较接近。这里我们讲的是声调辨听的准确性,至于声调发音的准确性则是因人而异的。
讲到韵母、声母和声调辨听,我要特别强调在听力训练中不过多地用拼音的音素,如a、o、e、I、u、v、b、p、m、f等等作为主要训练内容。我曾经碰到过很多家长,他们误以为这些拼音卡片是最容易的辨听内容,所以,孩子刚开机,甚至只有两、三岁就开始每天大量的让孩子辨听拼音。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首先,拼音卡片辨听非常枯燥孩子容易厌烦。正常孩子一般也要5、6岁之后才开始学拼音。而且,拼音音素本身没有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用他们进行交往。应该让聋儿抓紧时间学习有意义的语言,不要耽误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时机。在这里,我要强调拼音卡片不是最容易的听辨内容。相反,他是难度比较大的。
辨听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多音节词→单音节词→拼音音素
这里涉及到语言联想度的问题。如我说:“苹果”,他可能听成“ing uo”,但他仍然正确判断出我说的是“苹果”,这就是语言联想度在帮助他。我说“门”,他可能会借助眼前摆放的物品或周围的环境猜想出你说的是什么,但猜想的难度比多音节词要高,因为可供他猜想的条件减少了。而如果只是听一个拼音音素,如d,这时没有没有其它条件来帮助他,只能靠他听清楚这个拼音。当然拼音的学习是必要的。它会对孩子语言清晰度的提高有所帮助,但应该在适当年龄开始学习,不要在孩子很小时就大量学习拼音。在进行拼音辨听训练时,最好把这些拼音放在有意义的词语;里面,如“打”、“塔”、“马”,而不要用无意义的音素训练。
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一个要注意的问题,这也是我遇到过的误区。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只能“听”,而不要“猜”。实际上,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听清每个字是不实现的,如果一句话中有一个字听不懂就不能进行交流,他会遇到大量的交往障碍。我们应该让聋儿学会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猜想。
当然,我们是强调在听的基础上猜想。而有的孩子在训练初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你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宝宝。”你又问他“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回答“我四岁了”。这种情况是他没有听,完全是在猜想,这是我反对的。 以上是辨听词语内容由易到难的顺序。下面是闭合式辨听由易到难第三个方面的体现。
(3)句子的关键词数量由少到多
如果我对聋儿说:“找一找,苹果在哪儿?”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其中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苹果”。聋儿只要听到“苹果”这个词,就能完成任务。下面我把辨听难度提高,“找一找,红色的苹果在哪儿?”家长想一想,这句话里有几个关键词?应该是两个,它们是“红色”和“苹果”。如果他只听清“红色”,可能会把所有红色的东西都拿出来;而如果只听清“苹果”,可能会把所有的苹果都拿出来。所以他必须听清“红的苹果”这两个关键词,才能完成任务。我可以继续提高难度:“请你把红色的小苹果拿出来”。这时,要求他听到“红色”、“小”和“苹果”这三个关键词,才能完成任务。随着聋儿听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家长可以不断增加关键词的数量和句子长度。如:请你把红色的水果和辣的蔬菜给我。用串珠玩具进行听力训练“穿3个红色的圆形和5个兰色的三角形”。
随着关键词的增加,必须要锻炼聋儿的听觉记忆能力。这往往是家长经常忽略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开机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仍然只是让他听单词或短语,总是用很简单的句式和他交往。而正常人的交往中会大量使用长句子,所以,当他们离开家庭或康复机构进入正常人的社会时,会感到交流困难,听不懂。而且他们表达的语言也多是单词的堆积,缺乏完整句子的框架结构,句子中经常出现各种语法错误。我们主张在开始给孩子进行辨听训练时,哪怕只有一个关键词,也要使用一些完整的简单句子。如“把xx给我、xx在哪儿呢?”让他们从小对语言就有完整的感受而不只是听零散的单词。虽然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但从小长期的完整语言刺激是非常重要的,正常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这样的。
在训练初期,我们在句子表达中可以加入一些处理,使他听起来容易一些。如:在关键词前面给一个停顿;或在说关键词时加大音量;把关键词放在词尾(举例:找一找哪个是苹果)。当孩子听力水平有所提高时,要把这些强调处理去掉,也可以把关键词放在句首和句中。就象平时一样讲话,如:请你把苹果拿出来。如果你总带着这些强调,他会对此产生依赖,和别人交流时可能就会出现困难。
在听觉记忆的训练中还要注意一些技巧。如果你说了两部分内容,而他只拿前一半或后一半,这时你要完整讲述整个句子内容,而不能只重复他没有拿对的一半。如你说“请把酸的水果和辣的蔬菜”,而不要说“还有辣的蔬菜呢”。如果你只重复一半,他听的还是短句子,就达不到提高听觉记忆的训练目的。
随着聋儿听觉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渐让他辨听一些故事段落。准备一些适合他年龄和语言水平的故事图画,你说其中一幅画的内容,让他找出是哪幅画。开始可以先讲解一遍,以后可以不讲解直接拿来辨听,这样难度会更大。即使对于年龄较大已经认字的患者,在训练中也不要时刻都采用文字进行辨听。因为有文字出现会大大降低辨听难度,比只出现图画的辨听要容易得多。
在进行句子或故事段落的辨听中,不能只考虑句子长度的增加,并不是七个字的句子一定比五个字的句子辨听困难。还要注意语言内容的选择。如:于海和妈妈划船、于海和妈妈看花、于海和妈妈爬山、于海和妈妈捡树叶,这些虽然是以句子形式来进行辨听训练,但孩子只要听清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可以轻易选择出是哪一张卡片。如听到“看花”就知道是哪张卡片。而真正完整的句子结构可能并没有给他留下听觉记忆的印象。这种训练对聋儿听觉记忆和完整表达句子的能力没有什么帮助。
我们再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小朋友抱着一个娃娃。小朋友摔倒了。小朋友把娃娃捡起来。小朋友笑了。小狗看见娃娃的帽子。小狗把帽子还给娃娃。小朋友给娃娃戴帽子。小朋友谢谢小狗。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句子辨听的训练内容。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里面有几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它们是“小朋友、小狗、娃娃、帽子”。这四个关键词在很多幅图里都出现了,而是只在一幅图里有,所以聋儿很难根据一个词来选择是哪幅图,而必须听取完整的一句话。例如:“小狗看见娃娃的帽子”。这四个关键词在很多幅图里都出现了,而不是只在一幅图里有,所以聋儿很难根据一个词来选择是哪幅图,而必须听取完整的一句话。例如:“小狗看见娃娃的帽子”和“小狗把帽子还给娃娃”,这两句话里的关键词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小狗、帽子、娃娃”。这样聋儿必须听清句子的完整内容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很明显,这个辨听水平比前面的例子要难得多。
四.半开放式辨听
在闭合式辨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半开放式的辨听训练。如果从有选择范围的闭合式辨听直接进入没有选择提示的开放式辨听,聋儿可能不能适应这个难度的跨越。所以我们两者之间采用半开放式训练作为过度阶段。
什么是半开放式辨听呢?我举一个例子。辨听同样的词语,一个是以逐一摆放出来的形式进行,这是闭合式辨听;一个是以一幅综合图画背景出现,让他听辨词语,比把同样的物品卡片排放在面前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在综合背景中辨听就属于半开放式辨听。半开放式辨听是向开放式辨听过度的阶段。
五.开放式复述
在半开放式辨听之后,要让孩子逐渐适应开放式辨听训练。开放式辨听包括辨听复述和辨听交流两个水平。
开放式辨听复述包括两个层次:
(1)    有提示的复述
(2)    没有提示的复述
有提示的复述难度较低,又分成两个水平:
1)    直接提示的复述
2)    间接提示的复述
有提示的复述是在让聋儿辨听之前先通过文字、口型、手势或图画等方式给他一个有关辨听内容的提示,可以使之对辨听词语产生联想。提示分为直接提示和间接提示两种。直接提示是提示词在辨听词语中直接出现。如:先告诉他“喝”(可以通过动作、口型或文字),然后让他听“喝——”(喝水、喝汤、喝可乐等等)。间接提示是提示词不在辨听词语中直接出现,但可以帮助聋儿对辨听内容产生联想。如:先告诉他“会飞的”,然后让他听“小鸟、蝴蝶、蜻蜓等等”。间接提示比直接提示的难度要大一些。
六.开放式对话交流
开放式复述只要求听者机械性的模仿,不强调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而开放式对话则在语言听觉训练的同时,要求聋儿有一定的对话能力。很多在训练中都会出现一个“鹦鹉学舌”的阶段,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如:你说“苹果好吃吗?”他也说“好吃吗?”这时他还不理解语言,也不会真正运用语言,这样就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功用。虽然大多数聋儿都会出现这个阶段,但时间有长短。训练得当,“鹦鹉学舌”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否则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交流不好会影响聋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聋儿从康复开始就要把听觉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训练中又要非常强调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开放式对话交流包括两个水平:
(1)    相关内容的对话交流
(2)    无关内容的对话交流
什么是“相关内容对话”呢?就是问话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不少孩子都会把这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当听到第一个问题时,就会推想后面的问题。再比如“你去哪里玩了?在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了?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这些问题是相互衔接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推理猜想后面的问题。相对来说,相关内容的对话难度较低。无关内容的对话交流就是问题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听者无法借助猜想推知后面的问题。如:“你吃饭了吗?妈妈去哪了?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无关内容的对话难度很高。如果聋儿能达到这个听力语言水平就可以比较好地融入正常人的群体,和人进行言语交流了。

[fly] :em45:  :em45:  :em45:  :em45: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0:59:25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fly] :em128: :em128:  :em128:  :em128:  [/fly]

影响康复效果的几个因素
我经常听到很多聋儿的家长说“那个孩子和我孩子一起做手术的,年龄也差不多,为什么他现在能说这么多,而我孩子就不行呢?”在这里我强调虽然这些孩子都接受了耳蜗手术,但其进步速度和最终效果可能是很不一样的。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这里我介绍几个主要因素:
1. 手术时的年龄
手术时的年龄对康复效果有很大影响。3岁以下年龄接受手术的康复效果最好,年龄越大训练难度越大,进步就越缓慢。所以我们强调聋儿要早发现、早康复。
2. 术前是否持续配戴助听器,接受过康复训练。
术前持续配戴助听器接受过康复训练的聋儿进步较快,虽然他们配戴助听器的增益效果不理想,但已有听觉意识和声音的概念,这对他们术后相反,术前没有佩戴过助听器,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的聋儿进步会慢一些。
3.术前听力和语言水平
术前听力和语言水平越好,康复效果也就越好,进步越快。术前听力和语言水平都比较差的孩子进步会收一些。
4.耳聋发生的时间
耳聋发生的年龄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水平。如果耳聋发生的比较晚,如3、4岁以后的“语后聋”会比1、2岁前发生耳聋的孩子学习语言容易一些。
5.耳聋时间的长短
除了耳聋发生的年龄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学习之外,耳聋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康复速度和效果。例如:同样是5岁耳聋的语后聋患者,一个7岁做手术,一个12岁做手术,前者进步会比后者快得多,因为他对语言的记忆还没有丧失,很快就会激活他的听觉和语言记忆。所以耳聋持续的时间越短越好。
6.听神经的存活数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
我们还要考虑聋儿听神经存活的数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听神经和可使用的电极数量越多听觉效果就越好。
7.术后训练方法是否得当
术后训练方法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康复速度和效果,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事倍功半。
8.是否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
聋儿语言的康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同样年龄和同样基础的孩子,术后一个在正常学校用有声语言和人交往;一个进入聋校使用手语,前者进步会比后者快得多。
9.是否有良好的家庭配合
一个聋儿的康复一定离不开家长和整个家庭成员的配合,只有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都证实了家长积极参与康复的重要性,每一个成功康复的聋儿都有着家长的付出。
10.患者自身
术后康复效果也要考虑到孩子的自身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伴随多重残疾的孩子难度会更大。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交流也会影响他的语言发展速度。
由于有很多多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康复效果,所以,我们强调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横向对比,因为他们的各方面条件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纵向的自身比较
三.完整句子
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在人们的语言中占有较大比例,但复句也是必不可少的。单句主要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另外,“被”字句和“把”字句是比较常用的特殊句式。
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陈述句在语言交往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助较为简单,所以,它可以作为聋儿语训中较早学习的语言内容。其中“有”字句、“是”字句使用最为普遍。例如:我有书包;她是妈妈;杯子不在桌子上。
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问句。是非问句的回答最为简单,例如“这是苹果吗?”这句问话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在刚开始教聋儿疑问句时,可以先从此类问句入手。但不要局限于此,应尽快向特指问句发展。是非问句对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要求很低,而特指问句则需要聋儿理解问句的具体内容,并要开动脑筋思考,用相应的语言来回答。例如“你喜欢吃什么菜?今天是星期几?谁会游泳?”对这种问题,聋儿无法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特殊问句的学习对聋儿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进行对话交流有很大帮助。
开始时聋儿可能只会机械地重复你的话,而不会回答,这时最好有另外一个人引导他说出答案。大多数聋儿在训练初期在对话交流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要在教学活动中大量对他们提出问题。并要逐渐引导聋儿能主动提问。
选择问句对聋儿来说难度较大,例如“你喜欢小猫还是小狗?”“他是不是老师?”家长要非常细致地根据聋儿语言水平的变化调整自己语言的难度。我们在提问时不要总以单一方式问话。有些题内容一样,但问话方式可以不同。例如“他是爸爸吗?”和“他是不是爸爸?”这两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对聋儿地是两个不同的语言内容,后一种形式的难度比前一句有很大提高。
反问句的难度最大(例:你难道不会吗?),一般聋儿进入大班,甚至入学以后才开始慢慢掌握。
祈使句是要求别人做一件事。祈使句的教学可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日常活动中开展。例如:设计一个“做客”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学习“请坐”、“请吃糖”等祈使句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说“吃饭前要洗手;不要打人……”聋儿会潜移默化地学习这些祈使句。
感叹句中往往有大量副词和语气词的参与:这朵花真午啊!你太好了!其中的“真、太”都是副词,句尾的“啊、了”是语气词。学习感叹句,必须先学习相应的副词和语气词的使用,知道他们在句中的位置。家长在教聋儿感叹句时,应该伴有相应的表情。当你说“你的衣服真好看!”时应伴随非常欣赏的表情;而说“我太累了!”时应带着极其疲劳的感觉,通过表情等胳膊聋儿理解感叹句
在一个孩子能象成人一样用句子讲话之前,他要学习很多技巧,但他不可能一下掌握所有的技巧。所以我们会看到儿童的语言从咿呀学语到表述一个词,然后开始尝试把两个词放在一起,如“水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向下一阶段发展。当儿童刚刚开始把几个词放在一起时,不会使用正确的语法规则,并且语句很不完整。儿童这个阶段的语言让我们想起了发电报时使用权的语言,发电报时我们尽量删除不影响内容表达的词语,例如“周一9:00低京”。聋儿这个阶段的语言也是如此,如“糖没”。他们的词语已经能够传达他的意思,但却遗漏了我们称为“功能词”的词语,也就是那些本身没有意义,但能使句子表达更完善的词语。这时,我们要想办法使聋儿的语言结构更长更准确。
在娃娃游戏中,只要聋儿能使用两面三刀词句,如“娃娃吃、娃娃洗耳恭听“,家长就可以引入三词句,并要求他在活动中完整表述,如“娃娃吃糖”、“娃娃洗脸”等等。
在这个时期,你可以做一个特殊的图片册。用白纸钉成一个本,从中间横向剪开,保留一边相连,这样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可以分别翻页。在图册的上部贴一些人物或动物的图片(也可以自己绘画);下部是一些物品的图片。上下两面三刀部分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动词连接成完整的三词句,如:妈妈吃苹果;小朋友爬山……两部分词语可以任意结合。开始时,你可以一边翻页一边自己说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变为你说出句子,让聋儿找到相应的两张图片,这也是听觉训练的一个方法;进一步可以让聋儿自己说自己翻或者他说你来翻页。家长可以根据聋儿的语言需要高速图片内容,不断丰富名词和动词的词汇量。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对聋儿提问“**在干什么?”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用完整句子讲话,就要注意我们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请回忆一下:你是否总向聋儿提出只需要一个词作答案的问题,如“这是什么?那是谁?这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是,你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多问一些“妈妈在干什么?”这种需要词组或短句来回答的问题。如果要强调句子的完整,有时还要强调你讲话时重音的位置。我们对聋儿说“这是我的书包”这句话时,常会强调“我”和“书包”这两个关键词,如果持续这样,聋儿就会习惯于把“这是”、“的”这些词语漏掉。
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联合复句包括并弄关系(一边…一边…)、承接关系(先…然后…)、递近关系(不但…而且…)选择关系(是…还是…);偏正复句包括因果关系(因为…所以…)、转折关系(虽然…但是…)、条件关系(只有…才…)。
复句的完整表述,特别是关联词的使用对聋儿非常困难,大多数复句在中班或大班以后才开始出现。其中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相对较早掌握,而其它复句要更晚一些。但我们明确一点:如果我们从不教给聋儿,他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去掌握,不要因为我们的思想限制孩子语言的发展。
很多句子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穿插在日常活动或教学当中。例如:在讲“四季”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引导聋儿进行总结:春天(秋天、夏天)会下雪吗?冬天会下雪吗?春天(秋天、冬天)有荷 花吗?夏天有荷 花吗?由此,我们引出条件复句:只有冬天才下雪。只有夏天才有荷 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聋儿说“先洗耳恭听手,然后再吃饭”、“先学习,然后再玩儿”。通过不断的语言积累,有一天他可能突然会对你说“不,先玩儿,然后再说话”,这时,他已开始动作这种语言了
对于四、五岁以上的聋儿,我们可以尝试问他“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小朋友为什么哭?你为什么穿棉袄?”不久,你会惊喜地发现他已能基本准确地找出答案了,但可能还不会使用“因为…所以…”的句型。“为什么”这一类的问题不但有助于聋儿语言发展,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聋儿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开动脑筋寻找原因。
当聋儿对这些句型 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引导他们在语言中主动地加以使用。开始可能很困难,家长可以通过造句的形式帮助他们。首先你要给他大量的例句。初期聋儿造的句子可能和你的非常接近,只是更换个别名词,但这已是一个进步。当他能够自己创造一个完整的句子内容时,聋儿的语言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开始向政党人的群体靠近了。
四.对话交流
前面已经强调了对话交流的重要性,而且对话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有利于对话交流的活动和情景,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捕捉时机加以巩固。这一点要从小开始进行。在聋儿掌握足够的语言技巧之前就要和他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即使他不能回答甚至不理解也不要紧。
由于很多家长能很好地预先猜想出聋儿的需要,所以他们不需要讲话或只通过手势,其愿望就能得到满足。因此聋儿认识不到语言的价值,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何况对聋儿来说,学习语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们在没有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可能很快就会放弃。实际上溺爱的父母鼓励了孩子使用手势进行交往或完全不与人沟通。设想一下:当我们出国时,如果能通过手势与人交往或者很多人能明白我们的语言,我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外语水平也就提高很慢。所以,家长要让聋儿认识到语言是有价值的。同时也要让家长使用正确的手段和聋儿沟通。
你可以有意识地把聋儿喜欢的某件物品放在他视线之内,但要在他能拿到的范围之外,这样往往会激起他向你表达要求的愿望。如果他指向那个物品,你就要求他说出“给我**”,如果有另一人辅助最好。你对聋儿的要求应根据其水平来制定。例如,对一个不能发音的聋儿只要他能跟着发出声音就可以满足他的愿望;以后逐渐要求他把“给我**”发准确才能满足他。
训练初期不要在聋儿每次提出需要时都要求他说,要求过于频繁会让他反感而抵触说话。你可以在聋儿比较愉快地时候选择一段时间要求他讲话,以后逐渐把这段时间处长。如果该聋儿不会和人目光交流(这是交往的基本技巧),你在训练时可以把他需要或喜欢的物品放在自己脸旁边,以引起他对你的注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你要同样要求聋儿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当他需要你抱时,就要求他说出“抱我”或“抱”
在这种训练中,你可以让聋儿明白三点:
1.    语言是有价值的——使用它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    要想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就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想要什么。
3.    要和别人交流,必须注视对方。
当他能够有单词说出自己要的物品时,你就可以把几个同类但不完全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提高语言的难度。原来在不同名称的物品中,聋儿只要说出其名称就可以了,但现在他必须更详细地描述他需要的那个物品的特征。例如:你把几个颜色和大小不同的汽车放在一起,聋儿要从中选择一个就必须做这样的描述“兰色的大汽车”,无论他漏掉颜色还是大小都无法精确地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如果聋儿出现困难,家长可以引导他总结出这样的语言:你的车和我的车有什么不一样?哪个车大?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我们要尽可能设计一些问题要求聋儿描述一件物体或表达出他要干什么。不要总是问他们早已掌握的、答案非常明显的简单问题。过多的此类问题可能会让聋儿觉得对话毫无意义;还应避免总是问“是”或“不是”的问题。我们要根据聋儿水平设计不同的问话。假如他只能说单个词语,可以对他问这样的问题“他在干什么?你想玩什么?”当他的语言水平提高了,我们就要把问题高速为需要更多词语回答的水平,例如“他们怎么了?他为什么哭了?”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可以逐渐帮助聋儿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
很多孩子喜欢看别人画画,并且自己也喜欢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并在活动中加入一些语言对话,如“我们画什么呢?谁住在这间屋子里?把桌子放在哪儿?窗帘用什么颜色的?”你在绘画中不断地向聋儿提出问题,为他创设语言交往机会。在活动中,聋儿会因他的意见能被采纳而非常高兴,从而激发其对话交注解的积极性。如果这个聋儿不爱讲话,你可以想一些办法。例如:你画了一只小白兔,但故意说“看,我画了一只猫”,这可能会引他说出“不对,这是兔子”。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和聋儿讲话。在你做事时,要清楚地告诉他你在干什么。例如“我在盛饭、我在叠被子”,其间你可以强调物品的名称或对他提问,如“这是碗。你用什么吃饭?你吃的什么菜?”你还可以有意识地围绕某个词汇做一些小的变化,例如“现在该洗盘子了,把盘子放到水晨,先洗大盘子……”在你“现场广播”时,即使他没有非常注意你讲话的内容,或不完全理解你的语言,但至少他知道有人在对他讲话。在活动中你可以故意让聋儿帮助你拿取物品。开始让他拿放在近处显眼位置的物品,逐渐提高难度,让他拿较远地方的物品,如“帮我马毛巾拿来,它在小柜子里,不,不是粉色的,是那条白色的。”然后,你可以尝试让他从其它房间里拿来东西。这是很好的语言练习方式,而且,聋儿完成任务后会有成就感。
选择一些物品的图片,针对图片内容对聋儿提问。例如,把楼房、苹果、一杯水、公共汽车的图片入在他面前,再拿一张爸爸的图片给他看,并问他“爸爸住在什么地方?爸爸吃什么水果?爸爸渴了,怎么办?爸爸坐什么车上班?”你可以选择同类物品的图片,如用牙刷、毛巾、梳子、碗的图片对聋儿提问“明明用什么刷牙?明明用什么吃饭?明明用什么洗脸……”如果聋儿答对了,就把相应的卡片给他。卡片全拿完以后,给他一个奖励。如果他拿错了,就告诉他正确答案,但不要给他卡片。在活动中,尽量要求他把句子说完整,如“爸爸坐公共汽车上班”、“明明用毛巾洗脸”。
猜猜看游戏:
在孩子面前放一些物品,家长手里拿着一种物品的卡片(卡片背面朝向聋儿,不要让他看到图片内容)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其名称。如“他是圆形的,可以在地上滚,可以踢,还可以拍”。在描述时,眼睛不要看向该物体。描述完后,让聋儿拿出相应物品并要求他说出其名称。如果拿对了,就把图片给他,并给予奖励。家长也可以描述一各小朋友的特征,说出他的性别、衣着、发型等,但不能说出他的名字,让其他聋儿猜一猜说是是谁。这咱活动可以教给聋儿全面描述事物、总结其特征的能力。
家长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纸板娃娃,关在另外的纸上画出几套不同的衣服、裙子、裤子等。在活动中,你对聋儿说“给娃娃穿结红色的衣服,给娃娃戴蓝色的帽子……”让他选择。然后互换角色,聋儿说,你来做。
角色游戏也是很好的对话练习方式。家长和聋儿可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主人和客人、妈妈和孩子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学习不同的对话。我们还应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自己选择并作出决定。这种问题对聋儿很有意义,如“你想玩什么玩具?你想吃什么?”开始时,最好给出两个选择物放在他面前。例如“你吃面包还是吃饼干?”“你穿蓝色的衣服,还是穿红色的衣服?”即使他不完全理解选择,但坚持做这种练习,聋儿很快就会明白,这是培养他自己独立思想的好方法。
在活动中家长要培养聋儿有条理地主动组织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你拿出一个娃娃,让聋儿描述这个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不要总是你说一句,让孩子模仿一句。要给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讲述的机会。开始时,他的讲述可能会非常零乱且不完整,要加以引导,帮助聋儿丰富语言并使其语言有条理性。如描述寻娃,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让他细致观察娃娃的头发、眼睛、嘴、衣服等等。在聋儿主动描述的活动中,他们不能再依赖别人,而要独立组织语言。家长可以从中发现聋儿语言的弱点。 外出活动是学习语言,增加生活体验的良好机会。在出发之前训练者应做一些准备工作,回来以后还要进行复习。
如果你要了带他去发信,就要让他看到把信入到信封里封好,并用图片教他认识邮票、邮局、邮筒等。告诉他你要做什么及整个活动过程:去邮局买邮票,用胶水落石出贴在信封上,投到邮筒里,然后带他去参与整个活动。回来后,再用图片复习一遍,并对他提问“我们去什么地方了?我们去邮局干什么?”
家长要注意培养聋儿讲述事情的逻辑性。开始聋儿试图描述一个物体或一件事时,往往缺乏条理,让听者不知所云。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物品,让他描述出这个物体的外形、特征和功用。例如,给他一个杯子引导他描述“这是一个白色的杯子,上面画了一只小熊。这个杯子是用玻璃做的,我用它喝水”。开始聋儿可能完全不知从哪里入手,需要你通过提问加以引导。聋儿往往只注意物体的外表,只描述外部特片,而他看不到的东西就会忽略。如:动物的叫声、习性、物品的功用等等,要引导聋儿产生丰富的联想。聋儿语言还存在杂乱无序的缺陷。在做这种训练时,家长要培养他有序地讲述,这种条理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跟父母和老师交往,这并不意味着他和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他多和周围人交往。很小的孩子开始不会在一起玩。即使他们坐在一起,也是自己玩自己的游戏。这时如果你看到两个孩子在进行对话,你可以留心观察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不回答对方的问题,并且不会等待倾听、轮流表达,经常 时说话。这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交流。
在孩子刚开始一起做游戏时,都是做一些语言交流少的游戏,如:互相追逐、踢球、藏门门儿等。游戏经常坐因为有孩子破坏游戏规则而停止,这时,会有孩子说“你犯规了,还没到你呢。”在玩玩具时,他们都是拿自己喜欢的一个,争抢会经常发生。他们这时还不会把愿望放到词语里,例如“我能玩这个汽车吗?”或“它是我的。”
成人往往会对有残疾的孩子提供额外保护,允许他们不申请就拿别人的玩具、或者不要求他们遵守游戏规则。从长城锭发展目的地,这可能是错误的爱。聋儿能和正常群体一起游戏,并被他们接受是很重要的。如果他涌遵守顺序等游戏规则,其他孩子很快会不愿和他玩,并疏远他。
下面要介绍一些帮助聋儿和其他孩子合作交流的游戏。其中有些游戏难度较大,是为已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孩子设计的。对更小的孩子,你要从一个简单的合作游戏开始,他们能从中学习轮流和顺序。家长要比较缓慢地提高游戏难度。
用小木块或纸板做一个骰子,在六个面上交替涂上红色和绿色,再做一个简单的格子棋盘和两个或更多的棋子,孩子们轮流掷骰子,如果停在绿色面上点两个点,在一个红色面上点两个点。当聋儿掷到带两个绿色面时,就可以向前走两格;如果掷到带两个红色面上时,就向后退两格。在这个游戏中可以有很多语言交流的内容:该我了;太好了,我可以走两格;我到了。
上面的游戏比较安静,下面是一个运动的游戏。在障碍物少的大屋子里画出一块区域。一个“指挥者”站在区域的一边,其他孩子站在另一边。指挥者发出口令“穿白色衣服的可以过来”或者“戴眼镜的可以过来”,指挥者说完后,所有的孩子都向这边跑,指挥者可以抓不符合条件的小朋友,被抓住的人要站到外面。最后一个被抓住的人可以做下一轮的指挥者。游戏开始时,家长来做指挥者,以后可以尝试让孩子来指挥。语言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开始只说一个条件,以后可增加到两个,例如“穿黑色鞋子和梳小辫的可以过来”,这就需要聋儿完整地听取。
二.儿歌和故事
儿歌和故事对儿童学习语言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儿歌、可以培养聋儿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能丰富词汇。儿的选择根据聋儿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来决定。
小班的孩子可以学习句子短小、抽象概念少,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的儿歌。例如“哗啦啦,下雨了。打雨伞,跑回家。”“小花猫,跑跑跑;小白兔,跳跳跞;跑跑跳跳身体好。”    中班选择的儿歌可以在句子长充和语言内容上提高难度。如“圆圆的大饼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地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晨来?农民伯伯种出来。”这个儿哥们中有一事实上的逻辑顺序,帮助聋儿认识并思考事物的来源。儿歌中出现了问话的形式,有一问一答的响应。但这个问答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表述的,没有角色变化,难度比较低。儿歌中的词语以形容词、名词、动词为主,较易于理解。
大班选择的儿歌应在抽象思维方面有所提高,词语内容应更丰富,儿歌形式可以向散文过度。如“是谁,敲着窗户沙沙响?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轻轻飞下来,告诉你:冬天来到了。”这首儿歌虽然字数不多,但有分角色的一问一答,代表两个人的对话。儿歌中使用了人称代词“你”和“我”;有“从……来”的较抽象的句型。而且这首儿歌有语气地背诵,体会儿歌意境的优美。所以要真正理解和表述这首儿歌难度较大。
下面以同一主题内容三个年龄段不同的儿歌为例比较其差异性。
主题:“秋天”
小班:秋天到,天气凉。菊花开,树叶黄。
中班: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片片飞来象蝴蝶。
大班:秋天到了,树叶从树枝上纷纷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蚂蚁爬过来,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在沟里,小虫子爬过来,把它当作被子;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船;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让我们快到南方去。”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小班儿歌内容简短、具体;中班中入了“往、象”等抽象词语,注重培养聋儿的想象力等思维能力。大班的语言难度有明显提高,加入了“纷纷、把…当作…”等词语,对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了。在中班的儿歌中,只要求形象上相似的联想。如“树叶飘下来的样子象蝴蝶”。而大班儿歌中的“把…当作…”已突破了外形相似,如“树叶”和“被子、信”等物品并不象,需要聋儿发掘内在联想,并初步建立物体之间大小对比关系的概念。树叶对小虫子来说,可以当作被子,但对熊猫、大象和人就不行。文具盒了们对不同物体进行有参照物的大小对比。
绕口令也是一种稻好的儿歌形式。通过学习绕口令,可以让聋儿逐渐感受一些发音相似的词语的差异,以后注意细致地区分。绕口令的选择要根据不同聋儿的发音情况而定。你所选择的绕口令的词语内容不能都是他发音困难的,否则会让他有畏难情绪,不敢开口。但是又要有针对性,能专门纠正他某一、两个不正确或易混淆的发音。在刚开始学习绕口令时,要选择难度较低的。
例1: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洞中一只鼠。让我数一数,虎鹿猪兔鼠。
例2: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以后逐渐提高难度。
例: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没碰破黑猫的白鼻子。
对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尝试加入古诗。要尽量选择词义比较浅白易懂的,最好适于儿童年龄。如《咏鹅》。通过学习古诗,进一步培养聋儿对语言韵律的体会,并为入学后的学习做准备。
故事和看图讲述楞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有条理地叙述事物,加强思维、分析、概括和连贯表达的能力。
对小年龄聋儿就应该开始讲故事,初期的故事要简短,可能需要你自己自己编。最早的故事也许只有一个人物做不同的事。画面要尽量简洁,不要有太多事物分散聋儿的注意力,主题内容突出,颜色鲜艳,形象逼真。
有些故事中有很多重复的语句,这对聋儿是很有益的。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把重复的部分留给孩子来说。《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拔呀拔呀拔不动”和“**拉着**”这两个句子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孩子往往会对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发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模仿
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重表情和语气。例如在说道“拔呀拔呀拔不动”时,要做出非常使劲的样子;而说道“拔不动“时,要做出沮丧的表情。
对水平较好的聋儿,要多对他们提问,老师要设计大量的问题。例如“老爷爷在干什么?爷爷叫谁来了?小狗拉着谁?谁拉着奶奶?小猫前面是谁?妹妹后面是谁?几个人把萝卜拔出来了?”
我们选择一些适宜的故事进行教学时,并不需要遵照书上的文字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聋儿的语言水平加以调整,可以增减甚至完全改变语言内容。在给聋儿讲故事的同时,还应培养他看图讲述的能力。聋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基本是被动地学习语言,不需要考虑故事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也不需要自己去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家长应在适当的时候把讲故事的机会留给孩子,改变你讲他听的模式,而让聋儿先试着讲出图上的内容。开始时,可以你讲大部分,把比较简单的留给他讲;之后可以把更多 的内容留给他直到 让他完整讲述一个故事或一幅图画。在让聋儿自己讲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他组织语言和完整表述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其逻辑推理,总结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加以锻炼
在初期,聋儿的语言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或句子不完整的现象,甚至可能对情节的讲述完全不对,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纠正和引导,但不要打击其自信心。
家长还要引导聋儿思考画面以外的东西。聋儿的讲述总是局限于直观的事物中,这一点与政党儿童有较大差异。以故事《大象救兔子》的第一幅图为例,同样是六岁的孩子,聋儿描述为“三只兔子,一只黑色的,一只白色的,一只灰色的”,这些都是从画面上能直观看到的内容。而正常儿童是这样讲的“从前,在大森林里住着三只兔子,有一天他们出去玩,他们玩得真高兴啊!”他们说的很多内容是儿童超出图画自己的想象出来的情节。
看图讲述在初期也要选择人物少、情节简单、色彩鲜明的内容,每幅图只要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
家长可以在活动中让聋儿编故事。例如:在一张纸上画出以下景物:一棵苹果树上有很多苹果,一个女孩儿拿着一个篮子,一只猴子站在树下。家长画这画一边和聋儿对话,最后让聋儿根据这幅图画编一个故事,把这些事物联系起来。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任意的,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充分发挥聋儿的想象力,但事物之一间的联系就应该合理。
“故事接龙”是前面介绍过的游戏活动。拿来一些卡片反而向上摞在一起,每个人轮流摸一张卡片后说一句与卡片内容相关的话,后一人的语言与前一人的内容要相互衔接,循环下去编一个故事
家长还可以故意把一些故事的图片打乱顺序放在聋儿面前,让他排充差讲出故事内容。开始,可以选择给他讲过的故事,以后改为没有讲过的内容。这也是对聋儿逻辑顺序的培养。
三.正常儿童言语的发展  
聋儿言语的发展过程与正常儿童基本相同,只是发展速度不同。所以在进行聋儿语训时,可参考正常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在此,对正常儿童的言语发展做一简单介绍:
儿童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语言的形成主要在婴幼儿期,从听开始,一般两岁左右的孩子的孩子开始出现语言。四岁左右基本形成语言,到五岁左右,儿童的语言日趋完善。概括地说:正常儿童语言的形成是从听到说,理解先于表达。

1.0-6个月:主要发展听的技能,出现了语言前的有声形式。在这一时期,成人与儿童交往,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强化语言。
2.6-12个月:幼儿能把听到的话相应动作和事物联系起来。这是成人让他反复听到某种语音,并与对应事物反复联系的结果。这时,成人常常会伴有手势和表情帮助他理解。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咿呀学语。
3.12-18个月:幼儿在这个时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能执行简单命令,而且开始说话了,但往往只能说一个字或叠词。
4.18-24个月:词汇量达到300个左右,出现了大量词组和简单句式,并开始出现否定和疑问的表达方式。
5.2-3岁:词汇量达到900个左右。能用3-4个词来表达完整的句子。出现了有疑问代词的疑问句,如“那是什么?妈妈在做什么?你是谁?爸爸去哪儿了?”疑问词出现的顺序是:什么、做什么、哪儿、谁。这时,孩子就开始掌握了对话的本领,这对他以后的社会交往有很大作用。在这一时期,儿童开始理解数概念(区分1和许多),知道家庭常用物品的功用,认识基本颜色,能讲述图片上的简单活动。
6.3-4岁:掌握了约1500个单词,句子含词量可达到4-6个。喜欢听简单故事,能讲述简单图片,但讲述语言不连贯,无层次,多重复,句型简单。这时期的儿童能数数,但不完全理解概念。开始出现时间概念:早上、晚上。这时的疑问代词发展到:从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等。儿童在这个时期会滔滔不绝地提问,成人对此应加以鼓励。
7.4-5岁:词汇量约2500个,能表达5-7词的句子,言语交往有很高的积极性。  8.5-6岁:词汇量约达到3000个,句子含词量为7-10个,讲述内容较丰富,层次比较清楚,有了较丰富的想象力。
9.6-7岁:约掌握了3500个词汇,完整句子的数量明显增加,有情节,语言连贯清楚。
概括地说,3-4岁是词汇量迅速增长地阶段;4-5岁是言语交往异常活跃的阶段;5-6岁是语言质量明显提高的阶段;6-7岁时讲述内容丰富生动,层次清晰。
语言康复与认知发展
目前国际社会都已意识到儿童早期全面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聋儿的家长常常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语言训练上,而忽视了对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知觉等认知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说话好了,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其实3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但也是智力、性格等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在学前阶段只进行语言单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聋儿的整体发展,那么即使他的语言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但其它能力都明显落后,他也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仍然存在沟通和学习障碍。如果我们要等到孩子六、七岁之后,再开始培养其它能力,就为时太晚了。因此,在聋儿学前阶段,应顾及到聋儿各方面认知能力的全面培养。当然我们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听力语言训练可与其它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活动和时间中,兼顾聋儿多方面的发展。
一.    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如果你发现一个孩子比较粗心大意、观察事物不仔细或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坐不住等状况,你就应该及时对他进行一些培养细致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L
活动1:找出一样的,给他几个很近似的图形,让他找出哪两个是一样的,并指出图形间差异在哪里。
活动2:给他一个比较杂乱的图画,有些不明显的小动物隐藏在里面,让他找出来。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插入大量的语言内容。例如:“它和谁是一样的?”“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树后面有什么?”“谁在大树上面?”我们还可以把观察活动和语言直接结合起来。例如:用几个外形很近似的娃娃图片,它们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别,你用语言描述其中的一个娃娃,让他找出来。如:梳小辫、背书包、穿着黑色鞋子的娃娃是哪一个?他要在听清和理解这些语言的基础上观察寻找,在这些活动中,要强调他们仔细和认真观察,尽量提高聋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重要的。比如:你要记住商店的位置,记住要买什么,这是我们通过记忆去做事情。记忆还可以再现过去的事,这时语言是很重要的。它常常成为我们回忆过去的手段。例如:向别人描述你假期的经历。无论通过记忆去做事,还是回忆过去瓣事,如果信息没有参与进来,我们就很难记忆,接收住处和回忆信息都是记忆中重要的部分。记忆的这两个方面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但是,聋儿在接收信息上存在很大困难,相应地也会存在记忆的困难。
记忆包括图形记忆、色彩记忆、动作记忆、听觉记忆等等多个方面。训练前最好了解聋儿在这几个方面军中能力的羞异,做针对性的训练。
(1)给孩子现示一引起他认识地玩具或图片,让他看一遍,然后转过向去家长拿掉一个或两个物品,问他“什么没有了?”开始时,只要三、四个物品就可以了,以后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逐渐增加,最多不要超过15个。在做听辨训练时,你把卡片翻过来,让他们听后拿取。这样要求聋儿在听清楚词语的同时记住卡片的位置。卡片数量可逐渐增加,但十张可能是最大限度了。这个游戏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玩,两个人轮流做说者和听者,说的人也要记住院卡片的内容和位置才能进行游戏,所以对两个人都是记忆的锻炼。你可以通过给他们计分把游戏变成小比赛,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通常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卡片最容易记住。所以开始你可以说这两张卡片以降低难度。在活动家中,通过逐渐增加词语数量,锻炼聋儿的听觉记忆。
(2)在一些特殊活动前后可做一些准备和复习。如:坐火车、开生日会等。在活动之前,可以通过图片让聋儿事先了解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之后,还要通过相关物品、照片或录象,帮助他回忆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有意识地记住发生过的事,包括一些细节。这也是培养记忆力的方法之一。例如:要带他去寄信,先告诉他要做什么,并用相应的物品和图片教给他一下步骤:买信封和邮票,用胶水贴好,放到邮筒里。然后带他参与整个活动,回来后再用图片复习,帮助他记忆。
(3)把一个盒子的面割掉,在相对另一面的中间挖一个洞,把有洞的一面向上入在桌子上,拿若干个孩子主识的物品,逐一放到他们面前,让他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仍到盒子里,全部放进去之后,让孩子回忆盒子里都有什么。如果他忘了某件东西后,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线索。例如:“喝水用什么?”“有长耳朵的?”当他都说出来以后,拿开箱子一一核对,并给与奖励。
三.分类能力培养:
聋儿在认识一些物品之后,应学习按某一个原则分类。要能正确分类,需要他们能概括总结出物品的典型征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无意中给物体分类。例如:在商店里你说“给我拿一件红色的短大衣”,这样你可以和别人准确地沟通。对物体的分类,随标准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相同的一些水果会因以颜色或形状或味道等到不同标准分类而形成不同的组合群体。我们要教孩子找出物体间共同的特征,而忽视其它培养。在初期,可以选择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颜色和大小,这样对聋儿会容易一些,然后在进入以感觉等为基础的分类,进一步到“人”、“家具”等更抽象的类别概念。 +
(1)你可以给他一些玩具或图片,然后引导他“把吃的放在这儿”“把动物放在那边”。开始时,你只要求他用一种方法来分类,然后让他用两种标准分类以提高难度。例如:让聋儿给扣子分类。开始让他以颜色分类,再用大、小分类,然后将颜色和大小结合起来。如“把红色的大扣子放在这儿”“把蓝色的小扣子拿出来”。这时就需要他把物品分成四堆或更多,而不再是两部分。你可以在一幅图上画各种动物,让他看一会儿,然后拿开,问他:“你看见什么植物?”“哪些东西是圆形的?”这不但可以培养他的分类能力,也是锻炼他记忆力的方法。
(2)给聋儿一些物品,拿一个有口的箱子,给他发出指令,如“把红色的东西放进来”。如果他拿错了,就不让他把物品再找一找。如果这个水平已掌握的很好了,就可以提高难度,增加物的数量,增加类别数量,要求他说出类别词语(在他把江西放进去之前,只要求他说出相应的词语,如“红色的帽子”)使用不同类别概念(先让他把圆形的东西放进去,如果他做对了,第二次就改变分类原则,让他把软的东西放进去,但兰物品做不变动)让孩子变化分类原则有,有时会比较困难,有时你还可以故意述说一个物品中没有的类别。如“拿出红色的”但在物中没有红色的,这时你可以了解聋儿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类概念。
(3)先让他看一个物品,然后给他几个不同类别的物品,让他从中先出和前一种物品同类的事物。例如:先让他看一个“句子”让他从“桔子、娃娃、碗、笔”中拿出一个和“勺”放在一起。
你还可以把一些物品放在屋子里面,然后让他看一件东西并给指令,如拿一块糖给他看,同时说“把吃的东西拿来”,当他把所有的物品都准确拿来后,要给他一个奖励。
在这些活动中,你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他发出指令,你去拿东西,以培养他掌握总结实物征的词语及概括能力。在游戏中,你有时可以故意做错,让他判断是否正确,这也是提高他活动的兴趣。
(4)你可以把物品图片分类做图片册。通过这种图片册,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同一物体可以出现在不同类别中。例如:“红色的皮球可以放在红色的物品中,也可以放在圆形物品中,还可以放在玩具中等。你可以引导孩子用一绿色的汽车,看到一棵大树上有绿色的树叶,绿色的草地里有一条绿色的虫子……这对他完整有序地描述实物,组织语言会有帮助。
(5)找出不一样的:给聋儿一些物品,其中有一个和其它物品不同类,让聋儿找出来。如:把“勺、筷子、碗、帽子”放在他面前,让他找出哪个不一样,或哪个不对,也可以对他说“哪个不是餐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聋儿的因别概念。例如“把大碗拿给我”。在游戏结束时,要让聋儿自己收玩具。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这是很好的分类 练习机会。如“把穿珠放在这个盒子里,把插片放在这个筐里,把汽车都放在玩具架上。 u/ 要教给孩子分类,首先要让他经常看到哪些物品总是放在一起的,并要进行大量的分类练习。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出现很多错误,你不要太失望。先看看你的活动记录,分析一下聋儿的错误类型,也许你会从中发现一些积极因素。比如你给他看一个红色的球,对他说“给我拿一个圆形的,”聋儿拿来一个红色的盒子,而不是绿色的球。就你的要求来说这是错误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是对的(它们都是红色的)。在训练初期,你可以尽量减少物体的差异,避免聋儿混淆。比如在上例学习开头类别中,先选择颜色相同的物品。
四.逻辑顺序能力的培养:
让聋儿了解事件发一的顺序,可以有助于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加深对事情因果关系的认识,还能提高做事的条理性。
你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或展示事件发展过程的图片,把它们打乱顺序,让聋儿排序,并说出为什么。
在给物体排序时,要从多角度考虑。例如:从高到矮排队。人前面数,小狗排在第三个,从后面数,它排队在第几个?从家去商店的路上,先经过医院,然后经过一棵大树;回来时先经过什么?然后经过什么?最后经过什么?火车从山洞一边进去,应该从哪边出来?把约色、黄色、绿色的珠子依次滚进一个一端封死的小圆筒,再把三个珠子从入口处倒出来,应该哪个珠子在前面,哪个在后面?
日常活动和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逻辑顺序的好机会。例如“刷牙”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先接一杯水,挤牙膏,然后再刷牙,刷完后漱口,清洗杯子和牙刷。刷牙时,先刷外面,再刷上面,再刷下面。平时刷牙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边做边说。你还可以把这些步骤用图片或照片展示出来,打乱顺序,让聋儿排序,并讲出图片内容。
四.想象力的培养:
聋儿想象力与同龄的正常儿童有较大差异。如果不给聋儿任何物品提示,你问他“想一想,什么东西是香的?”他可能一个都想不出来。如果你把一些物品放在他面前,他很快就能从中挑出哪些是香的。这说明聋儿虽然明白这些词语的含义,但由于受其想象空间的局限而不能完成这种简单的任务。而正常儿童不需要实物的提示就能很快想出哪些东西是香的“香皂、花、香水……”
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忽加略对聋儿想象力的培养。
活动1:编故事:几个人轮流摸卡片,每人都要说一句与卡片内容有关的自豪感,并且要与前一人的话相衔接,这样循环下去编一个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既能发挥聋儿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其语言能力
活动2:猜谜语:猜谜语可以锻炼聋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等等。谜语的选择要适合聋儿的年龄和语言水平。初期可以选用“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白衣服”这种语言简单、形象具体的谜语。以后可以选择“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紫葡萄”这种稍抽象些的谜语。其中的比喻需要孩子发挥想象力去猜测。而象“兄弟二人一样长,进进出出总成双。一日三餐它先尝,只吃饭菜不喝汤”。这里运用了更抽象的比喻,“兄弟”和“筷子”是非常形象性的内在比拟。它要求聋儿对物体特征和功用有较深刻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外观的认识。
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尽量开发聋儿的想象力。比如在吃香蕉时,可以引导他“看看,香蕉象什么?”上美术课时,可以让聋儿用树叶任意拼出各种图形。或者在纸上泼洒一些墨汁,让聋儿说出象什么。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成人不要很快就代替包办,而是要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聋儿经常有机会开动脑筋,而不是懒惰地依靠别人。

[fly] :em128: :em128:  :em128:  :em128: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04:48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fly] :em140:   :em140:  :em140:  :em140: [/fly]

[color=&#35;8A2BE2]网站函授课程PartA第一课
JTC网站函授课程婴儿部分是为22个月以下的孩子准备的,共10课。
第一课是针对6--8个月的婴儿。
A。交流
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交流可以有2种基本的方法:口语与非口语。在婴儿学会说话之前,他们用声音、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告诉我们他们的感觉。婴儿也许不明白父母对他所说的话,但他明白妈妈说话时脸上的微笑或皱眉,他知道这意味着她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带上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孩子可以感受到你的一些声音,这样可以为他明白你现在的感觉和你所说的话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起初,尽管他不明白你的话,但他会对你声调做出反应,以后他会用自己的非语言交流方法做出反应。一旦孩子们(听或聋)开始说话,他们仍然使用非口语交流,尽管这已不再是主要的交流手段。大多数的婴儿使用非口语交流并对其做出反应。这意味着他们几乎从出生就可以和大一点的孩子或成人进行“交谈”。婴儿很快就明白交流是双行道:说者和听者。他们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扮演这两个角色。甚至一个非常小的婴儿都可以和他的妈妈互换“说者”和“听者”的角色。当你说话或用面部表情,你的婴儿就会很专注地看着你,这时你是说者,他是听者。当你停下来不说了并且充满期待的看着他,他就开始咯咯地笑,并挥动着胳膊,这时孩子就是“说者”,你是“听者”。试想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非口语交流不做回应会发生什么!因此,跟孩子说话对每一个孩子尤其是聋儿或听力障碍者有多么重要。
由于助听器的有效使用、人工耳蜗的植入和听损的早期诊断,大部分听力损失的孩子可以并且能够学会听。甚至是极重度的孩子都可以感觉到声音的存在。可以通过帮助他注意你的脸部、面部表情(视话法)和身体动作(身体语言)来帮助孩子提高这种注意技巧。social eye contact(接触)在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尤为重要。,语言源于交流的需要,婴儿的早期需求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要,饥饿、睡觉、陪伴和舒适。当你对孩子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你就是在跟他交流,并且他也能够懂得他的行为所能带来的后果。
婴儿的非口语信息包括;要求——哭,表示“我饿了,尿湿了、累了或不舒服”或“别忘了我在这儿”。
抗议----摇头,表示“不”或“我不愿意。
回应(回答)—— 微笑,表示“你使我高兴”来回应你的拥抱
请求——微笑、用力拉或示意动作,表示“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吗?”
说明—— 示意动作,表示“那是我的奶瓶!”
模仿——手势或面部表情,表示“我也会拍手了!”
疑问—— 头转向某人或声音,“那是什么?”
B.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只要是孩子醒的时候就一定要带助听设备:助听器、FM系统或人工耳蜗,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使用残余听力。每天都要找任何机会和孩子说话。对孩子为引起你的注意而做的努力做出回应,跟他说你正在干什么或说一些让他感兴趣的话。如:“我去给你拿奶瓶”或“咱们来拍拍芭比娃娃吧!”当孩子注视你的时候,不管你正在干什么都停下来说些话,可以说:“嗨”或“你好”或者可以叫他的名字“嗨,比利!”经常重复他就会知道他的名字了。跟他说话时要和他的眼睛和耳朵保持水平,可以跪着而不要弯腰,也可以坐在地板上。
以吃饭为例,当孩子看你时,你可以说:“这是勺子(或盘子)”然后举起勺子让他能够看到,再说一遍:“这是勺子(或盘子)”。如果这次的勺子比以往的大,你可以说:“一个大勺子”如果孩子去够或指,你要马上回应:“奥,你想要这个勺子”吃饭的整个过程要说与食物有关的话和他对食物的满意程度。吃完了也这么说。你跟孩子有非常多的机会来进行这种谈话。,不要漏掉一次这样的机会
孩子有他自己的谈话方式,起初用声音来表示他是高兴或生气,他会哭、踢或扭动身体来表达他的要求,要让知道你懂得他的意思,说一些安慰的话并抱抱他或拍拍他:“我知道你高兴,太好了”“奥,你生气了”
当他开始咿呀学语时要用同样的声音来回应,如他说:“吧吧吧”你也“吧吧吧”这样回应,孩子玩的时候也有很多机会进行交谈。可以告诉他他正在玩的玩具的名字并告诉他在做什么。与孩子一起玩不仅有趣、锻炼身体,还可以和家庭成员建立亲密关系。6--9月令的婴儿喜欢和别人一起玩,可以让他从大人的腿上滑滑梯“滑下来了”。在大人的膝盖上蹦跳。一些儿歌和韵文比较适合。
C.宝宝的生长发育
新生宝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聋儿和其他宝宝一样哭泣并有要求,这是他的交流方式。初生宝宝对他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都有反应。如果你的宝宝是极重度聋,在他没有带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之前,他可能对很大的声音都注意不到,但他可能会对震动有感觉。几个月的宝宝已经会抬头了,这给你机会吸引孩子眼睛的注意力并跟他说些什么。又过几个月,宝宝会抓东西,会踢、会翻身了,不久开始够东西,你有了更多的机会跟他说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当宝宝开始用东西撑着能坐的时候,你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他说话,和他的眼睛和耳朵保持水平或坐在他旁边对着他的耳朵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说。
觉醒时和睡前是父母尤其是有工作的父母享受宝宝的好时光。可以抱着他,跟他读、跟他唱、跟他说。这时一定要带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
根据孩子的听损程度和听力水平,起初他可能不会注意你的声音。要练习听。如果你离近了他的助听器或耳蜗,宝宝可能会变得很安静,也许会伸展、咯咯笑、微笑或伸胳膊蹬腿。在第一年里,宝宝参与要多于发声,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已开始使用他的声音,他会喜欢这种感觉和他的声音,如果你模仿他的声音他会更加愿意用自己的声音。象其他宝宝一样当你照料他时他会注视你的脸,他会看着你,眼睛里有疑问,这时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说些话。
宝宝不知道成人的规矩,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知道他自己需要的,而不管别人,他应该知道什么是他能做的和在哪能做。当宝宝开始四处移动时,要限制他能去的地方和能做的事情。
在宝宝的头几个月,要帮助他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他要学会他能做的事情,你要帮助他学会对语言和声音的意识。经过一段时间,你的宝宝就会逐渐知道你经常说的词的含义,他就开始把有意义的词联系起来。
D.游戏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阶段,每周教一个或更多的游戏
安静的说话   不管他是否开始对你的声音有反应,他都会很喜欢这个游戏。轻轻地摇着他,用缓慢轻柔的声音跟他说话,观察宝宝的反应并回应他,看他是否活动增加、变得安静、转头、发声、扬起眉毛,扭动手指和脚趾。
再见    如果他已经开始注意你的脸并用目光与你交流他会很喜欢这个游戏。你和宝宝正在玩某个玩具,你把玩具拿走,看看它再看看宝宝说:“再见”跟玩具挥手再说一遍:“再见”,把玩具放到玩具盒里可以再加上一句:“没了”。另外,也可以在出门之前停下,挥手说:“再见”。
这是妈妈的鼻子   当孩子注视着你并在听你说时,指着你的鼻子说:“这是妈妈的鼻子”。重复说的时候要再指鼻子,并要对着他的耳朵或助听器。然后再指着宝宝的鼻子说:“这是你的鼻子”,当他听并注视你的时候要再重复。可以再指脸上的其他部位。如果宝宝想指让他自己指,拿着他的手帮助他指。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09:14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fly] :em137:  :em137:  :em137:  :em137: [/fly]
[color=&#35;0000FF]JTC网站课程PartA--第二课
Part A --Babies Lesson 2
A)交流 所有的孩子(听或聋孩)在使用语言之前要学会明白词的意思,孩子在将词运用到实际会话之前是不用词来交流的。他们最初的交流是非语言的。非语言的交流给所有的父母一个极好的机会来和他们的宝宝建立相互的关系并用语言和动作来对他们的需要做出反应。由于父母经常和他们说话,能够听到的孩子不久就会明白一些主要的词或经常被重复的词,象“不”、“热”,再过一段时间就开始使用一个或两个词 ,不久就会用各种词,以后逐渐把两个词放在一起,随着她的理解力增强她的表达力也增强。听障儿也会遵循这种同样的语言发展阶段,但是这将按照她自己的步调来进行。
孩子怎样学会说话
到目前为止听是学习说话最有效的方法。不要考虑孩子的听损有多严重,你的目的是给她提供机会来使用她的听力。一旦你的孩子有了适合的助听器,向听力学家请求一份“辅助听力敏度图”,这将会使你知道孩子从助听器那所得到帮助。按照通常的规则助听器将会提高50%的听力。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双耳听损80db,那助听器将会提高到双耳40db。孩子有了适合的助听器,她必须明白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戴上助听器一直到睡觉时间(除了洗澡或游泳)。经常和不断的使用助听器将会增加她学说话的机会。记住在你的孩子使用词汇表达意思之前她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听到或看到。谈论一些发生在孩子周围的事情。例如当你给孩子换尿布时可以这样说“来,给你换上尿布吧”,当给孩子喂奶时可以说“这是你的奶瓶”。孩子学会说话是由于人们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象喂奶中,换尿布时,穿衣服和游戏中对他们说话。听力正常的孩子在说单词之前要经历一年到一年半的听的实践,有听障的孩子将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明白词的意思。
怎样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让我们开始谈话吧!
和心爱的玩具一起玩。
看着玩具再看着你的宝宝
让你的声音充满丰富的语调和变化的声调。
模仿孩子的发音。
使用丰富的面部表情。
当你抓住她的注意力和她一起玩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并和她谈论这些反应。
下面列出了语言开始发展的基本过程
哭泣表示需要和要求
咕咕的声、微笑、大笑
使用非语言交流的行为(手指、拖拽、伸手够、手势、用面部表情)
活动中翻身
发声
发出有意义的声音
开始明白词的意思
试图发词的开头部分("mmm"、"ba") 本能地用单个的词
把两个词放在一起(吃奶、再见)
孩子用哭泣、尖叫、烦躁与笑声、咕咕声、咯咯声等方式来告诉你所发生的事情。试图明白她要表达什么,你就可以用语言来回应她的生理需要与安慰。

[fly] :em137:  :em137:  :em137:  :em137: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20:50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晶狐狸在 2007/02/12 01:22am 第 1 次编辑]

[fly] :em134:  :em134:  :em134:  :em134: [/fly]
[color=&#35;FF7F50]
JTC网站课程PartA--第三课
A). 交流
每日给孩子穿衣服时,要给孩子检查助听器或耳蜗,这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项常规部分。
聋和听障儿可以学会听
当教聋和听障儿交流时,我们强调听力的使用,而不管孩子的残余听力有多少。要有一个听力的评估、适当的助听设备、以及在所有醒着的时候都带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这样来帮助宝宝发展她的听力技能。
帮助宝宝开始察觉到你的声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识别出这些熟悉的声音是谁发出的。例如,爸爸回家来了,妈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手放在耳边说“我听到有人。” 把孩子带到门口,说:“看,爸爸回家来了。嗨,爸爸!”爸爸也和孩子打招呼
当有朋友来串门也这样做。客人喊:“嗨,我们来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诉她你听到有人在说话,并把她带到门口看看是谁在那儿。不久,孩子不仅会对你的声音有所反应而且也会对其他熟悉的声音做出反应。
下一步要使听成为一件令人愉快并有意义的事情。要让孩子听你说,首先你要先听孩子说:
对孩子全身心地注意
用语言来回应她的手势
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示感兴趣
用微笑和拥抱来接受孩子的发声
你跟孩子说完某话后,要稍停一会儿,以给孩子时间来对你的话做出反应。
记住,你的孩子在她明白并会使用语言之前,她需要很多的练习。当你积极地听她的发声,你就是在鼓励她与你更经常地相互影响,用语言说出你认为她的意思是什么,你就是在教她交流并提供她一个语言的模式
宝宝早期的交流将会是看的方式或手势或发声。对这些早期交流方式反应将会鼓励更进一步的交流和语言的发展
对于听力损失的孩子来说,即使他带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也很难觉察到某些语言信息,这种情况下使用面部表情和自然手势可以有利于帮助
离近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说话,孩子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语言信息。尝试叫她的名字来引起她的注意!
避免伸手摸、抓或拉孩子来引起她的注意。永远不要抓住她的下巴来强迫她看你,这样实际上适得其反。
根据日常声音的通常范围,画出孩子的辅助听力图。这样可以知道孩子带着助听设备可以觉察到的语言声音。记住孩子可能只能觉察到某些语言声音,并且在她能够理解并使用声音之前需要许多的口语练习
B).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每天你都有许多工作和惯例,这样也就可以有很多机会和宝宝说话。因为家里的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给宝宝的生活提供不同的经验。可以和宝宝说你正在做的任何事情。宝宝通过许多重复模仿动作和语言的机会来学习语言和许多其他的事情。和宝宝说得越多越好!
怎样说?
根据当时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你要说什么。说出你正在使用的物品名称、解释你正在做什么。
记住:说话的声音要令人愉快并且语调丰富
离近孩子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说话,要与宝宝保持同一水平并给予亲密的目光接触
当宝宝开始注意时说“妈妈在做饭,恩,尝一尝吗?”
谈论当时他所感兴趣的事情:“球,你有个球。”
使用简短的词语和句子“蓝色的杯子,这是你的蓝色杯子。”或“看小狗”
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或习惯用语“亲亲我”或“亲亲”
尝试用重点词位于句末的短句:“这是一个勺子”或“穿上你的衬衣”
重复单词和短语
宝宝通过重复来学习。你会发现你每天说许多短语或句子,包括:
“嗨,(宝宝的名字)”
“再见”
“到妈妈这儿来”
“走吧”
“该吃饭了”
“再来点儿”
“谢谢你”
“开开门”
“把门关上”
“没有了”
“晚上好”
问候语是生活中普通的一部分,早晨当你第一眼看到孩子和他刚刚小睡醒来时对他说“嗨”,鼓励家庭里其他成员和朋友们说“嗨”或“喂”,并且不管什么时候看到宝宝都叫他的名字。要记住,仅仅模仿单词或短语并不意味着宝宝可以自由地使用它。
在下面这些时候都可以说
穿衣服
刮胡子
梳头
化妆
做饭
擦桌子
吃饭
去上班
下班回家
读报纸、杂志或书籍
打开电视
洗衣服、晒衣服、叠衣服
铺床
洗车
收拾房间或玩具
扫卫生
买东西
倒垃圾
坐在外面休息
在屋里休息
游戏时间
睡觉时间
游戏时间:
和孩子玩的时候要记住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玩的方式,所以按照他的方式去玩,不要为他玩,而要和他一起玩。
你为孩子所做的只是提供安全的游戏材料、游戏地点、游戏机会以及玩的时候和他多说话。因为孩子小,你要在他的近旁。这样当孩子抬起头来以得到你的注意或赞许时,和他说说他正在做什么。
当他越来越对他周围的人感兴趣时,你对他就更为重要。他将会很热切地接受你和他一起玩,并且期待着你的注意和话语。记住在玩的时候要去除来自电视或收音机的噪音,这样会提高孩子的听力
玩具与会话
有时孩子的玩具可能非常简单,它可以是你的壶、平底锅或一只空盒子。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玩具并充分利用它。听障儿喜欢的玩具类型和正常听力的孩子是一样的。你要加上语言!
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语速的调节。他会自己掌握玩具,不要拖拉玩具或拽孩子。当你和他一起玩时,他会有注意你的时间,这时你可以:
拿起其中一个玩具并把它给他看
和他说这个玩具。比如:“兔子”“这是你的兔子”“这是你的小狗”或“要小狗吗?”
把玩具给他
谈论完玩具并鼓励他发声之后,要记住赶紧把玩具递给他。他的注意力是短暂的。
玩具应是可清洗的并耐用的。
有时孩子可能会被某种玩具吓住。一些孩子可能会不喜欢某些质地的玩具或看到某些看起来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哭。不要强迫孩子玩他不喜欢的玩具,很快他就会忘掉恐惧,因为恐惧是短暂的。
友情提示:
如果孩子在玩某些他不应该玩的东西,不要硬拽,而是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用一只手递给他一个玩具,同时轻轻地用另一只手把他手里抓着的东西取出来。

生长发育
和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一样的,就不全译了。
当宝宝的手能够着东西时,可以跟他说他要够的东西的名称,或“不要动”也应该说一些同意和鼓励的话,象:“好”或给他微笑或点头。一连串的“不不不”会很快打断孩子的好奇心。
一旦他学会把东西解开,他就会很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把东西扔到地上,还喜欢看别人为他拣起来。当你和他一起参与这个游戏,可以和他说:“积木,你的积木掉了,邦--,这是积木,妈妈把它拣起来,积木。”
睡觉的时间可以:
看一些有趣的图画书
抱着宝宝亲吻他
拍拍他
如果他不舒服或哭了,离他近点儿,安慰他
让他知道你爱他
当宝宝:
可以控制膀胱,使尿布干一会儿
当他湿了或弄脏尿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以独坐或独站
这个时候,就可以训练宝宝上厕所了。
D).游戏
当用手撑住孩子的胳膊,他的腿能支住身体体重时,孩子会很喜欢这个游戏。
目的: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声音
帮助孩子把声音与他喜欢做的事情联系起来
方法:
用手撑住孩子的胳膊,并让他面向你“站”在你的膝部上
在你说话之前宝宝如果已经开始发音,就跟随他一起发音。用他发出的声音开始游戏。或者用宝宝发出类似“ah--boo”或“ah--goo”的双音节的音来开始游戏。
重复发这个音,并且在你发完“ah--boo”的第二个音时,头向前伸碰触孩子的前额
当宝宝在你的膝盖上上上下下的蹦跳时, 跟随他发同样的声音。
变化:
如果宝宝能跟随你发出这些声音,试试象“ba-ba-boo"三个音节的音。
变化每一个音节的响度或音调(高或低)。
边说边做
当孩子会发出双音节的音时,他会喜欢这个游戏。
目的:
鼓励孩子在你说话时有兴趣注视你并听你说话
帮助孩子把你所说的话和他喜欢做的事情联系起来
让孩子有韵律的感觉
方法:
让孩子平躺着,抓住宝宝的脚并轻轻地上下左右移动他的腿。按照移动他的腿的节奏,说着象:“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高高低低”之类的话。
    再用他的手和胳膊重复上述动作。
变化:
重复做游戏,当你说话时要让声音充满韵律如:“上上.....下下".
摇摆/跳舞
目的:
帮助孩子开始注意音乐(学会听是学会理解语言的一部分,听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方法
抱着孩子,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摇摆或跳舞。音乐停止也停止摆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将有节奏的动作和声音联系起来。
变化:
随着音乐唱歌或有节奏地说着你正在做的事情。可以这样唱或说:
“前......后"
"摇摇....摆摆"
"跳跳.....跳跳"
E)总结
帮助宝宝学会听,对他全身心关注并让他知道你对他所做的事情感兴趣
宝宝有交流的欲望时要做出反应
当宝宝对玩什么和去哪儿玩有选择时要看好他
帮助宝宝能对熟悉的声音指认出来,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
和宝宝说话时要叫他的名字
鼓励宝宝发音,对他微笑,模仿他的声音
不要急切地训练宝宝上厕所,他准备好了会让你知道
跟孩子谈论你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

[fly] :em134:  :em134:  :em134:  :em134: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30:17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fly] :em105:  :em105:  :em105:  :em105: [/fly]
[color=&#35;228B22]
JTC网站函授课程第4
A. 交流
跟孩子说些他想要玩的话,当你看着孩子来引起他的注意力时,可以这样说:
“你饿了”
“这是妈妈”
“ 你的奶瓶呢”
“怎么了?”
“咱们找找爸爸”
“你想要.... ,在这儿呢!"
发展孩子听能时要进行目光接触。要叫孩子的名字,等待他的反应,并不停地与他说话
下面几点可以帮助你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
与孩子保持同一水平
用活泼的语音、面部表情和微笑来保持孩子的目光接触。
看看你正在说的东西再看看孩子
使用引人注意的词句象:"啊,奥" ';猜猜看" 或"奥,看!"
每次和孩子说话都是给他机会让他来听你说话的声音.因此,要用正常的声音说话这一点极为重要.不要喊叫、尖叫或过度夸张。和孩子一对一地说将会让他很容易明白你所说的是什么
根据孩子的听力年龄(从佩带适当的助听设备那时起),他会慢慢地从没有目的地发音到有意义的咿呀学语再到单字的表达
你要鼓励这种发展。当孩子用他的声音来和你交流时,要让他知道你听到了,并重复他发的音或词
如果你模仿了他的咿呀学语,他会越来越多地发音。把他的一些发音和他的玩具和动作、手势联系起来,尽可能让它变的有趣一些
“妈妈”或“爸爸”在孩子和父母的生活中是很特别的 词。也许他发“妈妈”的音而并不知道“妈妈”就是你,当他说“妈妈”并注意到这将会使他受到关注,他会为了引起你的关注就这样说,他慢慢地懂得交流可以带来回报!不久他就会懂得爸爸妈妈的发音与父母的关系
B) 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早上一起来就可以和孩子说话了。早上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梳头?你可以一边梳头一边说:“这是梳子,这是个大梳子”或“妈妈在梳头”。记住直接和孩子说话。
如果宝宝感兴趣的东西不是你所说的,那就跟随他谈论他所感兴趣的东西。
当家里人离开家时要说:“再见”,下班回家或放学回家要说:“嗨,我回来了!”。可以加上“到我这儿来”
带孩子一起出去。当你在清洗车子时,你可以这样说:“我在洗车”“车子脏了”“车子洗干净了”
坐在车里可以和孩子指点着沿途的东西如:树、建筑物、河流并谈论它们。
父母经常说的话:
反义词:
大、小 ,   来、去 ,   吵闹的、安静的 , 快的、慢的 , 高兴、悲伤开始、停止,   亮的、暗的 ,   上、下 ,   软的、硬的, 开、关, 光滑的、粗糙的 ,推、拉 ,   甜的、酸的,   打开、关上,   热的、凉的
动词:
走、坐、跑、跳、睡觉、站立、拍手
短语和词句:
嗨或喂!   穿上、脱下     洗手   梳梳头   刷牙   再见   晚安   不!停止!(不要!)     热的!     没了!   请     再来一点儿?   奥!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对他 的兄弟姐妹和他这个年龄的邻居家的孩子感兴趣。他会好奇地看着他们。会从他们和他们的谈话中学到东西
他把玩具递给兄弟姐妹们来要求他们和他一起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这个玩具。这是他交流和参加社交的方法,兄弟姐妹们可以说:“熊,谢谢你的熊,它是软的”或“它是棕色的,它是一只棕色的熊”
告诉大点的孩子拿玩具的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宝宝还想把它要回去,大孩子可以说:“你想要熊了”“把熊给你”或“熊在这儿”
宝宝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特别感兴趣。他可能会指或戳自己的脚或肚子。这时可以说:“那是你的拇指”或“摸摸你的脚趾,你有十个脚趾”“这是你鼻子”“我也有鼻子”“这是我的鼻子”
兄弟姐妹们在帮助宝宝学习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 宝宝的生长发育
当宝宝手里拿着东西或拿着他们给你看时,跟孩子说这些东西的名称,如你可以说:“你有一个球”或“你拿着一块积木”。孩子不久就会知道如果一只球滚走了看不见了,并不是永远不见了,他会学会怎样找到它!
宝宝应该知道哪些是它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情,什么是他可以或不可以碰的东西,哪些地方是他可以或不可以去的。他可能会对你的规定有抵触。你可以让他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这样避免不停地说“不”。
当宝宝玩一些危险的东西或限制外的东西时,要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他可以做或可以玩的安全的东西上。如果这时他感到不安,要让他知道你明白他不高兴,也让他知道你爱他,可以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一定要坚持你 的限制。
宝宝从别人那里学来东西,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帮助宝宝了解人和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宝宝喜欢家庭娱乐。
宝宝可能会把他所喜欢的玩具递给家里的人,这意味着他已经变得更喜欢交际了。他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和别人说话,对宝宝友谊的表示说:“谢谢你”。
壶和锅是很好的玩具。宝宝知道小壶可以放在大壶里。可以试着把锅盖盖在锅上,当锅盖不合适时他会用声音来抱怨。喜欢听壶盖互敲所发出的声音,如果宝宝没有注意这个声音,要让他注意。当他把两个壶盖对敲时,用手指着你的耳朵说:“我听见了”或“好大的声音!”当他用盖或大勺子敲锅时,把他的手放在锅边,让他感觉震动
让孩子注意日常的所有的声音,尽可能地让他看到声音的来源,帮助孩子听周围环境的声音。
孩子可能会有心爱的玩具或某些特别的东西。跟宝宝说说这些,如:“你真的很喜欢那个小毯子”或“那是一个毛茸茸的小狗!”
D). 游戏
上上上
这个游戏几乎适合任何年龄的孩子
目的: 音调
鼓励孩子听各种从高音到低音,低音到高音这种变化的不同音调的声音,鼓励孩子发从高音到低音变化的声音
方法:
把孩子一点一点地举高,每往上举高一点,声音也由低音至高音说:"上", 到了最高处重复"上"几次
变化如果宝宝在这个游戏中发音)
重复他的发音,而不是抬高和降低你的声调"上"或"下".如果宝宝的语调由有变化,要马上称赞他并给予鼓励
滚球
目的:音长
让宝宝听不同音长的声音,鼓励宝宝发不同音长的声音
方法:
宝宝坐在地板上,手拿着球,说:"我有一个球"或"这是球" 尽可能地让"球"这个词在句末.这样宝宝会容易注意到.说完,把球滚向宝宝,说:"走!" 球滚动多长时间,这个词就持续多长时间,鼓励孩子把球再推向你,也许你不用要求他就会做.如果他不明白,可以让其他人坐在孩子旁边帮助他把球滚回你这里
变化
如果宝宝发音,模仿他,用不同的音长来重复他的声音,并鼓励他
音乐游戏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喜欢
目的:音强
帮助宝宝对你的高声和低声有所注意,帮助宝宝区别高音、低音,鼓励孩子使用高声、低声
方法:
和宝宝随着音乐摇摆。抱着他或坐在他旁边说:“声音好大”,合着音乐大声地唱。把音乐的音量调小,把食指放在嘴边说:“嘘,小声”,合着音乐小声地唱
变化I
随着音乐唱时,音乐声大时拍拍你的手,随着音乐声变小,你也小声地唱,并停止拍手。把音量调高,合着音乐唱时鼓励孩子和你一起拍手,当音乐声变小,你小声唱歌时,让孩子停止拍手
变化II:强度
如果宝宝跟着你一起发音,模仿他的发音,变化你声音的强度,从大声到小声或小声到大声。如果可以的话,鼓励他变化他的声音并夸奖他
kE)用语言来述说他想说的话来帮助他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宝宝所有的发音要有反应
宝宝的肌肉越来越强壮,他可以坐稳、爬并尝试站立,开始在地上爬
宝宝开始明白一个或两个单词.他的模仿和发音越来越清晰,你要加强他的发音
宝宝通过观察、听、与他人交流获得知识。和他交流并享受他。

[fly] :em105:  :em105:  :em105:  :em105: [/fly]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37:11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color=&#35;556B2F]
JTC网站函授课程第5
A。交流
孩子早期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你与他的谈话中,通过与孩子说话,他了解他的家庭和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周围事物。因此,与孩子说些什么、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怎样与孩子说话也就是你的语调和音调变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孩子也许定期去看语言治疗师或有特教老师,要记住家庭是孩子的首要学习环境
记住要与孩子自然地说话。在与听障儿说话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目的地说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抓住每一个自然的机会,就象和正常儿说话一样,只是要直接地和他说
和孩子一对一地说,不管他是爬在地板上、坐在高椅里或站在旁边,与他近距离说话。如果他比矮,你要跪下去而不要弯腰和他说话,这样他可以更好地听到你的声音
叫孩子的名字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不管他是否有反应,继续和孩子说你要说的话,语调要适中,说话要简短并切中要害,因为宝宝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如果有可能,给孩子展示你所谈论的东西或者做你所说的你要做的事情。你要面对光线,让孩子背对光线,这样使他容易看见你
即使当你叫孩子或和他说话时,他可能没有看着你,也要继续说,然后停顿一会儿,例如,如果你要给孩子一个玩具或一勺吃的,稍停一会儿,他会看着你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你说:“你的球”或“恩,布丁!” 停顿和你要说的话同等重要
注意:不要推、拉或拽孩子让他看着你,这样会使你们彼此都感到厌倦和恼怒
你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对你所说的话或对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兴趣来鼓励孩子的倾听技能
语速适中,使孩子能跟上
语音清晰,不要咕哝或有含糊的发音.同时发音不要过度夸张
语调要富于变化.宝宝喜欢听富于变化的声音
让你的声音充分反应你的感情.声音的变化可以带来丰富的信息并将意义与语言联系起来
面部表情与你所说的话的内容要一致
给孩子唱歌,读书,背诵儿歌
宝宝也许可以模仿和重复某些音了,可以把某些音连起来,你可以认为是某些字的一部分。要回应和模仿孩子的发音,这样他就会继续发声
如果宝宝在玩时发音或回应你,要模仿他的声音来鼓励他继续发声,并且从高音到低音、低音到高音来变化你的音调
比如他在地板上玩小汽车时,一遍又一遍地发音:"wu""wu""wu"离他近点说"我听到了,比利!呜呜"当你推着小车时,从高音到低音不断地变化音调
如果宝宝咕哝发音,模仿他的发音,并变化音调和/或音的长短
例如当宝宝发音:"mmmm","mmmm';表示他要吃的,离他近点说"我听到了,啊龙,你饿了". 如果他的饭好了:"在这...." 变化你的声音的长短或从正常音量到耳语,吃饭的过程中一直这样重复
如果宝宝的某些发音是指某一特别的需要,当宝宝说话用语言鼓励他,让他知道你听见他了,尽可能快地满足他的要求
比如如果宝宝说"mo"表示他要再喝点奶,重复说:"Alex,你说再来一点,我听到了,这儿有多的奶." 如果奶没有了,要适当回应:"傲,Alex,看看没了,没有了." 可以给他一点别的东西
当宝宝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要花费时间来听和观察他与你的交流,及时回应给予适当的语言
B). 厨房是学习语言的很好的地方.孩子很小的时候(3--6个月)就可以开始.可以把他放在婴儿车里,一边准备饭菜一边和他说话,例如你可以说:|"我在倒水" "我在搅锅" 或"我在洗菜".让宝宝玩木勺子、小碗或量杯。当他长大一点就可以让他搅动、倒水。告诉他你在做什么,如果他发音或试图模仿你的声音,要称赞他,同时要帮助他
给他两个小塑料碗和少量的食物来帮助他练习倒东西。给宝宝演示怎样将食物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和他说他正在做的动作
当你从冰箱里拿食物出来做饭时,让宝宝摸摸装食物的容器,说:“咝....好凉啊!”当饭做好了,放到不太烫的时候,再让他摸摸,也可以让他尝尝,说:“这是热的。”
宝宝学着自己用勺子了,他撒在身上的比喂进嘴里的还多,但他会一天一天的进步,要鼓励他,可以说:“你在自己用勺子。” “你在吃饭”或“你是个大孩子了!”大多的孩子都喜欢玩食物,他可能会戳或涂抹它,这是他探索世界的另一个途径。他可能会把甜饼掰碎,把软的水果压扁,或者滴几滴食物在地板上,不久它就学会很熟练地用勺子吃饭,而且对玩食物不太感兴趣了
跟宝宝谈他当时所感兴趣的事,谈谈他想要往上爬的椅子或看到的窗外的景色,谈谈他的玩具或家里养的宠物,谈谈他在敲的锅和壶,谈论宝宝所感兴趣的任何事情和每一件事物
宝宝喜欢看镜子里自己的影象,他会试着和自己的影象说话或者做鬼脸,帮助孩子发展游戏点子,当他拍自己的肚子或拍手时,鼓励他看着自己说:“拍拍你的肚子”或“拍拍手”如果他需要帮助,要演示给他并拿着他的手来指导他
孩子首先模仿自己的动作,以后才学会模仿他人的动作
看看当你 ..拍手
扭动手指
摇头时,宝宝会模仿你吗?
C) 当宝宝会独坐,他会试着站立,他会意识到他的声音能引起别人的注意,用声音来引人注意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宝宝越来越大,可以很容易四处走动,他会喜欢往高点的地方如椅子上爬,你可以说:"上来" "你上来了!" "滑下来了"
宝宝不仅会抓住玩具还会把他们拆开,喜欢把玩具扔到地上,让别人为他拣起,这时要让他意识到玩具落地的声音,可以说:"我听见了"或"你的鸭子叫了"宝宝会听并观察你的反应,要回应他,拣起玩具,可以说"这是你的鸭子"然后很快将玩具递给他
宝宝可能会不断的摇并互敲玩具,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说"摇一摇,摇一摇"
宝宝现在对其他人做的事情很关注.当家里人在刷牙或梳头时,他会看着他们.他也喜欢看家里人在屋子里或庭院里干活.鼓励他生活里的所有人对宝宝谈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们正在使用的物品.尽可能让宝宝参与这种活动中来
鼓励客人和宝宝说话.可以把给宝宝玩具作为话题,这将会使宝宝和客人都感到轻松.和宝宝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自然,就象我们不了解情况时一样
D) 唱歌时间
目的:让宝宝听普通的儿歌
给宝宝一个听有韵律的词的机会
大量重复元音和辅音的机会
提供听的练习
准备:普通儿歌或家里喜欢的或民族喜爱的歌(可以用磁带或乐器)
做法:选择一首最受人喜爱的歌,唱给宝宝听,唱第二遍时加上手的动作,摇摆或随着音乐和宝宝有节奏地拍手
与镜子谈话
如果宝宝对镜子里自己的影象有反应,他会很喜欢这个游戏
目的:继续让宝宝对你的声音感兴趣,鼓励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和你"谈话" ,对宝宝的一些咕哝赋予意义
准备:
一面大镜子
一个小的玩具
      
一张纸
做法:
和宝宝一起坐在镜子前,如果他开始对着自己的影象咕哝,就可以开始这个游戏了
如果宝宝对自己影象开始"说话",把他的"话"用有意义的语言表现出来,如他说"ma,ma,ma"你可以说:"我是妈妈"
即使他的发音和你所说的不很近似,也要高兴地回应他.然后在镜前玩"捉迷藏".用一张纸把你的脸盖上,等宝宝看镜子里的你,快速拿开纸,说"喵...."或';妈妈在这里".
藏玩具
1岁左右的孩子都会很喜欢这个游戏
目的: 给宝宝提供有意义的语言的环境 ,鼓励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 宝宝最喜爱的玩具
做法:
给宝宝看玩具,告诉他你要做什么.例如,你可以说:"看见小汽车了吗?我要把小汽车藏起来."即使宝宝对你说的不理解,也要和他说
在宝宝可以够着的地方把玩具藏起来.然后和他说"找找小汽车"(可能宝宝第一次玩这个游戏时需要帮助)
当宝宝找到玩具,你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跟他说他做了什么,可以这样说:"在这里啊!" "你找到玩具熊了"或"太棒了!"
变化:如果有大一点的孩子或成人帮助可能会容易些.当你藏玩具时,你的助手给宝宝演示怎样闭上眼睛,或用手捂住眼睛(或者你的助手藏玩具,你来指导孩子)
助手可以帮助宝宝寻找藏起的玩具,或者助手和孩子藏玩具,让你去找.轮流玩这个游戏.这也是一个介绍和加强象"轮到我了""该你了"这样句子的机会
在三个杯子中的一个里面藏点小吃,让宝宝看见你把吃的藏起来了.当他找到了,称赞他可以把吃的奖励给他
E) . 宝宝早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家庭
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所有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宝宝发展他的交流能力
观察宝宝不同言语来指认或描述事物的方法,并用语言来告诉他
宝宝可以四处走动意味着需要有人保护他的安全
好奇心和探索周围环境的渴望几乎是每一个1--2岁孩子的特点
记住和宝宝谈论你是每件活动和他的每件活动的任何事情
要多花费时间和宝宝一起玩或在他旁边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44:01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color=&#35;BDB76B]
JTC网站函授课程第6课
A)让孩子听你的声音并指出声音的来源,学习听是要花费时间的,关键的因素是时间,如果宝宝试图引起你的注意,要尽可能地立即回应他、和他对话,他会更加喜欢使用自己的声音并且当你说话时,他会更加注意你,不管他的发音是否完全清晰,都要回应他。 8+@L:^r^';  
   
要想知道宝宝听明白了什么,必须要寻找“证据”。例如,到离开奶奶家的时候了,你蹲下来,引起他的注意,说:“再见”,不要做任何手势----拿提包或走向你 的衣服,你所做的只是说。如果宝宝伸开双手回应你或挥手再见,那就表明他明白了。宝宝在不同情景下对同一词或短语的相应反应会使你了解他是否对那个词或短句有具体的理解
当你在收集宝宝的听能证据时,要记住以下几点:
他需要:
* 适合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 察觉词或声音的能力
* 识别或辨别词或声音的能力
* 对词或声音的理解
* 对词或声音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重要提示: 在宝宝理解词之前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练习。他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将语言声音和有意义的物品、动作和人联系起来。要不停地和孩子说话。简单地模仿词的发音并不意味着宝宝理解它了
B) 要创造听的机会,这里有些建议:
该吃东西了。宝宝饿了,准备吃的东西,带他一起去食品储藏室,让他帮忙一起把甜饼盒从架子上拿下来,你拿着盒子,摇一摇,让他注意到盒子里甜饼摇晃的声音,你可以这样说:“里面有什么?” “摇摇,摇摇!” “是甜饼!” “恩......” 。 由于他饿了,想要吃了,所以他的注意力会很集中,少停一会,他会发音“啊....”,类似“bababa”或“ mo”的音,这时要表扬他,并立即会应他,把甜饼给他。另外,如果宝宝指、够或抓甜饼,那也是在交流,用语言回应他。  j -b O&not;@b  
      让孩子在你旁边做杯形小糕饼。可提前告诉他桌上的各种原料,并让宝宝看着你打开饼盒,这时你可以说:“打开”、“把它打开”、“摇一摇,摇一摇。”让孩子帮助你,当他把各种原料到入搅拌器碗中,可以说:“把它倒进去”,可能会有一些东西滴落在桌子上,这时你可以说:“这是什么?” “别碰” “把电源打开”,打开开关,你可以说:“听” “打开了” “看,它在转,转啊转” “声音好大呀” 然后说:“关掉它吧”,把搅拌器关掉。   
      
你会发现睡觉时,他并不想马上就睡,可以这样:
1. 选择一本让人安静的书
2. 一起读书
3. 把助听器或耳蜗取下,然后睡觉   把书给宝宝,让他拿着,他可能想要自己翻页看里面的彩色图片,可能要给你“读”故事或给他喜欢的玩具“读”,鼓励他的发音,故事念完了,告诉他该把书拿走了,并取下助听设备“现在该睡觉了!”“把助听器取下吧”或者“取下耳蜗吧。”
观察周围的世界
可以拿一个小桶帮助宝宝捡一些树叶、树枝和石头。找一个你可以坐下的地方,把捅里的东西倒出来,可以谈论“倒进来、倒出来”和桶里物品的质地和颜色,说出桶里物品的名称。例如你可以说:“那是一朵花儿” “闻一闻花”或“那有一只臭虫”
宝宝可能特别喜欢看在家门口来回走的人,叶喜欢看其他孩子在玩、看沿街的汽车,几乎所有动的东西 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跟他谈论任何让他感兴趣的事情
可以玩藏和找的游戏,把东西放在桶下面让宝宝去找。宝宝叶喜欢户外活动,如果宝宝仍喜欢坐在婴儿车里,他可能是要坐车出去玩,这给你提供了一个机好的机会来和他啊说话
处处有声音
宝宝必须学会听并让他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他正注意到发生在周围的声音,坐在那儿观察着现在发生什么事情了?也许他正坐在地板上敲盘子并且在发音,也许附近有人在说话,宝宝把头转向他,附近有一些孩子在玩,而你的宝宝在地上爬或好奇地在看,这些都证明了宝宝的听能在提高,你的努力已获得收获
你出现的声音或宝宝的兄弟姐妹和其他家庭成员来到近旁的声音都为宝宝所熟悉。这些声音包括
* 大姐姐的笑声
* 小弟弟的哭声
* 奶奶温暖的问候
* 爷爷低沉的笑声
如果你在等大点的孩子们放学回家或客人来访,和宝宝谈论这些:“朱蒂要来了” ”咱们等着奶奶”和宝宝一起等待着,当听到开门的声音或停车的声音,让你的声音充满兴奋:“看,爸爸回来了!” “朱蒂来了!”
如果宝宝带着助听器对你的声音或周围环境中其他的一些重要声音不能察知,你要找听力学家做一份助听听力检查
发音是语言的开始
有时候你可以听到宝宝象是在说话一样在和他自己说,他可能会模仿或重复他自己的动作或声音,由于他的这种自然的声音会引起你的笑声,为引起你的注意,他会继续发声。继续观察宝宝并回应他的喃喃自语,他会不断地练习发这些音,这种发音就是语言的开始
有用的提示:
发声的游戏就是语言,可以帮助宝宝学习听和发各种变化的语音。音长----音节的长度,音强----高音或低音,音调---声音的高低以及声音的节奏。在非正式语言活动中可以很好的学习词汇中不同的元音和辅音。正式的语言课程适合于已掌握基础知识的孩子
为最大限度提高孩子通过听觉学习语言的机会,以下几点很重要:
* 只要是醒着的时候就不间断地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 每日对助听设备的晨检和晚检
* 丰富的语言环境(父母和照料人提供有目的的听的机会)
* 降低孩子聆听环境的背景噪音
C)睡觉时间的改变。
宝宝变得过度地活跃,是在告诉你他需要你的帮助来使他安静下来。固定的睡眠时间可以使入睡容易一些
宝宝喜欢玩并变得爱交际
喜欢把东西扔到盒子里或桶里,把玩具递给你再把它们要回来,这时你可以说:“请” “谢谢你”或谈论他给你的东西
对其他的孩子产生兴趣,喜欢看他们、对着他们笑、伸手够他们、摸他们、在他们旁边玩,但还不能和他们一起“分享”他的东西
分离的焦虑
你可能会离开孩子,让他和照顾人在一起,或放在幼儿园而不是和家里人在一起,为了这样做好准备,提供一些建议:
* 准备一本简单的图画书
* 逐渐地离开一会儿
* 做着手势,说“再见”使他知道你要离开(不要偷偷地出去)
* 稍过一会儿就回来
* 在屋里放一件你的衣服或其他代表的东西
D)游戏
开始、结束
目的: 听
鼓励合着音乐的节拍的有节奏的动作,提高对声音存在或消失的觉察
材料: 象铃铛、锅盖或锅和勺子之类的可以当乐器的东西
强节奏的音乐
做法:
打开音乐,说:“音乐开始了”起初当音乐开始时和宝宝一起摇摆或跳舞,当音乐停止,你的动作也停止
合着音乐的节拍试着轻轻地拍、摇摆或敲乐器,鼓励(和帮助)宝宝做。音乐停止的同时,也停止敲打乐器并说“结束了”
变化:
鼓励家庭的其他成员参与,当宝宝在玩这个游戏时,帮助他注意听高声和低声音乐的不同宝宝模仿你吗?如果模仿,他是通过视觉帮助还是靠听力技巧来做的?他是怎样做的?
拍手游戏
目的: 语言让孩子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帮助孩子听有节奏的语言
做法: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拍拍你的手,当你在说歌谣或孩子喜爱的其他诗歌的时候,鼓励孩子拍手,当你说有下划线的词或音节时拍手
玩具与盒子
目的:建立倾听技能。让孩子接触你日常生活常用的词汇象:进来、出去、多的、没有了、打开  鼓励孩子听
材料:小些的玩具合积木 带盖的盒子
做法:往盒子里放几个东西然后盖上盖子,把盒子放在你与孩子之间,让孩子打开盒子,说:“把盒子打开”如果需要帮助,就帮助他。把东西从盒子里取出,再把它们放进去,谈论你正在做的事情。“还有一些!”“打开”“没有了” 在他失去兴趣前结束游戏
变化:让玩具多样化
使用2个以上盒子
用成套 的碗或盒子
E)
* 宝宝不久就学会独走
* 宝宝喜欢社交以至于不想吃饭或不按时睡觉
* 为宝宝创造丰富的学习机会以觉察声音的存在,特别是人类说话的声音
* 创造各种环境让孩子接触大量的语言 (. * 模仿孩子的发音来鼓励他重复自己的声音
* 帮助宝宝其他人 的声音来鼓励他模仿
* 由于你的帮助,宝宝可能会喜欢发音
* 他喜欢这样做来引人注意,回应他吧!
* 通过帮助,孩子开始听到越来越多的声音,他可以开始把意思与某些词联系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51:38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JTC网站第7课
A)在游戏中和平时要用自然的声音和孩子说话或唱歌。离近孩子的助听器或耳蜗说话,甚至悄悄地说。和孩子一对一地谈话会帮助他学习听你的声音,如果尝试几次对你的声音没反应,要和你的听力专家说明这个情况。
有用的提示:如果孩子坚持带助听器6个月,你都未发现他对声音有反应,要赶紧咨询孩子的听力学专家
孩子除了对你的声音越来越敏感外,开始喃喃自语,这时他说的词是不完整的。你要加上完整的词
我们都对警告的声音很注意,这些声音提醒我们注意会有危险。宝宝要学会注意听汽车开近时的鸣笛声。当玻璃窗碎了或玻璃制品碎了,宝宝应该从你的话语和反应中知道发生了危险的事情,要小心一点才好。当宝宝学会听这些声音和其他一些警告的声音时,他已经与其周围环境建立更好的联系了
提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方式。你的宝宝随着认知能力的增长,也象其他孩子一样有许多问题,他是怎样向你传达他的问题呢?也许他还没有语言能力,但他可以依靠面部表情
B)一旦你知道孩子有问题或请求,要立即让他知道你正试着明白他的意思。比如,宝宝站在门旁,用手够把手,给予他语言:“你想要出去吗?奥,杰克想出去。来,穿上你 的衣服
有用的提示:伴随着你的语言和疑问语调要用疑问的表情或耸肩来表示你不明白宝宝的意思。
特殊的日子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机会。对于孩子来说,生日是最特殊的日子。即使他还不懂的祝贺的意义,他也喜欢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他会喜欢试着吹蜡烛,你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说:“吹”。他会喜欢接受礼物,并试着把礼物打开,你可以提示他说:“好大的盒子啊!”“解开丝带”“看,一个(礼物的名称)!
让孩子参加庆贺其他人的生日,让他注意看你打开礼物,说:“这是玛丽的玩具娃娃”或“这是送给萨米的”。当过生日 的孩子 吹灭蜡烛,他也会很高兴,你可以说:“看,萨米在吹,使劲吹!”可以有个更多的机会来谈论蛋糕,打开礼物也可以提供更多的谈论话题。
庆祝民族的节日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国庆节是家庭聚会、野餐和游行的日子。可以谈论节日的食物、飘动的旗帜或游行的队伍。
节日里特殊的景象、声音和气味都会使大多数的小孩子着迷。和孩子谈论所有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摸到的东西:“看那些灯”“随着音乐拍手”“感觉一下好软啊!”  
厨房里飘出的美味可以使你和孩子谈论的更多些,宝宝可以帮助年一搅鸡蛋糊或舔勺子,或者在烤好吃的东西时,你可以和他说:“恩,真好闻”把东西从烤箱里拿出来放进他的嘴里时,你可以描述味道:“这么咸”或“那是甜的!”
彩色的装饰物可以使房间变得更有节日气氛。宝宝可以帮你整理圣诞树,让宝宝把装饰物递给你,或帮助他把装饰物挂在树上,你可以说:“请把那个天使给我”“把它放在那儿”或“看,好漂亮啊!”
D)快--慢
目的:帮助宝宝听
材料:快速、慢速的音乐(可用磁带、乐器或唱歌)

一条彩色丝带或一片布
做法:弹奏或唱一首快速的曲子(歌)
随着音乐摇摆或拍手
拿着宝宝的手,帮助他随着音乐的节拍挥动丝带,说:“快、快、快”或“好快的音乐”
弹奏或唱一首慢速的曲子(歌)
随着音乐摇摆或拍手
帮助宝宝随着音乐的节拍慢慢地挥动丝带,说:“这是慢的”或“慢慢地、慢慢地” 变换快速音乐和慢速音乐几次
变化:
随着音乐的节拍快速或慢速地移动玩具娃娃或布制动物, o 随着音乐的节拍踏步行走
快速运动的手指
目的:倾听技能让宝宝对谈话有所注意,加深理解快速和慢速的概念
做法:当宝宝面对你坐在高椅上或地板上,叫他的名字,一边让你的手指沿着椅子边或地板快速地向宝宝的的方向移动,说:“我在这里”
然后停止,暂停一会给宝宝机会让他向你“请求”再来一次,他会以一种“再来一遍”的神情看者你,然后你把手指慢慢爬向宝宝说:“慢慢地,我在这儿,慢慢地!”
只要宝宝喜欢就不停地变换这些节律,每次都要记得暂停一会儿给宝宝机会让他和你目光接触或其他方式来表明他还想再玩一遍
变化:宝宝也许会看着你,并移动自己的手指表明他想自己玩。别忘了宝宝在移动手指时给予他语言
用 或木勺子来玩同样的游戏,以快或慢的节奏来敲击表面坚硬的物品。
用玩具车或娃娃在地板移动时,可以说:“快走!”或“慢走、慢走、慢走”
洗澡的时间
当宝宝在澡盆里,叫着他的名字给他目光接触或移动玩具,和他谈论玩具
把玩具递给宝宝,让他在水里玩。当宝宝和你目光接触时,离近他的耳朵说:“来,推推小船(或鱼或鸭子)”帮助他推。宝宝可能会试着发音或说:“推”要让他知道你明白他的意思
可以学习一些动词:推、拉、走、倒....
变化:如推玩具卡车可以说:“推,推推 小气车,推、推”
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倒水,倒,倒”
E)总结/家长笔记
听能的发展会帮助孩子学习说话。帮助宝宝注意周围环境的声音,特别是语言的声音
观察孩子非语言的提问,并作为谈话的话题
不要长时间把宝宝放在围栏中。他需要自由四处走动
宝宝可能开始明白并会说你经常跟他重复的1或2个简单的词
假日提供了特殊 的学习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56:45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人工耳窝班语言康复训练教案
星期一
教学内容:
1.学习词语:羽毛球,羽毛球拍,打羽毛球,皮球,排球,足球,拍皮球 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乒乓球,乒乓球拍,打乒乓球,皮筋,调皮筋,绳,跳绳。 2.学习句式:谁和谁做什么?例:刘梦和张坤打羽毛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各种球类,引导孩子认识不同球之间的区别。了解各类球的运动方式。学会相关词语及语句并且让孩子在生活中应用该词语,语句。
教学准备:
羽毛球,羽毛球拍,,排球,足球,篮球,词语卡片,相关的图片或各种球类运动VCD
教时划分:2天课前准备:语技训练 吹纸条,发p 音
教学内容:
课时1学习词语羽毛球,羽毛球拍,乒乓球,乒乓球拍,排球,足球,篮球,皮筋,跳绳。 出示羽毛球,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给口型说:“这是羽毛球"出示卡片.让幼儿读羽毛球.老师指着羽毛球问:这是什么?请一个小朋友回答。拿出球拍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羽毛球拍。出示卡片:羽毛球拍。让小朋友跟读。老师提问:看老师再做什么?老师作打羽毛球的动作后说:老师打羽毛球,老师用羽毛球拍打羽毛球。老师出示卡片—打羽毛球,让小朋友读。老师问:小朋友家里有没有羽毛球和羽毛球拍?小朋友喜欢打羽毛球吗?小朋友回答...,老师拿出皮球文小朋友这是什么?小朋友说:这是皮球。老师说对,这是皮球。老师拿出篮球问这是什么?小朋友说:皮球,篮球...老师说这是篮球。出示卡片篮球,让小朋友读篮球。老师拿出足球告诉小朋友这是足球,让小朋友读足球。并以此列举排球。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不同的球,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2.老师组织小朋友看球类运动VCD,向小朋友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动作。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3.老师告诉小朋友:经常作运动可以让小朋友更健康,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不生病。老师拿出实物,让小朋友找相应的词语卡片以了解幼儿学习情况,针对情况作个训。
星期二
学习词语:乒乓球,乒乓球拍,皮筋,跳皮筋,绳 ,跳绳
教学过程 : 老师出示乒乓球,问小朋友:谁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乒乓球。出示卡片乒乓球,给口型:乒乓球,小朋友读卡片。 出示乒乓球拍,让小朋友观察,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小朋友回答:...老师说:这是乒乓球牌。出示卡片乒乓球拍,将卡片放在实物下面。小朋友跟老师读卡片-乒乓球拍。老师问:谁知道乒乓球拍是做什么用的?小朋友回答...老师作出打乒乓球的动作。老师问小朋友:老师再做什么?小朋友回答:...“老师打乒乓球,老师用乒乓球拍打乒乓球。”老师出示卡片:打乒乓球。小朋友跟读。老师问:“谁能告诉我,乒乓球拍是做什么用的?”小朋友回答:...老师用乒乓球拍打乒乓球,对不对?小朋友会打乒乓球吗?下午,老师叫小朋友打乒乓球好吗?小朋友看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老师拿出皮筋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皮筋。老师拉皮筋,让小朋友感受皮筋的弹性,老师问:这是什么?小朋友回答... 老师出示卡片-皮筋,让小朋友读。老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拉着皮筋的两端,老师做跳皮筋的动作,问小朋友:老师再做什么?老师跳皮筋.出示卡片-跳皮筋,读卡片。出示绳,让小朋友上来玩,看小朋友的反应。老师出示卡片绳,读卡片。老师跳绳,让小朋友跳绳,出示卡片跳绳,读卡片。老师词语卡片打乱,请小朋友指出与卡片相对应得实物,读卡片。
课程结束。
星期三
教学内容:
学习词语双面胶,胶带,图钉,回形针,胶水,粘 学习语句:我用胶带纸粘本子 她用胶水粘书。 谁用双面胶/图钉作什么
教学准备:准备胶带(宽胶带和小胶带各一),双面胶,,图钉,回形针,胶水,折纸,挂历,纸张和词语卡片。老师在课前将一些纸片散乱在茶几上。
教学内容: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回形针,让小朋友观察回形针的形状。老师说这是回形针,并且在黑板上写个回字,比较回字与回形针形状的相似之处,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老师问:你们手上拿的是什么?老师出示卡片说:小朋友拿的是回形针,小朋友读卡片。老师指着茶几说小朋友看茶几上乱不乱啊?看老师做什么,老师把纸片收在一起,然后用回形针把纸片别起来。小朋友看一看,茶几上面还乱吗?是不是变整齐了?老师用回形针别卡片。重复别这个动作,出示卡片小朋友读词语--别卡片. 老师出示胶带,打开一段胶带纸,让小朋友摸一摸,问小朋友粘不粘?老师说:这是胶带。老师出示卡片:胶带。小朋友读卡片。老师用胶带把卡片粘在黑板上。老师拿出双面胶,让小朋友摸双面胶的两面都有粘性。老师说这是双面胶,出示卡片双面胶,小朋友读卡片。
星期四
教学内容:
1.学习词语:包子,馍馍 2.听觉训练:听节奏的快慢 3.复习词语:吃
教学目的:
认识几种食物,学说词语,辩听词语教具准备:包子,馍,米
教学过程:
上课准备 老师点名。幼儿听音乐节奏拍手。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候早安。 1.学习新课 老师拿出包子让幼儿看。老师问幼儿:这是什么?这是包子。老师给出词语卡片,幼儿读词语。老师掰开包子说:小朋友看,包子里面有馅。包子可以吃。好吃,香!小朋友闻一闻。 老师指着包子问幼儿: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做吃的动作说:吃。老师对另一个老师说:某老师, 吃。另一老师说:我。老师对每个幼儿说:吃。老师指者包子说:吃包子。让一幼儿吃包子。引导幼儿说:我吃包子。让另一幼儿拿包子。引导幼儿说:我拿包子。 老师取出馍馍,让小朋友观察。老师问幼儿:这是什么?这是馍馍。老师掰开馍馍让小朋友看馍馍里面没有馅。老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幼儿学说词语。老师说:小朋友看馍馍,馍馍可以吃。馍馍香,小朋友闻一闻...老师说:放学了,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回家吃饭,吃馍馍。阿姨吃馍馍,小朋友吃馍馍。老师指一指馍馍问: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指着自己问:谁?幼儿回答:老师,阿姨。老师说:阿姨吃馍馍。某某吃馍馍。老师指着包子说:我吃包子,某某吃包子。引导幼儿说:我吃包子。我吃馍馍。 2.听觉训练:听锣声的快慢节奏,根据锣声节奏快慢把手中的球传给下一位幼儿。声音停则停止传球.
星期五
教学内容:1.学习词语:花,叶 2.听觉训练:听节奏的快慢 3.复习词语: 包子,馍馍
教学目的:认识植物花,叶 ,学说词语,并听辩词语花草。辩听木鱼声的节奏教具准备:真花,假花,树叶, 图片。
教学过程:
上课准备---老师点名。幼儿听音乐节奏拍手。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候早安。 1.复习词语:包子,馍馍 老师指食物问幼儿:这是什么? 幼儿回答:... 2.学习新课:老师出示鲜花让幼儿看。老师问幼儿:什么?花。花很漂亮,有红色的花,紫色的花....花很香,小朋友闻一闻。老师闻花表情愉悦,说:香!花,香。老师给出词语,读词语。老师拿出各种花,真花,假花。让幼儿观察。老师:这些都是花。再问幼儿:什么?引导幼儿说词语。 老师拿出树叶,让幼儿观察。老师问幼儿:什么?幼儿...老师说:叶。老师指着各种的树叶说:这是叶。叶是绿色的。有大有小。让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不同形状。让幼儿听辩花,叶并指出相应的植物。 3.听木鱼声,根据节奏做小兔跳。
星期六
教学内容:
1.学习词语:草,树 2.听觉训练:听节奏的快慢 3.复习词语:花,叶教学目的:认识植物树,草 ,学说词语,并听辩词语树,草。辩听沙锤声的节奏。
教具准备:
草,树的图片教学过程:上课准备---老师点名。幼儿听音乐节奏拍手。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候早安。 1.复习词语花,叶。老师指实物让幼儿说出相应的词语。 2.学习新课:老师出示草。问幼儿这是什么?这是草。草是绿色的植物。长在土地里。这是草。 出示卡片,幼儿学说词语。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1:58:26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哪些药物对听力有影响?
据报道,后天性耳聋中,由药物引起的耳聋占到了35~45%,而药物引起听力下降的研究始于1945年发现链霉素对耳的毒性。至今已有18类100多种药物被证实对听力有影响,如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抗惊厥镇静药、避孕药、麻醉剂、抗糖尿病药等,其中以前三种最为常见,特别是氨基甙类抗生素更为突出。所以,将又常见的耳毒药物分为抗生素与非抗生素两大类。
抗生素类
① 氨基甙类: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和小诺霉素
②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③ 多肽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等
非抗生素类
① 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
② 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
③ 抗疟药:奎宁、氯喹
④ 抗肿瘤药:氮芥、顺铂、长春新硷
⑤ β阻滞剂:心得安、心得宁
⑥ 其它:酒精、一氧化碳、汞、铅、砷、苯胺、避孕药、激素等
预防方法
① 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
② 有些病人对某些耳毒性药物有家族致聋史,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
③ 计划用药,将剂量及疗程尽量减少到最低有效程度,对老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已有耳聋者要慎用,对已怀孕者也应慎用、少用或不用;若需要较长时间用药者,应定期做听力及肾功能检查
④ 应用时,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减量或停用,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和维生素
⑤ 要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耳毒性抗生素之间不能联合作用,也不宜分别与速尿、利尿酸等其它耳毒性药物合用,否则会加剧听神经的损害。也不宜与晕海宁同用,会掩盖耳毒性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9:34:48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解读: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之儿童的性格
儿童的自我努力形成儿童的性格。儿童的性格与其外部因素无关,它取决于儿童旺盛的创造力和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
认识性格
过去的教育学始终把性格训练放在极其显要的位置,虽然,它并没有说明性格的确切含义或指出应该如何训练性格。不过,它对性格训练的观念仍然是一种真知灼见,因为它意味着教育者们正在试图培养某些重要的人格要素。时至今日,人们对性格实为何物仍然模糊不清
最近的研究发现,构成性格的元素包括身体因素、道德因素、智力因素、意志力、个性和遗传等。自从邦森1867年首次使用“性格分析学”一词起,性格研究科学中的新分支学科——性格分析学就一直在茁壮成长并现实出昂然生机
性格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
个体从0岁到18岁的生活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0至6岁;6-12岁;12-18岁;每个时期还可以再划分成几个更小的阶段。如果单独考虑这些时期,那么每个时期儿童的典型心理都迥然有别,以至于处于不同时期的同一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判若两人
幼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是极富创造性的时期。0-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性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大家都知道,尚在怀抱中的婴儿不可能受到榜样或外部压力的影响;因此,奠定性格基础的因素必定是本性自身。幼儿没有是非感,他还生活在道德观念的高墙之外。我们并不会因为他的大哭大闹就认为他很坏,而只是认为他顽皮,认为他还小,行为很幼稚。只有在第二时期,6-12岁时,儿童才开始具有是非正误意识,无论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而在第三时期,12-18岁时,产生了爱国情感,它是一种归属某一民族群体并关心该群体荣辱的情感。幼儿每个时期的表现不同,每个时期都为后一时期奠定了基础。我们通过现在而走向未来
儿童性格缺陷的类型及其原因
婴儿出生后最初的两三年里,可能受到一些将改变未来的重要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他受到伤害,或遇到严重的障碍,就可能出现人格偏差。结果,儿童的性格就和按照他遇到的障碍沿着不同道路发展
0-3岁的缺陷可以在3-6岁期间得到治愈,3-6岁是儿童忙于完善各种新形成的能力的时候。但是,倘若由于疏忽或错误的抚养,0-3岁期间所产生的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那么这些缺陷不仅会继续存在,还会进一步恶化。因此,一个6岁的儿童可能带有他3岁以前所产生的偏差和3岁以后获得的其他缺陷继续成长,同时,这些缺陷将继续影响他人生的第二时期的发展
所有这些缺陷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倘若前一个时期的环境对起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那么他后面的路就很难走。因此,一个6岁的儿童可能表现出一些是他在早期所遇到的不幸的结果。因为这些不幸的影响,他也许不能发展那种6-12岁期间应该具有的道德意识,或者他的智力水平可能偏低,又或者他会变得没有个性。而在最后一个时期,除了这些缺陷外他的低劣还会导致其他一些失败,所有这些将会使他彻底成为一个无用之人。而这并非他自己的过错
通过记录儿童在每个生活时期有哪些挫折,我们就可以估计它们的严重性,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记录里包括父母患的遗传病,父母生育年龄,母亲妊娠期间生活,分娩是否正常,是否出过事故,摔过交等等;还有父母是否过度焦虑或严厉?儿童是否受到过恐吓?
尽管儿童的缺陷很多,仍可以分为两类:强型和弱型
强型儿童的缺陷有任性、暴力倾向、不服从和进攻性,往往占有欲也很强,导致自私和嫉妒
弱型儿童天生消极,他们的缺陷往往也是消极的。他们显得懒惰和无聊,整日无所事事,只希望不劳而获。他们总希望别人给他快乐,但又很容易厌倦。有很重的依赖性。经常撒谎或偷东西,等等
倘若对儿童的缺陷漠不关心,他的心理就会成为一片空白,心理上的饥饿使导致许多邪恶的基本原因
给母亲的建议:让孩子做一种有趣的活动,一旦他们开始从事某种智慧活动,就不该给予过多的帮助,或者打搅他们。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心理需求大于物质需求。与动物不同,他必须建立自己的行为。如果让儿童沿着一条他可以组织其行为和建设其心理生活的道路前进,那么一切都会阳光明媚
因此,儿童身上的缺陷并不是道德教育的问题,而是性格形成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实质,性格缺陷将自动消失,不用成人说教或者树立榜样。我们无需恐吓或哄骗,只需将儿童的生活条件恢复正常化
儿童性格的形成受他自身创造力和客观障碍的双重限制。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9:35:45 |

听力语言康复(听觉AV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晶狐狸在 2007/02/12 07:04pm 第 1 次编辑]

[fly] :em148::em148::em148::em148: [/fly]
[color=&#35;5F9EA0]聋儿家长须知
1、怎样看待您的聋儿?
无论您的宝宝听力损失多么严重,他也是一个孩子,遵循着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规律。他们不仅有吃和喝的需求,也有玩耍、游戏和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表现在语言的发展上,也表现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那种只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对孩子进行听觉语言训练,而忽略宝宝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做法是错误的,您应该保证宝宝的全面发展。
宝宝耳朵聋了,确实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可怜的宝宝需要的是您更多的搂抱、抚摸、微笑、理解和交流。但需要您下决心的是,切不可因为孩子的耳朵聋了,就对他的要求, 即便是不合理的,也一味迁就。百依百顺,势必会酿成大错。事实上,您的宝宝会做很多的事情,只是缺少表现的机会。因此,您在对宝宝的抚养和教育过程中,不要处处只想到宝宝“不能做什么”,,而要多想想他“能干什么”。接下来,您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创造条件,鼓励您的宝宝去探索,去游戏,学习新的知识,大胆享受正常社会生活的快乐。不要过于期望治疗。
2、怎样为聋儿布置良好的视听环境?
您的宝宝也许在刚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耳聋了,但他仍是个具有惊人学习能力的小天使。丰富多彩的环境能使宝宝大脑皮层的重量、厚度明显增加,及早的视听训练会使宝宝早日耳聪目明,千万要抓紧时机哟!
您必须做这样几件事:
①及早为宝宝配戴上适宜的助听器,这是事关重要的头等大事不要疏忽
②在宝宝床头两侧及周围(最佳视距为20cm),悬挂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或父母放大的彩色照片等,每隔4~5天轮前更换。当孩子觉醒时,用鲜红色的玩具(直径约1Ocm的气球)逗引他。当孩子看到后,再缓慢地弧形移动玩具(每秒移动7~8cm),让他的视线追随您移动的方向。
③选择一些胎教音乐放给宝宝昕,音量比大人在室内说话的声音稍大些为宜。
④无论是给孩子喂奶、洗澡、放音乐或抱起孩子时,都要在他眼前2Ocm左右的距离,用温柔亲切,富于变化的语调,反复地和孩子说话,告诉他你在做什么,或呼唤他的乳名,并有意地抚摸他的身体和四肢,这也是一种交流。
3、如何及早促进聋儿感知觉发展?
如果您的孩子已能竖起头来,察看四周了, 此时他的世界将是一个感知的、微笑的、品尝的和触摸的世界。这可是您提早促进孩子感知觉发展的最好时机。方法很简单,只要您不要忘记,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玩就行,切不可将孩子置之一边,让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其看着天花板,吮着手指头,连抱都不抱一下。
4、怎样改善聋儿的听环境?
听力障碍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取和理解您的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听环境,是您教孩子学语时的首要事情。您不妨:
①关闭一切可能影响孩子听取效果的干扰性声源,如电视机、半导体等,确保交谈要在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②尽可能地坐近孩子,交谈距离保持在1~2米之内最为理想。
③坚持坐在孩子昕力补偿效果较好的耳朵的一侧。
④如果是面对面交谈,您一定要面对光源,并保证您的嘴部与孩子的视线处在同一水平方向上,让他看清您的口型。
⑤如果需要一边看电视,一边交谈,您不妨先借孩子的助听器一用,听一听电视发出的声音效果,以此调整电视机的音量大小或孩子与电视的距离,以孩子更易听到您的谈话为宜。
如何帮助聋儿尽快渡过助听器配戴不适期?
宝宝初戴助听器时的感觉,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一付假牙一样,感觉不舒适,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您引导得法一般需要2~3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开始时,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然后逐渐增大,以便其适应。初戴助听器时,要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时间应由短到长,直到孩子对助听器产生好感。训练地点,要从安静的室内逐渐过渡到鸟语花香的室外,从听柔和的音乐开始,到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切忌强求宝宝配戴。
6、怎样为聋儿选择玩具?
给宝宝选择玩具,也许是您感觉到比较头疼的事情。玩具数量太少,会使他的感性经验贫乏,玩具过多,又会担心孩子会对什么都没有常性。专家建议,购置玩具要注意适应孩子的年龄、个性、兴趣和能力特点。一般来讲,应根据聋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逐渐增加玩具的数量和种类。1岁以下10 种左右,1岁20种左右,2岁25种左右即可,依次类推。您不妨参考下表,为宝宝选择玩具,年龄|玩具名称 1岁以下:哗嘟棒、风轮车、气球、奶嘴、球鼓、不倒翁、笛子。 1~2岁:手扶车、小推车、儿童汽车、球娃娃、木偶、积木、蜡笔、玩沙子用具、鼓、简易乐器、画本。 3~4岁:全身运动、建筑性、创造性、想象性、模仿性玩具娃娃、娃娃家游戏用具、脚踏车、陀螺、气球、大小球类、插塑、积木、橡皮泥、蜡笔、绘画用具、画本、乐器、玩沙玩水用具、小提兜、布口袋等。 5~6岁:娃娃、娃娃家游戏用具、儿童汽车、脚踏车、木马、跳绳、布口袋、剪刀、橡皮泥、小提兜、彩色纸、高粱轩做的玩具、玻璃球、习字本、图画本、口琴、玩水玩沙用具、玩具算珠、拼图板、组字板等。
7、怎样帮助聋儿建立声音意识?
让聋儿感觉到周围世界的声音存在,这是聋儿利用残余听力,开始发声学语的关键一步。您可以参考下法尝试进行准备3种以上,既能发出较大声响,又能感受其振动的发声物,如台式收录机、玩具鼓、脸盆等。调整好助听器音量大小,以表情及动作引起聋儿的兴趣播放一支节奏鲜明的曲子,您先做出聆听示范,以手示意孩二仔细听。几秒钟后,关上录音机,双手平摊示意声音消失。再打开,再关上,反复数次后结束。重新开启收录机,让孩子触摸其外壳,感受振动,关上叫录机,示意孩子声音消失,振动也消失。让孩子自己开、关收录机,用手感受振动与振动消失。待孩子熟悉后,以鼓代替录音机,如法进行,直至聋儿感受到声音现象的存在  
8、如何及早训练聋儿养成良好的听习惯?
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听力医生准确地诊断出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及早验配好助听器,更有助于聋儿有声语言的早日习得。聋儿的听习惯的建立,不是自然习得的,需要专门训练。您不妨采取下法尝试进行:准备3种以上声响玩具或物品,如鼓、锣、哨等。父母示范。爸爸坐好,妈妈在背后敲鼓,听到声音后,爸爸举手示意昕见。让孩子敲鼓,父母轮流示范。待孩子产生兴趣后,改换孩子聆听,妈妈在一旁指导。一旦孩子做对,及时给予鼓励。进行一段时间后,可更换声响物品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游戏,也可变换游戏方式,如“听声音拨珠”或“穿珠”等。年龄较大的聋儿,还可进行“听话识图”或“听话复述”的游戏。
9、如何帮助聋儿认识声音是有意义?
帮助孩子理解声音是有意义的,有助于聋儿早日理解和学习有声语言。具体方法如下:准备硬纸板1张,彩笔数支,松紧带3根。用以上材料作成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1 让孩子戴上小白兔头饰扮做小白兔,您戴上兔妈妈头饰扮做兔妈妈。示意孩子您要出门,告诉他听到敲门后就跑来看一看,如果是妈妈便开门,如果是大灰狼则立即跑开躲起来。要求聋儿在没有听到敲门声时,不能开门,也不能去看。换上大灰狼头饰,敲门,待孩子观看时,做出张牙舞爪的动作,并示意聋儿快藏起来,重复几次,换回兔妈妈头饰,敲门,待孩子看清并开门后与他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交换角色,重复进行。
10,怎样训练聋儿区分不同的声音?
怎样训练聋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学会区分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刚刚戴上助听器开始听话学语的聋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您要帮助他尽早学会对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准备算盘珠或钮扣若干,小线一段,能发出较大声响的物品三件(如,玩具鼓、车铃、闹钟等)。让孩子看着您将算盘珠(或钮扣)一个个穿起来,作成“巧链”。将三种声响物品取出,示意孩子只有在听到某种声响(如鼓声)时,才能穿上一个珠子。让孩子背过身去,您或媳车铃,或击鼓,或打开闹钟,要习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项链”穿好后为止。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同时穿两条“项链”。以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的钮扣、珠子为原料,要求听到不同的声响穿不同的 “项链”。最后,要将穿好的“项链”作为奖品,给孩子戴上,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11、如何帮助聋儿辨认不同的声音含义?
准备积木一盒,玩具小狗、小猫、小公鸡(或相应图片)各一,骨头、小鱼、米粒若干。手持小动物,吸引孩子注意力,分别模仿小狗、小猫、小公鸡的叫声,让其边看边听,逐渐理解“汪汪”叫的是小狗,“喵喵”叫的是小猫,“喔喔”叫的是小公鸡。用积木建成一个饲养场,并隔成三种小动物的窝,让小孩子装扮成饲养员。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示意孩子小狗饿了,和孩子一起将骨头放入小狗窝中。再模仿小猫、小公鸡的叫声,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将小鱼、米粒放入他们的窝中。背过身去,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问孩子哪只小动物饿了,并引导他将相应的食物放入相应的“窝”中,直到孩子能凭借听到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反应为止。若孩子能模仿动物叫声,可以与他交换角色。待孩子熟悉上述玩法后,您还可以准备一些哭、笑、生病等表情图片,或字母、声调、单词卡片,进行听音识图练习。
12、怎样帮助聋儿养成听觉定位能力?
培养听觉定位能力,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准确判断声音的方向与声源的能力。您可参照下法进行训练: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苹果数个,录音机(或其他发声物)1个,手绢1块。父母示范,爸爸蒙上双眼,妈妈将录音机放在其前、后、左、右任一地方,将苹果(或玩具)放在他与录音机之间,伸手可及的地方。妈妈打开录音机,让他辨听方向,听准后伸手取苹果或玩具。让孩子认真观看你们的“游戏”,在明白了要求以后,让他和爸爸比比,看谁听得准,取得多。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将其双眼蒙住,进行“摸瞎子”的游戏,让他根据声音,判断您的位置。

13、如何养成聋儿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
听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聋儿听觉概念的建立。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1件,玩具小猫1只,小鱼若干条。将玩具猫放在孩子面前,由您在其身后发出声音,要求他按听到声音的次数,把小鱼放在玩具猫脚前。听到一声放1 条,听到两声音就放2条。换用两种以上的声音,如鼓声、车铃声,要求孩子无论听到哪种声音,都按听到的次数作出反应。比如,先听到一次鼓声,后听到两次铃声,喂小猫3条鱼。
14、如何帮助聋儿感受声音的大小?

对声音大小的感受能力,有利于聋儿说话时对声音大小的自我调节,具体方法如下:准备玩具鼓或类似发声物 1个,硬纸1张,笔1支。将硬纸裁成宽1.5厘米,长5厘米的纸条15~20张备用,另备长宽适宜的纸条1张。示意孩子听到大声响,在硬纸条上画个大圆,听到小声响画个小圆。待孩子背向坐好,从其背后发出大小不同的声响,引导孩子按上述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将画好的适当数量的硬纸条粘贴在长纸条上,作成头饰, 给孩子戴在头上,以激发孩子的训练兴趣。待孩子熟悉后可改变发声物,重复进行。
15、如何帮助聋儿感受声音的长短?
感受声音长短的训练,将为聋儿感受声音的节奏做好准备。具体做法如下:准备玩具车1辆,闹钟或类似发声物1件,白纸1张。将白纸平铺于桌上,白纸上画两条直线代表道路,拐弯处画上小旗代表车站。将玩具车置于道路起点处。发出声响,引导孩子和您一同记住声响的时间。按声音持续时间长短,决定汽车开的站数。持续时间长多开出几站,持续时间短,则少开出几站。示意孩子模仿您的动作,直至能独立操作为止。变换发声物(或发出长短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语音,如短音 a-a-a,长音a~~)重复上述游戏
16.怎样教聋儿感受声音的高低?
培养聋儿辨听声音高低的能力,将有助于其学习辨听和模仿声调。您不妨依下法进行训练:准备口琴或类似发声物1件, 木板1块,铁钉3~5个,纸环3个。将钉好铁钉的木板靠立在墙边。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注意听,并尽力记住,由您将一个纸环挂在术板中间的铁钉上。吹响口琴最高的音,将另一个纸环挂在最高的一个铁钉上;再吹响口琴最低的音,将最后一个纸环挂在最低的一个铁钉上。吹响口琴中央部分的一个音,让孩子多听几次,然后将纸环套在木板中央的铁钉上。要求孩子听到更尖、更细的声音时,在中央上方的铁钉上挂纸环。否则,将纸环挂在中央铁钉的下方。待孩子熟悉后,可改用其他发声物重复练习
17.怎样教聋儿感受辨听声调?
四声是汉语语言特点之一,训练孩子辨听四声,将有助于聋儿有声语言的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玩具车1辆,白纸1 张,并按图画好“跑道”。选择孩子熟悉的音,如 “妈(ma)”、“牙(yd)”、“打 (da)”、“爸(ba)”,要求包括一至四声。将选好的音发给孩子听,要求听到一声,将汽车从左向右开,听到二声向上开,听到三声向下再向上开,听到四声向下开。先用a a a a代替孩子熟悉的语音,直至孩子熟练正确地做出反应为止。在此基础上,再选用孩子熟悉的词20~30个,要求孩子准确辨听,并反应出每个字音的声调。年龄较大的孩子,可采用四声卡片,进行“听音找调”游戏
18.如何对聋儿进行节奏综合训练?
对聋儿进行节奏感知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对有声语言节奏的把握。准备录音机1台,结构简单、节奏明快的乐曲录音带盘,两种以上儿童打击乐器(如碰钟、响板等)。父母示范,拍手模仿2/4或3/4节拍,让聋儿听并模仿古动作(或拍手,或跺脚,或跳跃,或用打击乐器,模仿打出节拍如:啪一啪一啪一啪一啪一啪一啪)。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记住某些儿歌的节奏,要求在拍手书仿节奏的同时,发出相应节奏的语音。例如: 儿歌拍手节奏小白兔,自又白,×××O ×××O 两只耳朵竖起来,×××××××O 爱吃萝卡爱吃菜,×××××××O 蹦蹦跳跳真可爱。××××××× )
19.怎样帮助孩子进行词语辨听练习?   
加强聋儿对有声语言的辨听能力,将为其参与正常社会生活和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适宜的看图识字卡片1~2套,照片数张。在白纸上画好吃饭的桌子,按照片的数量画好桌旁的椅子。与孩子并排坐好,将家人照片摆放在孩子面前。分别叫出家人的称呼,要求孩子听到后,将相应的图片放到相应的座椅上。选用有关食物图片4~5张,如蔬菜、水果等,要求孩子听到某一名词后,将相应的卡片放到相应的照片前。例如,听到爸爸喝酒,则要求孩子把白酒的图片放到爸爸照片前。年龄较大的孩子可直接进行“听话识图”游戏
20.如何提高聋儿的音素辨听能力?
提高聋儿对音素的感知能力,是聋儿语言发音是否清晰的先决条件之一。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汉语拼音卡片一套,或〈聋儿听觉言语评估标准〉中的声韵母识别卡片一套。与孩子并排坐好,将单元音卡片a O e i u摆在孩子面前, 由您随便发出任何一个音,要求孩子指一指,或拿起相应的卡片, 直至孩子能按要求正确反应为止。年龄较大的孩子也可选用声韵母识别卡片进行训练。在上述基础上,加强“不能完全听清楚”和“易混音”的听辨练习。
21.如何对呀呀学语的聋儿进行发音训练?
聋儿在心满意足躺在床上时,也会滔滔不绝大声地发出各种简单的音“a.0.e.g.k”,这说明宝宝已开始咿呀学语了,他会对自己用唾沫发出的声音感到新奇,而“咕咕噜噜”响个不停。您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发音训练。 您不妨按照下法尝试进行: 经常对他的声音报以爽朗的微笑,发出赞许声,并轻轻抚摸他的腹部,模仿他的发音。录下您的发音(如“宝宝、妈妈、爸爸”等重复音节)放给他听,让他与您一对一答。抱起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与宝宝说笑逗乐,使其发出"呃、啊“声或笑声。用其喜爱的玩具、图片逗引他发音,一旦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时,就发出“咿、啊”之声。家庭成员可轮流同宝宝逗乐
22.怎样帮助聋儿进行呼吸训练?
要让孩子发音清楚,必须学会运用呼吸控制气流。您不妨参考如下的方法进行训练: 学做呼吸锻炼操,两手缓缓向上吸气,两手向下呼气,二拍一节。练习吸气:闻洒有香水的花,把孩子的一只手放在您的胸前,让其感觉您呼吸时胸部的扩展。同样,将手放到他的胸口,使其感觉吸气时自己胸部的扩展。学会呼气:可和孩子做吹蜡烛、吹气球、吹羽毛、吹泡泡比赛, 让他知道要深深地吸一口气,才能吹得时间长。进行声气结合训练:一口气说出一组数字,或一句话
23.如何指导聋儿进行舌部锻炼?
锻炼孩子舌头伸缩及转动的灵活性,可依下法进行: 用小绳拴住一块糖,吊在孩子面前,高度与其嘴持平,让孩子舔那块糖,并说甜。您和孩子一人一支玩具手枪,玩打枪游戏,口中发出 da--da-da的声音。依此法可学鸭子走路,学发ga-ga--ga 等音。要求发音时,舌头用力,嘴要张开,声音响亮,字字清楚
24.怎样指导聋儿进行口部训练?
聋儿的口部训练,可依下法进行: 张口练习:上下唇打开,动作柔和,舌头平放,不能后缩或隆起。双唇练习:双唇闭拢,向前突出,然后自然恢复原状。玩看病游戏:要求孩子张大嘴,用筷子压住舌头,让他发 “啊~(a-a-a)”的音。出示带有小猪的图片,模仿小猪的嘴,獗起双唇,同时发 “猪”的音。依上法进行ba、pa、mo音的练习。要求:口型正确,发音响亮,每种发音多练习几遍,先慢后快, 双唇要活动开
25.如何指导聋儿进行鼻音训练?
鼻音练习,是让孩子体会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感觉,为发好鼻辅音打下基础。 您不妨: 选择一些m、n作声母的音,如miao,mie,mou做鼻音练习,每个音连续发三遍。让孩子用手摸着您的鼻翼,感受气流通过时的振动。您用鼻音m、n哼唱优美的曲调,表情要愉快自然,然后让孩子模仿哼唱。如果孩子一时发不好这些音,您可以把孩子的手指放在您鼻子的一侧感受振动,然后让其把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上, 模仿您发出miao,mie,II1611的叫声,逐渐达到除去手指也会发音为止  
26.怎样正确发好元音?
元音是普通话语音中最响亮的部分,要求发得响亮、干净、好听,这是聋儿读好字音的必要保障。在对孩子进行元音训练之前,家长必须首先掌握元音的正确口型和发音要点: a:发音时,口大开,舌头微离下齿背,舌高点在舌面后部和硬膀后端相对。 0:发音时,唇形微圆稍向前撮,舌尖稍向后缩,不碰下门齿,舌高点和硬膊后部相对。 e:发音时,唇形自然微扁,舌尖稍后缩,离开下齿背,舌高和硬膊前部相对。 i:发音唇形平扁,嘴角展开,舌头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膊前部相对。 u:发音时,唇形尽量收圆前撮,舌头后缩,离开下齿背,舌高点和硬腾软膊之间相对。 u:发音时,唇形收圆,舌尖离下齿背,舌高比发i音时略低略后。为了做到发音正确,可用压舌板、筷子、勺子等,帮助孩子纠正舌位
27.怎样指导聋儿学发元音?
a的发音最重要,模仿医生检查孩子的口腔,用筷子轻轻压住孩子的舌头,让孩子发音。 O音,配合手的形象动作,一只手掌半合,或配合看鸡叫的图片学发“o”音。 e音,配合看鹅的图片,指导孩子把左右手食指伸出,与嘴成一线,随着发出"e"音。发音时两手向左右轻拉嘴角,使嘴唇微扁。 i音,发音时,竖起右手食指,表示"i"。 U音,与孩子玩开火车的游戏,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U音,配合看鱼的图片,一只手模仿鱼在水中的动作,教孩子发“u”音。年龄偏小的聋儿可选择一些拟声词进行练习。如打枪的声音:ba-ba-ba;马蹄声:da一da-da;火车声:Wu- Wu-wu;汽车声:di-di—di
28.如何根据聋儿的年龄确定辅音学习的顺序?
根据聋耳语音习得的客观发展规律,来安排辅音的学习顺序,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可使聋儿的语音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儿童辅音习得的顺序大致如下: 您可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确定其辅音学习的顺序  
29.怎样教聋儿学发b和p?   
b和p音,聋儿容易混淆,您可利用对比的方法,教聋儿比较b和p的发音,从而掌握发音要点。准备薄纸条1张。把孩子的手背放置您嘴前,发b音,再发p音,让其感受 b音不送气,p音送气。让孩子注意看,把纸片放置唇边,不要影响孩子看口型。发出b音和p音,发b音时纸不动,发p音时,纸片飘动。把纸给孩子,让他练习。待孩子明白后,结合一些常用的词练习,如:爸爸、拔、笔、鼻、跑、爬、皮球、朋友等  ?
30.怎样指导聋儿学发p?
发好f音的关键在口型,您可按下法对孩子进行指导: 准备一些碎纸片,纸折小飞机,风筝等。先带孩子玩折纸飞机,发“fei-fei...”音。带孩子放风筝,告诉他“fei”或看天上的鸟飞,伸出两只手臂柔软地上下波飞动,模仿小鸟飞。待孩子“飞”音发出后,让其看您的口型,同时将碎纸片放置唇下,让孩子注意纸片的变化。然后,把纸片放置孩子的唇下,学发"f"音。再结合相关音节如"风"、"饭"、"方"等进行反复练习
31.怎样教聋儿学发d和t?
d和t发音的主要区别在送气和不送气。您可参照下法教孩子练发d和t: 准备好画有汽车的图片和水果糖。把孩子的手放置您嘴前,发出d和 t,让其感受送气和不送气,并教给他口型和舌位。领孩子到马路上看汽车,听汽车喇叭的“di--di”声。回到家中,给孩子看汽车图片,带孩子玩开汽车游戏,嘴里发出“di--di”声,可以每天都做。您手里拿一些糖,告诉孩子这是“糖”,让他发音给他吃一块糖,要求吃之前要发出“tang”的音。只要孩子想吃糖,就让他发“tang”的音,说出之后再给他
32.孩子不会发h音怎么办?
孩子不会发h音,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您可以通过下面的游戏,教会孩子学发h音: 准备两面镜子。您往镜子上哈气,出现水雾,教孩子晗气发"ha"的音。发给孩子一面镜子,比赛谁晗出的气多,也就是镜面上的水雾面积大。孩子掌握了哈气的方法以后,可指导孩子把左右手的食指伸出,与嘴成一条线,在发"lm"音的同时,两手向左右方向轻拉,使嘴唇微扁,直至发出"h"音,反复练习
33.怎样学发卷舌音?
zh、ch、shJ、er,都是卷舌音,发音过程比较复杂。您可依下法教孩子学发卷舌音: 用筷子、压舌板等,轻轻地把孩子的舌尖往上抬,让他体会舌尖如何上翘。初步掌握后,将其手背紧贴您的喉咙处,使其感受声带振动,学发卷舌元音"er"。待孩子能熟练地将舌头上翘后,您要和孩子一起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让孩子学会舌头顶住硬膊,自觉熟练后,再练习发z11、ch、shJ。用大拇指紧贴上齿背和齿跟,指甲向着口腔内部,练习发动、ch、s11、r。如果发音时,大拇指的指甲不会被沾湿,则证明孩子已会发"舌尖硬腾音"了。之后,逐步独立发出上述各音。使用此法,一定要保证孩子手指的清洁。一段时间之后,结合er音做如下的练习ze-ch;er-zh; er-sh;er-r;熟练以后,去掉er,直至独立正确发出zh、Ch、sh、r为止
34.怎样教孩子掌握舌面音j?
准备小鸡的头饰或小鸡图片。让孩子看小鸡图片,您模仿小鸡的叫声。与孩子一起戴上小鸡头饰,做出2只小鸡相互啄的动作,左右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模拟小鸡的嘴,发出“叽一叽”声。游戏结束后,让孩子看您的口型,教发“j”音,并出示小鸡的图片
35.如何指导聋儿学发平舌音?
z、C、s是几个重要的平舌音,您可依下法对聋儿进行指导训练: 准备z、c、s拼音卡片。学发z音:让孩子说“早(上)”、“红枣”,按z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片做辅助。学发c音:让孩子说“刺猾”、“厕所”、“擦布”,按C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用拼音卡片做辅助。把纸片放在嘴前,发音时纸片会发生变化。学发s音:让孩子说“松树”、“三个”,撕纸条让孩子听“嘶一”的声音。按s的发音要领纠正孩子的发音,把孩子的手背放在您的嘴前,让他感觉送出来的气很长
36.如何指导聋儿进行四声训练?
“-”为一声、“.”为二声、“-”为三声、“、”为四声。聋儿学习声调,应先教一声、二声,再过度到三声和四声。首先家长要教给孩子用手势指示声调: 一声手平挥; 二声手上扬; 三声首先下划后上扬; 四声手下划。配以图片发猫、羊、狗、兔的音,练习汉语四声要求发音时,配合手势。您可先示范,孩子练习时先加上手势等。掌握声调后,再去掉手势。待孩子熟练后,通过发元音练习四声。孩子先听示范,然后一道跟读。一般先练第四声,模式为: 练习时,前4个第一声要发清晰,间隔时间相同;第四声 -发音有力,配合手势。以后依此法练习第二声和第三声
38.发现聋儿用假声发音怎办?
主要是由于声带过分紧张所致, 应立即予以纠正。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依下法尝试纠正: 暂时停止训练,让孩子玩一会儿,消除紧张心理。让聋儿触摸一下您的喉部,感受一下发音时的状态, 然后让他摸着自己的喉部模仿发音。如果仍未消除假声,可让聋儿变换一下发音时的体位姿势,如躺平发音,人为松弛紧张的声带。待聋儿找到感觉后,反复强化训练
39.发现聋儿用气声发音怎么办?
聋儿有时发音就像喘粗气,这主要是由于发音部位错误所致。遇此情况,您可依下法及时予以纠正。一要对孩子发脾气,继续保持和蔼的态度。在加强嗓音训练的同时,努力进行声气结合训练。如一口气说出多个a音来。如果仍未消除气声,可让聋儿双手用力搬住家具的一角,同时进行嗓音练习,增强声带紧张程度。待聋儿正确发出音来,找到感觉后,要强化练习
40.发现聋儿不会发u音怎么办?
有的聋儿进行单元音训练时,就是发不出U音,您不要着急,可依下法引导孩子发出这个音: 先让孩子和您一起做“獗嘴”练习,活动双唇。待双唇活动后,让孩子发i音,与此同时,伸出您的双手放在孩子的两腮处,轻轻向前用力,使其双唇向前突出。此时,由于口型和舌位的变化,孩子自然向U的发音改变。在此基础上,反复强化练习,直至孩子能正确发出u音为止
41.您经常要和孩子不停地说些什么?
让聋儿学会说话,您要不停地跟他说,反复地跟他讲,但是经常说些什么呢? ①选择孩子有兴趣的事和物对他说; ②选择经常看到的事物对他说; ③经常叫他的名字,和他打招呼; ④通过说“对”和“不对”,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⑤给他一些简单指令,让他去做。以上这些内容,如果孩子不理解,可让他看实物,或借助动作、手势,使他理解。 “看话”也是聋儿学习说话、进行交往的重要能力之一。父母在训练孩子看话时,应当注意: 面对光源,嘴与孩子的眼睛保持同一水平,并与孩子和相距1米左右,面对面训练说话。说话时,不能摇头晃脑,不能吃东西、抽烟或大笑。面部表情生动、活泼,时刻吸引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说话要有节奏和次序,口型变化明显,但不夸张。语速开始稍慢,逐渐加快至正常。句子完整,语速自然,清晰准确注意语言复现次数,让孩子将口型与实物、动作、思维联系起来
42.怎样引起孩子的注意,保持交谈的兴趣?
使聋儿保持交谈的兴趣,是您与孩子沟通能否成功的关键。您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时候必须引起孩子的注意: ①当他正在做某事,而您认为他不应该做的时候; ②当您需要他停下手中的游戏,有些重要的事情准备讲给他听的时候。那么,又怎样引起他的注意呢? ①叫他的名字或说“听我说”; ②如果没有成功,您可以靠近他重复您的话 ③如果孩子仍未注意您,可以用手使他的头转向您,但这只能作为最后一招使用。 ④一旦孩子对您的行为做出了反应,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与您交谈的兴趣: 夸张您的语调或模仿孩子的语调说话熟练地操作、摆弄孩子所喜欢的玩具; 使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或借助一些自然手势来回看您和孩子正在谈及的玩具或图书等; 靠近孩子并模仿他的动作
43.如何利用最佳的谈话时机与孩子交流
日常的生活,是您和孩子交谈的最佳时机。孩子游戏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或起床之后,都将为您的交谈提供丰富的话题和内容。但切忌在洗澡的时候和孩子交谈,此时聋儿没有配戴助昕器,交谈是徒劳的。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一最佳的谈话时机,让孩子理解您的谈话内容,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声音要大,但不要喊: ②尽可能地靠近您的孩子,与其助昕器上的麦克风最好保持同一水平。当孩子在地板上游戏时,您应弯下身去; ③尽量保持室内安静; ④选择光线较好的地点,与孩子面对面交谈; ⑤可借助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您的谈话内容; ⑥谈话时,不要忘记利用面部表情帮助表达您的意图
44.怎样成为孩子的积极听众
初学说话的聋孩子,非常需要有一个人能对他的谈话给予充分注意,并能及时做出有意义的反应。这一需要的满足相当重要,它将促进您的孩子交往技能的发展。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积极听众呢? ①仔细观察您的孩子,知道他正在做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记录下来; ②对孩子谈及的内容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及时做出回应, 如点头、微笑,或说"哦"、"真的"等肯定式的语言; ③当孩子在谈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 ④适当提问一些孩子能回答的简单问题,这将鼓励他说得更多; ⑤适时补充孩子的语言,使之更完整。例如孩子说 “我”..“长大”..“北京”,您可以这样补充完整“你长大去北京,真棒!”。 ⑥使用简单的评论式的语言,拓展孩子的话题,如孩子说 “我的娃娃”,您可以接着说“是的,她想出去找爸爸”。
45.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您的语气变化?
当您和孩子交谈时,您的语气是不断变化的。语气、声调的改变,不仅能吸引孩子的谈话兴趣,还能为聋儿充分理解语言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孩子识别、理解语气变化,也是您的责任。在和孩子交谈时,您可有意地按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 ①适时地改变您说话的语气、语调,吸引孩子的注意; ②适当放慢语速,以聋儿能跟上为宜,自然、清晰地说出每一个字,切不可过分夸张和拉长您的声音; ③当您兴奋或生气时,可夸张变化您的语调,表达您的情感; ④经常和孩子一起说儿歌,念故事,是锻炼聋儿熟悉语言节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⑤鼓励孩子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回应; ⑤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听力训练、发音训练的游戏,使其接受感知和分辨语言节奏、韵律、声调变化的专门训练。例如, 叫他的名字,看他能否判断父母声音的不同
46.怎样在交谈时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听懂了?
与孩子交谈,培养他的交往能力很重要,但关键是看他能否听懂您的谈话。及时发现聋儿是否听懂谈话,改变谈话内容和方法,是您要学会的重要本领之一。孩子的行为表现,往往能为您提供很多有利于判断的根据,孩子要是听懂了就会有如下的表现: ①听从您的指令; ②恰当、正确地回答您的提问; ③对您的评价或建议做出合理的反应; ④说出自己的看法; ⑤有更多精明的主意; ⑥继续保持注意; ⑦点头或摇头; ③微笑; ⑨恰当的表情或手势。
49.如何帮助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孩子拓展语言?
扩展孩子的语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评价孩子的作品或玩具等,引出新的话题,和孩子谈他所能理解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用正确的语法完善孩子的语言; ②富有兴趣地参加孩子的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发表意见; ③扩展孩子的游戏内容或情节,例如:明明在玩汽车,您可以为他设计一条路,一会一直开,一会向上开,一会拐弯,一会去商店等等; ④定期带孩子去旅游,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串亲访友、市场购物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和经验; ⑤利用新的信息、词汇、想法,发展孩子讲话的技巧。例如同样的一句话,可以用旧词、新词互相替代说出。例如:"你认识明明?""你知道明明。""你认识他(明明)"

[fly] :em148::em148::em148::em148: [/fly]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