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570|回复: 0

行为改造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3 01:06:53 | |阅读模式
行为改造法1--惩罚以外

惩罚以外
Punishment and beyond
萧宁波
Shiu Ling Po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摘要
惩罚常常用来压制行为,但它并不是常常有效,为什么呢?本文回顾行为心理学对惩罚的研究,总结出一些方法可以使惩罚有效地压制行为,但同时指出,在 实际生活里,基于人道和法律的考虑,惩罚往往不能依照这些方法执行,故此单靠惩罚不能收效。本文进而指出,应该把改造行为看作调节行为,在这个观点下,惩 罚不应单独使用来压制行为,而应该同时用其它方法建立另一种行为,也就是要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效果。 
Abstract
Although punishment is often used to suppress behavior, it does not always work. Why? Behavioral studies of punishment have identified some ways to make punishment effective. However, in real life, where humanistic and legal concerns are important, punishment often cannot be implemented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Hence, punishment, when implemented alone, often does not work.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should be reconsidered as behavior regulation. In this perspective, punishment should not be used singly to suppress behavior. Instead, it should be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means to establish a different behavior. In other words, suppress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behavior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parallel. 
惩罚以外
惩罚在生活里非常普遍,无论是家长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老师与学生、以至政府与人民之间,都或多或少会应用惩罚,来压制对方的一些行为。但惩罚偏偏是行为心理学研究中较受忽略的范畴,尤其是理论方面的基础研究,这主要是由于早期的研究显示惩罚并不能有效压止行为 (e.g., Skinner, 1938; Thorndike, 1935)。于是,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便存在一道缝隙 (Lerman & Vorndran, 2002)。
较近期的研究指出了早期的研究的一些缺点,并找到一些方法令惩罚能有效地压止行为 (e.g., Azrin, 1956; Boe & Church, 1967),再加上行为科学已接受了行为调节 (behavior regulation) 这个观点 (Allison, 1983; Staddon, 1983; Timberlake, 1980),今天我们对惩罚已有很不同的看法。本文的目的就是把惩罚放在行为调节这个架构下,讨论如何用它来改变行为。简单来说,要有效地用惩罚压制一种 行为,应该同时用其它方法增加另一种行为,也就是要双管齐下,才能调节行为。
本文首先阐释惩罚的定义,并澄清惩罚与其它容易混淆的概念,跟着讨论如何令惩罚更有效,和讲解惩罚在行为调节的作用,最后谈谈惩罚在学校里的应用。
惩罚与负增强
惩罚的方法是在某一 (不当) 行为发生后,给予受罚者一些不好的东西,或拿走受罚者一些喜欢的东西,从而令受罚者减少做出该种行为 (Dinsmoor, 1998)。
惩罚的定义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却把惩罚和负增强 (negative reinforcement) 混淆了 (Hill, 1982; Pear, 2001)。其实,二者最大的分别在于惩罚的目的是减少行为,而负增强的目的是增加行为。负增强的方法是当行为发生后,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拿走,从而增加该 行为再出现的机会。例如在实验室里放出噪音,让动物按一个掣停止噪音,重复几次后,当噪音再响起时,动物很快便会按掣。因为按掣这行为可以使一些不好的东 西消失,它便得到增强。
虽然惩罚和负增强都会用到一些令人不舒适的东西,但前者是出现在行为发生之后,目的是减少该行为;而后者是消失于行为发生之后,目的是增加该行为。
从定义来看,惩罚和负增强的分别是很明确的,可惜现实世界不同书本,不是非黑即白。即使我们很清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但面对灰色,还是黑白难辨,惩罚和负增强在现实世界中,很多时也是黑白难辨的 (Crosbie, 1998; Spradlin, 2002)。
举一例说,学校里迟到要罚企,这是惩罚还是负增强?耍把它当作惩罚,可以说迟到了便罚企,是用罚企减少迟到。耍把它当作负增强,也可以说准时便不用罚企,是把罚企「拿走」以增加准时的行为。孰是孰非?
家里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如:父母见子女把房间搅得很乱便责骂,这是惩罚搅乱的行为;当子女把房间执拾好,父母便停止责骂,这是用负增强增加执拾的行为,因为是在执拾行为出现后把不好的东西 (责骂) 拿走。那责骂究竟是惩罚还是负增强?
在这两个情境里,惩罚和负增强两者真的很难分辨,迟到是准时的相反,有若银币的两 面,减少前者等如增加后者,所以整个安排可以看成是减少迟到的惩罚,又可以看成是增加准时(不迟到)的负增强。同样地,因为搅乱房间的相反便是令房间不混 乱(执拾),所以用责骂减少前者等如用责骂增加后者,正是一个银币的两面。1
如果针对的行为没有这种正反面的关系,惩罚和负增强便比较容易分辨,例如,监禁是对罪行的惩罚,但狱中表现良好可以提早释放则是对良好行为的奖励,也就是用负增强的方法增加良好行为 – 当良好行为出现后把不好的东西 (监禁) 拿走。
虽然,当遇到有正反面关系的行为,很多时让我们分不清所用的究竟是惩罚还是负增强,但从施行者的心态看,二者还是有分别的,这心态还可能影响施行者的行为,让我说明一下。
在执拾房间的例子中,如果父母的心态是想用负增强的方法令到子女执拾房间,他们的 注意或着眼点会是执拾这良好行为,当他们在责骂中,见到子女做出这行为,很自然便会满意地停止责骂。相反,如果父母的心态是要惩罚子女搅乱房间,他们的注 意或着眼点会是搅乱这不良行为,当他们在责骂中,即使见到子女立即执拾房间,仍很容易念念不忘搅乱房间这不良行为,怒气难消之下,有时会骂一会、停一会再 骂。这样的话,子女又会觉得自己已做了父母的要求而仍然捱骂,气愤之下便会和父母争吵。从这例子可见,针对增强好的行为比针对惩罚不好的行为更为恰当。
总括来说,惩罚的目的是减少行为,而负增强的目的是增加行为,但二者在真实世界里往往很难分辨,尤其当针对的行为可以有两种说法 (如迟到亦即没有准时)。但是,即使是分不清,抱着增强好行为的心态往往比抱着惩罚不好行为的心态更容易得到效果。
惩罚有效吗?
惩罚有效吗?要用科学的方法找出这问题的答案非常困难,加上基于道德的考虑不容我 们任意施加痛楚在别人或别的动物身上,七十年代以后有关惩罚的基础研究已很少进行 (见Lerman & Vorndran, 2002) 。早期,Azrin (1959) 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首先训练鸽子啄一个掣,训练的程序是每廿五次反应便有食物 (正增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之后,在这个增强程序上加入一个惩罚程序,就是鸽子每啄掣一次便遭电击,研究的问题是鸽子会否继续啄掣。这实验也就是测试 惩罚与正增强那一个的影响较大,要留意实验的安排是鸽子的每一次反应都受到惩罚,而正增强却是每廿五次反应才有一次,可说是对正增强不公平的比拚。但实验 结果却出人意表,惩罚没有减少鸽子的反应,即使电压达到120v。
那更强的电压又如何?Azrin, Holz, & Hake (1963) 把电压增至240v,终于令鸽子停止反应,但他们需要同时把正增强的次数减少至平均三分钟才有一次。
从这些实验可见,如果一个行为是有正增强的支持的话,单靠惩罚未必能够压制它,除 非惩罚是非常严厉,而且次数相对正增强频密得多很多,惩罚才能收效。难怪老师常有这种经验,对着一个上课常常捣蛋的学生,无论怎样责骂,他都是照样捣蛋, 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捣蛋行为偶然会得到增强,如同学的笑声。因此,我们利用惩罚去减少行为时,应该先搅清楚该行为是否同时得到增强。2
惩罚的长期效果
即使实施惩罚能够压制行为,从教育的角度看,是否使用惩罚应该视乎惩罚是否有长期的效果。这里所说的长期效果是指当惩罚取消之后,被压制的行为会否「死灰复燃」(Grusec & Goodnow, 1994; Kuczynski, 1984; 萧, 2000)。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指出,行为学习不同行为控制:
「行为控制的目的只是要确保目标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即是说,如果奖罚制度一直存在,而目标行为便随之存在(或不存在),那便是达到行为控制的目的…
「但是,行为学习有更高的目标。它的真正目标是建立行为,令到行为在经过学习阶段以后,即使奖罚取消了,行为仍然维持。」(萧, 2000, pp. 59)
「老师不是喜欢常常惩罚学生,而是希望利用惩罚这手段帮助学生消除不正确的行为;希望当老师再不施行惩罚时,不正确的行为也不会发生。」(萧, 2000, pp. 58)
心理学家亦很关注当惩罚取消后,不当的行为会否重现,但这方面的实验不容易做。如果以动物为实验对象,那么只要动物一直不做出被惩罚的行为,便一直不会知道惩罚已经取消。如果以人为实验对象,这种研究便牵涉重大的道德问题,要很小心处理,因此这方面有份量的研究不多 (e.g., Hall et. al., 1971),较多的是研究惩罚与某些行为 (例如,服从) 是否有相关 (参看 Gershoff, 2002 和Lerman & Vorndran, 2002的回顾)。
Skinner (1938) 和 Thorndike (1932) 很早就认定惩罚没有效用 – 当惩罚取消后,受过惩罚的一组与没受过惩罚的一组无什分别。但Azrin等人的研究指出了Skinner 和 Thorndike 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惩罚的强度和次数不足。Domjan (1998, pp. 281) 归纳了几个使惩罚有效的要点:一、惩罚要有相当的程度,不应慢慢由轻至重;二、惩罚要频密,最好每次都罚;三、实时的惩罚比较有效;四、惩罚的出现要没有 预警的,如果受罚者知道只会在某些预警的情况下才会受罚,他们便只会在那些情况时才不做那会受罚的行为。Lerman & Vorndran (2002) 还指出,重复使用很多次的惩罚(如责骂),效用会慢慢减退,所以应尽可能用新的惩罚方式。
当惩罚是依照这些要点执行时,研究显示惩罚是有效的 (Matson & DiLorenzo, 1984),如有不少研究证明惩罚可以令有自毁行为的自闭症儿童不再自毁 (参考 Jacob-Timm, 1996 的回顾)。问题是,在大部份情况下,基于人道和法律的考虑,惩罚是否可以依照这些要点来执行?好象在学校里,是很难依照这些要点来执行惩罚的,那结果如 何?从 Hall et. al. 的研究可见,在班房里惩罚扰乱秩序的行为只有短暂的效果,当惩罚一旦取消,扰乱秩序的行为便回复至施行惩罚之前的程度。
如果惩罚是受罚者自愿接受的话,事情便好办得多。很多证明惩罚有长期效果的案例,都是来自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最早期的有Kushner (1965) 利用电击治疗恋物 (内裤) 癖,Kushner知道恋物癖很难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所以试用惩罚,他的方法是把很多与内裤有关的东西 (包括想起内裤),当病人接触时都会受电击。经过大约十三个星期的治疗后,病人完全康复了;两年后病人覆诊时亦没有复发。亦有报告指厌恶疗法可以帮助戒烟 (Dericco, Brigham, & Garlington, 1977)。
请留意在这些案例中,被惩罚的人是自愿接受惩罚的,案例中的病人是相信治疗师所用的惩罚其实是帮助他们的手段 –「自 愿接受」的惩罚似乎比较有效 (Fantino & Logan, 1979)。同样,在学校里,如果老师能令学生自愿接受惩罚的话,惩罚的效果可以很不错。假设学校里一位训导主任,收到由老师转介的个案,是一个行为有问 题的学生,她可以怎样做呢?她可以把这个学生找来,对他说:「老师告诉我你的问题,希望我可以帮助你。不如这样吧,你每天放学后来我这里,让我帮帮你。」 这种帮助有些人可能当作是「留堂」,但训导主任的目的真的是想用这个手段帮助学生改善。
由于训导主任的帮助,过了一些日子,这学生的行为有了改善,训导主任就对学生说:「近来你乖了很多,这样吧,如果一天有三位老师给你签名,当天你便不用来我这里了。」是那三位老师呢?「一位当然是你的班主任,另一位我拣Miss Cho,她是很公正的,那第三位 … 第三位就由你拣吧。」
为什么训导主任这样做呢?让我们分析一下。首先,她技巧地令学生接受她的安排,她 告诉学生那「看起来是惩罚的」,其实是对他的帮助。在决定由那三位老师签名时,她又让学生参与,这一来可以「引诱」学生接受这安排,二来可以令他不会感到 完全受人控制。另外,她又利用负增强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正确行为,当学生有进步时,她给他「逃避惩罚」的机会,这就达到了用「留堂」减少不当行为和用「不用 留堂」增强正确行为的目的。
不论「自愿接受」是否使惩罚成功的必须条件,研究也显示自愿接受的惩罚更容易得到效果(Grusec & Goodnow, 1994)。当然,要令学生自愿接受惩罚,除了老师的技巧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必须的。
行为调节
如果施行惩罚单单只是为了减少某一种行为,就是把该行为抽离了来处理,没有把该行 为当作一个人的整体行为的一部份。现代的行为科学自从Premack (1962)、Timberlake (1980)、Allison (1983) 和Staddon (1983) 以后,开始把一个人的所有行为看作一个系统,在系统之内各种行为都有相关,如果某人被压制不能做出某一种行为,某人便会尽法寻找做出该种行为的机会,包括 作出交换,例如,我想看电视却没得看,父母要我先做完功课,没有其它办法下,我便先做功课。又或者做出另一种替代行为,以达到差不多的满足,例如,父母不 让我看电视,我便玩计算机。
根据这种观点,要改造行为,其实是调节各种行为的出现次数或时间。当运用惩罚压制某一行为时,受罚者自然会做出另一行为 (Kazdin, 1982),要确保这一行为比原来的好,我们需要多做一些功夫,指导或鼓励受罚者做些好的行为。行为调节的意思就是希望令到学生「不做这行为、做那行为」(Thompson, Iwata, Conners, & Roscoe, 1999)。
我念中五时,有一次班里两位同学在堂上打架,打架在我校是非常罕有的事情,亦是非 常严重的事情,结果打人的同学被校长赶出校。我校倾向让学生自律,赶出校是非常严厉的惩罚,而且会考将近,中五生转校是很困难的。结果这位同学折腾了很 久,仍找不到学校,最后帮他找到学校的人,竟然就是把他赶出校的校长,而且所找的还是中西区的一所知名女校 (该女校中六以上招收男生)!
大家对这位校长的做法或许会觉得奇怪,但我可能明白他的想法。该两位打架的同学本是不错的朋友,打架后很快便没事,毕业很多年后他们还成为老板与下属。打人的那位家庭有点复杂,他参加英语朗诵,校长指导过他,可能校长觉得他有可取的地方,所以给他一个机会。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校长惩罚了一个不当的行为,很清楚地让犯事的学生和其它同学知道打架是不容许的,而惩罚之后,他给予犯事学生一个机会改善行为,他为这学生选择了一个环境,让他在女生丛中,不容易重复那错误行为 (打架),这个新环境更可能增强他的斯文行为。
可以想象,这个受罚的学生,对校长不但不会心存怨恨,反而会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感激校长给予机会。后来,这位同学专心读书,会考后继续留在这所女校升学。
这个案显示了惩罚坏行为与促进好行为双管齐下的好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不要忘 记,当你用惩罚压制一种行为时,应该为你的学生或儿女想想,你不要他们做某种行为,那你希望他们做什么行为?他们有没有诱因去做你希望他们做的行为?如果 没有,你能否提供一些诱因?如果有但他们看不到,你能否帮他们看清楚一点?
惩罚的副作用
在现代讲究人权的社会,使用惩罚的最大顾虑是惩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这些不良的副作用包括引起受罚者的恐慌、刺激受罚者作出侵略性或暴力的行为、受罚者可能模仿然后惩罚其它人等等 (Domjan, 1998, Lerman & Vorndran, 2002)。如果是体罚的话,副作用可能更多 (Gershoff, 2002)。这都是施行惩罚之前必须考虑的。
惩罚以外
其实,除了惩罚以外,我们只要花花心思,是可以用奖励的方法达致减少行为的目的。
首先,我们可以奖励学生少做不当的行为。例如有学生常常欠交功课,譬如说一星期平均欠十次,我们可以当他某星期只欠七次时给他奖励,告诉他这星期有进步,希望他能够继续改善。这方法叫做「区分强化低频率」(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low rate)。当然不要忘记随着学生的进步而慢慢提高奖励的要求,直至学生不需要奖励亦不会欠交功课,这是「塑型」(shaping) 的技巧。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奖励建立一些行为,以代替那不当的行为(Matson & DiLorenzo, 1984, Lentz, 1988)。新建立的行为可以是与那不当行为互不兼容的,或是时间上很难兼顾的,如奖励学生尽快完成课堂作业让他不能四处走动,又如父母奖励子女多做运动 可以减少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新建立的行为也可以是那不当行为的替代,即是说,对学生而言,新行为带来差不多的满足感,但更为人接受,如用水果名称代替粗言 秽语。
惩罚在学校
香港和其它地方一样,学校里学生违规的问题很普遍,而且违规的行为日新月异,很多 教师觉得难以应付。由于不当的行为往往令人讨厌,教师便容易想到使用惩罚的手段。在某些学校里,一些学生是经常受罚的,即使老师所用的惩罚,如责骂、罚抄 书,或其它由轻至重的惩罚,对他们已经没有作用,老师还是惯常地施行那些惩罚。
根据上文提及的理论,老师惩罚某一行为之前,应该先想想该行为是否会为学生带来正 增强,因为正增强会抵消甚至盖过惩罚的作用。这也就是要老师想想学生做出该行为的动机。另外,老师要尽量令学生自愿接受惩罚。在决定「罚什么、如何罚」 时,如果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参与,是会提高惩罚的应受性的。有些学校让学生参与制定班房的纪律,甚至学校的校规,这种做法可以令学生较易接受惩罚。在决 定惩罚的方式时,老师要留意一些重复使用的惩罚方式是否仍然有效,如果学生已经习惯了这些惩罚方式,老师便要想出新的方法。还有,除了惩罚之外,老师应该 帮助学生建立另一行为来替代被罚的行为。当然,老师不要忘记,要减少不当行为,不必一定要用惩罚,也可用奖励的方法。
总结
心理学研究指出惩罚如果运用得其法,单靠惩罚是可以有效减少行为的,这包括当惩罚 取消以后,行为不会重新出现。但要按这些方法执行惩罚,往往会违反人道的考虑,甚至抵触法律,结果便是在实际情况里,惩罚很多时都没有效用。但如果从行为 调节的角度看,也就是把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当作一个系统来看,便知道在利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的同时,需要增强另一行为,后者可以应用奖励的原理。在惩罚与 奖励并用之下,即使惩罚只足够暂时压制行为,亦可作为一个好机会,让我们以其它方法建立新的行为。
这篇文章用的语言虽然有点冷,但所推出的结论其实很符合人道考虑,既然要施行惩罚的人先考虑要建立什么行为,也就是要他们替受罚的人想一条出路,这其实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也正是关心学生的老师、和关心子女的父母不应忘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01:10:13 |

行为改造法


行为问题处理
专家们大都一致认为,各种治疗在减低品行疾患病患的症状方面是具有
效用的。虽然说预防与治疗的介入不该被分成两部分,但事前预防与事后治
疗还是有差异。预防着重于病症刚出现时,即使孩子尚未有极明显的征状;
而治疗则着重于治愈严重的病症问题(Webster-Stratton & Dahl, 1995)。
    主流心理学理论认为,对于品行疾患的预防与治疗主要在于其技能上的
发展,这样的作法不仅为了孩子也可以让孩子周围的人参与其中,如家庭与
学校等。诚如先前所说明的,若采用Neurotherapy治疗法则具有一些临床上
的优势,可以改善品行疾患患者的病症。如果孩子对于Neurotherapy治疗法
有所响应,则可继续采用认知及行为的介入治疗。以下提出了几种方法供参
考(Webster-Stratton & Dahl, 1995):
  (一)行为的直接处理
  (二)行为的训练
  (三)认知的改造
  (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参与
  (五)药品的治疗

行为的直接处理
    处理反品行疾患的不二法门是赏罚分明,通常孩子行为的发生与后果是
紧密相连的。从行为理论来解释,「直接处理」是运用操作制约(Operant
Conditioning )的原理原则,进而增加适当的行为,并减弱不适当的行为。
1.增强的技术:
  操作制约是由父母和老师使用增强的技术来建立并维护适当的品行疾患。
  大人需密切注意小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待人有礼貌、协助
  他人、遇到挫折时不太发脾气且用口语表达等行为时,大人应立即给予口
  头奖励。进一步严密的行为增强,可以和小孩约法三章,当孩子出现好行
  为、按时回家、协助父母做家事等行为时,就可以得到正增强。如果再加
  上学校老师的配合,三者互相合作共同订定行为契约,例如在某时间期限
  内不适当的品行疾患未出现时,一个星期没有打架行为、没有偷窃、没有
  逃学,则可奖励全家上馆子或看一场电影做为奖励。布鲁、梅德生以及贺
  恩伯格(Blue,Madsen & Heimberg,1981,引自施显 ,民89)曾设计一
  种叫做「讥笑辱骂的游戏」来建立增强孩子忍辱负重的心态。心理学家挑
  选一些孩子来向这些不吃眼前亏的孩子进行此游戏,并想尽办法来讥讽、
  取笑与大声叫骂。假若这些孩子能忍住一口气、不回嘴对骂也不大打出手
  ,老师就能以代币作为增强。假若这些孩子以理直气壮的口气和对方讲理
  且不动气,则可得到加倍的增强。这种正面的增强方法相当有效,而且还
  可以把游戏当中学到的容忍态度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2.处罚的技术:
  以暴制暴是处理孩子品行疾患最要不得的方式。在此所说的处罚技术不同
  于一般的打骂。要是我们给孩子的增强正中下怀是他想要的,那么撤除增
  强相反的就是有力的惩罚,可以用来减弱不适当的行为。对于年纪较小的
  孩子,暂停增强(Time-out from Positive Reinforcement)是常用的方
  法。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孩子处的环境有增强及有趣的事物,例如看电视、
  和其它孩子一起玩耍,且有机会可以得到奖赏。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如果
  出现反品行疾患,则会得到大人的阻喝,并到一个得不到增强的房间或角
  落去静坐五至十分钟。此时,必须确保孩子所得的增强与大人的注意已减
  到最低程度。而反应代价(Response Cost) 是另一种温和的处罚策略。
  这种方法往往会配合代币制度一起使用。举例来说,小文若一整天在学校
  都没有打架则可以得三分,一有打架的行为就被扣五分。有的老师甚至与
  孩子订定行为契约,明细规定如何换取代币、如何换取食物以及反品行疾
  患出现时如何处罚。我们在使用此策略时,要尽量协助孩子找出换代币的
  管道,因此孩子才会有许多机会出现好行为来取代坏行为,并相对减少被
  处罚的机会。
  最后,过度纠正(Overcorrection)是一种轻微的处罚,但若应用得当,
  对减弱不当行为也有相当的效果。其中又分为恢复原状的过度纠正和正面
  练习的过度纠正。前者是指孩子的行为若破坏了环境情况,不但要将环境
  恢复原状,还要加上数倍的努力来改进这个环境。例如孩子以油漆乱涂墙
  壁,可以罚他要重新将墙壁粉刷一次,并且要罚扫整条街道。而正面练习
  的过度纠正则要孩子反复练习正面的品行疾患。例如小文以粗话骂班上同
  学,则必须向全班四十位同学一一道歉。
3.综合性的行为处理策略:
  面对已经较严重的品行疾患,尤其是强暴、抢劫、杀人放火等罪刑,单单
  靠行为增强与处罚已经不够。卡兹丁(Kazdin,1990,引自施显,民89)
  特别推荐一个青少年犯罪管教中心的综合性行为处理策略。此中心采用的
  方法是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有明确的规范,且每个孩子都加入代币制度。
  孩子若依规定打扫洗刷内务、与他人有好沟通、参与团体活动以及按时做
  功课等,都可以得到记点的增强。这些记点有可折换成零用金、买电视时
  间、从事不同游戏或特准外出等。但是,假若孩子违反规定,则要扣回原
  先所赚的点数。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孩子赚的点数、以点数换取增强物以
  及反应的代价都依个别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赚得不多但罚的很重;有的赚
  得很多也罚的很重。除此之外,还可加上特别强调特殊技能的训练,例如
  功课的补救教学、职业训练、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安排娱乐活动以及自
  我管理的训练。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做选择,但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对自
  己行为付全部的责任,赏罚分名,决不含糊。

行为的训练
    上述的行为直接处理是一种治标的策略。然而只要这些策略一停止使用
,孩子的行为很可能又故态复萌。因此治本的方法便是行为训练的方法。虽
然此方法相当费时费力,但若有绩效,则较容易预防。
1.社会技能的训练孩子的训练方面包括教导他们新的技能,使孩子较易成长
  、发展且找出适合的功能。研究指出,在预防方面,要先教导孩子在其能
  力范围内学习技能的发展。所谓的能力指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学习
  以协商方式达到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并成功的解决与周遭环境的接触。
  社会技能旨在增进孩子的行为与语言能力,并促进他们与社会的正当交往
  。卡兹丁认为社会技能训练的内容因人而异,所以社会技能的评量是必经
  的程序。一旦找出孩子的长短处,便可设计课程。社会技能的训练往往要
  大人和小孩一起接受。
(1)讲解示范:社会技能中的课程,每一种都需依照孩子的个别能力与需
      要分解成数个小步骤或具体的行为。训练的人按造步骤一步步的讲解
      ,并以实际行动来示范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物。受训的人不但要
      专心观察,模仿适当的言行举止,并要互相论如何将这些新技能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
(2)角色扮演:如果大人和小孩同时接受训练,两人可以扮演对方角色,
      然后由训练人员加以指导。因此不但可以学习新的技能,更能体会彼
      此的立场。
(3)讲评:每一步骤排练后,都要做简短的讲评。让受训人知道自己的行
      为是否符合要求。而受训人当然也可以藉此提出意见与想法有一点必
      须注意的是,社会技能没有绝对的标准。训练过程中对于情况必须有
      弹性空间,只要不要太离谱并没有所谓对错。甚至可以利用这些弹性
      空间来训练察言观色的能力,判断进退,且活动中给予充分的奖励与
      增强是必须的。
(4)技能的转移:社会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新的技能活用在实际的社交
      活动中。因此训练时要注意一般性的行为原则,而且要把各种技能演
      练熟练,在面临状况时能及时应用。除此之外,尽量将情况放入实际
      场景中,以自然的结果来增强新的技能与行为。
2.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卡兹丁主张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从认知程序着
  手,并处理眼前人际关系的问题。他发现这些孩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摩
  擦,常常偏执在不适当的方法上,很少懂得变通,也常常只顾着达到想要
  的目的,而没有适当步骤来完成愿望。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应强调
  下列五点:
(1)训练方式着重在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思考过程,不去斤斤计较特殊的
      行为模式。只要孩子对问题的存在与性质有清楚的认识与认知,他就
      会有适当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2)大人要教导孩子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情况。
      孩子要学习用自我语言及自我指示来分析事情的细微末节。
(3)使用游戏、讲故事以及做功课的方法来开启孩子的思路。设法变通较
      健康的办法来取代原始的不适当作法,进而改善人际关系。
(4)由大人扮演孩子的角色,给孩子做示范,对问题做事当分析,并提醒
      自己找出变通方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5)要孩子不断演练,扮演不同角色以能从不同角度来看事情。另一方面
      ,大人要常增强孩子的努力以及新学到的技能。
3.果敢行为的训练果敢行为(Assertive Behavior)是人与人交往的行为型
  态。它涉及了诚恳而直接了当表达个人想法和感受。这是一种适当的品行
  疾患,不但用来保护个人权益,也特别顾及别人的感受与福祉。患有品行
  疾患症状的孩子接受果敢行为的训练,旨在把受到的委屈和不当行为导向
  正当的发泄管道。其目的不但用来表答负面情绪,如愤怒和怨恨,更能表
  示正面的情绪如欢喜、赞美或关爱。因为当我们把内心感受倾吐之后,较
  能得到情绪的平静与缓和。其训练方式是经由实际行为的演练来促成行为
  的改变。大人和小孩互换角色,并由大人讲解示范也是可行办法。
4.其它基本能力训练患有品行疾患症状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与自尊。这种心
  理现在多少与其行为有相关。他们可能学校功课都吊车尾、无法与家人或
  朋友相处,且以不适当且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其愤怒与挫折。因此,除上述
  几项训练之外,教育的功能与课业的额外辅导不但能促成学业进步,且有
  增加自信与自尊的效果(施显,民89)。
    除此之外,治疗的方式也以着重在改变孩子认知的过程。其中包括教导
孩子解决事情的技巧、自我控制以及事后的自我声明,并发展出prosocial
skill,而非以往的反品行疾患。Prosocial skills透过适当的游戏方式、
友谊建立、以及谈话技术被发展出来。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与环
境接触时必要的能力。然而孩子的认知发展不应被孤立,而必须是整个系统
中的一部份,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把家庭包含在提升其需要上。

认知的改造
    孩子会误入歧途,往往与其错误的认知有关。所谓的认知错误指的是对
事物的解释、事情发生的归因以及对问题解决的思考有相当的偏差。例如小
明只要看到同学多看他一眼,就是看不起他,应该给予颜色教训一番。向此
种攻击行为的发生并非是环境因素所造成,而是小明自己编出来的理由或说
辞。认知的改造着重在训练孩子对外界事情的发生作理智的审视与分析,并
对事件的原委做健康的合理解释,然后在用适当办法来处理。
    认知的改造可以由训练有素的专家作指导,也可以采取团体治疗的方式
。对患有社会症状的孩子而言,以六至十人为小团体的心理辅导有相当多的
好处。孩子在小组讨论时可经由大人的指导产生正面的品行疾患,彼此也能
经由学习切磋如何适当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而团体治疗的最大好处是可提
供孩子适当的机会来倾吐心声,并体会到社会上不是单单只有他会感到挫折
与愤怒。而认知的改造可由下面四点来探讨:
1.承担行为的责任:孩子在从事反品行疾患常会推诿责任,否认错误或淡化
  行为后果。因此在事后我们能提出下列项目来和孩子一同进行深入的检讨
  :
(1)孩子对自己侵犯别人权益的行为应当承受一切行为后果。
(2)孩子思考错误、对事物的误解以及对其犯罪行为要有彻底觉悟。
(3)要有坦承行为责任的勇气,并以实际行动来预防类似行为的再度发生
(4)彻底消除孩子不负责任的想法与作法。
(5)解决权势与控制的冲突,以适当的方法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对孩子的冲动和错误判断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建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7)了解在家中与父母兄弟姊妹的关系;反省在学校中与老师和同学的相
      处情形。
    心理治疗的重点在唤起孩子注意到反品行疾患发生前自己的思考和感觉
,以及和外界触发的情况。因为在孩子从事反品行疾患之前,必有一连串的
决定过程或预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设法让孩子将事情全盘拖出。假若孩
子在治疗过程中否认或推诿责任,则需透过团体讨论或当面对质来加以辩驳
。最后,我们要孩子驳斥自己不合理的思考过程,改造错误认知并承担其行
为后果(施显,民89)。
2.培养对受害者的同理心:让孩子深切体验到受害者的痛苦是预防累犯的重
  要关键。患有品行疾患症状的孩子为了只解决本身的痛苦,而常把受害者
  的痛苦置之不顾,因此我们需培养孩子对受害者的同理心或移情,让孩子
  设身处地为受害人想一想,才能消除「别人的痛苦与自己所为无关的心态
  」。以下问题我们可提出来与孩子进行讨论:
(1)能够发觉并表达自己各种情绪感受,例如憎恨、愤怒、痛苦、忧伤等
(2)建立倾听的技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心声,并能认定对方的感
      受。
(3)体会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4)培养出悔意,并想好对受害者道歉的措辞。
(5)如果自己是受害者,要培养处理内心痛苦的建设性策略,以打断因果
      相报的循环。
(6)认清自己从事反社会行前、中、后的情绪反应。
(7)体验自己是如何让愤怒、冲动以及错误信念主宰自己行为而加害于他
      人。
3.了解症状典型以减低累犯的危险:一旦孩子了解到自己行为所带给别人的
  痛苦,也愿意承担行为责任时,就要引导他去了解自己品行疾患症状的典
  型,并设法预防事情的再发生。所谓行为的典型是指反品行疾患发生之前
  他个人有何特殊想法或感受?外在的情况又有何变化?透过大人的指导,
  反省自己从事不适当行为时到底有哪些体验。
(1)从事这种不适当行为经过多久的预谋?
(2)在做这件事之前,到底是什么因素触发?
(3)这孩子是不是常惹人生气?
(4)这孩子是不是常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或比不上别人?
(5)这孩子是不是常感到悲伤或孤单?
(6)如何选定受害者对象?为什么作此选择?
    透过思考这些问题,然后自己寻找答案。提供孩子这些反省的机会有以
下好处:第一,孩子会了解到品行疾患症状是一连串事物和思考过程结合而
成的行为典型;孩子往往会跟着典型一错再错。第二,根据自己的省思,孩
子能体会到要跳出行为典型模式,并设法找出解决办法。第三,孩子能预测
自己情绪风暴的来临,并设法阻止自己的行为。第四,了解危险信号,在必
要时向权威人士如家长父母求救。
4.社会价值的判断与道德观念的建立:患有社会症状的孩子基本上是犯了认
  知歪曲和缺乏道德点的毛病。道德的推理和价值的澄清犹如双轨道,能把
  孩子的思考行为引到正当而健康的生活形态。价值澄清的思考练习是由塞
  门、豪悟及克斯勤滂(Simon,Howe& Kirschenbaum,1978,引自施显,
  民89)所设计。他们编制了一套名叫「鳄鱼河」的故事来让社会症状孩子
  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孩子要把故事中的五个人从最卑鄙到最不卑鄙的顺
  序写下来,并解释分析为什么。然后说出这个人到底要怎么做才算符合道
  德标准。最后写下或说出自己的感想,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哪。鳄鱼河的
  故事是这样:「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六岁名叫阿菊的乡村姑娘。她深深爱上
  隔河对岸的青年阿雄。这条分隔两个情人的河流到处都是吃人的鳄鱼。阿
  菊很想过和去看阿雄,不幸的是,唯一的过河桥梁被大水冲走后,渡河比
  登天还难。阿菊于是找渡船的老板阿监,拜托他载她到河的对岸。阿监告
  诉她,如果在渡河前陪他睡觉,他就乐意而为。阿菊听后大为光火,一口
  拒绝阿监的要求,并且找村长阿分诉说困境。但阿分不愿管闲事,对他的
  问题视若无睹。这时阿菊感到十分无助,唯一的办法就是答应阿监的要求
  。于是,阿监满足私欲之后便将阿菊送到河的对岸。但当阿菊把自己渡河
  的委屈经过告诉阿雄时,阿雄立刻与阿菊翻脸,不要阿菊了。在心碎与走
  投无路下,阿菊找朋友阿初相助,希望能讨回公道。阿初对阿菊的情况颇
  为同情,找到阿雄后把他打个死去活来,阿菊见到十分高兴,在落日余晖
  中,受重伤的阿雄清楚听到阿菊的阵阵狂笑。」孩子反复分析判断故事中
  五个角色的所作所为,判断谁是受害者?一个人的行为责任是什么?什么
  是同理心与同情?什么是合作与公道?让孩子发表他们的看法,并逐步引
  导他们(施显烇,民89)。

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参与
    深入追究孩子的行为问题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犯罪率遽增家庭环境是难
辞其咎的。我们除了提供孩子行为治疗之外,还要加上家庭、学校以及社会
的参与,才能达到孩子永久性行为的改变。
1.父母管教技能的训练许多父母在遇到行为乖张的小孩子,常会显的力不从
  心。当然,父母一职与其它职业不同,是不需领有执照的。父母可能因为
  教养方法的不适当或已尽最大努力仍毫无起色而感到沮丧,因此,有些父
  母亲可藉助特别的训练来培养管教孩子的技能。
(1)父母本身作风的改变: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因此其身教的重要性
      是可见的,父母本身的行为很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并不知不觉中
      形成孩子的问题行为。举例来说,小莉的双亲严厉规定上学日子的晚
      上不准外出。但是,当父母自己有其它外务或亲友邀宴时,为了自己
      方便便带着小莉一同出门。相同的情况,当小莉的朋友邀约或有特殊
      活动时,小莉的请求却被父母严词拒绝,并给予一顿教训。这显示出
      父母设立的立场前后的不一致,不但不能彻底实行,反而以愤怒来掩
      饰自己的理屈。在此种教养方式之下,小莉的叛逆与反品行疾患是自
      然的现象。这里强调,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基于
      公正与理性的原则,与孩子共同协商建立彼此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且
      双方都应该尊重行为的约定,负担行为责任。假若中间发现有困难或
      突发状况时,要共商解决办法。更重要的事,父母本身的立场要站得
      住脚,才能彻底执行管教之责。因此,从行为准则的建立、执行、沟
      通,一直到问题的解决,父母亲可经由特殊训练来辅助。
(2)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特殊技能的培养:一般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赏与罚都
      有基本的概念,但在处理孩子的反品行疾患时,常会不自觉采高压手
      段,而忽略孩子有的正面行为。这在行为处理技术上是一重大错误。
      处理品行疾患症状的特殊技能训练应包括:找出行为问题形成的因素
      、行为的基本原理原则、行为分析的实施、增强与处罚原理的运用以
      及行为契约的订定等等。举例来说,八岁的小吉在妹妹出生后行为开
      始大变,他晚上拒绝睡觉,早上也不肯起床。除此之外,他还偷学校
      的书本、用具并破坏学校公物。父亲常因他的「坏行为」而把他毒打
      一顿。结果行为日趋恶化,父母都感到束手无策。经过心理专家的分
      析才知道,因为小吉妹妹的出现,使的小吉感觉被冷落像被遗弃一样
      ,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来挽回父母的钟爱。基于此认知,父母恢复对小
      吉的关心,并设立行为图表。假使小吉按时起床睡觉,父母便在图表
      上贴一颗小星星;如果他帮忙照顾妹妹,也可以得一颗星。小星星是
      一种代币制度,用来增强小吉的适当行为。并且在每星期时结算一次
      ,星星的数目达到预定的标准时,小吉便可换取他期望的事物,但假
      若出现不当的行为,就要被扣回星星,以示惩罚。结果在几个星期之
      内,小吉的行为就大有改善。
(3)互相支持的小团体:有些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问题而上法庭或被处以
      罚锾,父母困惑无助是自然现象。这些坐困愁城的父母假若能组成一
      个小团体,定期聚会与交换经验,对孩子和家庭都是很好的帮助。而
      这种小团体的最大好处是可减轻父母亲的心理压力,在走投无路的情
      况下,大家能彼此伸出援手,自然能有所帮助。
2.父母的谘商上述父母的管教技能训练主要是协助父母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
  。当然,父母本身因为孩子的问题及其它琐碎事物也会出现心理压力。所
  以,适时的求助心理咨询也是可行的办法。根据临床经验指出,这些孩子
  的父母的压力会间接造成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常见的生活压力来源是单亲
  独力抚养子女、财物上的困境、婚姻问题、身体以及心理的疾病及酗酒和
  服毒问题等等。因此,父母可采取下列途径来寻求帮助:
(1)支持性的谘商。若直接告知父母本身可求助专家的谘商,其反应可能
      相当消极,甚至会引起反感。或者专家告知父母本身有问题,且其问
      题是造成孩子行为问题的来源时,父母可能会否认事实或拒绝外力的
      「干预」。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性的谘商便应运而生。而此种谘商的
      重点是以倾听的技巧为主,让父母得以发泄心中的积郁。父母要知道
      心理专家或其它相关重要人物了解他们的苦衷,接纳他们的缺陷并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他们伸出援手。而目的是在建立父母的安全感
      ,并减轻其焦虑的情绪。
(2)团体的谘商。团体谘商与前述相互支持的小团体性质相似。主要的不
      同是前者在于解决父母的问题,而后者着重在解决孩子的问题。家庭
      相近的父母若能定期聚会,交换压力应付心得并且彼此鼓舞支持,相
      信比较不会感到孤立无援(施显,民89)。
3.家庭的治疗家庭治疗是指患有社会症状孩子、父母以及家中相关成员一起
  接受专家的指导,进而改善彼此的沟通方式及人际关系。家庭系统通常在
  预防与治疗品行疾患时扮演重要的角色。孩子需要被当成系统中的一部份
  ,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研究指出,品行疾患孩子的父母在对子女养育
  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有效率的双亲教养技巧已被认为是解决孩子问题
  的首要课题,并透过此方法来减低严重度及持续性。
  功能性家庭治疗的第一步是由心理专家实地观察这个家庭中彼此沟通交往
  情形,以此作为行为功能的假设,然后寻求变通的办法来改变彼此的关系
  。一方面改变孩子行为,一方面对行为功能的假设加以求证。几例来说,
  小哲从未得到父母亲的关切,只有在犯法需要被保释出来时,父母才犹如
  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可知,小哲犯法行为的功能性是在引起父母亲的注意
  。
  再者,通常问题行为相当复杂,但行为原理则相当浅显。家庭治疗的另一
  项重要目的是教育父母与家中其它成员有关行为原理与行为分析的技能。
  例如界定特殊行为,增强好行为来取代不适当行为。家庭治疗的重点不单
  单是改变孩子的行为,更要促成每个家庭成员行为与生活形态的改变。
  功能性的家庭治疗在建立互惠的家庭关系,提供开放与自由的沟通管道,
  甚至明文规定彼此之间的行为细微末节,经由整个家庭行为模式的改变而
  妥善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施显,民89)。
  许多家长的训练计画是致力于能增进其对当父母的技巧。研究也指出,家
  长的训练计划是可确定的,能在孩子以及父母身上能达到有意义的改变,
  且对孩子的些许变化也能感受的到。根据研究调查,参与家长训练计画的
  双亲们,使用正确方法教导孩子,能降低孩子约20-60%的侵略性。
  家长训练计画可能有许多,但其主要目的,都是着重在使家长管理孩子行
  为更容易并让孩子较易适应社会。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父母亲协助孩子去学
  习各种技巧,例如社交技巧的训练。这其中包括有效的人际关系、与他人
  协商的技巧以及适时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父母训练中更进一步包含了孩
  子行为管理技巧。此方法提供了家庭简单且有效率的解决策略,其中有行
  为的契约与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藉由这些方式,能鼓励家长对孩子的正
  向影响。
  然而,纵使这些介入帮助家长建立有效率的教养子女的技巧,绝大多数的
  家庭仍需要额外的支持。家庭系统中有太多不同类别,并非单一方法都可
  套用在每个家庭中,因此也间接影响家长的处理态度,其中包括容易沮丧
  的情绪、生活压力与婚姻品质的改变。
  研究者建议,在家长训练课程中,可为这些少数个案家庭增加不同的训练
  课程。Webster-Stratton and Dahl (1995)指出,这种弹性调整也提高了
  训练水准,因为此课程重新结合了家长认知、心理、婚姻与社会上的调整
  ,更能协助家长来帮助孩子。
4.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对一个患有品行疾患的孩子而言,「环境」在治疗
  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且也具有预防的效果。绝大多数品行
  疾患的治疗介入,都是为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起关连,即使是各种不同的
  治疗方式,几乎都把焦点放在孩子各种技巧的训练以及各地区的问题解决
  方法,其中课程包括了情绪管理、社交技巧以及沟通训练。
(1)学校的职责不同预防计画的设计大多着重在孩子特殊认知技巧上的训
      练。大多数的计画是鼓励孩子能自行做出正确决定。除此之外,以学
      校为基础的训练课程,也加入了教导孩子人与人之间问题解决技巧,
      增加对自己心理体认的策略并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如何使用自我谈话
      与自我控制技巧。
      站在教育的立场,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和家庭取得密切的联系,家庭
      与教师双方面对孩子的行踪都要了若指掌。就教师与孩子的关系而言
      ,教师要尽量充实课业与课外活动,把孩子的注意力和经历引导到正
      确的生活型态。而且,教师本身为行为的主要塑造者,利用行为分析
      与行为训练的方法来增强好的行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是能鼓励并倾
      听孩子诉说心事,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被接纳。
      除了预防的方法之外,治疗方法最好能使用在实际情境中,即品行疾
      患患者出现征状的爆发场所。此种治疗方式需要更进一步的训练,若
      愤怒情绪控制得当,可以适当的教室行为作为正向回 。Webster-
      Stratton & Dahl (1995)说道,学校的支持体系是要能随时调整问题
      ,且当学生在教室中有好的行为表现或严守时间才给予回。除此之外
      ,该计画提供家长与孩子机会去面对问题症结,并一起想办法解决。
(2)社会的职责整个社会社区在心里专家的协调下,动用可用的社会资源一
     同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并支持孩子适当的行为。而社会资源包括医院
     、警察机构、慈善机构、感化院、学校等能提供的人力与物力。患有社
     会症状的孩子最终仍要回归社会,而不是终身待在感化院等场所。因此
     ,唯有社会愿意伸出援手,把这些孩子纳入社会体系中,对他们才是真
     正的帮助。
药品的治疗
    根据图斯(Toth,1990,引自施显烇,民89)的经验,药品的治疗对患有
社会会行政状的孩子而言,并没有很大的的功效。不过,假若孩子有伴随精神
症状、忧郁症、注意力涣散或过动的症状时,则需要藉助药品的辅助。再者,
如孩子经常出现剧烈的暴行,对别人的生命直接构成威胁时,药物治疗往往有
助于消除其暴力行为,且有缓和行为冲动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01:13:26 |

行为改造法


适得其反 – 论消减与塑形
What You Get Is Not What You Want – Extinction and Shaping 
萧宁波
Shiu Ling Po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摘要
本文以三个个案为引子,引用行为学派理论中的塑形和消减两种程 序,讨论为什么有时我们尽力去减少行为,但结果行为反而变本加厉。本文先指出这两种分别为增强和减弱行为的方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再以讨论和举例的方式,加 上一些在职老师的经验分享,检讨这两种程序在学校的应用,并印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ree cases in which two parents and a teacher tried to reduce some naughty behavior made by their children and student, respectively; but, to their dismay, the behavior worsened. The behavioral methods of shaping and extinction are used to explain why that could happen.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reveals that the two methods, although designed to increase and decrease behavior, respectively, are also intertwined. Discussion, 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teachers’ experience sharing are used to show how shaping and extinction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in schools.
 
 
适得其反 – 论消减与塑形
天乐是个八岁的孩子,他吃饭时常常说话。今晚在家吃晚饭时他又 不停口地说话,当他要跟妈妈说话时,妈妈只冷淡地叫他吃饭时不要说话。天乐讨了个没趣,便低头吃饭。过了不一会,他忍不着又说起话来,妈妈便马上制止他, 再次叫他吃饭时不要说话。可是天乐只安静了一会又故态复萌,要跟弟弟说话,正当妈妈又要开口制止他时,天乐却向妈妈说:「你知道弟弟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 吗?」妈妈立即被这个话题吸引了,便和天乐说起话来。
彩蓝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现在正是林老师的课,彩蓝觉得有点 闷,便伸伸腰打呵欠。林老师知道这是彩蓝常用的技俩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便没有理会她。彩蓝打了呵欠还是觉得无聊,便把手扬来扬去,装作要打蚊子。林老师认 为这又是彩蓝引人注意的技俩,知道不可以放纵,决心不理会彩蓝。彩蓝把手挥舞了一会,装作蚊子飞到邻座的同学那里,把手在同学面前挥舞,同学便把身体向后 避开。林老师看见彩蓝骚扰同学,便马上喝止她。
家恩是个三岁半的孩子,妈妈正在厨房里工作,家恩独个儿在客厅 玩耍,一不小心把东西碰到掉在地上,妈妈听到声响便走到厅里看看,她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拾起,又叫家恩小心点,便走回厨房里工作。家恩玩了一会便把东西摔到 在地上,弄出很多声音,妈妈听到声响便立即走来看看,她制止了家恩并吩咐家恩要乖一点,便又回厨房里。过了一会家恩又把东西摔到地上,妈妈听见声响不是很 大,相信家恩只是贪玩,便置之不理。但过了不久厅里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妈妈马上走到厅里,原来家恩把花瓶摔破了。
以上三个个案,读者是否觉得似曾相识?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个 案中的父母和老师,本来都希望不理会或不响应小孩子所做的一些顽皮小行为,让那些行为自己消失。但当那些顽皮行为没有如他们预期般减退,反而变本加厉时, 他们就不能坚持到底,最终都忍不住响应了小朋友的行为。他们的响应,会否强化了小朋友的顽皮行为?
试想想,下次吃饭时,天乐会否找一些令妈妈好奇的话题,从而令自己可以吃饭时谈话?下次上课时,彩蓝会否故意做一些骚扰同学的行为,从而令老师多点注意自己?下次当妈妈丢下家恩独个儿在客厅时,家恩会否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从而令妈妈多点看望自己?
问题的征结在于,当孩子的行为更加顽皮时,他们才能够获得他们要求的后果,于是这些更加顽皮的行为便得到增强。
根据行为主义的分析,上述个案中的父母和老师,原本所做的行为,即不理睬不响应,是符合行为改造法 (behavior modification) 中的消减 (extinction) 程序,执行得当的话,可以减少那些不好的行为。但由于他们不能坚持,变成使用了行为改造法中的塑形 (shaping) 程序,后果反而是加强了那些不好的行为。
要明白这种分析,我们先要认识消减和塑形这两种程序。在以下的 篇幅里,我会介绍塑形和消减这两种程序的重点,它们都是行为改造法中常用的程序,分别用来塑造新的行为和消减已经学会了的行为。我会着重指出,原来塑形程 序当中,包含了消减程序的一部份,所以,如果我们一不小心,本来想用消减程序来减少行为的计划,容易变成增加了行为。为了帮助读者准确掌握消减程序,我会 将它与惩罚比较,并且澄清一些执行消减时容易犯上的错误。
在讨论消减与塑形当中,会带出增加行为与减少行为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由于人的所有行为本是属于同一个系统,因此,最有效改善行为的方法是增加行为与减少行为二者双管齐下。基于这个见解,我们才可以讨论如何处理以上三个个案。
最后,我会比较行为学派与认知行为取向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和人道主义的观点,尝试说明行为学派的贡献在于研究影响行为的客观因素、和行为可以造成的客观后果。对行为学派有所掌握,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好心做坏事」。
塑造更符合要求的行为
先说塑形。塑形是建基于操作制约 (operant conditioning) 的一种行为改造法,它是由史坚纳 (B. F. Skinner) 最先提出的,塑形的作用是训练新的、较复杂的行为1。
作为试验,史坚纳选定要用操作制约的方法,来训练一只鸽子自转三百六十度。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操作制约的原理是利用行为后果去影响行为 (Staddon & Cerutti, 2003),根据这原理,我们要等待行为发生后,才可给予某一种后果 (例如食物) 去影响行为。所以,要用这原理来训练鸽子自转三百六十度,便要先等它这样做,然后才给予食物以影响它的行为,但问题是鸽子不会自发地 (spontaneously) 自转三百六十度,要等的话,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
对这个问题,塑形提供一个很聪明的解决办法,办法具体是这样的。首先,不要要求鸽子一定要自转三百六十度才给予食物,只要它做出一些近似的行为,如把头或颈项扭转,便给予食物。扭动头或颈项是鸽子常做的行为,要捕捉这种行为然后加以奖励,并不困难。 重复奖励这动作若干次后,鸽子便会很纯熟地做出扭动头或颈项的动作,这时,我们便要把奖励的要求提高,也就是说,当鸽子再做出它已经常常做的扭动头或颈项的动作时,我们并不给予奖励,要一直等它把扭动的动作做得更大幅度一点时,我们才再给予奖励。
鸽子当然不会知道我们已经把要求提高,但原来亦不需要我们告诉 它情况已经改变,它也会因应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起初,当鸽子发觉没有食物,它不会立刻放弃,反而会继续做出扭动头或颈项的动作,而偶然一次它可能会扭动得 大幅度一点,我们就趁这个时机再给予食物奖励,以加强这大幅度一点的扭动。如果它跟着的扭动幅度又不够大的话,我们又不给它食物,只有当它的扭动有足够幅 度时,我们才会给予食物。渐渐地,鸽子便会做出比先前大幅度一点的扭动,以获取食物。待它能够常常做出这种幅度的扭动时,我们便又把付出奖励的要求提高, 也就是要鸽子把扭动的动作再做得大幅度一点,才给予奖励。
实验证明,只要把这种「先要求低、增强、再提高要求」的程序重复若干次,便可以训练鸽子自转三百六十度 (Skinner, 1938)。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叫做塑形。
塑形的优点
我曾经问过很多修读师训课程的老师如何利用行为学派的方法训练 鸽子自转三百六十度,他们大部份人实时想到的办法是用食物引诱它转圈,先把食物用绳吊起,然后绕着鸽子打转,以吸引鸽子跟着转圈。从他们的答案可见香港的 老师是多么热心于刺激学生做出一些行为。但这种学习方式,会否令学生学习到只是就着老师所给的刺激而做反应?是否太被动了?
塑形方法有它的好处,鸽子在这种方法下学习时,它转动的行为是 自发的,不是受到刺激而作出的反应。当它学到转圈和食物的关系之后,将来只要它需要食物时,它便会转圈。相反,如果它只是学懂对刺激作反应,它可能不会自 发地转圈,而是要先等待刺激物的出现。我们的学生是否也是这样?
虽然塑形方法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学生,捕捉他们做出近似老师要求的行为,老师又要付出多点时间和耐性,等候行为自发地出现,和等候行为慢慢进步,但它不会抑压学生的主动性,是值得多花点时间和耐性的。
塑形普遍应用于训练人或动物的各种复杂行为,它尤其适合用来训练一些学习者不能一下子便做到的行为。训练这些行为,如果根据操作制约的一般原理,要等待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才给予行为的后果,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好象训练粤语是母语的学生准确读出英文中的f、th、和 v 的 发音,很多学生不能一下子便做到,如果老师要等待学生能够准确发音才说一声「好」,可能要等很久,也会给学生不愉快的学习经验。这种情况下,塑形正好派上 用场。老师可以在学生刚开始练习发音时,降低要求,只要他稍为能够分别用不同的动作尝试发出那三个不同的音,便称赞他开始掌握了,然后叫他好好自行练习。 过了一两天,老师当然预期学生的发音有所改进,如果学生只能做到上一次练习时的水平,老师不应该仍然称赞他,反而应该把称赞的要求提高,只有当他做得比上 一次好的话,才称赞他进步了。这种做法随着学生的进步而把要求提高,便是应用了塑形程序 (Bankson & Bernthal, 1998)。
塑形的关键
塑形的要点是当学习者做到某一阶段的要求时,我们停止奖励该行 为,反而把奖励的要求提高。在这个时候,假如学习者重复做出该行为若干次之后仍得不到奖励,便放弃再尝试,那么训练是不能继续的。塑形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 者还未有放弃时,他会做出一些行为,是比他已经惯做的行为更加符合新的奖励的要求,也就是这种行为令他重新得到奖励。 为什么学习者放弃之前反而会做出更符合新要求的行为?这原来跟消减有关 – 原来塑形程序的这一部份跟消减程序很相似。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消减程序。
消减行为
顾名思义,消减程序的目的是要减少行为,方法是把该行为原本带来的好的后果拿走。如果学生做出该行为的目的是要得到某一后果,而老师又可以令到该后果不会出现,那么经过若干次「做了行为,没有后果」之后,该行为便会渐渐减少 (Skinner, 1938)。虽然这方法未必可以减少所有行为,例如已成癖的赌博行为不一定会因为缺乏好后果 (赢钱) 而消失,但一般情况下消减都会有一定的效果。
消减在日常生活里常常发生,例如我们跟别人说早晨,别人没有响应,几次之后我们便不会再跟这人说早晨。学生上课时屡次举手发问,老师没有看见他,学生渐渐放弃举手发问。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不懂回答,几次之后学生便不会再问老师问题。
消减行为的方法看似简单,但过程往往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充满起伏的。首先,研究发现,行为在消失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作爆发式的出现,称为「消减中的爆发」 (extinction burst) (Domjan, 1998; Martin & Pear, 2002),在该段期间,行为是变本加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会出现侵略性或暴力行为 (Azin, Hutchinson, & Hake, 1966; Nation & Cooney, 1982) 。 一些养成了习惯的行为,最容易在消减时发生爆发式的出现。所以,老师刚刚开始执行消减行为的时候,如果看见学生的行为不但没有立即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不要 错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对、或者是方法不奏效,其实消减中的行为往往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老师需要有点耐性和相信自己的做法。老师执行消减行为之前亦要有准备, 确保即使学生做出极端的行为,也可以应付。
消减变成塑形
当要消减的行为,发生爆发式的出现的时候,若果老师把持不住,或者为了息事宁人,作出让步,再次给予学生想要得到的东西,会有什么后果?原来这样做的话便等如用塑形来增强行为。请细心看看上文对塑形的描述 : 「塑 形的要点是当学习者做到某一阶段的要求时,我们停止奖励该行为,反而把奖励的要求提高。」运用消减减少某一行为时,是要终止该行为本来会引起的后果,也即 是「停止奖励该行为」,如果当该行为变本加厉地出现时,我们便恢复给予本已终止了的后果,便等如是「把奖励的要求提高。」这样做的话,便会消减做不成,反 而塑造了程度更进一步的行为。
本文开首所列出的三件个案,似乎便是执行消减未能贯彻始终,变成了用塑形的方法,结果会使行为变得更严重。这是因为当孩子稍为顽皮时,他们得不到他们要求的后果,反而在他们更加顽皮时,他们才能获得他们要求的后果,于是这些更加顽皮的行为便得到增强。
塑形跟消减的关系,一直为人所忽略,这也难怪,谁会想到一种训练行为的方法,原来包含了另一种减少行为的方法?
消减程序的另一个特点是行为不会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恰恰相反,行为消失一段时间后会死灰复燃,称为「自动复原」 (spontaneous recovery) (Domjan, 1998)。对于为什么会有「自动复原」这个现象,心理学家仍是摸不着头脑,没有一个好的解释。但要注意的是,假如当消减中的行为自动复原时,一不小心又对行为给予增强的话,便等如使用了间歇增强 (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来训练行为,结果令行为变得更难消除。当消减中的行为自动复原时,只要坚持不给予增强物,行为便会再次减少。
消减与惩罚
消减与惩罚都可以用来减少或压制行为,虽然有意见认为消减是惩罚的一种 (参考 Liberman, 1993, pp. 271-274),但两者的程序有别,效果也很不同。惩罚的方法是在某一行为发生后,给予受罚者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拿走受罚者一些喜欢的东西,从而令受罚者减少做出该种行为 (Dinsmoor, 1998)。消减的方法是把该行为原本带来的好的后果拿走,令学习者不能用该行为获得他想得到的东西,从而使他放弃做出该种行为。
表面上看,两者很相似,两者同样都会把一些好的后果 (对学习者而言) 拿 走,但其实在决定拿走什么后果这方面,两者是很不同的,而消减方法的针对性比惩罚强。试想想,学校里很多违规的行为,惩罚的方式都是罚抄书、罚企、取消小 息等,这些惩罚跟学生所做错的行为,往往没有什么关连,学生迟到也许要罚抄书、上课嘈吵也可以罚抄书,如果学生问一句为何迟到要罚抄书,老师不容易说得出 一个道理,因为惩罚着眼于加诸学生一点不快或痛楚,令他不敢再犯,所以,惩罚的类别跟违规行为的类别,并不需要有逻辑上的联系 (Dreikurs & Cassel, 1972, 区分惩罚与合理后果punishment and logical consequence ,前者跟违规行为没有逻辑上的合理关连)。 相反,消减的方法是把某一行为原本会带来的后果拿走,即是说,学生做出该行为时是预期某种后果会出现,消减的方法是要令到这种后果不会出现。执行消减的方 法,老师要知道什么后果在支持着该行为,换句话说,学生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做出该行为?这对老师是相当高的要求,因为老师需要对学生有相当的了解,老师 也需要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课室管理方法中有一种叫作「规则—漠视—赞赏」(Rule-Ignore-Praise, RIP) (Charles, 1996),建议老师先跟学生商定课室内的行为规则,之后当有学生做出轻微的违规行为时,老师尽量不要理会 (漠视), 应该集中留意学生做出好的行为,并加以赞赏。有些老师以为这方法当中的「漠视」便是消减方法,其实是误会了。「漠视」是要老师尽量不要理会轻微的违规行 为,不管学生做那些行为的原因或动机。相反,要执行消减,老师是需要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才能知道学生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才做出该行为,然后对 症下药,令到该种后果不会出现,从而减少行为。只有在学生做出违规行为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的情况下,「漠视」才算是消减方法。
老师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是很积极的做法。研究显示,专家教师遇到学生违规问题时,会先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违规;相反,新手教师多着眼于行为本身是对或错、应该如何处理等 (Sabers, Cushing, & Berliner, 1991)。可见执行消减需要的思考问题方式,与专家教师常做的有相似之处。
我有一次与老师们讨论奖惩时,有一位老师指出,用惩罚只能够令 学生不「敢」做某种行为,却不能令他们不「想」做该行为。他的说话令我领悟到惩罚与消减的另一不同之处。的确,惩罚是加诸学生身上一点不快或痛楚,令他们 不敢再犯;但学生虽然不敢,心里却很可能仍然想做那些行为,只是要等待适当的时机,确定不会被老师抓住惩罚,才敢做出那些行为。相反,消减的原意是要令学 生知道做了该行为并不会带来他们希望得到的结果,从而令他们放弃再做该行为 (只好另辟跷陉)。2
不少老师都曾经被学生怒目相向,有些情况学生可能只是想吓唬老 师,这时候老师往往不需要做特别的反应,只要冷静地回望他,待他知道不会得到他预期的后果时,他便会放弃。有一位年青的老师告诉我她的一个经验,某次她上 课时,班里一位平日很不合作的同学突然站起来,把他自己的桌椅推倒在地上,由于事出突然,她还不懂得反应,却发觉这位学生正用凶恶的眼神瞧着自己,这位老 师未曾遇过类似的情况,不知怎样应付,只好平静地回望他。二人对峙了一会,老师便叫这学生把桌椅执拾好,因为搁在地上会阻碍别人。可能这位同学发泄完了, 发觉自己一个人站在课室中央,全班同学望着自己,也没想到下一步该怎么做,听到老师的说话便把桌椅执拾好再坐下来,继续上课,课后老师当然把该学生教训了 一顿。这事件得以和平解决,似乎是因为老师的反应令学生的行为没有什么效果 – 老师没有害怕他、亦没有和他对骂,或找训导主任或校长来帮忙,只是很平静地处理。事件过后,这学生仍有很多行为的问题,但是再没有在上课时把桌椅推翻 – 这可能是消减的作用,即是学生知道推翻桌椅这行为并不会带给他他想得到的后果,便不再做这行为。
我的一位朋友的儿子小时常常吵着要逛街,朋友便带儿子逛街,但 她故意带他到人多挤迫的地方,买一点小东西又要排很长的队,小孩子大都没有耐性,这种逛街活动多做几次后,朋友的儿子便不再热衷于逛街。成长期的年青人比 较反叛,如果成年人常用压制的手法不让他们做这做那,即使是出于一片好心,也容易令他们抗拒,或者口里顺从、心里不服气。消减的方法着重令他们知道他们想 做的行为并不能带来他们想得到的后果,于是便不会再做那些行为。很多年青人成长时期需要友朋的慰藉,容易误交损友,但与损友之间的关系容易因为细微的利益 分配而起冲突,当年青人知道与损友结交并不能带给他他所渴望的「不离不弃」的关系时,他们或许便不会再结交这类损友。
减少行为与增加行为
我在另一篇关于惩罚的文章中 (萧,2002) 曾经指出,应该把行为改造看作行为调节 (behavior regulation), 即是把各种行为看作一个系统,在系统之内各种行为都有相关,如果某种行为的出现次数减少了,便会有另外的行为增加了,所以减少行为和增加行为应该一并处 理。要令惩罚有效压制行为,应该同时用奖励的方法增加其它较好的行为。同样道理,假如用消减的方法令到学生做了某一行为后却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应该同时 鼓励他做一些可以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正确的行为。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这方面Piazza 和她的同事做了很多临床研究, 例如Piazza, Fisher, Hanley, Remick, et al., 1997; Piazza, Moes, Fisher, 1996; Piazza, Patel, Gulotta, Sevin, & Layer, 2003; 还可以参考Coe, Babbitt, Williams, Hajimihalis, Snyder, Ballard, & Efron, 1997; Mazaleski, Iwata, Vollmer, Zarcone, J. R., et al., 1993)。
Rudolf Dreikurs (1968) 指出,学生的违规行为往往由引人注意 (Attention Getting) 开始,若得不到满足,便会提升强度,变成争取权力 (Power Struggling),进而寻求报复 (Revenge Seeking),最甚者会展现无能 (Displaying Inadequacy)。当学生作出引人注意时,不少老师先用消减的方法,不予理会,但如上文所说,可惜有些情况下老师不能坚持,变成弄巧反拙。根据 Dreikurs的意见,即使引人注意的行为消减了,也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学生变成争取权力。故此在处理时,老师不宜只用消减,应该同时主动教 导学生怎样用正确的方法以得到老师的注意,才属上策3。
不少老师都知道,对待学生要恩威并施,奖罚并行,但是实践时却 有所误解。我最近观看了一位实习老师授课,课堂进行中有一位学生伏在桌子上睡觉,这位老师看到了便中断授课,她先把学生唤醒,再用严肃的语气教训他不应上 课时睡觉,正当课室的气氛因老师的训话而变得凝重时,这位老师的语气突然软化,转而跟睡觉的学生说起笑来,笑他睡觉时流口水,老师的说话惹来全班同学一阵 笑声。
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一时严肃地教训学生,但突然间却又跟学生说起笑来?她回答说那是软硬兼施。
这是多么严重的误解啊!
这位老师的做法,客观效果是针对同一行为 (上课睡觉),同时给予「硬的」(训话) 和「软的」(说笑) 后果,两种后果互相矛盾,只会令学生无所适从,无助于减少该行为。我所说的要「减少行为与增加行为」双管齐下,是指用两种不同的后果,来对待两种不同的行为:一种后果用来减少不好的行为 (例如指责上课睡觉),另一种后果用来增加好的行为 (例如赞赏上课留心)。双管齐下,是要分别针对正当的和不正当的行为来施行的。
如何处理个案
我们认识了塑形和消减后,可以重新检视本文开首的三个个案。三个个案中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母亲或老师的关注,但他们用来博取关注的行为,都是母亲和老师 不接受的,所以个案中的母亲和老师都拒绝给予孩子想得到的关注,希望这样可以令孩子不再做那些行为。他们的做法,即是消减。
个案中的孩子所做的行为,以往应该可以令他们得到母亲或老师的关注,但今天却没有成功,于是他们的行为变本加厉,例如天乐找到更吸引妈妈的话题、彩蓝骚扰同学让老师不能不理睬她、家恩把东西弄到地上发出更大的声响,这些行为便是消减中的爆发。
由于孩子的行为发展到不能不理的地步,他们的母亲或老师便再次 关注他们,于是这些比先前更顽皮的行为就得到了增强,增强的效果会令这些更顽皮的行为更容易出现。他们的母亲和老师可能觉得自己是逼不得已,但这种做法其 实是等同用塑形程序来加强行为,会塑造孩子将来做出更不可收拾的行为。
那么,应该怎样做才好?让我们把三个个案逐一研究。
天乐的情况最容易处理,妈妈只要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 (或是对弟弟的关心), 坚持吃饭时不说话,留待晚饭后才倾谈,便可以按原定的计划执行消减。当然,妈妈也要思考为什么天乐常常吃饭时谈话,是否这样做可以满足他的某种需要?我自 己小时候也常喜欢晚饭时谈话,因为那段时间是辛劳工作的家人唯一相聚一起的时间。如果天乐真的有这种需要,妈妈应该安排另一个合适的场合,让一家人一起谈 话。
彩蓝的情况最难处理,因为她骚扰其它同学,老师不能不关注,但关注便会鼓励或加强了彩蓝的顽皮行为,老师真是陷入了两难的情况。的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 非常被动,可做的选择不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首先要尽量避免陷入这种情况。如果老师已经知道彩蓝是喜欢得到老师的注意,一些采取主动的老师会尽量在事情 失控之前采取步骤,例如上课之初安排一些工作给彩蓝做,让她把工作做好时便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这虽然不会立即见效,但老师只要继续这样做,同时尽量避免 当彩蓝做一些顽皮的行为时才关注她,反而应该在彩蓝做些好的行为时立即关注她,再加上口头的劝导,假以时日,彩蓝的行为应会慢慢好转,虽然过程可能会有起 伏,因为有时彩蓝会做一些老师不能不理会的顽皮行为,令到这些顽皮行为间歇地得到增强。帮助彩蓝的重点是一方面消减她用顽皮行为来博取老师的关注,另一方 面建立或加强她用好的行为来得到老师的关注,也就是要双管齐下。
有位老师曾经跟我谈论她学校里的一个类似个案,她们采取的方法 也是在上课之初先给予那学生一些工作,但这办法并没有改善那学生的行为。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们先叫那学生做的工作,是诸如擦黑板、帮老师派簿等行 为。但是,这些工作本身,对那学生来说很可能已经是老师的特别关注。换句话说,他不需要做什么已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更坏的情况是,如果他喜欢做这些工作 时别人 (包括老师 ) 对 他的注意,而他又意识到,老师分派他做这些工作,是因为他上课时的顽皮行为,那么他只会做更多顽皮行为。所以,在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做的行为本身不应该是 可以令他很满足的,而应该是他不会自愿做的、却是老师希望他做的行为,例如要他做好工作纸,并让他知道做好以后便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
家恩的个案跟彩蓝的很相似,应付的方法也差不多。一些主动的父母,如果要在厨房工作而把小孩独自留在客厅,会预先安排一些活动给小孩子,让他做好该活动便 告诉爸妈,又会不时主动走到客厅看望孩子,这样便可以减少要被动地响应孩子的行为。而背后的道理同样是一方面消减顽皮行为,另一方面增强好的行为。
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些根据行为学派的理论而提出的建议,不是什么「答案」,更加不是唯一的办法,只是希望刺激读者的思考。
认知行为治疗
塑形与消减程序,亦是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常用的方法 (e.g., Owens, Palermo, & Rosen, 2002; Tolin, 2001)。认知行为治疗有别于传统的行为治疗,在于它除了着重改善行为外,亦同时着重认知 (cognition) 和情绪 (emotion) 的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互相关连,当中又以认知最为吃重,担当中介的角色。
认知指人的信念、思想、期望、态度、观感等等,认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例如,一个人遇到挫折,他如何认知这个挫折,会决定他的情绪反应,和跟着做的行为。
虽然认知行为治疗也采用塑形和消减程序,但着眼点是这些程序怎 样影响人的认知。例如,为什么消减程序会有效?因为透过这程序,可以让人认识到某一行为不会产生他想要的后果,所以他便放弃了这行为。或者,这程序令人不 再期望某一行为会产生他想要的后果,所以他便放弃了这行为。又例如,为什么塑形程序会有效?因为透过这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人从小小的成功经验里慢慢建立信 心,相信自己能够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对于认知行为治疗,行为学派的支持者一般都怀疑是否有必要引入「认知」这个中介因素,来解释行为治疗法的效用,Martin and Pear (2002) 对 此有很精采的论述。姑勿论对塑形和消减程序的效用有不同的理解,认知行为治疗亦会认同,如果消减程序执行不善,可以令原本要减少的行为变本加厉。试想想, 虽然天乐的妈妈口里说要天乐吃饭时不要说话,但当天乐提及弟弟在学校的事情时,妈妈便忍不住搭嘴,对此天乐会有什么想法?他会不会学会,只要能够引起妈妈 的兴趣,他便可以吃饭时谈话?从Dreikurs (1968) 的权力争取角度看,天乐可能学会了如何操控妈妈,获得了主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吃饭时谈话的决定权。
这种分析,同样可以用来理解其余两个个案。
主观与客观的落差:无意中塑形
有些老师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批评行为学派的理论把人的行为非人 性化,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看作影响对方的工具。针对奖赏,有一种意见认为,老师赞赏学生,是因为欣赏学生的好表现,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是为了什么的 加强或改造学生的行为。这种意见不无道理,也许表达了很多老师赞美学生时心中所想的,他们觉得老师的赞赏发乎内心,并非以赞赏作为工具。
然而,即使老师并无以赞赏作为工具的企图,我们仍然可以问,老 师的赞赏会否、或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赏,他的行为会否改变?换句话说,一些发乎情的赞赏,是可以对学生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的。行为学派 研究的,并不是老师施行奖赏时的主观心理状态,而是奖赏对学生行为的客观影响。如果老师对这些研究有所掌握,便可以制造理想的客观效果。
就以塑形为例,我们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虽然并无施行塑形的企图,却在客观上施行了塑形的程序」,而后果也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
为什么这样说?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
就以时下在一些学校流行的攀石运动为例,假设有位学生手脚灵 活,第一次接触这运动时,已经能够很迅速地攀爬到石墙的顶部,看见的人都大拍手掌。跟着的几天,这学生在小息、午饭时段、或课后的活动时间,都常常表演攀 爬石墙,每次都吸引不少同学围观,有时甚至有人鼓掌欢呼。但是,假如往后的几星期,这学生每天都重复这个攀爬动作,大家试想想,仍然会吸引一大群观众吗? 观众仍会欢呼拍掌吗?习以为常是很自然的事,当大家看惯同样的表演后,反应当然不会跟当初一般热烈。换句话说,观众给予这位学生的赞赏减少了,即使这学生 做跟先前一样的行为。
跟着有一天,这学生突然演出一个高难度动作,看见的人又拍起手 掌来。由于重新得到别人的赞赏,这学生便继续表演这个高难度动作。可是,这高难度动作重复了若干次后,观众又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了。于是,有一天,这位 学生又演出一个更高难度动作,他再次得到观众的掌声,但当观众又习以为常之后,他便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如此这般,他便会做出很危险的动作。
本来,观众的鼓掌,是发乎内心的,他们并非有意训练那学生做越来越高难度的动作,但客观情形是学生需要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才能不断得到他们的掌声,所以,观众是无意中塑造了他做危险的动作。
这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类似的事件常常发生,很多小孩子养成很坏的脾气、练就流畅的说谎话技巧、诈病博取同情等,很可能都是塑形造成的,因为脾气发多了,便要发更大的脾气别人才会迁就;谎话说多了,便要说更能骗人的谎话才能蒙混过去;诈病也是如此。在一个个案研究中 (Aubuchon, Haber, & Adams, 1985), 一位女孩子从十三岁起开始有头痛,往后的几年因为这病她得到父母和很多人的关心,她接受过很多不同的治疗,但头痛一直没有好转,还更趋严重。到她二十六岁 时,她差不多每天都头痛,但医生却找不到原因。直至她接受心理治疗时,她承认因为这病她得到很多关心,于是治疗师便采用消减的方法,要她的家人不理会她的 头痛,同时又奖励她的好的行为,例如当她做妥工作便关心她。经过十多星期的治疗后,她的头痛差不多全没有了。这个案一方面显示了消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 能显示了头痛也可以因为别人的关心而被塑造至越来越严重。
所以,尽管我们对别人的关心、称赞、或嘉奖,大都是出于对别人的欣赏,我们的出发点并非企图影响别人的行为,但我们不能忽视自己一片好心的行为对别人会造成的影响,行为学派做的便是这方面的研究。
总结
操作制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后果所影响;消减程序是把本来支持着某一行为的后果拿走,从而令到该行为慢慢减少。但是,消减过程中,行为可能变 本加厉,这个时候,如果好的后果又出现,那么,这些程度更严重的行为,便得到正面增强,结果,行为便被塑造成越来越极端。因此,我们执行消减时,如果不能 坚持,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我们对别人的行为的响应,是构成别人的行为的后果的一部份,所以,无论我们有意或无意,我们的行为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别人的行为,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最重要是我们能够察觉并且暸解这些影响,才可以避免做事适得其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