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080|回复: 0

[转帖]老人办稀粥免费供应点 辞世后施粥点爱心在延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09:00:18 | |阅读模式
 作者: 记者 李艺 报道组 金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爱心施粥点 风雨无阻
  2006年12月29日中午,乐成镇河滨东路的一间一楼约10平方米店面里,4个高压锅一字摆在桌子上,锅里是熬粥工人王敏刚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番薯白米粥。
  这是乐清老人胡超办起的一个施粥点。施粥点门口上端挂着“稀粥免费供应点”的牌匾,门口旁,一张写于去年11月20日的红色告示很醒目:施粥定于本月22日开锅,一日三餐,早餐6时至7时,中餐11时至12时,晚餐5时到6时,每客白粥1至2碗,小菜1碟,免费供应,风雨不停,欢迎光临……
  走进屋里,迎面看到墙壁上贴着一个大大的“爱”字,房间里面储存着大米、蔬菜,摆着两个大餐桌和40多套碗筷。
  王敏告诉记者,她是施粥点主人每月花700元钱请来煮粥的。开张第一天来喝粥的人少些,后来,她每天都要煮18锅粥,一天至少要用17.5公斤大米。
  11时10分许,施粥点热闹起来,相继来了20多名拾荒者、农民工、三轮车工。其中有两个年轻人看起来很腼腆,在门口徘徊着。王敏看到他俩连忙把他们叫进来,给他们盛上满满两碗粥。两个年轻人说,他们是贵州人,刚来乐清还没找到活干,已在这里吃了两三天的免费粥,挺不好意思,希望能尽早找到工作。
  施粥点主人 颇多善举
  采访时,我们已无缘见到胡超老人。去年12月17日,76岁的老人因病去世。
  老人生活并不富裕,除子女资助外,每月仅有1100元的退休金收入。但煮稀饭帮助人,是胡超老人父辈临终前的嘱咐,也是他几十年的夙愿。去年,老人拿出1万元资金,他儿子腾出店面,女儿帮忙采购,终于在11月22日把施粥点办了起来。
  胡超老人生前爱做好事。他精通中医,医术在当地颇有名气。从乐清市中草药门诊部退休后,老人一直在找机会继续用医术助人。2002年,胡超老人在柳市找来房子,开始免费坐诊,消息传开后,柳市及周边的一些病人纷纷前来求医。半年时间里,老人每天自费打车从乐清市区赶到柳市,为患者免费诊病开方,同时免费赠送草药。直至2003年上半年“非典”特殊时期,老人才停下了这桩善举。
  近十多年来,胡超老人还一直坚持从儒家经典、报纸杂志上选摘劝善的文章,去年10月份,他自费把这些文章装订成册,共复制了1000本,免费赠送给亲朋好友以及身边的熟人。
  读着老人为小册子写的前言,也许可以明白老人的心声:“做好事有好报……本书所录新闻旧事,都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憧憬。”
  热心人捐助 延续爱心
  自施粥点开办以来,相继收到社会热心人的捐款近万元、大米约300公斤,这令胡超老人在世时非常感动。
  施粥点开办之初,家住乐成金溪附近的朱方汉老人,曾一路打听来到施粥点,送上300元现金表达心意。虹桥的金先生带着一双儿女,来到胡超老人家中塞给老人300元钱。3个中学生结伴来到施粥点,将积攒的400元零花钱交到老人手中……看着献爱心的人这么多,老人一一记下,并开出收据,透明使用。
  得知老人去世,许多曾受他帮助、钦佩其爱心的陌生人都赶来吊唁。27名吃粥人每人还自发拿出5元钱,凑齐135元送到施粥点,坚持让老人的儿子胡新芳给老人买花圈。
  老人的儿子胡新芳说,父亲是面带笑容离开人世的,临终前,他交待后辈两件大事:一是丧事一切从简;二是施粥点要尽量坚持下去,办丧事期间也不要停止。
  “只要精打细算,我会努力把施粥点维持下去,春节期间,施粥点还准备做些肉菜,给大家改善一下口味。”把这个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胡新芳对此抱有信心。眼下,他正在筹建“施粥中心”,请来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包义欢、郑岳川等9人,组成“施粥中心”管理小组,义务担当施粥点主管、顾问、会计、出纳等职责,帮他做好参谋,以尽力合理使用施粥点物资,细水长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