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341|回复: 0

[转帖]邵建波:感恩,36年不算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08:40:02 | |阅读模式
来源:公益时报
280万扶助千人脱困 87名帮扶对象现今身家百万
■ 文/张伟伟
36年前,您是否在南京市太平门一带救过一个男孩?
  邵建波清楚地记得,1971年7月的一天,年仅6岁的他在横穿马路时,突然有辆大卡车从大陡坡上冲下来,他吓得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就在这时,一位军人冒着生命危险从马路对面跑过来,飞身夹起他闪到了一边,卡车从身边呼啸而过……
  第二天一大早,邵建波和母亲到附近部队打听救人的那位恩人。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都没有音信。部队的哨兵说:“您别再找了,没关系的,这件事算不了什么,我们应该做的。”
  邵建波,全国首家民办创业园——皇后大道服饰广场总经理,对这件事总是难以忘怀。他要感恩,要回报社会。二十多年来,他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同时也一直在寻找那个救命恩人。
千万富翁曾受他的资助
  邵建波的公益慈善事业不是从他成了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赚了钞票才开始的。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把善心带到哪里,把好事做到哪里。军嫂张玲一家生活困难,他多次捐款,又帮张玲上岗就业;见义勇为的周光裕牺牲后,他第一个捐款并帮助老周的妻子安排了工作;身患绝症的战士李德丰住院后,他一次次探望慰问……
  19岁的邵建波在南京建筑学校上学,他在街上看到一个面黄饥瘦、十几岁的男孩向过往行人要钱,邵建波帮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了一份零工。正是这份帮助,改变了小男孩的一生。后来,小男孩成了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
  邵建波的慈善事业面广量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助学、助残、助困”。22年来,他助学388人,助残310人,助困则无法统计,至少有400余名。他捐款捐物达到280多万元,有些企业以捐款抵充上交国家的税金,而邵建波没有抵充过一分钱税款,他是实打实掏自己的腰包,奉献一颗无私的爱心。
  2006年“八一”前夕,邵建波应邀前往灌南县考察,他主动提出到光荣院看望孤残军人并送去了抚恤金。原来,灌南县光荣院有8名复员回乡的孤残军人,他们分别参加过黄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入朝参加黄草岭等著名战役,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战争教会了他们勇敢和执著,战争也让他们错过了成家立业的最好时机,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灌南后,有的终生没有成家,有的成家后也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如今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最小的也已76岁了。随着年事增高、老伴先后离世,他们成了无依无靠的孤残军人。
  民政局长吴宇林告诉记者:自光荣院1985年成立以来,邵建波是第一位来院看望慰问革命军人、并送款、送物的企业老板。
  邵建波经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他的案头现在还摞着1000多封,他基本做到每封信必看必回,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妻子小王代劳。可贵的是他并不是简单回信了事,而是根据不同情况,汇去数量不等的款项,多少年来,他光给素不相识的信件求助者就寄去了数十万之多。
“爱心大使”为弱势人群铺路
  邵建波常说,如果把助学、助残、助困停留在简单的施舍上,没多大意思。在捐助的同时,教给他们生存之道,启发他们奋发之志,最终让他们自助自强自立,开拓一方天地,干出一番事业,由弱势变成强势,不是让人可怜,而是让人称赞和欣赏。
  1994年,邵建波从当地媒体上得知一个无臂少年程玉云的悲惨境遇,他小时候被高压线打断了双臂,父亲也常年患病,全家几乎陷入困境。邵建波当天就冒着大雨赶到程玉云家中送去了5000元钱。小玉云天资聪颖、意志坚强,自己学习用嘴写字,让邵建波特别感动,当即替他父母还清了所有债务,并承担了小玉云以后上学的全部费用。
  受到资助的程玉云身残志不残,更加刻苦自励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一路走来,获得了“全国十佳少年”、“南京市十佳青年”等光荣称号。2004年,程玉云毕业后被母校留用,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每当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程玉云总是无限感慨地说:“邵叔叔不光在我身上花了10多万元钱,更重要的是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我之所以有今天,是遇到了邵叔叔这样的好心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输血,不如帮人“造血”。邵建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7年任华新商场总经理时,他安排了114名下岗人员工作,并手把手教授经商之道。经过10年发展,当初靠微薄资金创业的下岗职工,全部脱贫致富,身家百万以上的就有87名。
  20多年来,邵建波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一手帮助扶持的弱势群体中有数十名大学毕业,有在读研究生,还有一名大学教师,有近百人成了百万富翁,4人成了千万富翁。
邵建波的事业成功了,在生活中却是相当的简朴。在每月600元租来的房子里,只有最简单的桌椅,家电都是原有的旧货。60元钱买来的T恤已经穿了4年多,漏水的鞋子也已经穿了5年了。
  南京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授予他“爱心大使”的光荣称号;共青团江苏省委聘请他担任志愿者形象大使;南京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给他颁发了希望工程突出奉献奖;南京市鼓楼区授予他“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慈善总会评他为先进个人。
  在鲜花和荣誉面前,邵建波没有陶醉,邵建波有点名气后,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来,要钱的电话和信件几乎天天不断。他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还年轻,路还很长,我要用生命谱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永远没有休止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