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516|回复: 0

[转帖]温岭大妈自费为空巢老人建敬老院 生存不容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6:23:58 | |阅读模式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坐车沿着山路盘旋半个多小时,翻越一座座的山头,终于来到靠海最近的一座山的山顶。这个地方有个非常形象的名称——高山头村。这个偏僻村庄的最高处有座破旧的两层建筑,站在二楼能够望见大海。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所在,其实是一家特殊的敬老院,这里是20多名原先无依无靠的当地老人的家,他们入住这里是完全免费的。而为这些孤苦老人打起这顶遮风蔽雨大伞的,是一位名叫林领娇的普通大妈。
  个人买校舍
  办起敬老院
  55岁的林领娇是城南街道的吉哺岙村人,从来就是一位“热心肠”。近10年来,她深深感到了农村养老的困境:在这个靠海的山村里,年轻人不是外出到温岭、路桥、黄岩以及温州等地打工,就是驾着渔船出海打鱼,常常一出去就是数月。他们的父母陷入无人照顾的境地,孤寡老人境况更是凄凉。有些上了年纪的,连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而且邻村也有很多生活困难的老人。于是,她开始走家串户地去照顾他们。
  “老人太多,我实在照顾不过来。”林领娇对记者说,“于是我就有了办公益敬老院的想法,有了一个集中供养的地方,让所有的老人们住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互相照顾、相互依靠。”于是几年前,林领娇拿出38800元,买下了闲置的高山头村小学校舍——就是眼前的这座建筑,改造成敬老院,她称之为“安养院”。2004年8月28日,老人们住进了安养院。
  家人支持
  全心照料入住老人
  现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已有22名来自周边各村的老人,最远的是临海的一位中风老人。这些老人,有的身体还算健朗,但也有瘫痪在床的、有患老年痴呆的等等,无论怎样,林领娇总是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需要,从吃喝拉撒到精神生活,她一一细心照料着。
  78岁的蒋领志老人患中风,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林领娇不嫌脏和臭,每天亲自为老人端屎端尿、揉背、翻身、换洗被褥。99岁的陈玉妹老人双目失明、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林领娇每天给她端茶送饭,悉心照顾。林领娇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照顾这些老人身上,对自己家里难免少了一份照顾。说起这个,她有点内疚,却又觉得很欣慰,因为丈夫和孩子都很支持她。
  缺钱缺水怕台风
  这样养老太不易
  普通老百姓办公益事业,注定十分艰难。没有公办养老机构的政府拨款,又不向入住老人收取费用,林领娇的安养院根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能四处想办法。“吃饭还好,一天也就花五六元菜钱。但是电费厉害,好在一些老人的子女承担了很大部分,他们也提供了一些日常用品。温岭、泽国的一些好心人也不时地送些东西,本村的村民现在也会主动过来帮忙照顾老人。”在其他热心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林领娇一直咬牙坚持着。但是生活环境的恶劣,还是让老人们的基本生活时时受到威胁。
  “最困难是日常用水。”林领娇说,安养院所在的地方缺水源,没有接上自来水,只能到山下去担水。安养院里除了她和她的亲戚陈娇香外,就没有固定的服务员了,因此每天一大早她就得走好几里山路,到山脚下的水井提水。如果她因为疲劳担不动水,那么老人们就会没水喝。“没有办法,刷过饭碗之后的水都要喝。水在这里太珍贵了,一点都不敢浪费。”
  日子虽然艰苦,但还勉强过得下去。解决了温饱的老人们,就聚在一起散步、聊天。但是当他们在阳台上眺望海面时,心里总是产生隐约的恐惧。对这个安养院最大的威胁,不是缺钱、不是缺水,而是台风。
  “这个老校舍已经有二十四五年的历史了,建成之后一直没有修缮过,已经相当破旧。”林领娇指着墙上的累累裂痕说:“更危险的是,房子造在山顶上,直接面朝大海,台风一来,我们这里是首当其冲,太悬了。每当听到台风警报,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的。”她说,她希望能够有人帮忙加固一下房子,让老人们能更安心地享受晚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