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775|回复: 0

何志强:轮椅上的义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8 19:45:35 | |阅读模式
何志强:轮椅上的义工 
  
  2005-08-26 09:58:38   
  
 
  深圳英雄之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期
  特区二十五岁
  仁爱
  
  ■ 风云时代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十分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倡导。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开拓、创新、献身”,到九十年代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再到二零零二年的“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然而,在一次次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这座城市的核心精神之一。
  深圳的义工队伍从一九八九年的十九人发展到现在的六万人,涌现出陈观玉、郭春园、丛飞、何志强等一大批爱心人物。这些活跃在大街、社区的无私奉献者,成为深圳的一张鲜亮名片。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不管是黑暗,还是阳光普照的日子,我都会随着轻风吹送的方向,一直往前去。我是地上的小水点,不管是沙漠,还是翠绿的森林,我都会跟着泥土下的源泉流向大海。我就像一只小蚂蚁,不管是高山,还是猛虎脚旁的路径,我都会义无反顾地靠近,勇敢冲击。
  ——何志强
  
  何志强:34岁,身患“脆骨症”,睡梦中翻个身,骨头竟然不能承受棉被的压力,断了3处。但他比玻璃透明。一个自己都需要义工抬着抱着的人,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义工生涯。
    
  1 89厘米高、19公斤重,1600度的厚眼睛架在大大的脑袋上,一件格子衬衣罩在残疾的身子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笑声充斥着整个房间,他就是深圳市的义工——何志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强。
  阿强自称是“玻璃人”,从记事开始,就伴随着骨头的崩裂声,因为他患了“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的怪病,俗称“脆骨症”,骨骼不能支撑身体,且极易折断。有医生预言,阿强长到十几岁就会眼盲耳聋,最多活不过37岁。但阿强得意得表示自己34岁了,一切正常。
  18岁那年,阿强做了个大手术,两个小腿插进了钢针,以增加对小腿的支持。随后又先后八次接受类似的手术。
  23岁时,阿强的骨质密度趋于稳定,终于坐上了轮椅。26岁以后,他逐渐可以部分地自理生活,但很多事还需别人帮忙。即使如此,熟悉他的人从没听他说过任何悲观的话,他倒是很喜欢劝说别人,不要感叹和同情他的疾病。 
  阿强从没出过门,没上过学,没有朋友,也不怎么识字。10岁那年,别人送给阿强一本《老夫子》漫画。就这本书,阿强翻来覆去读了20年。
  2003年3月,接到阿强家人的求救电话,五星级义工西河走进了阿强的家,把他带出了封闭的个人世界。西河是罗湖区义工联的专职义工。他发现阿强不识字,便从拼音识字开始教起。5个月后,阿强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爱上了看书读报,并时常写短文交西河修改。
  “我救助过许多残疾人,像阿强这样乐观、善于思考的不是很多。”西河这样评价阿强。
  2004年年底,33岁的阿强有了生平第一份工作——布吉街道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水山缘站站长。他的名片上印有一只带着笑脸的小蚂蚁,因为他认为,蚂蚁虽小,但生命力强,伙伴众多。“我要建立自己的蚂蚁队伍。”阿强很早认定了这句话。
    
  2 其实当义工的念头,两年前他就有了。但一直受到其他义工的反对。西河就是反对者之一,“那时觉得他自身活动都不方便,做义工很不现实”。但阿强去年举家搬到布吉一大型社区,看到良好的社区生活气氛后,再次提出要当义工,成立义工站。家人还在犹豫时,他就已经开始偷偷策划“小蚂蚁义工站”了。
  一个生活在轮椅上的人也能做义工?阿强费尽了口舌给出答案:“我走在街上,发现残疾人很少,因为他们大都不肯出门。我想鼓励他们,哪怕就激发他们一点点的冲动。”
  2004年12月10日,阿强的义工站挂牌成立了。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义工站现在拥有了60名义工。现在,阿强所在的小区附近遍布了他的轮椅的足迹。虽然他不能单独出来行动,但经常出门公关拉赞助,谈活动策划。只要出门,就会有很多义工抢着陪他。
  义工们为群众表演、组织活动需要经费。阿强计划每个月都能到周边社区里举行文艺汇演,从去年12月,义工站刚成立开始,他们就开始为好几个小区的老年人表演文艺节目了。他让史汉川推着轮椅,一次次陪自己到附近的公司拉赞助。今年7月的一次活动,他一共筹集到6箱矿泉水,1个充气帐篷,2把大太阳伞,还请到了3个医生,8个护士到活动现场,以防有老人中暑。
  阿强总自嘲“像个乞丐”,但每次有人答应提供赞助,他都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忙不迭地发短信告诉好朋友们。 
  因为没有任何经费,阿强的工作间不足10平方米,还是小区开发商无偿提供的,里面放着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和一面大鼓,也只能放下这些东西。没有空调、电话和电脑。阿强所有工作就靠一部早已落伍的手机联系。“这不算什么苦,有一个办公地方供我们开会就好了,我们更看重人们对我们的精神帮助。”阿强表示,“如果能提供物资、人力帮助更好。”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3 阿强的义工站工作表现突出,因此经常得到义工联的表扬。
  义工站成立不到一年,但阿强的想法很多,他手上有很多计划。“我的身体没问题,最多的时候,我能连熬6夜。前几天我同时做了6个计划,每天只睡2个小时。” 
  为什么这么拼命?阿强回答:“医生说我的身体过了26岁,骨质密度能达到正常人的70%,但到37岁左右,身体里的钙就会大量流失,命就难保。我的时间不多了……”
  
  ■ 同领风骚
  
  举家助人:曾柳英
  
  曾柳英:沙井“爱心一族”协会会长,10年来为社会服务时间达到1.6万多小时,成为全市6万余义工中的一名“五星级”义工。她不仅被评为深圳市“义工标兵”,其家庭更是作为深圳市首届关爱行动的“爱心家庭”在鹏城市民中广为流传。
  1995年,曾柳英和家人组建“爱心一族”,它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是全市基层义工组织中发展速度最快、人数最多的一个义工组织。现在,曾柳英全家都成了“爱心一族”协会的老会员了,经常一家人去做义工。她还和子女们一起资助了15名失学儿童,一直关心她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她的家被人们誉为“爱心之家”。
  自成立“爱心一族”组织后,曾柳英的办公电话和家中电话就成了求援的代称。有些求助者更千里迢迢到她家里求助,曾柳英的家不大,三个子女和她都已经占了4个房间了,不留住求助者,又怕他们在外面流浪,懂事的子女看出妈妈的烦恼,决定腾出自己的房间让求助者住,自己则在客厅睡地板。
  “爱心一族”所有的人都知道,曾柳英现在的工作没有酬劳只有付出,却一直做得有滋有味。
  
  爱心歌手:丛飞
  
  丛飞:36岁,一名歌手,助人为乐的“名声”却早已超过了他当歌手的“名气”。“我头上有三个多年没有摘掉的帽子:疯子,傻子,精神病”,丛飞这样评价自己。1996年底,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邀请丛飞参加“帮困助弱”巡回演出,演出后,他成为了深圳的首批“义工”。
  1994年,丛飞参加了重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观众席上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钱,帮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从那以后,丛飞就开始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义演,收养孤儿,至今已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目前正在资助的有161名儿童,累计捐助款达300万元,孩子们都叫丛飞“爸爸”。 
  “我资助的100多个孩子,有很多还是小学生,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读书,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望的未来”,这是义工丛飞在得知患有胃癌后立下的遗嘱。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祺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孙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