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040|回复: 0

志愿服务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9 19:22:15 | |阅读模式
我的志愿服务经历
选择  走过
[简介]蔡剑兴,男,1980年8月14日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2004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二中学支教。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兼漳县第二中学团委副书记,担任高一、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
联系电话:(0)13519027535  09324981817  09324981254
联系地址: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二中学   邮编:748305
我们不能选择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走过这个世界。短短人生几十年,在这短暂的生命里,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一种值得回味无穷的生活。当去年我有机会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我毅然选择了西部,虽然我家里人一开始觉得那太远,但在我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
在那飘零的日子里
当紫荆花开的时候,在家人的目光中,我背起行囊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当秋天悄悄来临的时候,在朋友的祝福中,我带着几分的伤感离开了故乡。
坐在列车上,倾听着火车那有节奏的“咔嗒……”声,我的心特别的静,特别的沉。这种静来自天我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抉择,这种沉来自天我感受到了此行的使命和责任……
望着窗外的锦绣河山,一片郁郁葱葱,我似乎穿越了时间的隧道,思接千载,浮想连翩。我不仅感受到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气息,也感受到了现代化建设的轻盈步伐,这使得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知何故,顿觉得充满信心。
随着嘀、嘀……的手机短信声??“朋友祝你一路顺风,你在他乡要保重啊,你想家吗?”我的思绪被打断了。此时的我虽是血气方刚的男孩子,眼角却也湿润了。我怎不想家呢?脑海中不时的浮现爷爷奶奶慈祥的神态,爸爸妈妈期盼的目光,兄弟姐妹祝福的笑语,朋友依依送别的场面。伴随着《朋友》《祝你一路顺风》的伤感歌谣,我在火车的窗边不知呆呆站了多长时间。
不知何时,一座座裸露的黄色的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知道我们大概已经进入黄土高原了吧。望着以前只有在书本上和电视剧中才能看到的景色,我异常的激动,不禁陶醉在那一片景色中。但我同时也在思考着是什么原因造成西部地区的贫困与落后呢?
在复杂的思维与情感的交融中,我们一步一步向目的地靠近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抵达西部的第一站??西安。
古都欢乐的相聚
能在文明古都??西安,歇歇脚,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在异乡能和朋友同学相聚,更是一件惬意和值得珍惜的事。
到达西安火车站时已是晚上8点了,我们的朋友早已在那等候多时了,在异乡见到故人感到特别的亲切。接下来几天我们的朋友先后带我们看秦始皇兵马俑、逛华清池、游大慈恩寺,走古城墙,我们似乎一下子回到几百、几千年前,似乎可以和古人直接对话。抚今追昔,其实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告白。
8月18号我们一行准时前往陕西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几所高校的朋友们,我们深深感受了青春的活力和魅力。组织部门一再强调和说明,志愿行动是一项制造希望、传递希望、播撒希望和收获希望的事业,这使我们感到责任的重大,也感到了我们的行动的高尚。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也更加明确了工作的任务和方向。

为真诚热情所感动
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当天我们就离开了古都,我们再次踏上列车奔赴目的地??甘肃省定西市漳县。
8月25日凌晨5点多我们一行抵达漳县县城,上午10点左右在县委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首先曾副书记、徐副县长、教育局梁副局长、团县委范书记和包宁副书记,漳县二中邹校长、豆校长等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听取了他们介绍了漳县的基本情况,他们说很受我们的精神和行动所感动,希望我们把漳县作为第二故乡,在祖国开发有第一线放飞理想、得到锻炼。
当天下午,抵达二中,邹校长在教师例会上希望全体教职工能把支教老师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尽量为我们提供方便。我们心里在默默的想我们也会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
教师节、中秋节县上、学校都十分的关心我们,教育局特地派人来看望我们,县委还接我们到县城一起过中秋节,中秋节联欢会上任县长、袁副书记等领导的衷心祝福和殷切希望,使我们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我们真的很为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
同时,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是传播文明的使者,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是沟通文明的桥梁,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和青春书写着人生,决不辜负领导的厚爱和期望。
平凡的生活
我们的思想,也许是不值一提的,但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的行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感到自豪;
我们的希望,也许是难于实现的,但我们充满信心。
8月28日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踏上那“三尺讲台”。此时的我才感到了身上的担子更加的沉重了,更感受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楚。我们的教师生涯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为了能尽快熟悉学校情况,更好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主动与在学校领导、老师沟通和交流,在与学校领导、老师的促膝长谈中,我们更加明确了工作的方向。
近一个月来的生活,使我们感受到了这里学生的纯真和民风的淳朴。但望着那用古老方式传承着历史的耕作方式和处在相对贫困生活中的人们,心里不勉有几分伤与痛。
虽然,我们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我们问心无愧。
滞后的教育现状
教师苦教,家长苦供,学生苦学,学校苦撑是西北地区教育的现状。
就教师而言,首先这里消息相比闭塞,未能较好与外界沟通与交流,无法及时适应教育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如果说这里奇缺教师的话,那么最缺的则是教育观念。所以他们只能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
就家长而说,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家庭收入比较低,加上家庭孩子较多,交通不便等因素,但他们持着“哪怕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的信念,宁愿自己啃窝窝头、挨饿受冻,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了上学。
就学生而言,主要是长期接受传统方式的教育,教师大部分用方言教学,他们知识面狭窄,难于适应高年级的学习。但他们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为了弥补不足,他们只得起早贪黑地拼命地补习、拼命地学习。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钱上学,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读书。
就学校而言,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更新和添置设备,大部分学校没有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等必备的教学设施,近百个学生只能挤在那拥挤而昏暗的教室里学习。为了节约经费,限量发给老师粉笔,练习卷要学生自己出钱购买且采用的是手工刻印。即便如此,学校仍旧是在苦苦地支撑着。
这种滞后的教育现状地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觉得在支援的过程中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与学生近距离接触
师生情浓似海深,友谊长在象天阔!
不知是年龄上的相近,还是因为我们初来乍到的缘故,这里的学生与我们特别的亲近,虽是大山里的孩子,但却表现出了那份纯真、朴素的情怀。
当你讲故事给他们听时,他们会托着腮帮倾听着你的叙述;当你向他们询问起家乡的情况,他们会用十分生硬的普通话,逐句逐句地说给你听;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逗你开心……
当他们有问题时,他们会“风雨无阻”,“程门立雪”,随时随地抓住时机紧追不舍;当他们有烦恼时,会用古老的通讯方式??“书信”诉说他们的衷肠;当他们有什么新鲜或值得高兴的事,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与你分享……
在这简单生活里,我们每天都感觉很充实、很快乐,从中我也体验到了当教师的乐趣,更加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了,也为我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和欣慰。

知识•希望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于成眠,心事重重。脑海里满是家访时的情景,耳边还不时回荡着与老师、学生交流的话语。
当我们摆脱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宁静的漳县新寺后,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深入农村、深入家庭了解这里的生活情况。那天,9月21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我与队友们兵分两路,在学生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天的家访。
虽然我也是来自农村,但也许在未家访之前,我无法想象这里的真正家村生活。当那矮小的平房的角落里躺着一个土坑、坑上零乱地堆着几条被子映入我的眼帘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一贫如洗”“一穷二白”。在与家长拉家常中,我了解到,虽然他们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但他们却苦中作乐,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女的身上,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和最大的“赌注”。因此,他们再穷也要供孩子上学,从这其中我更加明白了什么叫“渴望”“希望”“憧憬”。
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高一(一)班班主任谢林娃老师告诉我一个地处漳县偏远的乡??韩川乡(距漳县中大概有70多公里,不通车,徒步行走要七个多小时),竟然只有不到5个学生上高中。他们为了节约开支,连每天2毛钱的早餐都舍不得买,午餐、晚餐只吃家里带来的黑面,油和菜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家远,一个学期只能回家一趟,只能是村上人来新寺赶集的人帮他们捎一点面,如果村上一直没人来只能借一点、西凑一些,更多的只能忍着饿上学。他们穿着不合时宜、不得体的衣服,且满身是补丁,没有鞋子穿,只得在寒风中度过一个又个冬天。因为家里穷,有的供不起孩子上学,他们也即将面临辍学。
但是,他们为了能够走了大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宁可忍受饥寒交迫的生活坚持在学校上学。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追求和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情不自禁的从口袋里掏给他们每人10元钱当早餐。他们虽是男孩子却很羞愧,眼里一下子湿润了,连声音都变了,迟迟不敢收下。从他们噙着泪水的真挚的双眸里,我看出了他们的感动,读出他们的希冀。
夜更深了,然而我却一点睡意也没有。这些事情一直在困扰着我,我的心在不断的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一直在思考着我究竟能为大山里的孩子做些什么?我究竟该怎么做……
“门外汉”的生活
刚到二中时,面临着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至今仍心有余悸。
因为我学的是教育学专业,但中学没有对口的专业教育,这时只能从事其他科目教学工作,学校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安排我担任高一、高二的政治课老师。
说句实在话,我对政治完全是门外汉,虽然初、高中、大学一直都在学政治,但我从没有受到系统的政治科目学习和教育。因此我一开始心里不免有几分后怕。尤其是高一、高二的政治是经济学和哲学特别地难于讲授和理解。有时我经常想我自己都很难接受,我能教好吗?
队友们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嘛!在他们的鼓励下,我认真研讨教材、教纲,深入课堂向学生了解情况,虚心听取当地科任教师的授课,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地摸索如何把课上好。特别是朋友从福州寄来了参考教案更增强了我的信心。
其实,我们四人到这里,不仅仅是我们四个人,背靠着的是一所大学,身后有亲朋好友在默默地支持着。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校各种情况地熟悉和了解之后,我们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也许生活本来就不是完美的缘故吧,我们总是处在一种磨合的过程中。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我们的工作的赞赏与支持。
美丽的诺言
??记当两天的班主任
2003年12月18日星期四
昨天和今天高一一班的班主任有事回家了,让我代他两天的班主任。一开始我还以为很简单,但在当了两天班主任之后,我觉得酸甜苦辣都尝到了。
第一天晚上,我去上晚自习就发生了一件很不高兴的事情。有一个男学生借了一个女学生的两本课外书,后来那个女生找他拿,但那个男学生不还给他,还打了那个女学生。那个女学生一直在小声哭泣,我走过去问她什么原因,她不敢说,她同桌告诉了。我就去问那男学生怎么回事,但一直他却说他没有拿,过了一会儿,他说他拿了,但放在抽屉里不知被谁拿走了。我就跟他说,被别人拿走也不能这样对待这个女学生啊!希望他能向那个女学生道歉,并买两本还给人家。然而,他无动于衷。我当时就很生气地走了,没想到当我走到讲台时,看到他从抽屉里把书拿出来很不客气还给那个女学生。我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就又走过去狠狠批评了他一顿。
第二天早晨,上早读是6点20分,我到教室里发现有近20个学生(全班69个人)没有到位。我问其他学生为什么?他们都说不知道。一直到了6点50上早操也不见他们,后来7点25分上早自习时这些学生才陆陆续续上学来了。我不让他们进教室,一个个问什么原因。结果大出我所料,有的说手表慢了,有的说闹钟坏了,有的说昨天晚上太晚休息了,有的说早上有点事情……反正每个人都有其理由,我当时一时也无话可说,因为我不知道他们讲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后来我问一下其他学生才知道大部分学生都是编诺言骗老师的。
再过一天早晨,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竟然有近30名学生没有到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我当时就想可能我只是一个代班主任,他们不会怕我的缘故吧。我依然问他们原因,有的学生与昨天的理由大同小异,有的干脆不回答,哎我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
接着我就在告诉他们这时沉默不是金,希望他们能够如实说清楚,我也就继往不究了。结果只有几个学生说睡迟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开口……
经过两天的班主任,我觉得当一个班主任真的很不容易。更让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是如何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人会做人、学会学习等。
西北眼里的大西北
“靠天吃饭”,曾经是西北人的口头禅。喝上清甜的泉水,曾经是西北人的渴求。舒坦地冲个澡曾经是西北人的梦想。如今千家万户沿着公路旁盖了一溜地“母亲”水窑,接上自来水,这是几辈子的人盼来的啊!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已经荒漠了,只能在一些坡地上耕种。更由于天气条件的限制,虽然“瑞雪兆丰年”,但对西北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西北人只能抢在没有雪季和没有霜期里耕种。一年到头来,广种薄收,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消磨着。
冬季里,冰天雪地,几个人坐在那底下烧着柴火的土炕上,提上几瓶辣酒,拉拉家长,盼着来年的好兆头。
正因为这种生活,这种条件,千万了他们的悠闲,千万了他们的封闭。其实他们也已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落后,也已深深体会到了发慌的重要性。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里不如南方,但俗话说,叶落归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故乡永远是心灵停泊的港湾。
随着思想的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许多人再也不因循守旧,走出大山,南下闯天地,更多的人也种起了药材,开发起旅游景点,搭起了铺子,铺上了柏油路,建起了楼房,生活地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面对生活,他们充满着信心;面对未来,他们也充满了希望。等到这里的漫山遍野重新穿上绿装,公路上也将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到了那一天,人们脸上沾满了泪水,绽开的更是笑容。
西部畅想曲
曾经几何时,站在家门口遥望着那西北的天空。
曾经几何时夜里梦中的我驰骋在那广阔的土地上。
当我真真切切地踏上这一片土地时,我们有怀疑那是不是一场梦?
当那沟壑纵横的群山映入我眼帘时,我似乎看到了大山记载着历史的沧桑。
晴天踏着“洋灰”路,沿着南河岸顺延而上,去感受那片片绿荫。雨天畅游于“水泥”水泥上,穿梭于大街小巷,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情。
每周六上一趟县城,已成为我的习惯,这使得我有机会更好地饱览这里的山山水水,每逢农历一、四、八的赶集,使得我有机会更多地接受当的居民。
望着蜿蜒而上的山路,一辆辆驴车悠闲地缓缓前进一辆辆三轮拖拉机“吐、吐……”地住上爬,我的心里殿堂的宁静而舒畅。
小河畔、田野上、山坡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鲜花,芳香扑鼻,顿觉清新洒脱。
那是具有西北农家特色的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土墙瓦房,似乎在昭示着一种风俗,散发着一股股远古的气息。
深秋的西北已有补税的阵阵寒意,淅淅沥沥的小雨春雨般滋润着大地万物,却带给人们冰冷的天气。
我似乎变得很容易满足,我觉得这种闲散的生活也是一种美,一种返朴归真……
当一个合格的校长真难
在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无论是教师、家长,甚至学生都很急。但是作为一校之长,则更急。
今天与二中校长聊天,他深有感触地说:“当一个学校的校长真难!”
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不仅要操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生的管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还有自己家里的事情。特别是这里的学校普遍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加上校舍年久失修,很多已是危房,为此他们操劳了心。
就校舍问题,如果是晴天还好,然而一旦是下雨天,他们经常是提心吊胆的,担心不仅是学校校舍倒塌以后学校如何办学,更为重要的是担心学生的生命安全。
然而,其实他们也很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这里的校长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认为教育搞不好会让人民失望,学校的办学将面临生源不足的情况,进而会使学校倒闭。更深层次地说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那么如何在办学条件相对差的情况下调动教师、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性办好教育,一直是困扰着他。有一点他是明确的他认为校长应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要能广泛宣传本校存在的困难,争取社会上支持和帮助,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我们也谈到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城市的教育可以搞好,山村的教育可以搞好,但小城镇的教育却搞不好。因为城市里的教育办学条件比较好,家长又舍得投资,家长一再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把学习搞好,就意味着会矮人一截,“落后就要受挨打”,会被人瞧不起。而山村里的人比较纯朴,他们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如何不读书就意味着永远只能生存在大山里。但小城镇就不一样了,小城镇已经失去了大山里人的那种纯朴,而又没有把城市人的思想学到位,那么他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片面地认为只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就可以了,其它一概不管,如果孩子出事情了,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他们有时还告诉自己的孩子某某家的孩子不念书也挣了不少钱,如果跟不上,还不如回家或出去打工算了。这种思想看起来很平常,但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我们的话题还有很多,我们还谈到新课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眼泪
人一般在很多种情况下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人在高兴时会流泪,在痛苦时亦会流泪。当然演员在演戏时流的泪就不全是真情实感。
我认识的一个高三学生??王元平,先前据他说一场无情的大雨给他那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洪水涌进了他家破残的土院墙,冲进了屋里,他的弟弟和妹妹死里逃生,爬上了院中的一棵树,树在水中摇晃不停,三个孩子在树上尖叫着。父母都下地了,王元平拼命地住外搬东西,但已无济于事。他没有了家,只能借居在亲戚家里,兄弟姐妹四个,还有父母,全家6个人度日如年。为了生活,他父亲不得不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去远方当工人干苦力活。家里的活便落在了王元平和他的母亲肩上。可想而知,他便经常缺课去家中干活。为了度日,他家里欠了许多债。他曾发誓,他要考大学,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为了扭转家中的情况,为了挽救那破烂不堪的家,他十二点睡,四点起床,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但面对那种家庭如何能安心念书呢?要不是好心人送了他一堆资料书,他哪会有什么资料书。由于缺钱,有几个学期他甚至连课本都没有,有很多的时间耗在了抄课本上,他曾借了几本破旧的书,但还是不够用。
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真的很难受。而且他家离学校比较远,所以上学不方便。另外,家里没有钱租房子,为了能赶上其他同学,他经常晚上就住在教室里。学校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特地腾了一间房子让其及其妹妹住。但这一学期,学校的房子有用,他不得不搬回家,每天走好几里路上学。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时,及时与学校联系,希望学校能把房子继续让他们住。然而,学校也爱莫能助。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帮他们找一个房间。后来,我在校外找到了一间民房,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民房里没有床板,我与学校联系借了两个术板给他们。我看他家实在困难也帮他交50元的租金,问题基本解决了。然而,他为了买一个做饭的煤炉,不得不利用周末时间去把别人挖药材,挣了15元,才买了。但是煤炉是不能取暖的,在寒冷的西北,没有煤炉过冬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自己向同学借了一床电热毯给他妹妹,但他自己每天只能在寒冷中度过。他告诉天气很冷,问我是否能帮他也买一床,我二话没说,就拿出20元给他买。
过了一段时间,他妈妈让帮他联系好了与同村的年轻人到新疆打工,减轻家里负担,让其妹妹能完成学业。但他想到这一去可能永远回不到学校里了。所以,第二天他从家门口上车后,到半路就偷偷跑回学校告诉我们这个情况,希望我们能到他家劝劝他母亲,眼里还噙着泪水。
隔天下午我与队友钟钛申一起到他家。当走到他家门口时,他说老师你们先进去吧,我在门口等。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怎么到了他家他不进去,叫我们自己进去呢?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怕他母亲骂他。我告诉他没关系,今天我们一起,不用怕。
当我踏进他家时,看到到处一片狼籍,偌大一个院子里只有几间破房子,有两间还是用茅草盖的。听到有脚步声,他母亲从厨房里走出来,一看到我们时,可能不知道我们是老师,他母亲一下子眼眶就红了,看着王元平眼泪就留下来了。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得出来她当时非常生气,我们一下子也手足无措。大概僵持了一分钟,我告诉他母亲我们是王元平的老师,她才让我们进房子坐。
接着他母亲边流着泪边告诉我们她的身世。她说她家为了让孩子念书,向别人借了很多钱,现在债主天天来讨钱,家里已经家徒四壁了,哪里还有钱还呀!所以,她想让儿子出去打工,挣点钱早日把钱还了。其实,她也希望孩子都能上学,但这确实没有办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里的男人在外打工,家里没有劳力,主要重担都压在她一个身上,她顾不过来,所以王元平在夜里还回去耕地。现在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孩子有时恶得受不了,特别是小儿子经常哭。有一次,小儿子一直哭,她姐姐不忍心,就到邻居开小店铺的地方偷方便给她弟弟吃,但不幸被邻居当场抓到,被邻居打得遍体鳞伤,还要赔人家300元钱。所以,她希望儿子到外面打工,找到地方另外安个家,永远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我们告诉,我们已经帮孩子联系了一个支助人,下个学期的学费等问题基本能够解决。希望她能让孩子继续把高中上完,最后她还是同意了。临走时,她执意要留我们吃饭,她告诉她的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大米饭,家里也只剩下不到一两的油了……
由于我们学校里还有事情,就急冲冲回来。到了镇上,我买了一袋大米给王元平,还拿了点钱让他买点油……
眼泪,我最难忘的眼泪。我的心里感到阵阵的伤痛,但靠我们几个人毕竟是杯水车薪,所以我真的希望热心的人们能够多多帮帮这里的孩子们。
一声叹息
叹息有长有短,感到无奈或无助时,人经常会叹息,也有人会空叹息。但是到了绝望的地步时的叹息那是很不平常的,有时会使人听到了感到“毛骨悚然”。
我听到最长的叹息是在一次家访中。那是漳县二中初一八班的马强娃家。
那天我们几个队友听说他家十分困难,于一天中午一起来到这个学生家。一进院门,冷冷清清的,原来孩子都到学校去了,他母亲下地干活去了。他邻居看到我们来了赶紧去叫他们,过了大概半个钟头,他和他母亲、姐姐、弟弟都相继回家了。
他母亲一直让我们进屋坐,我们走进他家时,看到家里墙壁上贴满了奖状,可以看出孩子念书很认真,成绩也很好。当我问到他们家的情况时,他母亲边流泪边说连续两年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父亲相继去逝,剩下他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其女儿为了让弟弟上学不得不辍学在家,其弟弟在上小学,每年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
在说话地过程中,他母亲不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从叹息声,我读懂了什么叫无奈和无助。我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为什么天下幸福的人都一样,但不幸的人却都不一样。此时,我心里也在构思着如何才能帮助他们……
迟到的春天
春天是暖融融的,春天是阳光明媚的。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充满希望的。
然而,西北的春天有的地方却依然大雪纷飞,山岗上仍然压着厚厚的积雪,既没有绿油油的野草的痕迹,更没有绵绵的细雨,这似乎是南方的秋季或冬季。
伴着一丝风,仍然是那么的寒冷,经常性的沙尘暴使得天空灰蒙蒙的,然而中午炙热的阳光却又是让人感到夏天的来临,干燥的空气里夹杂着的是灰尘,而不是春天的气息。
农民们渴望着春天的到来,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没有春耕可来秋收呢?他们的那种渴望已失去了对春天的赞美而变成了一种对春天的诅咒,天再不下雨就无法生存了。
望着这一切,的心里似有一把火在燃烧,我真是替他们着急,不知这么多年来他们是如何渡过这难关的。也想起了人们几个世纪以来是如何在毁坏自己的家园,你瞧那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峰,那一片片裸露的黄土就是历史的见证。其实人类在走向文明的同时更应该保存自然的本色,否则将咎由自取。难怪有人说:有一天毁灭人类的将是人类本身。
对西北的人们来说,春天的到来是一种奢望,一种期盼,假如那山岗又重新年级上了绿装,春天应该会重新按时登门的,人们的脸上也将再度绽开灿烂的笑容。
坟  葬礼
跟很多人一样,对坟、对葬礼总有一种胆怯和害怕,人们的那一种大众说法??世上有鬼的存在。其实我并不相信鬼的存在,但是心里总是疏而远之。
来到了大西北,我感受很深的是看到了很多坟,在光秃秃的山坡上只要有一丛树,那么这个地方肯定是坟,真不知人们为何对已逝的先辈这么尊敬。其实对祖先的一种尊敬固然重要,但对活着的人也一样更要尊重,也许是人们观念中的风水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保佑着人类吧!
这里的人们虽然很贫穷,但是葬礼却十分的隆重。我以为这是一种陋习,活的人应该受到尊敬和好好地生活,死的时候应该人简。我亲临了一次葬礼,有一个老师的母亲去逝了,家里异常热闹,还要六亲守灵,满院子都是纸马、纸人、纸屋等,甚是风光……
那天中午我虽然肚子很饿,却一点东西也吃不下,一则是忌讳,二则是气氛很压抑。
对活着的人应当尊敬、爱惜,对死去的人也应该尊敬、记念,但权衡二者更应为活着的人而奋斗。
我与驴子
来西北之前,在家里看了影片《犟驴》,使得我一直想见见真正的驴子。不过在我的印象当中只记得人们常常说:“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我还知道除了驴、马之外,还有骡子,骡子还有马骡子和驴骡子之分,不过眼不见不为实。
此次,有幸亲眼目睹啥是驴子,特别的高兴。
那天我到了一个学生家,正好她妹妹牵着一匹驴子,肩上背亲眼一个背着一个背篓,我特地背上背篓与驴子照了一张相。接头进了院子,我还想骑一骑驴子,没想到驴子后腿一踢,正踢到我的右膝上,幸亏我闪得快,不然肯定半个月下不了床。嗨,驴子真是犟,不熟的人还不让骑呢!
一个大山里来的女孩
那是一个羞涩、腼腆的女孩,她是漳县新寺三宏小学六年的学生??陈小英。这种性恪也许是山里的孩子特有的性格吧!
她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东泉乡木林村,这里一路不通,二电不通,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也是特别的老实和朴实。
开学初,在朋友的委托下,解雇能找一个小学的支助对象。这一天,我来到了三宏小学向学校老师了解情况,特别是有没有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
班主任包玉林老师一下子就提起了陈小英同学,她母亲已经去逝了,尚有一个弟弟在小学上学,其父亲外出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没有能力再供他们上学了,所她只得辍学与其年迈的奶奶一起从事一些简单的农活。然而,据她同班的同学讲,她很想能继续上学。
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不写了一张条,上有其玫主任的签字,特意交待她同村的学生亲手交给她,希望她能返校继续上学。
过了几天她班主任领她来见我,可能是由于初次见面,还是因为胆小,还是语言差别的障碍,她始终不敢回答我提出的总是。在了解情况后,我就亲手把朋友委托的200元亲手交给了她,帮她交了学费和房租,但新的总是紧接着又来了,学校没有剩余的书本了,为此我有一天到县城就顺便到新华书店帮她买来一套并亲自拿到他们学校。
过后,我再次到学校了解,向其同村的同学了解,她目前学习情况很好,有望上初中,然而上初中后的费用又有谁能支助呢?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拥有亿万资产就好了,我不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帮助他们。另外,像她这种情况的学生还有很多,我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出他们。
一个临近退休的小学校长的愿望
去年11月份,在新寺镇学区校长张玉林的带路下,我与队友们来到了八龙村小学。
八龙村位于一个大峡谷的出口,前面是一条河??龙河。要到那个村子没有桥,我们的车只能停靠在小河边,然后走过用两根电线杆并起来的独木桥。
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了五星红旗高高挂在空中,那就是八龙小学。据学区张校长介绍,在西北广大农村凡是房子比较整齐的,县挂着国旗的地方肯定是学校。
走近八龙小学,那用砖块砌起来的校门,其余的均是泥土围墙,两三排平房映入了我的眼帘。最初的印象是感觉这里的环境挺不错的,依山傍水,学校里还有一片不小的苹果园。
走进学校,经张校长介绍我们认识了八龙小学的李校长,一个白发苍苍,即将退休的老校长。之后,听取了他们谈关于学校的教师、学生、校舍等情况。
我们了解到这个学校二百多个学生大都来自本村,学校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代课老师,校舍已基本上不能用了。
接着他们领着我们参观了教室、教师宿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咣,教室大部分是危房,有的甚至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修建到现在,甚至是古庙的一部分。因年久失修而摇摇欲坠,为了防止倒塌,中间还用木柱子撑起来。而教室的采光十分差,即使是白天也要点着灯,在那昏暗的教室里挤满了学生。
另外,学校的教师宿舍,一部分已废弃了,一部分仍在使用,但门杠上的砖块已快塌下来了,真不知他们竟能在这样的房子里居住。
李校长谈到他最大的愿望,也是退休前的一个愿望,就是能重修学校校舍,把学校建成一个生态学校。
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因为本学期他就正式退休了, 这个愿望只能成为一种遗憾。
这一年我听过赞美,感受过生活的艰辛,懂得生命的含义。朋友们经常戏谑我们是前线的英雄,但我们觉得我们只是尽了我们的微薄之力完成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再到大西北支教一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