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京报
没有妥善的安置方案,就以违法建筑为由拆学校,只会令舆论大哗,让政府陷入被动。新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必须切实保障那些打工子弟,有学上,有书读。
一个孩子茫然地站在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门口,而校舍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昨天,这些图片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据报道,北京将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涉及1.4万余名学生。市教委要求,“把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作为工作底线,确保愿意在京上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这个孩子就是这些抽象数字中的一员,而他能否进入官方话语中的“确保”之列,仍然未知。
按照市教委负责人的介绍,拆迁打工子弟学校是坚持“三先三后”原则: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有学生分流工作方案,后组织实施;先分流安置好学生,后才允许拆校舍。但现实中,这些原则执行得怎样呢?那些让人悲痛的照片,是无言的回答。
当然,有关部门还在声辩,它们针对的不是学校,而是在拆“违法建筑”。我们从不否认政府有拆“违法建筑”权,但即便因为安全原因,确实要把一些严重不合乎安全规范的学校拆除,为何不能先做好安置,再行拆迁?暑假将近两个月,有充分的时间安置学生,为什么不早做计划,以致出现“开学了无学可上”的现象?
拆学校显然不能简单等同于拆违建,周全考虑校园内上万孩子的命运,既然是市教委明确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拆迁学校,必须以妥善安置为前提。如果当前的校园不安全,就应加大投入帮助其达到安全标准,或者将学生安置到认为安全的地方再去拆迁。
现在,有关部门应当亡羊补牢,直面一个紧迫的问题:学校拆了,孩子怎么办?
没有妥善的安置方案,就以违法建筑为由拆学校,只会令舆论大哗,让政府陷入被动。
而且,据此前媒体报道,相关政府部门或官员曾大力肯定过一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成绩,甚至承诺将发放办学许可证,顷刻间又变脸,这种政策的突然袭击,让政府的信誉何在?
现在,几个区都拿出了各自的安置办法,除了可以进入公办学校之外,还有提出了委托办学、改造公办学校、分流到已经审批的自办校等方法。这些方法中,上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需要办齐“五证”。
但众所周知,对很多菜农、商贩、临时工来说,很难办到“在京务工就业证明”。而“五证”中的“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既折腾人,也不合情理。什么才算“有监护条件”,如果孩子有爷爷奶奶等长辈看护,他就必须承担骨肉分离之痛,远离父母,孤独留守在千里之外的老家?
而其他方法的门槛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希望不会再出现横亘在打工子弟上学路上的新障碍。
国家规定,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保证被关停的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有学上,是短期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必须通知到每一个焦灼的家长,同时不能设置高于原先学校的门槛,切实保障那些没有了学校的打工子弟,有学上,有书读。打工子弟学校,应“无安置不关停”
■ 社论
没有妥善的安置方案,就以违法建筑为由拆学校,只会令舆论大哗,让政府陷入被动。新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必须切实保障那些打工子弟,有学上,有书读。
一个孩子茫然地站在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门口,而校舍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昨天,这些图片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据报道,北京将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涉及1.4万余名学生。市教委要求,“把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作为工作底线,确保愿意在京上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这个孩子就是这些抽象数字中的一员,而他能否进入官方话语中的“确保”之列,仍然未知。
按照市教委负责人的介绍,拆迁打工子弟学校是坚持“三先三后”原则: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有学生分流工作方案,后组织实施;先分流安置好学生,后才允许拆校舍。但现实中,这些原则执行得怎样呢?那些让人悲痛的照片,是无言的回答。
当然,有关部门还在声辩,它们针对的不是学校,而是在拆“违法建筑”。我们从不否认政府有拆“违法建筑”权,但即便因为安全原因,确实要把一些严重不合乎安全规范的学校拆除,为何不能先做好安置,再行拆迁?暑假将近两个月,有充分的时间安置学生,为什么不早做计划,以致出现“开学了无学可上”的现象?
拆学校显然不能简单等同于拆违建,周全考虑校园内上万孩子的命运,既然是市教委明确提出的要求,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拆迁学校,必须以妥善安置为前提。如果当前的校园不安全,就应加大投入帮助其达到安全标准,或者将学生安置到认为安全的地方再去拆迁。
现在,有关部门应当亡羊补牢,直面一个紧迫的问题:学校拆了,孩子怎么办?
没有妥善的安置方案,就以违法建筑为由拆学校,只会令舆论大哗,让政府陷入被动。
而且,据此前媒体报道,相关政府部门或官员曾大力肯定过一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成绩,甚至承诺将发放办学许可证,顷刻间又变脸,这种政策的突然袭击,让政府的信誉何在?
现在,几个区都拿出了各自的安置办法,除了可以进入公办学校之外,还有提出了委托办学、改造公办学校、分流到已经审批的自办校等方法。这些方法中,上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需要办齐“五证”。
但众所周知,对很多菜农、商贩、临时工来说,很难办到“在京务工就业证明”。而“五证”中的“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既折腾人,也不合情理。什么才算“有监护条件”,如果孩子有爷爷奶奶等长辈看护,他就必须承担骨肉分离之痛,远离父母,孤独留守在千里之外的老家?
而其他方法的门槛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希望不会再出现横亘在打工子弟上学路上的新障碍。
国家规定,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保证被关停的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有学上,是短期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必须通知到每一个焦灼的家长,同时不能设置高于原先学校的门槛,切实保障那些没有了学校的打工子弟,有学上,有书读。
该贴已经同步到 第四堵墙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