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305|回复: 1

人工造雪大量耗能,耗水,破坏土壤植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5 1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能耗高污染受诟病 滑雪运动陷入环保危机怪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年12月25日      几场寒流过后,2008年深冬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雪花。对于中国北方很多地区来说,“银装素裹”的冬天已经越来越少,对此最为焦虑的是一些滑雪场的经营者和滑雪爱好者,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滑雪运动的存亡已经受到严峻考验。

    人工造雪已大规模取代自然降雪

    几天前,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滑雪场举办了“CCTV冰雪系列”世界杯滑雪空中技巧比赛。记者采访时得知,为了维持雪场内有足够的积雪,几台大功率造雪机24小时不间断地向空中喷射雪花。其实,在比赛的第一天,天公作美,还下了一场中雪。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介绍,由于自然降雪量越来越少,在滑雪季节根本无法满足滑雪场的耗雪需求。另外,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在自然降雪的质量也出现变化,以往形状规则的雪花变成了不规则的雪粒,达不到滑雪场的用雪标准,这都给滑雪场的用雪制造了困难。

    赵英刚说,现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天的气温还是符合滑雪场要求的,但自然降雪量却逐年稀缺。著名的亚布力、北大湖等滑雪场,早些年主要依靠自然雪源,但现在却基本要靠人工造雪来满足。

    与东北地区相比,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位于北京市周边的华北地区滑雪场,已经明显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缩短的雪季已经威胁到滑雪场的经营甚至生存。

    据北京某滑雪场负责人介绍,北京入冬的时间越来越晚,开春的时间却在提前。由于滑雪爱好者多以气温高低或是否降雪作为滑雪季开始的标准,暖冬的迹象越明显,滑雪场的经营就会越困难。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现在,北京周边的滑雪场每年12月以后才能迎来客流高峰,第二年农历春节过后,客流即开始大幅减少。对于投资在数千万元以上的滑雪场来说,每年仅两三个月的旺季远远满足不了运营需求。长此以往,一些滑雪场可能只有选择关门大吉。

    气候变暖开始威胁滑雪运动

    对气候变暖感到担忧的不仅是滑雪场,在中国第一位滑雪冬奥会冠军韩晓鹏看来,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滑雪运动走向衰亡,而这绝对不是滑雪爱好者愿意看到的。

    本月初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一些世界著名滑雪运动员联名签署发表了一份倡议书,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到亚洲的喜马拉雅山,从美国的洛基山脉到美洲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全球性变暖意味着温暖的冬天和少量的降雪。作为滑雪爱好者,我们意识到我们挚爱的滑雪运动正面临威胁。”

    这些著名滑雪运动员希望各国政府加强环保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力争缓解全球进一步升温。

    这可能是由世界体育界人士发起的旨在促使人类重视环保的最强呼唤。韩晓鹏表示,滑雪爱好者可能是对自然环境变化最敏感的一群人,再没有哪项运动能像滑雪这样面临全球变暧的威胁。因此,滑雪运动员对环保问题也最为关注。韩晓鹏说,自己在国内外参加各项比赛时,总是密切关注各个滑雪场在环保措施上是否有独到之处。国外有些滑雪场在雪道两边种植大片树林,让韩晓鹏印象极为深刻。而国内的传统做法却是砍伐掉树木,让雪道周边有较多的开阔地。

    滑雪场成了“环保杀手”

    滑雪运动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一方面又因滑雪场的高能耗、高污染而饱受诟病。

    随着人工造雪的大范围使用,滑雪场也就成了用水、用电大户。据统计,北京一座大型滑雪场每年使用地下水5万到10万立方米。据此计算,北京周边十几家滑雪场的年用水量相当于4万到5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量。一台造雪机每小时耗电约30度,一家滑雪场少则拥有三四台、多则有四五十台造雪机。现在,滑雪场几乎在整个滑雪季都要依赖人工造雪。因此,用电量十分惊人。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滑雪场几乎成了“环保杀手”的代名词。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造雪糟的是水,娱乐盛宴赴不起
2011-01-17   来源:水世界   
  雪曾是冬季的符号,但近些年随着人工造雪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雪有了极大的控制权,下雪地点可以自选,时间可以随定。尤其现在,利用人工造雪吸引顾客的公园、滑雪场数不胜数,由此消耗的水资源量也快速上升,人们享受娱乐盛宴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人工造雪,谁的娱乐盛宴
  近年来,无雪和少雪的天气加剧了人们对雪的期盼,尤其是滑雪场和公园开发的雪上娱乐节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抛出重金体验雪中之乐。商家为赢得更多消费者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惜加速造雪,由此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应的获利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人工造雪不仅造出了大众的娱乐盛宴更造出了商家的集体狂欢。
  过度娱乐背后的环境代价
  相关资料显示,通常1吨水可以造两立方米的雪,而一台造雪机每小时用水量约为十五六吨,因此,人工造雪的水资源消费总量十分惊人。目前,为了防止造雪浪费用水,《北京市滑雪场用水管理要求》规定滑雪场建立雨洪利用系统,包括滑雪道旁设置截水沟和汇水沟,建设收集融雪水及雨洪的集水池等。同样,对于公园的人工造雪,也禁止使用自来水。
  然而,即便是采用中水进行人工造雪,雪融后也很难回收再利用,对水资源的浪费也依然存在。一项中国滑雪协会针对北京10家滑雪场的调研显示,用于造雪的地下水回收率只有40%左右。因为人工造雪后,绝大多数雪水会通过空气蒸发或渗透地下,这部分水无法回收再利用,造成了浪费。而一些违规使用地下水造雪的商家问题就更严重了。此外,大量水被损耗,还可能加重山区的春旱。
  同时,生态专家指出,人工造雪还会对植被产生破坏。北京植物园副园长、园林博士赵世伟说,人工造雪施工会破坏土壤,影响植被生存环境。游客们在滑雪场雪道上踩踏,可能会形成土壤板结,影响雪季过后雪道范围内植物的生长,山坡比较陡的地方易出现水土流失。
  编后:大众要满足精神需求本无错,商家追求最大利益也无可厚非,只是凡事有度,超过一定限额,势必受到惩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