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广州人对于地域的优越感都不怎么强烈。并不像北京、上海人那样,热衷于区分本地人、外地人以显示自己的出身。城市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个大家追逐实利的场合,而不是象征身份的名片。媒体形容广州喜欢用一个词:平民主义。 要是作为一个旅游的目的地,广州大概要让很多人失望。北京古迹遍地,雄浑壮观。上海新颖时髦,流光溢彩。广州呢,似乎全部沉淀于内在,一两句话难以介绍。如果真要挑出一两个有点名头的古迹,也就是南越王宫、黄埔军校、陈家祠、黄花岗、南海神庙之类了,这些要在北方人看来,小菜一碟,估计没什么观赏的欲望。 珠江算广州的看点了。北京这样城市,河和湖大多都是人造的,精致有余,磅礴不足。珠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江面开阔,水量充沛,极具大江东去的气势。商贾川流不息,广州赖以发迹。从大沙头坐船夜游珠江,别有一番情趣。沿途灯光交错,颇为迷离。特别是经过滨江西时,隐约可见模糊的爱群大厦、邮政大楼、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医学院这些解放前就已负盛名的古董建筑,恍然有十里洋场的感觉。纵然豪华不及上海外滩,却也别有一番风味。逢新年到来之时,白鹅潭一带的江面烟花盛放,在船中观赏,江天一色,蔚为壮观。 广州的规划和北京比起来,确实相形见绌。广州让人怀疑早期甚至没有规划,顺势而生,见缝插针,典型的先有房后有路。虽然自白云山以南也算平原,却鲜见宽阔直路,多是弯弯曲曲,扭成一团。为解决道路的宽度问题,只有搞高架桥,于是离地面30来米的高架桥比比皆是(内环路大部分都是这种路段),从两旁林立的高楼中蜿蜒而过,甚为神奇。有些地方距离之近,让人咂舌。要是刘翔那种角色,基本上从路面一跨步,就能跳到人家的阳台上去。 说到吃,确实找不出那个城市有广州这般的热情和创意。刚到广州的时候,饭桌上端起第一杯茶就喝,被别人一把抓住:“那是用来洗碗筷的!”这个着实让我想不通。明明是干净的啊,洗什么来着。广州的饮食还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汤。以前都是吃完饭喝汤,到了广州却是先喝汤再吃饭。而且,汤俨然成为一顿饭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顿饭成色怎么样,就看这汤了。很多人都知道广州的那句名言:女要嫁得好,首先要会煲一手好汤。 和汤水对应的,是非常有特点的凉茶。这个东西为什么叫茶我一直纳闷——明明是药材熬出来的,中药而已,居然也成了解渴降火的茶类。看看广州数百家连锁的“黄振龙”“百合堂”之类的凉茶铺里就知道,这个东西还真是浸入广州生活的骨髓,有事没事,大家都乐意在小铺子里坐上一会儿,喝喝茶,聊聊天。我喜欢菊花的,非常甘甜。广州人对茶的钟爱还体现在早、晚两道茶上。日盛之前,月升之后,老伯们就把各个茶餐厅的位置占满。各种市民消息由此得到迅速的放大。我一直奇怪,不就是吃点心吗,用得着叫做早茶、晚茶?不过反过来一想,茶这个字确实更能体现一种休闲的生活态度。毕竟,早晚茶已经不是大家填肚子的一种过程,而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 如果我没有看错,广州开的最多的必然是饮食店。似乎家家有客,永不谢幕。给人的感觉就是广州人民好像都没有厨房,得靠下馆子来解决吃饭问题。事实上我也发现,一般的宴请客人,广州人很少在家里开席,多半都在外面。有什么聚会、见面也不怎么喜欢在家里进行,一定得移到某个吃饭的地方。仿佛只有在肠胃的蠕动中,话才能说的顺畅。放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这好像都说得过去。 来说说广州的夜生活。白天的广州在我眼里,趣味不大。和任何一个大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车水马龙,人潮汹涌。但是夜幕一降临,立马变样。很多广州的朋友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9点以后,白天遇见,没什么精神。包括很多专门作宵夜的大排档,开档时间都是晚上9点以后,早了没的吃。最红火的时候就是1点来钟,各色人等沿着人行横道一路排开。吃生蚝、烧烤的那些地方,凌晨绝对比白天热闹。 撇开经济,无数的人都会说广州是“文化沙漠”。这个非常不全面。就拿媒体来说吧——《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南风窗》这些响当当的锐意进取的刊物都是广州的。那些震惊全国的报道,力度之大,全国罕有。虽然近年来南方周末为首的报刊遭受打击,锐意消失了不少,不过,仍然不妨碍其中折射出来的进取意识。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广州的声音,显得非常另类。 总体说来,广州就是一座平民之城。商业化、生活化、世俗化。偏离中国传统的政治中心,浸透2000年的商业传统,广州的骨子里面,天生的务实因子。财富得到的仰慕和关注,胜于权力之类的东西。你一样可以看见形式化的诸多东西,但是,形式之中,不光是叫喊,更多的是实干。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高于政治的关注,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种内在的气质决定了广州外在的含蓄。他不大可能象北京一样,一定要贪大求全,事事关乎国体,讲求恢宏。也不大可能象上海那样虚荣漂浮,搞磁悬浮、F1赛道之类的华而不实、赔本赚吆喝的事情。 最实在的,是广州的财富藏于民间而不是少数寡头权贵。北京有钱,但是皇城之下,普通民众不见得分享到成果。上海有钱,大资本纵横洋场,底层依然叫苦连天。广州,民间的资本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不能说广州富豪遍地,但它确实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中产阶层。 而对于一个平民而言,北京这样的城市,你越了解它,就越觉得陌生。而广州这正好相反,越了解就越觉得亲切,越想和它慢慢的谈一场恋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