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773|回复: 0

张天潘:从民间温暖看制度化慈善的缺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1 15:46:04 | |阅读模式
2009/08/21  [来源:华商晨报]

  □本报评论记者 张天潘
  南川籍农民工张世文从2001年开始至今,拿出80万帮助了最少500名孤寡老人,但他生活并不是特别富有。(8月20日《重庆商报》)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杭州一位普通工人王万林,他花费自己20余万元的毕生积蓄,救助了300多名流浪儿童。
  这两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民间不灭的慈善坚持。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仅仅是在尽自己所能地付出,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社会慈善传递的期望。
  不过,这些民间慈善带给我们的温暖,并不能给予我们对于慈善的足够信心,从时而见诸于报端的新闻上反思,至少可以从某些方面看到慈善的稀缺。例如,今年4月,重庆开县到广州务工的张氏两兄弟,就曾持刀劫持女人质,而据他们交代,抢劫只是想为其母筹集医药费。
  这还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1935年,纽约一名老妇人因偷面包被审,她流着泪乞求法官原谅,说只是需要面包去喂养嗷嗷待哺的孙子。法官依然判她有罪,不过可选择10美元罚款或10天拘役。这时,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迪亚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5美元,并对其他人说:“请各位另交50美分罚款,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也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老祖母要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而受罚。”
  我们对还有最少500名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而心生戚戚,为有300多名流浪街头的儿童而悲恸不已,为两兄弟误入歧途而痛心疾首的同时,更要为我们日常的视而不见而羞愧:在一个拥有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并拥有雷锋同志的国度,善良本来是我们所应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可在有些时候,它却似乎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制度化常规慈善缺位带来的现实寒意。
  由最初的感动,从温暖到寒意,在每一次善良义举的背后,都折射了若隐若现的制度化慈善缺位的尴尬。
  多么希望,这500孤寡老人能够得到本来应该享受的子孙孝敬;300多流浪儿童能在各自家庭的幸福里撒娇受宠。甚至就算他们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后,也应该能够得到全社会基本的民生呵护。不再需要小概率、可遇不可求的某些个人的善良垂青,因为,这些善良的人一直都在艰苦地坚持着,透支着他们有限的慈善能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