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后与一个朋友约在了中大荷花池聊天,朋友正打算辞职去学习做“家庭教练”。问到这个念头的来龙去脉,她说,我对亲子教育特别感兴趣,我自己的成长中就受到家庭的很多不良影响,感触特别深刻。曾经我想过结婚后不要孩子的,我害怕我教不好他,但是前阵子在一个测试中,我发现我最珍重的是家庭。现在我也计划结婚了,为了我以后的孩子,我打算转行做家庭教练,又可以帮自己,又能帮到别人。
接着她又说,前阵子一个朋友给他提了些建议。因为她很喜欢助人为乐,常常为朋友排忧解难,每次帮完人,收到受助者的感谢,会很开心。那位朋友就说她其实在帮别人的时候,还是为了私己,并且提醒她,帮人的时候不要有“要助人”的用心,才是真正的帮人。
她强调她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出于“助己”在先,而非“要助人”。
你做咨询师的动机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魔鬼营中反复讨论分享过不下三次。
----如果你觉得干这行市场巨大,收入可观,听听别人说话就能赚钱。那么也许你有些误会了。这个行业名声不好,社会认可度较低,;收入一般,即使在美国也不过是个中等收入的行当;耗脑力耗体力耗心力,工作内容也不好玩需要处理大量的负面情绪情感和变态心理模式。而且高风险高难度,年前某咨询师就在咨询室中非命于抑郁症患者刀下。
----如果你觉得这行特别崇高,助人自助,能特别有价值感成就感。那么也许你又误会了。首先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工作都满足助人自助这个目标,其次,“无我”是咨询师的工作要求之一。“一切以来访者为中心”,如果你无法出让自己,就无法开展工作;如果你的来访者最后严重认可你感谢你,他离开时没有学会“自以为是”,你的咨询是不成功的。最后,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无论是发脾气,冷嘲热讽,抱怨,冷漠,都要照单全收。如此吃力不讨好的行当,那么,你干这行,为的是什么?
●如果你要轻松赚大钱,要从事性价比高的工作,这行满足不了。
●如果帮人的目的是想帮助自己,建议你接受咨询省力省心,而非咨询师的专业训练。
●如果你没有考虑过以上情况,就决定投身这一行。那么,也许需要花点时间考虑这些情况,问问自己的动机何在,正本清源。
TA认为,“父母”做出的决定是以成规惯例为标准,以权威的范式为榜样的,“儿童”的决定是恣意妄为、不计后果,鲁莽草率的,“成人”的决定是同时考量现实情况、“父母”中的规矩和“儿童”的愿望,经过权衡,分析,预测之后做出的。这三者中 “成人”的决定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们的传统推崇利他主义,宣扬“舍己为人”的精神。我记得小学的若干次作文里,为拿高分杜撰过某老师为了工作放弃照顾家庭,自己或者某班级干部为了给生病的同学补课顾不上吃饭休息……主人公牺牲越大,越是可悲可泣,得分越高。这种小学风格的报道文章在官方宣传渠道很容易找到。比如介绍广州某杰出青年时就写到其为了做义工如何省吃俭用磨坏多少双鞋子,不分日夜地工作为此又中风又住院多少次……似乎帮人这件事,如果不损害自己就不够诚心不够高尚。
朱德庸的漫画《绝对小孩》里,五毛从浴室里出来,五毛妈妈看到毛巾是干的,问五毛有没有洗过澡?五毛小朋友反问妈妈:你到底是相信你亲生儿子还是相信一条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毛巾?
而一位幼儿园女教师在爆炸的车内为了救出小朋友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赶到现场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她见义勇为的行为时,她的父母却伤心欲绝地哭喊:女儿啊为什么你考虑到别人的时候却不考虑下我们啊?!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化过程带出的结果。为了符合社会角色,符合社会的期望,我们甚至学会了背离人性。大多时候,我们的决定是自动化以舆论导向为依据的。写模式化作文,听流行音乐,读热门专业,看畅销小说,做时尚发型,选择有钱途的职业……为了得到认可,我们取悦他人,我们模仿,复制,让别人的意见主宰自己的生命,我们放弃自己的感受、期望,安全地活在别人的二手世界里,却很少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担当。这种生存状态,TA称之为“适应型儿童”(Adapted Child)。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方式一定曾经帮助过我们成功脱离困境,获得安抚维持生存。然而成年之后,仍一味延续儿时固定化的反应模式,“舍己为人”,从幸福能力的角度看,一个除下社会角色的面具就丧失自我的“儿童”是发育未全的。若得不到同伴的羡慕,老师的称赞,父母的认可,嗷嗷待哺的“儿童”就会陷入安抚饥渴,又因为内心无法生产自我认可,“儿童”只能转向外界“无私奉献”寻觅安抚。如此的“奉献”本质是索爱。
帮人的时候不要有“要助人”的用心,才是真正的帮人。----朋友在表述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不要”,若用TA语言来分析,这是一个P的表达方式,隐藏着强烈的界限。后来她在说话中,大多数时间里在引用别人的话“某某这样说”“某某又这样说的”“我上网看到”等等,加之她好几次无意地称呼我为“你”之后立马改称“您”(应对P时的称呼方式),于是我质疑她的选择是否由衷。
这种风格的说话方式让我想起一位热心勤奋的心理热线接线员,曾非常非常努力地争取尽可能多的接线机会。但是接线的质量却常常让人皱眉。当他谈起自己的接线状态时,说的是“不要有情绪,不要分心,不要打断来访者谈话……”(P)。
“不要……”是适应型儿童(AC)的好朋友和挡箭牌。
也许你纳闷了,咨询师的“无我”难道不就是这样吗?
“相反的情况,看起来非常相似。一个陀螺没有转的时候是静止的,同样的陀螺以最高速运转时看起来也是静止的;缺少光亮是黑暗,不断地增加光亮,太亮时又仿佛让人陷入黑暗;一个心灵平静的人呈现出来是安静,一个木讷、迟钝的人,显现出来的也是安静。”《瑜伽经》
那么,相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这篇文章里也许你能找到答案。《没有帮人感觉的帮人才是真的帮了人》
http://user.qzone.qq.com/14310849/blog/1214448631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