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工作部分
在每一个医院里存在不同的病人,构成了独特的群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需求。
尤其是住院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医院只负责其生理的健康一部分,而常常忽视病人的心理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需要。而后两者的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将对病人的生理疾病的治疗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因此,我们想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我们计划选择医院中的怀孕待产妇女及生病幼童组织两个小组,通过一至两次的活动,以对病人心理支持的强化为最终目标,以加强病友间以及病友与其家属间的沟通为手段,辅以健康知识的普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其一来具体操作)
构架:
抽样调查与随机深访相结合——了解病人在住院过程中主要的需要及体验到的不便
计划——根据调查结果修正具体的活动安排,落实到每一次的活动时间安排和衔接
宣传——招募组员,一般以6—8人为最优
活动开展——工作者与组员间的互动
初步活动计划:
注意点:
1.考虑到医院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故活动应该安排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区间里完成
2.尽量做成一个开放性小组
3.由于组员本身身体素质不够好,故同时应控制每次活动的时间
4.考虑由家人陪同参与的可行性
怀孕待产妇女
计划做两次,周末完成,每次一个小时左右
第一次活动:
1.互相认识——游戏(10分钟)
2.分享——怀孕期间的苦与乐(15分钟)
3.换一次座位,周围的人不再是原来相邻的(5分钟)
4.有关知识的介绍,也可以是介绍某些能舒缓神经的好音乐(10分钟)
5.游戏——“我的孩子”,画出自己想象中孩子的模样(15分钟)
6.总结(5分钟)
第二次活动:
1.回顾上一次活动,有新组员的话介绍新组员(5分钟)
2.A。如果家属可以参加的话,安排家属做一次怀孕的体验,并组对分享
B.如果不可以的话,安排专人教导孕妇保健操(15分钟)
3.休息(5分钟)
4.有关知识的介绍(10分钟)
5.邀请医生与孕妇做直接交流(15分钟)
6.盼望未来及总结(10分钟)
问题:
1.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注意提供最大的安全性
2.如何找到有关人士,如教保健操和医生?
幼年病童
计划做两次,周末完成,每次一小时左右
第一次活动:
1.工作员自我介绍及建立自我形象(5分钟)
2.互相认识——游戏(掷玩偶,念名字)(10分钟)
3.合作游戏——搭宝塔(或橡皮泥等)(20分钟)
4.分享,引导孩子说出对朋友的正面评价(10分钟)
5.学习时间——英文会话(或类似)(10分钟)
6.总结(5分钟)
第二次活动:
1.回顾上一次活动,有新组员的话介绍新组员(5分钟)
2.游戏——抢座位(10分钟)
3.游戏——画出我的明天,三人结对(15分钟)
4.分享,介绍自己的画的意义(10分钟)
5.学习时间(10分钟)
6.分别——纸飞机(5分钟)
7.总结(5分钟)
问题:
1.主要针对基本已复原至少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儿童,由容易的开始入手
2.儿童不易管理,更要保证安全
3.如何说服家长?
评估
事前评估——了解病人需要
事后评估——了解效果及,评估继续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来进行前测和后测。然后再进行两者的比较,得出小组活动的成果。
对成功的经验予以归纳总结;对于失败的经验提出意见与改善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