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525|回复: 0

[转帖]2007中国首善: 黄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4 16:49:30 | |阅读模式
黄如论、黄涛父子:
低调做人 大手行善
■ 本报记者 宋宗合
入选理由:
     从乡间赤脚小贩,到地产大亨,再到慈善绅士,他用行动传承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华古训。1.98亿的年度捐赠,8.7亿的累积捐赠,他们父子在低调做人,大手笔行善中再显王者之风。
个人语录:
     对于个人而言,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也是一样。
慈善档案:
     从1986年开始,黄如论黄涛父子总共创办了北京、云南、重庆、上海、福建、湖南、贵州七个区域集团,五十多家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400多亿元,向国家缴纳了各类税费50余亿元,安置下岗工人1500多名,间接解决了5万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企业获得了200多项荣誉称号。数年来,黄如论先生先后为公益事业捐赠了人民币8.7亿元,连续4次荣获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一名。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世纪金源集团的黄如论携子黄涛分别以21120万元、9571.5万元和16170.95万元蝉联“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一名,今年,黄氏父子再次以1.98亿元的年度捐赠荣膺“中国慈善家排行榜首善”称号。
国家发展是人生理想
     在房地产商暴富“原罪论”盛行的今天,房地产巨鳄黄如论以他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赢得世人由衷敬意。
     纵观黄如论这数十年发展和慈善之路,可谓仁者所为。黄如论的身上深深刻有传统文化影响的烙印。
     即便是他自己,也一直坚定地认为他的成长得益于父老乡亲的滋润、养育和关爱。因此他在富裕之后,乐于回报社会,特别是乐于回报养育他的故土和父老乡亲。
     黄如论说:“我这个人一不赌二不嫖,也不吸毒,我的钱连我儿子一辈子也花不完,干脆拿出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好了。”
     最初,黄如论的慈善生涯是从资助亲戚、帮助宗族、支持家乡开始的。走出福建之后,他的慈善对象也超出了地域限制,捐赠的种类也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助学为主的社会公共领域。
     黄如论是一个独特的人,他低调,从不张扬,实力深不可测却从无任何负面报道。在他身上,人们总觉得有很多神秘之处。不过,这些神秘是否能解开,现在看来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黄如论身上我们看到富豪如何面对成功和社会责任。
     他说,现在对于个人而言,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也是一样。他现在追求的是一种事业的境界,一种实现人生抱负的情怀。这就是实现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做更多事的人生理想。他说,自己有责任为国家与民族做更多的奉献。
财富积累为慈善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这话反过来理解,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到三十岁还无所成就的话,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没什么出息了。
     可黄如论偏偏创造了一个人生的童话。35岁那年,只在家乡做过小买卖的黄如论只身前往菲律宾淘金。掘得第一桶金的黄如论回乡后,在福州成立了金源房地产公司,凭着自己的聪明,他迅速成为地产界的“福州之王”。其后,他在商场纵横驰骋,一发不可收。
     有人统计过,15年以来,黄如论领导的世纪金源集团在中国大陆砸下400多亿元投资,建立了房地产、酒店、物流和金融资本运营四大支柱产业。
     即便如此,黄如论仍然非常低调。当众多房地产界的老板们将媒体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时候,当他的很多同行们张扬于社会之际,黄如论一如20年前低调做人。
     不过,低调不等于低沉。在照章纳税和慈善捐助方面,黄如论从来没有和他的对手与同行们客气过。有统计数据说,过去10多年间,黄如论和他所领导的金源集团在中国大陆境内已经缴纳了超过50亿元的税收和政府规费,并连续3年位列中国房地产纳税前三甲。
     黄如论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字:
    “诚信乃创业之本,育人为立国之基,融二者为一体,自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营之道贵在把握时机,既要勇搏善战,又需严谋明断。创业与守业不仅要审时度势、缜密的思考与果敢的追求,还须时刻谨记守信用、重诺言,做事诚恳,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方能信孚中外、近悦远来。正直的人,也是诚恳的人,他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同时还应承担社会道义之责任,古今中外皆然。”
     对于黄如论的义举,中国香港一名知名社会领袖有过这样的评论:“如果说有很多企业家的捐赠还是出于个人目的,那么黄如论可以说完全走出了这个怪圈。他以他的近乎神话般的伟大义举向这个社会昭示了一种真正的慈善精神。”
    “慈生我心,善行天下”,是黄如论给第三届慈善排行榜的题词。2006年4月23日,黄涛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说:“我们做晚辈的,将仔细领会父亲的善意,将慈善好好地传承下去。”如今,深得黄如论教诲的黄涛悟得人生真味,在慈善道路上秉承父志,与父亲一道继续为发扬慈善精神献力献策。

来源:公益时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