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687|回复: 0

广州市义务工作取得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9 10:34:15 | |阅读模式
广州市义务工作取得成效  

  一、市义工联成立以来的主要发展情况
  我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街道、社区、学校、社团和共青团组织便开始组织开展义务工作或者说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为此,联合国于1985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5日为“国际义工日”。我市自2002年10月成立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以来,全市义务志愿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和共青团的组织领导下,以及市义工联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按照统一宗旨、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统一评价的目标,逐步向制度化、专业化、经常化、社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做义工志愿者开始成为都市人的时尚,义务志愿服务精神开始融入社区的大街小巷,义工联和青志协的旗帜正在高高飘扬。
   (一)初步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1、义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服务受惠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共有注册义务工作者含青年志愿者约29万名,占全市户籍人口的4%左右。其中青年占85%,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2%。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接受服务的人群也不断扩大。两年来,全市接受过义务志愿服务的老年人达15万人次,残疾人达3万人次,青少年达2万人次;义工志愿者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达3000次,直接向服务对象(含机构)提供现金和物资资助的价值达200万元。
  2、义务志愿工作的管理不断规范,管理架构不断完善。经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团市委于今年5月联合下发了《广州市义务工作志愿服务2004?2005年发展计划》,统一了全市义务志愿工作的宗旨、标识、规范和评价,提出了建立义工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建立了社区义工志愿者档案,发行了义工志愿者服务基础训练教材。市义工联根据发展计划的要求,于10月初向全市义工组织发出《关于开展经常性社区义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义工招募和培训的工作规程。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04年5月下发了《关于推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的通知》,为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义工志愿者发展指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完善了义务工作的管理体系。目前,全市有10个区(县级市)登记成立了义务工作者协会,111条街道设立了区义工协联络处,1038个社区设立了义务工作站,每个社区都分别组建了治安、敬老、环保、科普、帮困助残、医疗卫生等专业服务队伍。天河区不但建立健全了全区义工网络体系,还在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指定1名专职义务工作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3、义务志愿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展。除了社区特有的专业义工服务队伍外,许多专业机构发挥自己的专长,组建义工服务队。如司法部门组建了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公安部门组建了义务巡逻和义务消防队,文化部门组建了义务演出队等。各区也根据辖区的义工资源、服务需求和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义工服务。今年初,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学生开展义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率先倡议广大中学生积极参与义务工作,以社区义务工作为基地加强道德教育;荔湾区逢源街建立了广州市首支长者义工队,现有队员280多名,最年轻的60岁,最高龄的94岁,在区内开展长者为老服务;东山区义工协组建了全国首支社区网上捐赠义工服务队,将义工队伍和社区网上捐赠软件及区慈善超市的运作有机融合,帮助社会热心人士将捐赠的各种物品,配送到因伤残老弱等原因而不方便前来慈善超市领取物品的特困人士手中。
  4、社会对义工志愿者和义务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两年来,广州地区主流媒体关于各类义务志愿服务的新闻报道不少于150则,全市各义工志愿者组织派发有关宣传资料13万份,约有8万人次接受过有关义务志愿服务知识的培训。市义工联于2004年9月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7%的人认识或了解义工志愿者。
  5、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两年来,全市各义工志愿者组织对外交流不少于80次,与省内外同类组织的来往交流不少于150次。2002年11月,市义工联参加了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17届世界义工大会。市义工联、青志协和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合作,开展了义工志愿者培训工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工协针对区域内外资企业多的特点,设立了外籍人士义工志愿者沙龙。
  (二)举办了十件较有影响的活动
  1、2002年10月,在市政府广场举办了“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暨义工社区服务月活动”启动大会,时任副市长的张桂芳同志出席活动并讲了话。大会现场设立了最低生活保障、优待抚恤、老年人优待办法、医疗保险、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20多项政策的咨询台,开展了义诊、家电维修、理发等服务,参与人数达3000人。同时,在全市倡导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义工社区服务活动,动员各街道召开一次有辖内各机团单位、各社区居委会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各社区居委会召开一次有居民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对有意做义工的人士和有服务需求者进行登记造册;各社区居委会开展一次有咨询、义诊、法律援助、物资捐赠、家电维修等服务的义工集市活动;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发动和组织一次义工与困难户、机团单位与福利服务机构“结对子”服务的签约仪式等。这次服务月活动,吸引了全市4万多人参与,并且确定了将每年的12月作为全市义工社区服务月。
  2、2003年1月,举办了“把大米送给最困难的人”的活动,组织1000名义工把2000袋大米送到困难群众家里。本次活动缘于在2002年12月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市退休干部给市义工联捐赠3万元人民币,市义工联将收到的3万元购买成1600袋大米,专门举办了这次名为“把大米送给最困难的人”的活动。
  3、2003年5月,举办了“全城义工总动员,社区服务抗非典”活动。市义工联发动全市600多个社区共4万多名义工,立足社区公共场所,深入福利机构和孤寡老人家中,开展清洁、消毒服务和宣传抗非典、探访抗非典医护人员家属活动。此举受到群众和媒体的广泛赞扬。市义工联李向东副秘书长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义工联被评为市精神文明窗口单位。
  4、2003年5月,市义工联和市残联举办了“结对助残爱心工程”活动,约1000名义工与300多户残疾人家庭结对服务。
  5、2003年10月26日是广州市第16个环卫工人节,市青志协联合市市容环卫局开展了“广州青年志愿者与环卫工人同劳动”活动,全市共有2000多名志愿者参加。
  6、2004年1月,市青年志愿者“护花行动”以越秀区为试点,在北京街开展了“文明家园,从我做起”活动。之后,各区、县级市相继开展系列活动,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7、2004年1月30日至2月4日,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面向全市招募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在广州火车站开展了“青春暖流”春运志愿者活动,许多市民踊跃报名参加。经过挑选,共有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志愿服务。
  8、2004年4月3日上午,市义工联在市政府广场隆重举行了“广州市义工组织暨义工专业服务队授旗仪式”。苏泽群副市长等领导为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工协会的治安、敬老、环保、科普、帮困助残、医疗卫生等6支义工专业服务队伍授旗。通过这次活动,过去零散的义务服务,在专业人员指引下,转变为集中的专项服务,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义务工作管理系统。
  9、2004年4月,市义工联和市公安局、广州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义务警察护家园,我为申亚作贡献”活动,约1000名义工参加活动。市委常委朱穗生同志亲自参加了本次活动。
  10、2004年5月,市义工联和市残联、安利公司联合举办了“广州义工爱心工程之扶残就学”活动,有200多人参加活动,50名贫困残疾儿童受助。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奥运会”举重冠军陈小敏出席了本次活动。
  (三)我市义务工作明年的主要任务
  我市义务工作明年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百万义工志愿者服务社区的要求,实施《广州市义务工作志愿服务2004?2005年发展计划》,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义工队伍,尽快实现我市注册义工人数达到创建文明城市所需的户籍人口8%的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抓好义工志愿者注册管理,发展壮大我市义工队伍。建立和完善义工志愿者注册管理规程,建立和管理好社区义工志愿者档案,畅通义工报名和服务申请渠道,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及时挖掘、宣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广泛宣传义务服务精神,树立正确使用义工志愿者资源的社会意识,使做义工成为都市人的时尚,吸引更多市民投身到我市的义工队伍中来。
  2、抓好义工志愿者社区服务。一是各级义工志愿者组织要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包括“三定”(定人、定时、定任务)服务、预约服务、临时服务、集中服务、专项服务、专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社区内孤、老、残、幼人员,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贫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员服务,为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服务。二是在全市推广建立治安、敬老、帮困助残、医疗卫生、环保、科普等六支社区义工专业服务队伍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社区教育、法律、文化等其他专业服务队伍的建立,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广泛、更专业的家门口义工志愿者服务。三是推行大、中学生参加社区义务工作志愿服务,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为核心,会同辖区内大、中、小学及中专学校组织开展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加强青少年校外德育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的三结合,努力构建一个有社区人文特色的德育教育新体系。
  3、抓好互动协作。开展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涉及我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级市)、街道、社区等,只有各方面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才能确保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要争取与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安等部门以及工会、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的合作和支持。
  4、抓好舆论宣传。义务工作的社会性很强,需要广大市民广泛、自觉、主动地参与;需要媒体对全市义务工作发展情况和好人好事及时宣传报道。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资源,参与和发动义务工作。凡有意参与义务工作志愿服务的人员可以到就近的区义务工作者协会、街道联络处、社区居委会义务工作站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二、我市首次优秀义工评选活动情况通报
  为把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引向深入,积极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从11月中旬起至今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广州市首届优秀义工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市民政局和团市委牵头,市义工联和市青志协承办,并成立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候选人事迹鉴定及综合评审工作。本次活动将通过推荐、评选,评出优秀义工50名;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确定候选人、公示和投票等步骤评选出“广州市首届优秀义工之星”10名。
  候选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2、有无私奉献精神,自愿把为社会福利事业、公益事业和有困难的群体提供帮助作为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3、广州市居民,年满18周岁; 4、无犯罪和不良记录;5、遵守《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和《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章程》;6、经过注册登记,长期参与和投身义务服务实践,或为义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7、有关行为和事迹已在社会上有所流传。
  目前,市义工联、市青志协单位会员、各区(县级市)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有关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和社会人士等已推荐出符合条件的人选82名,进入评审确定50名优秀义工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将从50名优秀义工中推荐15名作为10名“广州市首届优秀义工之星”的候选人进行评选。12月份,15名候选人的名单、事迹和照片将在广州社区服务网(www.96909.gd.cn)及候选人所在社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此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公示网站向评审小组反映。问题一经核实,评审小组将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评选出10名“广州市首届优秀义工之星”后,我们将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并于12月下旬召开广州市首届优秀义工表彰大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