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670|回复: 0

燃烧青春 播撒希望——记两度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冯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 16:44:21 | |阅读模式
燃烧青春 播撒希望——记两度支教的大学生
志愿者冯艾
本报记者沈刚  ?2004-2-27 13:35   工人日报版次:一
   
  ??2003年9月,当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志愿者冯艾第一次踏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的土地时,她感受到的是熟悉而不是陌生。
?? “返回城市两年,第一次支教的经历已经渐渐淡漠了。但一走进大山,贫困学生的音容一下子在脑海里又清晰起来。”正在宁蒗县战河中学支教的冯艾回忆说,第二次支教的起点不是心灵的撞击,而是心灵的重逢。
?? 长在北京、学在上海的冯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城市阳光女孩”。但在短短4年中,她已两度赴西部艰苦地区从事志愿服务。
??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的获得者,26岁的冯艾非常珍惜自己已经取得的多种荣誉。
?? 两度支教燃烧青春
?? “上海的条件那么好,而且你已经有过一次支教经历,为什么还要到山区来?”这是冯艾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
?? 近10年来,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超过420万人,累计超过1亿人次的志愿者提供了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然而,像冯艾这样两次支教的志愿者还是极少数。
?? 2000年8月,冯艾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读完大学本科后,毅然报名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中学支教。
??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贫困山区,第一次与农村的老百姓朝夕相处,第一次感受到黄土地上的坚韧不拔。”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县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 尽管从没到过山区,冯艾还是迅速掌握了在贫困山区生活的基本技能:没有水,就像老乡一样走几里山路去挑;没有暖气,就向当地人学烧炕;要生火做饭,就跟老大妈学架煤炉……
?? 2000年10月,冯艾开始进行家访。她利用课余时间在山路上奔波,走访了4个乡10个村的近40户人家。尽管常常遭遇“闭门羹”,她还是耐心地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
?? 有付出终有收获,不少人渐渐接受了“一定要让孩子上学”的观念。离开西吉后,冯艾还收到了学生马良柱写来的“喜信”:“正因为从你身上看到了知识的力量,我9岁的小妹终于上了小学。”
?? “每当我想到,孩子们的生命轨迹可能因我们的付出而有所改变时,我就感到无穷无尽的快乐。”冯艾这样形容自己的支教生涯:“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 正因如此,2003年6月,已返回上海两年的冯艾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募启事时,她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去!”
?? 直面苦难服务西部
?? 有了第一次支教的经验,冯艾对自己在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中学可能面临的困难早有心理准备。然而,学校的情景仍然让她大吃一惊:操场上搭了三间简易木板房,这就是250多名学生的宿舍。墙上的裂缝比拳头还宽,一扇窗户都没有,有的学生甚至拿麻袋当褥子。
?? 更让冯艾痛心的是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些初一学生甚至没能达到城里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学校没有图书室,许多学生连一本字典都没有。“因特网是打鱼的还是捉鸟的?”她不止一次听到彝族学生提出这个问题。
?? 从此,冯艾开始埋头教学工作。她每周有差不多30节课,一个月工作28天。一天工作下来,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语言障碍更带来了教学难题,教学大纲中1节课的内容,这里至少要上3节课。
?? 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起色。战河中学的不少师生对记者说,如今学生的学习风气浓厚多了。一些已经结婚的村民甚至带着孩子来上学。
?? “如果不是因为冯老师,我可能早就辍学了。”15岁的初二学生杨丽芳对记者说。由于家庭贫困,她几次面临辍学的境地。冯艾先后进行了8次家访,终于打动了杨丽芳的母亲。
?? 去年11月,老母亲将家里惟一一头母牛卖掉,为孩子筹集学费。虽然已经家徒四壁,只能靠二亩地勉强维持生活,但老母亲却坚定地表示:“一定要让孩子学下去”。
?? 在孩子们眼中,“整天都是微笑着的”冯艾已经成了他们的大姐姐。去年12月,冯艾来北京参加活动,孩子们在讲台上堆满了野花,并用粉笔写下祝福:“祝老师一路平安”。
?? “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自己收获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孩子们纯真的爱。”
?? 小事做起撒播希望
?? “关键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生活。和那些啃冷馍馍、赶几十里山路上学的孩子相比,我们拥有的太多。”冯艾说,支教生涯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
?? 记者在战河中学看到的冯艾,和她几年前的照片上一样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惟一的区别是大山送给她的礼物———黝黑的皮肤。“回城后也许有人笑我皮肤黑,但在我看来这是荣誉的勋章。”
?? 在冯艾的努力下,复旦大学给战河中学捐赠了教学用具,北京育英小学的学生寄来了教学用品,记者编辑们寄来了崭新的字典,许多人汇款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 “刚加入志愿者行列时,许多人会自视为照亮大地的月亮。但大家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只是一盏小灯,也许只能照亮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冯艾说,许多雄心勃勃的志愿者都发现,自己必须埋头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 然而,“从小事做起”并不意味无足轻重。“雷锋的钉子精神,不也往往表现在一些小事上吗?能够为这些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哪怕只能照亮一间小屋也是有意义的。”
?? 事实上,冯艾只是众多奉献西部的志愿者中的一员。去年,1009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中西部近300个贫困县的乡镇一级开展1至2年的服务。1996年以来,14204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扶贫接力计划,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支医等志愿服务。
?? “当你在腊月的村口看到学生穿着单衣到三里外担水的时候,当家长用原准备换钱买化肥的鸡蛋款待你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冯艾这样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