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731|回复: 4

免费上门遭闭门羹 公益性教育为何难进校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 20:23:17 |
性道德标准:
  1.双方自愿原则。自愿是以不违反社会公德为前提。
  2.无伤原则。不伤自己,不伤对方,不伤后代,不造成精神污染。
  3.爱的原则。躯体感受与心理感受有机融合。
  4.婚姻缔约原则。圣经上有句名言“性交只有在结婚的床上才是合乎道德的”。
  5.科学计划生育原则。
  6.性禁忌原则。某些遗传病及家庭伦理道德都有性禁忌要求。
  制约性道德的手段除法律手段之外,最主要的是依靠传统美德教育,包括: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良心感,公德感及贞洁感。道德约束下的性与爱,追求人类高层次需求的性与爱,才会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迷人的画,一首醉人的歌,一杯甘美的琼浆,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段美好时光。 (来源“百度”百科)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25:39 |
性道德的内容:
    性道德是指调节人类性行为的道德规范。异性相吸,性爱、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因为涉及第二者,并产生生物学、社会学后果,为了协调双方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必须有性道德。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家族和社会文化氛围,性道德是不同的。
     人,能够同禽兽区别开,成为真正的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道德。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有各自的道德准则,人们的性行为必须遵守性道德,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
     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与此相对应的,用以调整和指导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也分为三大部分,即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人类的性关系是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性道德也是婚姻家庭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渗透在两性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调节人们生理机能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是人们性行为的标准,也是衡量人类两性关系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性道德是一种社会形态,它和其它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发表于 2009-8-2 20:52:42 |
入来睇睇!!!
发表于 2009-8-2 23:46:59 |
游戏活动 和 教导的语言方式很好呵~有趣有趣深刻深刻
没有高高在上扮老屁股葛姿态    俯首甘为孺子牛   值得发扬传播~有机会都想学习吓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14:04 | |阅读模式
2009-08-02    金羊网


学生暑假性事探忧 广州青年文化宫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性教育课堂免费送上门遭遇“闭门羹”

        一连几天,本报推出的“学生暑假性事探忧”专栏犹如“深水炸弹”,将青少年性道德隐忧“赤裸裸”地展现于公众视野之内,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昨日,广州市首批未成年人教育基地———青年文化宫副主任屠宪治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坦言,由于传统教育制度的约束,目前形式样的青少年性教育课堂要进入校园依然“举步维艰”。

  14-18岁成性道德教育真空期

       本报学生暑假性事探忧报道引起读者共震,许多读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疑问:为什么出现性道德问题的都是清一色的“90后”中学生?我们的孩子是否太空虚了?

      屠宪治指出,青少年性道德缺陷,包括家庭、学校在内,全社会都“难辞其咎”,“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对性道德方面的引导依然是‘心未余,力不足’”。

      他举了个例子:在香港,一群七八岁的小朋友围坐在两个男、女孩的人体模型前,从头发、眼睛到生殖器官,老师循循善诱地教导小朋友们辨认各自的身体特征,“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珍贵的,不能让别人看。如果有人要看,一定要告诉老师或爸爸妈妈。”老师叮嘱。

       “香港的性教育从幼儿就已经开始了,反观内地,性教育一直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半遮半掩进行着,七八岁的小朋友连自己从哪里来都未必知道。”屠宪治向记者分析,14-18岁的青少年开始萌发“自我做主”意识,而传统、保守的性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们好奇心的“催化剂”:“那些小时候没有弄明白的事,好奇的他们又怎会不想尝试呢”?

       除此之外,屠宪治认为,全社会对青少年性道德引导显然是“力不足”:“社会对这群最需要引导的青少年的教育却是空白的。”他指出,纵观城市人的整个成长过程,14岁前上少年宫,18岁后则变做成人。14-18岁的孩子,成了教育的真空期,“为什么问题最多出现在14-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身上?社会应该反省”。

  送上门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被拒

      据了解,2006年起,青宫已经通过“青春健康快车”形式与广大青少年面对面地探讨青春期变化。今年,文化宫又在“青春健康快车”项目的基础上与广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合作建立全市首个“广州市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健康教育。此外,还有青春健康热线”(83323791)、“青春健康网页”(http://www.gzqg.cn/sqfw/qnzx/qckc/2/108.html)、“青春健康Q群”以及“青春健康博客”(http://gzqgjiankangsz.blog.163.com/)等,广开“青春健康门路”。

     “性教育课堂不应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即兴小品表演、讨论交流、假设猜想、角色扮演等方式大胆地讲出男孩、女孩的青春期变化。”采访中,青宫青年中心主任翟芸稚向记者展示了青少年性教育的创新模式:

       学生手中的40杯溶液,其中一杯代表有艾滋病病毒。参加者互相进行6次交换,每一次的混合就意味着一次无防护的性行为。最后,当再用化学试剂检测溶液,感染艾滋的溶液就会发生变色反应,马上现形……   

    “‘水交换游戏’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对自己、家庭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翟芸稚介绍,每次课堂之后,学生都认真填写了活动调查表,还提出了许多建议。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样的课程,实际有多少人参与过呢?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含金量十足的性课堂,要进入校园竟也“困难重重”。“在推广方面,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屠宪治副主任向记者道出了心声。

      记者了解到,青宫推行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都是自己出资出力、找专家精心设计的。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主动把服务送到了学校门前。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公益性的课堂只去过育才、城市职业学院等几间民办中学及某些社区。公立学校大门紧闭,一直都难以敲开,一些学校以本身开设有卫生课堂为由拒绝了青宫的“好心”。

      上门服务,也只需要一堂自习课的时间,为什么公立学校还要把“教育“拒诸门外?“一方面是对我们‘免费公益’的半信半疑,另一方面是担心将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打乱,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屠宪治分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