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情森(志愿服务感悟分享)
爱,从心出发今天,有幸与共青团离退休老领导共饮早茶,席间谈到志愿服务,老领导作为局外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颇让我受益。
打破体制——志愿组织与共青团的关系不应该是体制下的管理机制,而是指导管理关系,这样才有利发挥志愿组织的积极性。
扎根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活力在于社区活力。以某社区为例,引入志愿组织参与后,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街上打麻将的现象减少了。
小行为影响大社会——一个细微的行为,坚持下去就会影响社会。如西方国家以前倡导的“lady first”行动,刚开始的时候影响力甚微,但长期坚持下去,就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用几代人的志愿行为改变中国——今天的志愿行为,坚持下去,用几代人的时间,影响改变中国。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徐永光先生提到的“志愿精神救中国”的文章了。
在今天的报纸上,我们看到朱明国书记提到: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很多优秀人才是往哪里走,如果优秀人才都往工商业走,这个国家和地区就有前途,如果很多优秀人才纷纷跑去坐机关去当官,可能这个社会和国家就没前途。我的观点是:优秀人才还要向社会组织走,参与社会建设,推动民间活力。
我们未来的社会需要温情,需要民间活力,只有民间活力,才有更多的社会创新,更多的创新管理,而非体制下的循规蹈矩。而志愿服务,搭建了巨大的社会工作平台,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健康、有活力、有自治能力、有创新能力的社会前景。因为我们的志愿服务,因为我们志愿者的参与,城管不再打骂小商贩;公权力不再被滥用;社会趋向公平正义;无家可归者得到关怀;重症疾病得到及时救治……
每一次想到志愿服务的长远愿景,我都感受到目前工作的意义深远。这也是我坚持不懈的原因。想到这些,跳出局外,一些志愿服务事情的纷争矛盾也就析然了。如果不从志愿服务的琐碎事跳出来,我们就会好累。
爱,如能从心出发,我们遇到的每一天,都是晴天。
http://bbs.zyz.cn/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志愿组织与共青团的关系不应该是体制下的管理机制,而是指导管理关系",这个关系需要理顺,需要优化,值得探索
http://bbs.zyz.cn/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来自 服务基层DY志愿者 的新浪微博 说得都是啊,可是能不能落实怎么落实又是个难题。有时候看到很多志愿活动的报道觉得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提高不过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只要坚持下去,耐心地,岁月会见证效果。然而看到各种生活现象,又觉得国人骨子里总隐藏着顽固的观念,这些理念根本不为好多人接受,改变这种状况根本是不可能的。
总是有这样的忧虑,虽然没有影响我个人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心里还是非常不好受,我无法改变,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应该让自己怎样想.. 雷峰精神要有新的含义。 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 文:李森
28号下午参加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工作研讨会,需要作“雷锋精神激励青年志愿者建设文明广州”的主题发言。关于雷锋精神与广州志愿服务的关系,过往真的没有细想,曾经有媒体记者访问我的时候,压根子追问我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在他的思维里,我小时候肯定有一个人,影响着我,使得我长大以后投身志愿服务。我想不到,只能把雷锋叔叔拉了出来。还好,他帮我挡过了记者的追问。
今年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年的时间。党和政府重提和再次倡导雷锋精神和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社会公民道德意识的需要。但把雷锋精神作为道德标准,的确有点难为我们可爱的老百姓了。
其实,社会道德水平、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倡导雷锋精神,还可以与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相结合而开展。当年雷锋帮助别人,也是希望以己薄之力,让生活的社会环境更美好。而今天,我们的广州青年,已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无不是希望生活的社会环境更加美好。例如:推动政务公开的拇指妹、PM2.5空气检测的拜客一世、“剪爱行动”的梁树新、“番禺垃圾门”的巴索风云、敢言的区伯、请吃饭的雷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活跃在公益组织、民间自组织的公益人士。他们以理性的行为,保护公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公义。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大公精神,本质与雷锋精神一致。
当年孙中山先生推崇的“天下为公”,我想更多的是推崇一种公平公义精神;而毛主席倡导的“雷锋精神”也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到今天,这种精神一脉相传,依然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只不过,今天的广州青年,用充满创新活力的举动把这种精神演绎。
或许,这就是南中国这座城市的魅力。每一个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细胞,让我们这座城市充满朝气。 {:soso_e179:} 坚持就是胜利。 “爱,如能从心出发,我们遇到的每一天,都是晴天。”喜欢这句话!坚持做志愿者!!
志愿更多的需要的是坚持接力,美好的明天更阳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