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下屯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三变”促“三治”迎“三新”
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是人民审计事业奠基人、英雄模范人物阮啸仙烈士的故里,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8年前,下屯村是“省定贫困村”,当地群众曾称这里“垃圾是靠风刮的,泥水是靠蒸发的,走路都是打滑的”。8年后,下屯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华丽转身“网红村”的“蝶变”,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先行试点”“全国红十字会模范单位”“广东省森林乡村”“广东粤菜师傅名村”“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等称号。突出党建引领村级组织“软弱”变“强大”释放自治新动能
通过实施“三雁”工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动员从源城区纪委退休的女干部返乡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鼓励1名退伍军人、1名社会组织负责人成功选进村“两委”干部。持续加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能力+学历”双提升制度,助力4名村干部自考大专、本科学历,村班子整体功能和队伍结构大幅优化。
扎实推进村民小组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完成7个村民小组全部单独建立党支部,并为每个党支部配备战斗力强的支部书记负责村民小组党支部工作开展,目前支部书记全部由村“两委”“雏雁”干部担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积极开展议事协商,积极开展议事协商,开创有事好商量“5533”黄金议事法,引导形成“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民主议事协商模式,打好“红色调解”“祠堂调解”“榕树调解”三张特色调解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努力提升协商调解效能。2021年以来,通过议事协商,下屯村共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0余件。
推动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村级组织事务“积分制”“清单制”、支部党员“星级评定”“党员+”“党员三先工作法”等村级工作制度,设立党员服务岗4个,科学划分微网格7个,配备网格员24人,进一步提高广大村民“主人翁”意识与基层治理参与度,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榕树下调解现场 积分超市调解室调解现场祠堂调解现场
突出名人效应啸仙故里“古村”变“名村”展现德治新风采
下屯村是南粤水上古驿道(河源粤赣古驿道)东江段为数不多的客家古村落之一,明末时期,因阮、黄两名武将率部扎寨屯田于下游,故得名“下屯”,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又是广东青年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事业奠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阮啸仙的故里,红色文旅资源丰富。依托“啸仙故里”红色资源禀赋,下屯村因地制宜探索“红色+古色”融合发展的道路。
推进红色资源整合,成立阮啸仙研学会、红色村史料整理工作组,深入研究阮啸仙先烈生平事迹,推动出版了《阮啸仙的故事》《阮啸仙书信史话》等红色丛书,整合域内红色项目,紧紧围绕“阮啸仙”红色文化品牌,优化东江湿地审计公园、红船码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党建、研学配套设施,通过串点成线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盘活村内古屋资源,结合阮啸仙先烈故事,活化利用村内14座古屋,打造阮啸仙故居和闻啸轩学堂两大红色展馆,修建全国法治教育基地。依托阮啸仙故居及闻啸轩学堂等现场教学基地,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下屯红色基地建设成为团结教育引导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让红色记忆得以延续和传承,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发动村民修缮老祠堂,鼓励开发乡村古屋的潜在价值,在不破坏古屋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了各类特色民宿、咖啡店、甜品店等系列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带动当地130人就地实现就业,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2500元,让红色资源名村效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引领作用。
持续推动以文化人,下屯村着力培育和丰富民风乡风精神文明内涵,利用审计湿地公园阮啸仙家风家教宣传阵地,大力开展阮啸仙家风家教宣传教育,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家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紧紧围绕深化移风易俗,倡导广大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形成勤俭节约、崇德向善、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春节等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新春送对联”“久久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爱心午餐公益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等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乡村凝聚力。
积极动员下屯村民志愿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按照宜绿则绿、能绿尽绿原则,持续开展“见缝插绿”“我为啸仙故里造片林”行动,2024年以来,共完成180亩等林地建设。
闻啸轩学堂红色丛书“观澜驿栈”民宿下屯花海
突出法治教育法律意识“淡薄”变“牢固”引领法治新方向
广泛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下屯村积极构筑学法平台,提升法治宣传影响力。依托村现有资源建设成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东源陈列馆及阮啸仙审计工作建章立制与审计肃贪展厅,弘扬法治精神,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建设。
发动志愿者和社工、驻村法律顾问、市法学会等资源围绕“身边的民法典知识”主题,每季度至少1次深入农户家中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大讲堂”“法治宣讲”等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活动。
选树守法典型,提升村民守法意识。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规范用地、不抢种、不抢建、不偷采矿产资源,杜绝电信网络诈骗、禁种铲毒,树牢广大村民法治意识与守法观念,促进基层依法治理。
畅通用法渠道,引导村民遇事找法。转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偏见,组织驻村法律顾问定期到村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逐渐培养群众有纠纷就咨询法律顾问的习惯,不断提高村民的用法意识。
全国法治教育基地陈列馆普法宣传教育
来源:河源市委社会工作部
页:
[1]